力帆车市值多少亿
A. 尹明善被查,力帆破产重整,英雄终落幕
尹明善不会想到,年逾八旬的自己,会再次遭遇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
10月13日晚,*ST力帆发布公告称,公司于10月13日收到控股股东力帆控股以及公司实际控制人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的通知,其于10月12日、13日分别收到证监会下发的《调查通知书》,因力帆控股、尹明善、陈巧凤、尹喜地、尹索微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其立案调查。
在外界看来,对于已经被债务拖入生死存亡境地的尹明善和力帆而言,造车已不是第一要务,还债才是。
不管证监会调查结果如何,也不管吉利能否拯救力帆,属于尹明善和中国自主造车的草莽时代终归是落下了帷幕。曾经的重庆首富,曾经的巨头车企,从此成为了过去。
“还记得年少时的梦吗?像朵永远不调零的花。陪我经过那风吹雨打,看世事无常,看沧桑变化。”不知尹明善听到这首《爱的代价》时,会有何感想。(采写?|汽车有智慧王得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B. 力帆股份未来市值会不会突破4000亿
有可能,等到嘛
C. 力帆破产:吉利介入、摩托车业务苦撑,尹明善家族因何被调查
摩托车业务带不动债务沉重的力帆。今年8月,*ST力帆开启了司法重整之路。
2020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力帆营收为15.8亿元,同比下跌69.4%;净亏损25.95亿元,同比增长173.99%,且资产负债率达到惊人的98.87%。力帆净资产仅剩1.07亿元。同期,*ST力帆累计销售传统乘用车仅978辆,同比下降95.29%;销售新能源汽车549辆,同比下降56.32%。
曾下令组成债委会的重庆市政府再一次伸出了援手。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公司(以下简称“两江基金”)和吉利迈捷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迈捷”)成为了意向重整投资人。根据企查查信息显示,吉利迈捷正是吉利科技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而后者为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全资控股。
由于“白衣骑士”吉利的现身,*ST力帆股价一度出现回升,由3.41元/股飙升至6.45元/股,涨幅高达90%。
吉利迈捷的大股东为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有分析人士认为,一方面,力帆股份的上市公司壳资源、土地资产、金融牌照或是吉利心动的原因。另一方面,力帆汽车的重庆生产基地能在产业配套和地方政策上享受一定红利,有助于吉利吃下西南市场,完善其全国产销网络。
对于双方未来将如何展开合作,由于保密协议的存在以及谈判牵涉众多债权人,力帆和吉利方面未予置评。(责编/刘东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D. 尹明善被“立案调查“,对力帆重整或许是好事!
所以基本的判断是,肯定有问题,但也不会有多大。尹明善这次的麻烦没多大。大家没必要这么激动,这更不会是尹老爷子的最后一站。
相反,这事对力帆顺利重整,也许是个好兆头。只有把雷排完了,把潜在法律风险消化干净,吉利才好顺利接手不是?
令人遗憾的是,每次力帆一有点风吹草动,总有无数媒体站出来“鞭尸“,无非是将眼下的力帆如何颓败、尹老爷子当年如何风光如今多么落魄,拿出来反复煸炒。但炒得多了,实在是了无滋味。
虽然破鼓万人锤、墙倒众人推,是咱们的传统。但至少曾经对重庆经济做过重大贡献、曾经是经济领域一面旗帜的力帆,请保持点克制和尊重吧。鞭尸就不要再鞭尸了,因为尸体不会反抗,连哼哼都不会哼哼一声。
最好就让它静悄悄上岸,或者静悄悄死去吧。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E. 力帆重整计划获得通过,或将转战换电型电动汽车
11月25日,力帆实业发布公告称,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等十家力帆实业全资子公司重整案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并通过了重整计划草案,根据相关规定,力帆股份已向上海证券交易所提交申请,公司股票已于11月26日复牌。
有汽车分析师认为,吉利收购力帆,一方面是看中力帆作为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二是借助力帆来布局西南区域的电动汽车市场。根据资料显示,吉利今年计划在重庆建成35座换电站,到2023年这一数量将达到200余座,入股力帆将能更好的拓展其电动化布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F. 吉利看上了力帆,金融在汽车界到底有没用处
已经被ST的力帆控股公布了公司最新的重整进展,公告指出,在9月14日,重庆两江股权投资基金以及吉利迈捷投资以联合体的身份准备参与力帆控股的破产重整工作。此前曾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吉利接盘力帆汽车如今终于到了实锤阶段。
9月份,我国主要上市车企都迎来了销量的大幅增长,久违的购车热潮似乎被点燃。自主板块、合资板块都有了不错的市场表现,吉利汽车的科创板上市之旅目前也已经通过了证监会问询,百亿融资已经箭在弦上。此前深陷破产传闻的力帆汽车如今似乎也不用担心生存。展望未来,随着头部车企融资能力的加强,诸如长安、东风集团数十亿募资的完成,未来尾部的车企将加速淘汰,一场国内整车厂的洗牌已经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