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货币供应量
① 货币供应量是什么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2013年3月10日央行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月份新增贷款6200亿元,同月底,我国的货币供应量余额达到99.86万亿,逼近100万亿大关,居世界第一。中央银行一般根据宏观监测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流通中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
② 什么是货币供应量什么是货币购买力
货币供应量要看从哪个层次讲。官方承认且在现实中流通的主要有4个层次的货币:M0,M1,M2,M3。除这些外还有虚拟货币如腾讯的Q币。这些暂时不在政府的调控清单中但是在监控清单中。M0就是现金即基础货币。M1是定期存款,M2是活期存款。M3严格讲不算是货币,因为其并没有直接的支付能力。算是广义货币。
货币购买力指的是单位货币的商品兑换能力。即把它去换商品时,能换到多少东西。
③ 什么是“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贴现率”。“银行准备金比率”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由包括中央银行在内的金融机构供应的存款货币和现金货币两部分构成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它保管各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也贷款给这些商业银行。这些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借款的利率就叫做贴现率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
④ 什么是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应量(也称货币存量)是指一个经济体中,在某一个时点流通中的货币总量。它主要包括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所拥有的现金和金融机构的存款等各种金融资产。由于许多金融工具具有货币的职能,因此,对于货币存量的定义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如果货币仅指流通中的现金,则称之为M0;狭义的货币M1,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加银行的活期存款,这里的活期存款仅指企业的活期存款;定义较宽些的货币M2,则是指M1再加上居民储蓄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广义货币供应量M3,是一国货币供应总量。货币供应量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它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居民个人的投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当货币供应不足时,市场商品价格下跌,生产减少,投资乏力,经济紧缩;当货币供应过量时,市场商品价格上涨,生产扩大,投资强劲,经济繁荣。当然,上述所言不足或过量,都是有限度的,如果超出了一定限度,那么货币供应量极易成为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的源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的宏观调控作用日益明显。作为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国人民银行,其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人民银行的宏观调控要从总量调控与结构调整并重转向以总量控制为主,所谓控制总量,就是要控制整个银行系统的货币供应量。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必须与经济增长相适应,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分析某一阶段各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是否合理,必须与当时的经济增长幅度相联系,与货币流通速度相联系。通常来讲,衡量货币供应是否均衡的主要标志是物价水平的基本稳定,物价总指数变动较大,则说明货币供求不均衡,反之则说明供求正常。从这个意义上讲,货币供应量是一个与普通百姓有密切关联的经济指数,它的多与少、量与度,影响着国民经济的运行速度,决定百姓手中货币的币值。
⑤ 请问货币供应量是什么
简单的描述下;货币供应量(也称货币存量),是指全社会的货币存量,是全社会在某一时点承担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总额,它主要包括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居民所拥有的现金和金融机构的存款等各种金融资产
⑥ 哪位大侠能简单解释一下货币供应量是啥意思M0,M1,M2
m0、m1、m2指的都是货币。
m0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
m1指的是m0加上商业银行体系的支票存款。
m2指的是m1加上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可能上述定义不太容易理解,我想说得更通俗一点:
就流动性而言,m0最好,因为购物时现金无论是哪个卖家都会接受。
m1居中,我的理解是m1指的是不用去银行就可以直接用来购物的货币。因为可以用支票直接购物,现金更不用说了。支票虽能购物,但不是所有卖家都接受,所以才归到m1中,没有归到m0中。
m2次之,我想可以把m2理解为“可以达到购物目的”的货币,虽然“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不可以直接购物,但总可以到银行里把钱取出来购物吧。
通常,央行会关注这三个货币供应量的指标,来看社会中流通的货币量是不是合适,进而调整货币政策,比如,调整利率啊,调整准备金率啊等等,以求经济的平稳,物价的稳定等等
⑦ 什么是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量是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10%,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100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00万元。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按照其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这个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被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⑧ 怎样理解货币供应量及其三个层次定义
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1、流通中现金(M0),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
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M2与M1的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称作准货币;
4、最广义的货币供应量(M3),具有高流动性的证券和其它资产。
⑨ 什么是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我国货币层次是怎样划分的
货币供应:一个国家流通中的货币总额,是该国家一定时点的除中央政府或财政部、中央银行或商业银行以外的非银行大众所持有的货币量。它是一个存量概念,而不是一个流量概念。
货币供应量:单位和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存款和手持现金之和,其变化反映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金融市场,尤其是证券市场的运行和居民个人的投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
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为:M0、M1、M2以及M3等几个层次,其中M0是流通中的现金,M1是通常所说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3是为金融创新而增设的。
货币层次的简介:
1.货币层次是指各国中央银行在确定货币供给的统计口径时,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大小作为标准,并根据自身政策目的的特点和需要,划分了货币层次。
2.其粗略的分类为:M0:现金流通量;M1:M0+各种活期存款;M2:M1+各种定期存款。货币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拓展资料: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
1.有益于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决策,有助于中央银行分析整个经济的动态变化。
2.西方通常的货币层次分为四个层次:M1=流通中现金+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M2=M1+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M3=M2+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M4=M3+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银行及商业承兑汇票,人寿保险单等)。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划分:M0=流通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通货,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邮政汇划资金+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短期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