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货币发行量如何决定
1. 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量是怎么定的
国家一般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是由商品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决定的,
而商品流通中所需的实际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流通次数. 《人民币的印制和发行》
第十八条 【人民币的印制和发行】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版人民币,应当将发行时间、面额、图案、式样、规格予以公告。
【释义】 本条是关于人民币的印制和发行的规定。
一、人民币的印制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根据国家核准的货币发行计划,结合损伤货币销毁和发行基金库存变动等因素,制订货币需要量计划,由货币印制管理部门根据货币需要计划,编制货币印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原计划时,必须报经批准后才能组织实施。货币印制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严格组织货币的生产,各种券别的印制数量也必须控制在货币印制计划允许的范围以内。货币印制单位按计划完成的所有合格货币,必须按规定全数解缴总行指定的发行库。
二、人民币的发行
人民币发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发行是指人民银行代表国家发行、投放、回笼、调拨、销毁、保管以及调节各地人民币流通等业务活动的总称。狭义的发行是指人民银行向流通领域投放人民币现金的行为。具体说,就是人民银行通过发行库把发行基金投入业务库,使一部分货币进入流通领域。人民币发行是流通中货币的源头。人民币的投放与回笼与稳定币值有直接联系,而正常的货币流通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因此,人民币的发行直接关系到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关系到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强对人民币发行的管理。故在人民币的发行中,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坚持经济发行原则。坚持经济发行原则,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通过银行信贷的渠道来发行,这是人民币发行的最基本原则。与经济发行原则相对应的是财政发行,即根据财政收支情况发行货币。财政发行虽然起到弥补财政赤字的作用,但它破坏了币值稳定,是一种非理智的发行方法。所以,必须坚持经济发行原则。
2、坚持计划发行原则。所谓计划发行,就是货币的发行必须纳入整个国家的计划体系之中,按计划办理,以保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具体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提出货币发行计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人民币发行没有法律上的准备和担保要求,没有发行限额规定,属于无法定准备和担保的纯信用发行。但这并非意味着货币发行没有限制,货币发行计划便是货币发生控制的手段和工具。
3、坚持集中统一原则。按本条规定,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和发行;第二十条还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流通。这意味着无论纸币还是硬币,无论主币还是辅币,均统一集中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具有垄断的货币发行权。除此之外,财政部、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发行货币和代用货币。
具体而言,人民币的发行程序主要有以下三个环节:首先,制定货币发行总限。货币发行总限是计划期间(通常为一年)内货币发生的最高限额,是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编制全国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提出来的,经提交国家计划委员会在每年国民经济计划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核定,报经国务院批准后执行。货币发行总限额是一项指令性的国民经济计划指标,必须严格遵守和有效贯彻。这是货币发行的最关键的一个程序。
其次,核定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货币的投放和回笼计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货币发行计划,经与各专业银行总行协调后,核定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货币投放和回笼计划,按各自系统分别下达到所属银行的分行,再经人民银行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分行与专业银行同级分行商议,逐级分配指标。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及其以下各地区的人民银行应根据下达的指标,掌握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地区现金收支计划的投放和回笼。
最后,由人民银行发行库办理现金出入库。人民银行发行库应在其分支机构设立分支库。分支库调拨人民币发行基金,应当按照上级库的调拨命令办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动用发行基金。各专业银行基层业务行处要根据下达的现金收支计划,结合日常现金的周转情况,向发行库办理出入库。然后再通过自己的业务行处对外进行现金收付。这是向市场直接进行投放货币的最终一个程序。
此外还有一个程序,就是在货币发行后,由发行库按照货币的流通情况和人民币币制改革的要求,不断组织新版人民币的印制、发行并负责对损伤人民币、票券、铸造币的回收和销毁。
本条第二款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版人民币,应当将发行时间、面额、式样、规格予以公告。”这一规定是为了方便人民群众使用,并体现货币发行的严肃性。
2. 纸币发行量取决于什么
生产力(决定商品价格总额)决定着一个国家货币发行量。
如果国家的货币发行机构超量发行货币,而生产力没有相应增加,即生产出来的商品没有相应增加,这样的话因供求关系,要用更多的钱买货物,这样货币在国际上看来就是贬值。
3. 一个国家货币的发行量以什么为标准
生产力(决定商品价格总额)决定着一个国家货币发行量。
如果国家的货币发行机构超量发行货币,而生产力没有相应增加,即生产出来的商品没有相应增加,这样的话因供求关系,要用更多的钱买货物,这样货币在国际上看来就是贬值。
货币只是政府控制国家的经济的一种形式,比如政府想充实国库,一种方法是正常的税收等等,另一种方法是印刷钱。第二种方法因为生产力没有相应发展(商品数量没相应增长),老百姓手上的钱就不值钱的,意思就是第二种方法会使政府富了,老百姓穷了,之后老百姓买不起东西,又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商品产量的增加)。
货币流通规律计算公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必须的货币量=商品价格×商品流通量/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3)各国货币发行量如何决定扩展阅读:
中国的货币发行量的原则:
1、集中统一发行。指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国家。中央银行依法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的流通;
2、计划发行。指人民币的发行必须按国家规定的货币改造发行的计划进行,发行量由国务院统一掌握。中国人民银行就年度货币供应量作出的决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
3、经济发行。又称信用发行,是指货币的发行是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随着生产增长、商品流通的扩大、货币流通量也需要相应增加,坚持货币的经济发行,反对财政发行,即反对为了弥补财政赤字的需要而增加货币的发行,反对由于财政向银行透支,引起银行过度地发行货币。
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M)=待流通商品数量(Q)×商品价格水平(P)/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V)
这个公式表明了货币需求量变动的基本规律。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流通的商品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三个因素。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同一单位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这是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至于纸币的流通规律仍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做基础的。
4. 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量究竟与什么有关
当年的社会总产值/货币的流通速度,这是一年货币发行的公式,但影响其发行的因素很多,其中通货膨胀与紧缩,财政问题等等
5. 各国货币发行量由什么决定
生产力(决定商品价格总额)决定着一个国家货币发行量。
如果国家的货币发行机构超量发行货币,而生产力没有相应增加,即生产出来的商品没有相应增加,这样的话因供求关系,要用更多的钱买货物,这样货币在国际上看来就是贬值。
货币流通规律计算公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必须的货币量=商品价格×商品流通量/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5)各国货币发行量如何决定扩展阅读:
相关说明
货币只是政府控制国家的经济的一种形式,比如政府想充实国库,一种方法是正常的税收等等,另一种方法是印刷钱。
第二种方法因为生产力没有相应发展(商品数量没相应增长),老百姓手上的钱就不值钱的,意思就是第二种方法会使政府富了,老百姓穷了,之后老百姓买不起东西,又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商品产量的增加)。
所以政府都是力保发行的货币的升贬值的稳定。要使整体上国富,就要保证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后生产的商品多了,很少的钱就会买更多的商品,货币就会升值。然后政府为了保证进出口的平衡,就会印刷些钱流通市场,使货币升值不要太快。
6. 各国货币发行量由什么决定
各国货币发行量是由该国的政府意志决定,只是有一些科学决策,比如该国经济总量、经济增长情况、M0/M1/M2等,实际决定这个事的就是政府意志,印多少钞票政府说了算。
7. 国家每年货币发行量的依据是什么
货币发行按性质分为经济发行和财政发行。无论哪种性质的发行,都要通过银行现金收支渠道来实现。其中,现金投放的主要渠道有:对个人工资、奖金和其他现金支出;行政企业管理费现金支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现金支出等。
现金回笼的主要渠道有:商品销售现金收入;各种服务事业收费现金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现金收入;向个人征收税款现金收入等。根据计算,银行现金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就是发行的货币数量。
(7)各国货币发行量如何决定扩展阅读
(1)提出人民币的发行计划,确定年度货币供应量。每年由人民银行总行根据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货币发行和回笼计划,报国务院审批后,具体组织实施。包括负责票币设计、印制和储备。
(2)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报批的货币供应量计划。
(3)进行发行基金的调拨。发行基金是中央银行为国家保管的待发行的货币。它是货币发行的准备基金,不具备货币的性质,由设置发行库的各级人民银行保管,总行统一掌管,发行基金的动用权属于总库。
8. 中国 货币发行量决定因素
部分来自税收,部分靠发行国债,部分来自印钞票,中国08年上半财政赢余有1万亿多,下半年转为赤字,一方面是经济危机造成税源减少,一方面就是支付这4万亿的开销.不足的部分主要靠发行国债,而印刷钞票因为有通货膨胀的压力,会比较小心.
9. 世界各国货币发行量的依据是什么
这在宏观经济学里是一个颇为基础的问题。对应解释的角度很多,但一个最基本的式子是“货币数量论”的数量方程式:MV=PY
其中,M就是流通所需的货币数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就是一定时期内一张钞票的转手次数),P是价格水平,Y是实际GDP。
我解释一下这个式子:式子的右边儿就是名义GDP,左边儿的M虽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货币发行量,但却是实际流通所需求的货币量。所以,一个基本的货币需求函数就是把左边儿的V除过去,货币发行量与这个89不离10.所以“正相关”是没有问题的
PS:实际上货币发生量是依据一定的规则进行控制的。GDP当然是规则中的重要因素。
10. 人民币总共发行过几套决定发行量的依据是什么
首先,现在通行的人民币是第五套人民币,所以至今总共发行过五套人民币。现在我国使用的是第五套人民币,这一套人民币是1999年发行的,所以大部分80后、90后可能还见过第三套、第四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就是1元纸币是红色的那一版,第四套人民币中有2元和2角的纸币,这两种纸币是比较少见的,遇到了可以收藏一下,第三套人民币距今则是比较久了,第三套人民币中还有“分”,其中长号版的1分纸币发行量也比较少,遇到了可以收藏一下,更早的第一套和第二套人民币大概只有父母辈的见过了,我们只能从网上找点图片看一看了。
最后,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多学点经济学知识,对日常生活也有帮助。经济学是一门广而深的学科,非常有必要深造,而且这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实用性又不弱的学科,非常适合志在读博、搞科研的一些学生学习,不过及时没有选择经济学专业,多学习点经济学小知识对日常生活也是非常又帮助的,例如什么是柠檬市场、什么是逆向选择等等小知识既有趣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