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如何处理残损货币
A. 银行将残缺的人民币回收后会怎样处理
1.《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根据该办法的规定,各地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银行都应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不得拒绝兑换。
2.再由这些银行把兑换得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交存当地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然后会将真正残缺、污损的人民币进行销毁处理。
3.销毁的过程,一般经过分拣——传输——预碎——粉碎——压块——运输到纸厂作为辅料等程序:
第一步,用清分机按照事先设定的钞票的污损度进行细分,达到销毁指标的钞票会进入到销毁的下一个程序,可继续流通使用的钱币则清点后存入国库。
第二步,被清分出来的残币会进入复点车间进行复点,全额复点后再被送到销毁车间进行集中销毁。
4.通过目测、手验、验钞机检验等环节,大量不可流通的残币、假币将会被工作人员一一挑拣出来,并被源源不断地送入联机销毁的压块系统进行粉碎、
压块处理:残币先通过密闭容器内置的销毁刀进行粉碎后变成碎纸屑,这些碎纸屑再通过压块系统被压制成一块块直径约9厘米、厚度约7厘米的纸碇。纸碇会被送到纸厂作为辅料再利用。
B. 损伤、残缺的人民币该怎么处理
残缺人民币是指有的人民币由于某种原因明显缺少了一部分的票币,称之为残缺人民币。 依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的规定,凡残缺人民币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可持币向银行营业部门全额兑换: (1)票面残缺部分不超过五分之一,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2)票面污损、熏焦、水湿、油浸、变色、但能辨别真假,票面完整或残缺不超过五分之一,票面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 凡残缺人民币属于下列情况者,可半额兑换:票面残缺五分之-以上至二分之-,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应持币向银行营业部门照原面额的半数兑换。但不得流通使用。 凡残缺人民币属于下列情况之-者,不予兑换: (1)票面残缺二分之一以上者; (2)票面污损、熏焦、水湿、变色不能辨别真假者; (3)故意挖补、涂改、剪贴、拼凑、揭去一面者。 不予兑换的残缺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收回销毁,不得流通使用。 及时回收市场流通中的损伤、残缺人民币,保持人民币的整洁,维护国家货币的信誉,需要企事业单位、广大群众、银行等各方面的配合。不论是单位还是个人,如果留有不宜流通的损伤、残缺人民币,不要再次使用或对外找付,应挑拣、粘补整理好,随时送存银行或办理兑换。
C. 钱币损坏怎么办
按照《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规定,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3/4(含3/4)以上,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可以全额兑换。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1/2( 含1/2) 至3/4以下,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按半额兑换。纸币呈正十字形缺少1/4的,按半额兑换。 其余情况均不予兑换。
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
第一条 为维护人民币信誉,保护国家财产安全和人民币持有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人民币正常流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残缺、污损人民币是指票面撕裂、损缺,或因自然磨损、侵蚀,外观、质地受损,颜色变化,图案不清晰,防伪特征受损,不宜再继续流通使用的人民币。
第三条 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金融机构)应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不得拒绝兑换。
第四条 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分“全额”、“半额”两种情况。 (一)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 (二)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纸币呈正十字形缺少四分之一的,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第五条 兑付额不足一分的,不予兑换;五分按半额兑换的,兑付二分。 第六条 金融机构在办理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业务时,应向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说明认定的兑换结果。不予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应退回原持有人。
第七条 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同意金融机构认定结果的,对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纸币,金融机构应当面将带有本行行名的“全额”或“半额”戳记加盖在票面上;对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硬币,金融机构应当面使用专用袋密封保管,并在袋外封签上加盖“兑换”戳记。
第八条 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对金融机构认定的兑换结果有异议的,经持有人要求,金融机构应出具认定证明并退回该残缺、污损人民币。 持有人可凭认定证明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请鉴定,中国人民银行应自申请日起5个工作日内做出鉴定并出具鉴定书。持有人可持中国人民银行的鉴定书及可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到金融机构进行兑换。
第九条 金融机构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将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交存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第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依照本办法对残缺、污损人民币的兑换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金融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依法进行处罚。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1955年5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同时废止。
D. 残币怎样处理
一、凡残损人民币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持币向银行全额兑换: 1.票面残损不超过1/5,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 2.票面污损、熏焦、水湿、油浸、变色,但能辨别真假,票面完整或残损不超过1/5,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 二、票面残损1/5以上至1/2,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应持币向银行原面额半数兑换,不得流通使用; 三、凡残损人民币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兑换: 1.票面残损1/2以上; 2.票面污损、熏焦、水湿、油浸、变色,不能辨别真假; 3.故意挖补、涂改、剪贴拼凑、揭去一面者。 不予兑换的残损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回收、打洞作废,不得流通使用。
E. 现在国家对残币怎么处理,比如一块钱缺个角什么的
残损币也就是不易流通的货币,各家银行都有无偿为公众兑换的义务,按标准可以兑换成相应的面值,比如不少于面值的四分之三可以全额兑换等,银行收回后再把残损币都缴存人民银行集中销毁处理。
F. 残损的人民币被银行收回之后,银行会如何处理
残损的人民币在商业银行网点清点整理后,会被送回到人民银行在各地的发行库,各个发行库会把它们再集中到钞票处理中心。小额钞票送去复点,而 50 和 100 元的大额钞票在销毁前,则被送进了清分车间。
纸质人民币的平均流通寿命是三到四年,不再适合流通的残损人民币,银行机构会如何处理?据媒体报道,残损的人民币在商业银行网点清点整理后,会被送回到人民银行在各地的发行库,各个发行库会把它们再集中到钞票处理中心。
当然,被销毁的纸币用处可不止这一点。销毁点会将纸币直接压成一块一块的,再运送到发电厂后再次进行粉碎,并作为发电燃料进行焚烧。
而要想制造成这样一块大约100克左右的“燃料”,就需要消耗掉170张百元人民币,并且一车10吨重的残缺货币大约可以发电10000千瓦时,可供一个家庭使用将近100个月,足以见得破损人民币有多高的利用价值。
G. 残缺人民币兑换标准
一、凡残损人民币属下列情形之一者,应持币向银行照全额兑换;
1、票面残缺不超过1/5,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
2、票面污损、熏焦、水湿、油浸、变色,但能辨别真假,票面完整或残损不超过1/5,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
二、票面残损超过1/5以上至1/2,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应持币向银行照原面额半数兑换,不得流通使用。
三、凡残损人民币属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兑换:
1、票面残损1/2以上;
2、票面污损、熏焦、水湿、油浸、变色,不能辨别真假;
3、票面挖补、涂改、剪贴拼凑、揭去一面者。
拓展资料:
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是为维护人民币信誉,保护国家财产安全和人民币持有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人民币正常流通,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
内容编辑 播报
第一条
为维护人民币信誉,保护国家财产安全和人民币持有人的合法权益,确保人民币正常流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残缺、污损人民币是指票面撕裂、损缺,或因自然磨损、侵蚀,外观、质地受损,颜色变化,图案不清晰,防伪特征受损,不宜再继续流通使用的人民币。
第三条
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金融机构)应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不得拒绝兑换。
第四条
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分“全额”、“半额”两种情况。
(一)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
(二)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纸币呈正十字形缺少四分之一的,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第五条
兑付额不足一分的,不予兑换;五分按半额兑换的,兑付二分。
第六条
金融机构在办理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业务时,应向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说明认定的兑换结果。不予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应退回原持有人。
第七条
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同意金融机构认定结果的,对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纸币,金融机构应当面将带有本行行名的“全额”或“半额”戳记加盖在票面上;对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硬币,金融机构应当面使用专用袋密封保管,并在袋外封签上加盖“兑换”戳记。
第八条
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对金融机构认定的兑换结果有异议的,经持有人要求,金融机构应出具认定证明并退回该残缺、污损人民币。
持有人可凭认定证明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请鉴定,中国人民银行应自申请日起5个工作日内做出鉴定并出具鉴定书。持有人可持中国人民银行的鉴定书及可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到金融机构进行兑换。
第九条
金融机构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将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交存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第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依照本办法对残缺、污损人民币的兑换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金融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依法进行处罚。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1955年5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同时废止。
备注:1955年5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
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一九五五年五月八日公布)
第一条为保护国家货币和人民利益,便利流通,特制定本办法。
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
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
第二条凡残缺人民币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持向中国人民银行照全额兑换:
1.票面残缺不超过五分之一,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
2.票面污损、熏焦、水湿、油浸、变色,但能辨别真假,票面完整或残缺不超过五分之一,票面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
第三条票面残缺五分之一以上至二分之一,其余部分的图案文字能照原样连接者,应持向中国人民银行照原面额半数兑换,但不得流通使用。
第四条凡残缺人民币属于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兑换:
1.票面残缺二分之一以上者;
2.票面污损、熏焦、水湿、油浸、变色,不能辨别真假者;
3.故意挖补、涂改、剪贴、拼凑,揭去一面者。
不予兑换的残缺人民币由中国人民银行打洞作废,不得流通使用。
第五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内部掌握说明
为了做好残缺人民币的兑换工作,防止在兑换过程中发生多兑或少兑等业务差错,以保护国家财产不受损失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特作如下规定:
1.对缺去之部分没有另行拼凑多换可能的票券,可从宽掌握兑换:缺少四分之一的兑换全额;缺少八分之五的可兑换半额;呈正十字形缺去四分之一者按半额兑换。
2.对票面污损、熏焦、水湿、油浸、部分变色等,能辨别真假者,亦可按上述标准给予兑换。
3.对于因遭火灾、虫蛀、鼠咬、霉烂等特殊原因而损失严重,剩余面积较少或因染污变色严重的票券,可由持票人所在地政府或其工作单位出具证明,经审查来源正当,能分清票面种类,能计算出票券的张数,金额,可予以照顾兑换(例如由于火灾等原因只剩余一小块经组织证明情况属实可予兑换全额)。
对大宗的火烧、虫蛀、鼠咬、霉烂券除需有兑换人所在单位证明外银行还必须认真调查,如情况属实,经兑付行领导在证明上签字盖章,方可兑付。对此项损伤券,为了在销毁时便于检查,应将原证明附上。
4.对企业误收的图案文字不相连接的拼凑票,可根据其中最大的一块按规定标准兑换,如两半张贴在一起,纸幅基本不短少者,可兑换全额。
5.凡在流通过程中磨擦受到损伤的硬币,只要能辨别正面的国徽或背面的数字,即可兑换全额。
凡经穿孔、裂口、破缺、压薄、变形以及正面的国徽,背面的数字模糊不清之硬币,如确非持币人损毁者,亦可按全额兑回。
6.兑付额不足一分者不予兑换,五分券按半额兑换者,兑给二分。
7.不予兑换的票券,如持票人不同意打洞,可不打洞;不予兑换的票券和硬币,均可退回原主。
8.对确系故意损毁人民币者,应将票币没收,并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交由司法部门依法处理。
9.兑换的残券,应当着兑换人在票面上加盖“全额”或“半额”戳记。
H. 中国银行人民币残缺污损收兑办法
1、所称残缺、污损人民币是指票面撕裂、损缺,或因自然磨损、侵蚀,外观、质地受损,颜色变化,图案不清晰,防伪特征受损,不宜再继续流通使用的人民币。残缺、污损人民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兑换,并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收回,销毁。
2、《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规定:凡办理人民币存取款业务的金融机构(简称金融机构)应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不得拒绝兑换。
3、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分“全额”、“半额”两种情况。
4、兑付额不足一分的,不予兑换;五分按半额兑换的,兑付二分。
5、金融机构在办理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业务时,会向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说明认定的兑换结果。不予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会退回原持有人,不得没收。
6、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对金融机构认定的兑换结果有异议的,经持有人要求,金融机构出具认定证明并退回该残缺、污损人民币。
如需进一步了解,请您详询中行当地网点。
以上内容供您参考,业务规定请以实际为准。
如有疑问,欢迎咨询中国银行在线客服或下载使用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咨询、办理相关业务。
I. 残缺人民币怎么办
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
>02
第一条
为维护人民币信誉,保护国家财产安全和人民币持有人的合法利益,确保人民币正常流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03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残缺、污损人民币是指票面撕裂、损缺,或因自然磨损、侵蚀,外观、质地受损,颜色变化,图案不清晰,防伪特征受损,不宜再继续流通使用的人民币。
>04
第三条 凡办理人民币存取业务的金融机构(以下简称金融机构)应无偿为公众兑换残缺、污损人民币,不得拒绝兑换。
>05
第四条 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分“全额”、“半额”两种情况。
(一)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四分之三(含四分之三)以上,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缺、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全额兑换。
(二)能辨别面额,票面剩余二分之一(含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三以下,其图案、文字能按原样连接的残损、污损人民币,金融机构应向持有人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纸币呈正十字形缺少四分之一的,按原面额的一半兑换。
第五条 兑付额不足一分的,不予兑换;五分按半额兑换,兑付二分。
>06
>07
>08
>09
第六条 金融机构在办理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业务时,应向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说明认定的兑换结果。不予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应退回原持有人。
>10
第七条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同意金融机构认定结果的,对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纸币,金融机构应当面将带有本行行名的“全额”或“半额”戳记加盖在票面上;对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硬币,金融机构应当面使用专用袋密封保管,并在袋外封签上加盖“兑换”戳记。
>11
第八条 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对金融机构认定的兑换结果有异议的,经持有人要求,金融机构应出具认定证明并退回该残缺、污损人民币。持有人可凭认定证明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申请鉴定,中国人民银行应自申请日起5个工作日内做出鉴定并出具鉴定书。持有人可持中国人民银行的鉴定书及可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到金融机构进行兑换。
>12
第九条 金融机构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将兑换的残缺、污损人民币交存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13
第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依照本办法对残缺、污损人民币的兑换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14
第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三条规定的金融机构,由中国人民银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依法进行处罚。
>15
第十二条 本办法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1955年5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残缺人民币兑换办法》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