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国家怎么了解货币总额

国家怎么了解货币总额

发布时间: 2022-04-06 02:38:30

㈠ 国家根据什么制定货币的多少

一定时期中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流通次数
一定时期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3个因素:1.待实现的商品数量;2.商品的价格水平;3.货币流通速度

㈡ 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量是怎么定的

国家一般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是由商品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决定的,
而商品流通中所需的实际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商品流通次数. 《人民币的印制和发行》
第十八条 【人民币的印制和发行】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发行。

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版人民币,应当将发行时间、面额、图案、式样、规格予以公告。

【释义】 本条是关于人民币的印制和发行的规定。

一、人民币的印制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根据国家核准的货币发行计划,结合损伤货币销毁和发行基金库存变动等因素,制订货币需要量计划,由货币印制管理部门根据货币需要计划,编制货币印制计划并组织实施。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原计划时,必须报经批准后才能组织实施。货币印制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严格组织货币的生产,各种券别的印制数量也必须控制在货币印制计划允许的范围以内。货币印制单位按计划完成的所有合格货币,必须按规定全数解缴总行指定的发行库。

二、人民币的发行

人民币发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发行是指人民银行代表国家发行、投放、回笼、调拨、销毁、保管以及调节各地人民币流通等业务活动的总称。狭义的发行是指人民银行向流通领域投放人民币现金的行为。具体说,就是人民银行通过发行库把发行基金投入业务库,使一部分货币进入流通领域。人民币发行是流通中货币的源头。人民币的投放与回笼与稳定币值有直接联系,而正常的货币流通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重要条件。因此,人民币的发行直接关系到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关系到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必须加强对人民币发行的管理。故在人民币的发行中,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坚持经济发行原则。坚持经济发行原则,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商品流通的实际需要,通过银行信贷的渠道来发行,这是人民币发行的最基本原则。与经济发行原则相对应的是财政发行,即根据财政收支情况发行货币。财政发行虽然起到弥补财政赤字的作用,但它破坏了币值稳定,是一种非理智的发行方法。所以,必须坚持经济发行原则。

2、坚持计划发行原则。所谓计划发行,就是货币的发行必须纳入整个国家的计划体系之中,按计划办理,以保证币值和物价的稳定。具体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提出货币发行计划,报国务院批准后实施。人民币发行没有法律上的准备和担保要求,没有发行限额规定,属于无法定准备和担保的纯信用发行。但这并非意味着货币发行没有限制,货币发行计划便是货币发生控制的手段和工具。

3、坚持集中统一原则。按本条规定,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印制和发行;第二十条还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印制、发售代币票券,以代替人民币流通。这意味着无论纸币还是硬币,无论主币还是辅币,均统一集中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人民银行具有垄断的货币发行权。除此之外,财政部、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无权发行货币和代用货币。

具体而言,人民币的发行程序主要有以下三个环节:首先,制定货币发行总限。货币发行总限是计划期间(通常为一年)内货币发生的最高限额,是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通过编制全国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提出来的,经提交国家计划委员会在每年国民经济计划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核定,报经国务院批准后执行。货币发行总限额是一项指令性的国民经济计划指标,必须严格遵守和有效贯彻。这是货币发行的最关键的一个程序。

其次,核定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货币的投放和回笼计划。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根据国务院批准的货币发行计划,经与各专业银行总行协调后,核定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货币投放和回笼计划,按各自系统分别下达到所属银行的分行,再经人民银行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分行与专业银行同级分行商议,逐级分配指标。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及其以下各地区的人民银行应根据下达的指标,掌握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地区现金收支计划的投放和回笼。

最后,由人民银行发行库办理现金出入库。人民银行发行库应在其分支机构设立分支库。分支库调拨人民币发行基金,应当按照上级库的调拨命令办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动用发行基金。各专业银行基层业务行处要根据下达的现金收支计划,结合日常现金的周转情况,向发行库办理出入库。然后再通过自己的业务行处对外进行现金收付。这是向市场直接进行投放货币的最终一个程序。

此外还有一个程序,就是在货币发行后,由发行库按照货币的流通情况和人民币币制改革的要求,不断组织新版人民币的印制、发行并负责对损伤人民币、票券、铸造币的回收和销毁。

本条第二款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发行新版人民币,应当将发行时间、面额、式样、规格予以公告。”这一规定是为了方便人民群众使用,并体现货币发行的严肃性。

㈢ 一个国家发行货币的多少根据什么来确定

市场流通量

㈣ 一个国家怎么控制钱币的发行量 怎么知道国家的需求量

人民币的发行程序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制定发行计划(总限额),报经国务院批准后组织实施。根据批准的发行计划,经与各商业银行总行协商后,核定出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货币与回笼计划,再经中国人民银行分行与各商业银行分行商定,逐级分配指标。中国人民银行设立发行基金保管库(发行库),具体办理现金出入库。发行基金由总库统一管理,下级库只能根据上级库核定的限额和调拨命令办理出库。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规定,动用发行基金。各商业银行基层业务行根据下达的现金收支计划,结合日常现金周转情况,向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库办理现金出入库,从而向市场进行货币投放或回笼。通常所说的现金发行量,就是指银行投放出去的现金和收回来的现金轧差后,净投放到社会公众和企事业单位手中的那部分现金。这部分现金又可称为市场货币流通量或流通中现金。商业银行业务库中的现金不属于流通中现金,不计入市场货币流通量。

㈤ 中国货币总量是多少

上中国人民银行网站,点击统计数据,选择年份,进入后再点击货币统计概览。
截止今年4月份,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757384.56亿元。我国的GDP今年估计能达到40万亿。通胀形势不容乐观

㈥ 国家怎样知道发行多少货币,有什么公式

总量除以次数等于货币量。比如去年总共交易了10元,而交易的次数是4次'那就该发行2.5元

㈦ 为什么每个国家的货币总额不相等

基本上一国货币的升值或贬值是由市场机制而产生的,简单的说就是供需的问题,当对一国的货币需求增加时则该国的货币就会升值,反之则贬值,但大部分的国家并不会完全放任其货币的升值或贬值,因为这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发展,最明显的例子有关于升贬值的影响就是一国生产货物及原物料的出口,各国之所以会发行自己的货币是为了国内使用的方便性及展现一国政府的财政自主权,现在,基本上在国际市场上是以美元或欧元在做交易的。 在法定货币形成以前,大家都是以金子当作货币,因为金子稀少,具有价值。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对货币的需求増大,金子渐渐不敷使用,于是就发展出法定货币。原本的法定货币其实是像当票一般的, 也就是说,民众把金子交给政府来换取法币,同时政府也必须保证法币随时都能兑换成金子,因此基本上各国的货币背后都要有一笔黄金做为准备,这就是为何各国央行都有储金。后来发展成不一定要用黄金做准备.用外汇也行。 因此, 一国的财富,粗略而言,可用该国的贵金属及外汇之存量表示。在这各前提下,当然越有钱的国家其货币就越值钱,但在相同的准备下,若发行过多法币,就会造成该国法币相对的不值钱,因为数量太多,每块法币所价值的黄金或外汇就相对的减少.(在贵金属及外汇之存量不变的情形下.) 日本就是一个例子。 相对来说,若法币发行数量很少,当然其价值也就会很高。 总结而言,一国货币的升贬,决定因素如下:1.该国货币发行量;2.该国贵金属及外汇的存量。

㈧ 国家怎么统计GDP

说到这两个指标,我以为应该先认识一下PPI。虽然这个指标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如CPI,且应用该 指标分析经济形势也晚于CPI,但就其作用意义而言,的确是一个比CPI更具有先行意义且可以影响CPI走向的指标。 所谓PPI,是生产者价格指数(Procer Price Index)的简称,应该包括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生产者向商业部门出售所有商品的价格的指数。但在我国,由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即工业品第一次出售时的出厂价格)编制较早,技术相对成熟完善,所以,我们通常就把该指数简单称为PPI。调查的对象是企业法人单位。在北京市,调查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36个大类,148个中类,287个小类,其中大类的行业覆盖率达到100%;代表规格品超过900个,并依据所属行业销售额比重确定权重。显然,一般情况下,如果出厂价格上升,商品的售价也会上升。因此,PPI是判断市场价格的一个先行指标。 CPI 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它是反映居民家庭所购买的消费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相对数,调查的是社会产品和服务项目的最终价格,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对判断经济形势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 一般来讲,物价全面地、持续地上涨就被认为发生了通货膨胀;反之,则为紧缩。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商品分类按用途划分为八大类,即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根据近13万户城乡居民家庭(城镇近6万户农村近7万户)的消费习惯和支出构成,在这八大类中选择了262个基本分类。每个基本分类下设置一定数量的代表规格品,目前有600种左右的商品和服务项目的代表规格品,作为经常性调查项目。CPI的权重,是依据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确定的。 二 PPI的价格搜集与企业的生产和财务统计一样,是由企业按月向统计调查部门报送相关的报表,通过经验审核、逻辑审核和统计执法检查,来控制数据质量。而对CPI则采取采价的方法,即由调查员到抽中的调查点直接采集代表规格品的价格。CPI调查点的选择按照布局合理等原则,将不同区域各种类型的商场、农贸市场、服务网点分别按销售额、成交额和经营规模为标志,从高到低排队,依据所需调查的数量进行等距抽样。如北京市就抽了646个调查点,代表规格品达到1500种左右,平时5天一采集,价格变动频繁时每日采集。按月对采集的数据分层加权平均,计算出CPI总指数和分类指数。 虽然PPI现在也越来越受关注,但由于是针对企业进行统计,所以,更多是一些学者、官员和企业界人士予以关注。而对CPI,很多社会人士不仅关注而且多有议论,也有一些不了解和不理解的声音。有一位地方领导曾问:“价格调查有猪肉吗?”得到回答是“有后臀尖”。领导讽刺:“难道你们光吃后臀尖,不吃别的地方吗?”他可能觉得统计工作实在是太搞笑了。而实际上,市场上商品种类多如牛毛,必须选择有代表性的规格品,同质的商品才能进行量化和比较。猪头和猪蹄是不可比的。还有人认为代表规格品多年不变,其实,近年来我国不断与时俱进、及时调整代表规格品,增加了汽车、汽油、移动电话、电脑及家庭服务收费、车辆购买使用维修费、电话月租费、有线电视费、非义务教育收费、健身活动收费、物业管理费用、自有住房需缴税费、旅游收费、上网费、物业管理费、教育软件开支等,这些情况,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官方网站上都可以查到。 人们对CPI的诟病,首先是与自己的感觉不符,说“我感觉很多东西都在涨,而且幅度很大,你怎么说只涨了那么一点”。其实,一年多来,我国CPI的起伏是很大的。从去年前几个月同比上涨8%以上,到今年上半年以来同比持续下降,反映了经济由过热到有效需求不足的变化过程。但CPI是综合性指标,所反映的是市场的整体变化。去年4月,全国CPI同比增长8.5%,而食品类则增长22.1%,其中肉禽及食品增幅达47.9%;同时,交通和通信则下降了1.3%。人们对当时的食品价格猛涨感觉明显,但每个人消费的不只是食品,如同型号的手机、电视机、汽车等价格及公交票价等是下降趋势。这些或升或降的商品价格共同构成了CPI总指数。也有人说,对我们低收入者,食品的消费占大头;食品价格大涨,对我生活的影响比高收入者要大得多。正因为这样,现在如北京等地都编制了低收入层价格指数。如前年7月,北京市CPI上涨2.1%时,低收入层的价格指数则上涨6.3%。 三 去年5月,有媒体发现,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6年以来全国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年增幅高于CPI的增幅。一些网站的标题说数据引发了质疑,很多网友也跟着拍砖。 为什么一听工资的增幅超过物价指数就怒发冲冠呢?这显然是基于那个时期的感觉,因为当时全国CPI同比涨幅超过8%,达到了那一轮物价上涨的顶点;同时由于很多人的工资在一年之内没有涨,所以造成了实际生活水平的下降。不知大家想过没有,如果在6年乃至10年的时间内,对大多数人而言,工资增长幅度低于CPI,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们的实际购买能力的下降,意味着实际生活水平的下降,意味着大多数人符合经济学意义上的绝对贫困化标准。这显然不是事实吧?所以,在一个相对长一些的时期内,工资增幅超过CPI增幅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正常的;反之,则是不正常的。 胸怀祖国,放眼全球,任何国家和地区都是要发展和进步的。只要你承认在较长的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了,多数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收入的实际增幅就应该是超过CPI的。否则,社会岂不是将一点点退回到原始社会了? 四 CPI中该不该包括住房?虽然按照国际惯例,CPI不含房价,但有人说中国有中国的国情,别拿国际惯例说事儿。 支持这种观点的人,大多没有从理论和操作层面对CPI有深入的研究。“房价计入CPI”,理论上说不通,操作上不可行。因为CPI和GDP一样,都是一个按国际标准定义的统计指标。你如果把国际公认的指标口径变了,它就不叫CPI了。如果因为国情不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随意颠覆一个国际范围(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内公认的统计指标,指标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即使在发达国家,很多人买房也是自己居住,将住房作为投资,其实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投资。因为住房是一种不动产,不仅可以长期消费,而且可以保值增值。最重要的是,如果把购房作为即期消费纳入CPI,房价的比重将占主导地位,其权重无疑会大到淹没食品价格变化的影响,结果必然还是要把食品价格和房价分别列出、单独观察,“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恺撒”。坚持把房价计入CPI,是为了全面反映价格的变化呢,还是给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如果是前者,我们有反映即期消费的CPI,有反映长期消费的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体系,一起分析就是了;如果是后者,银行加息也好,采取其他宏观调控措施也罢,两个指数体系摆在那里,更有利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而如何判断经济形势,如何实施货币政策,那是经济学家和金融部门的事情。但无论是哪一个目的,包含房价的CPI只能掩盖很多实际情况,影响乃至误导决策走向。

㈨ 国家的印钞总金额是怎样确定的根据什么确定的

生产力(决定商品价格总额)决定着一个国家货币发行量。如果国家的货币发行机构超量发行货币,而生产力没有相应增加,即生产出来的商品没有相应增加,这样的话因供求关系,要用更多的钱买货物,这样货币在国际上看来就是贬值。

货币流通规律计算公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必须的货币量=商品价格×商品流通量/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9)国家怎么了解货币总额扩展阅读:

调节作用

货币只是政府控制国家的经济的一种形式,比如政府想充实国库,一种方法是正常的税收等等,另一种方法是印刷钱。

第二种方法因为生产力没有相应发展(商品数量没相应增长),老百姓手上的钱就不值钱的,意思就是第二种方法会使政府富了,老百姓穷了,之后老百姓买不起东西,又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要使整体上国富,就要保证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后生产的商品多了,很少的钱就会买更多的商品,货币就会升值。然后政府为了保证进出口的平衡,就会印刷些钱流通市场,使货币升值不要太快。


中国的发展情况

在中国,货币发行权属于国家。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准年度人民币最高发行限额。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发行限额,具体办理人民币的发行工作,并集中管理发行基金。

中国人民银行设有发行基金保管库(简称发行库)保管发行基金。发行基金是尚未发行的人民币,它不是流通中的货币。各专业银行则设有业务库,是为办理日常现金收付而建立的。它核定现金库存限额。现金超过库存限额的部分,应交存发行库。

中国长期以来,要求货币发行不用于弥补财政赤字,不用于没有物资保证的信贷投放,而用于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因此,中国货币发行一般来说是经济发行。


㈩ 举例说明一个国家怎么计算货币发行量

以前中国的保守计算新增货币发行量的规矩是:每新增加生产7份商品,才能发行一份货币,确保不出现通货膨胀。即一份货币的背后有7倍商品做后盾。

热点内容
住宅维修基金由哪个部门催缴 发布:2025-05-09 19:38:27 浏览:535
仙坛股票历史交易行情 发布:2025-05-09 19:38:25 浏览:419
股票退市的后果是什么 发布:2025-05-09 19:34:19 浏览:87
宁波港股票历史走势图 发布:2025-05-09 19:30:08 浏览:242
云南省有哪些基金组织 发布:2025-05-09 19:25:46 浏览:771
邯郸公基金有多少钱可以买房 发布:2025-05-09 19:08:56 浏览:819
st中绒股票会退市吗 发布:2025-05-09 19:03:42 浏览:245
基金操作系统是哪个板块 发布:2025-05-09 18:59:37 浏览:100
上海浦发理财怎么比建行的高 发布:2025-05-09 18:51:29 浏览:538
普通公司股权转让怎么操作 发布:2025-05-09 18:50:55 浏览: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