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肯德基市值多少

肯德基市值多少

发布时间: 2022-04-17 09:30:40

Ⅰ KFC的市值是多少

  • 属于百胜餐饮集团

  • 百胜餐饮集团 。

  • 英文名称:Yum! Brands Inc.。

  • 总部地点:美国 。

  • 上市地点:纽约证交所 。

  • 股票代码:YUM。

  • 2011年10月14日收盘价52.14美元。

  • 总市值为242.14亿美元。

Ⅱ 可口可乐、百事可,肯德基、麦当劳都是哪几个国家的,谁比谁强请详细回答,谢谢

都是美国的,可口可乐强于百事可乐,麦当劳强于肯德基。可口可乐公司占42%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百事可乐公司以约32%的市场。肯德基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数量大约在2600家左右,而麦当劳则只有1100家左右。但在全球市场上,麦当劳是全美排名第一的快餐店,在全球有3万多家 门店,市值644亿美元;肯德基在美国的排名仅仅第七位,全球只有1万多家店,其母集团——百胜餐饮集团的总市值也只是麦当劳的五分之一。

Ⅲ 麦当劳和肯德基同为快餐行业的佼佼者,为什么两者的市值却天差地远

麦当劳(股票代码MCD),周五的收盘价为204.26美元,公司总股本7.64亿股,总市值1559.64亿。麦当劳在2018年全球收入210.25亿元,净利润59.24亿美元。

肯德基母公司百胜餐饮集团(股票代码YUM),周五收盘110.27美元,总股本3.06亿,总市值337.40亿元。2018年总收入56.88亿元,净利润15.42亿元。

所以,数据能说明一切,无论是在开店数量,全球覆盖区域,营业总收入,经营净利润,麦当劳都大幅度领先肯德基的母公司百胜餐饮集团,何况百胜餐饮还有必胜客、塔可钟等其他品牌。所以,麦当劳市值是肯德基的几倍,也不足为奇了。

麦当劳真正做到了给消费者实惠便捷的同时,培养了消费者美式生活饮食习惯,让消费者爱上美美式生活方式,更让消费者通过口碑带动了更多的客流,带动了客单价和营业额。

相比之下,肯德基针对爆款的营销活动则相对较少,推出了29元包含薯条,鸡块,麦辣鸡翅,鱿鱼等缤纷小食套餐,营销活动更多针对全家桶,缺少单品的营销活动。套餐也只有全家桶套餐可供选择。

肯德基针对目标消费群体,选择了年轻人喜爱的明星鹿晗作为代言人,在电视上投放了许多广告,但在消费者真正的福利上,却没麦当劳做的到位。

Ⅳ 麦当劳和肯德基哪个股份多股票多

两者都是在美国纽交所上市的企业。
麦当劳(MCD)今日股价为93.21美元,市值907.12亿美元。
肯德基为百胜餐饮(YUM)旗下的品牌。百胜餐饮(YUM)今日股价为73.46美元,市值321.38亿美元。

Ⅳ 肯德基和麦当劳哪个公司大

全球市值来讲,百胜旗下的肯德基、必胜客、东方既白等品牌全部加起来,还不到麦当劳的一半的营业额。所以麦当劳大。
就中国市场来讲,肯德基更懂中国,比麦当劳也更具规模和影响力。

Ⅵ 肯德基麦当劳都是快餐行业中的佼佼者,为什么在国外差距会那么大

肯德基母公司百胜餐饮集团(股票代码YUM),周五收盘110.27美元,总股本3.06亿,总市值337.40亿元。2018年总收入56.88亿元,净利润15.42亿元。所以,数据能说明一切,无论是在开店数量,全球覆盖区域,营业总收入,经营净利润,麦当劳都大幅度领先肯德基的母公司百胜餐饮集团,何况百胜餐饮还有必胜客、塔可钟等其他品牌。所以,麦当劳市值是肯德基的几倍,也不足为奇了。

在中国,肯德基是最先进入的洋快餐品牌,目前在中国经营6000家餐厅,而麦当劳目前在中国只有2500家餐厅,两者在中国业务上相差还是挺大的。最后说一下,现在的麦当劳中国卖给了中信集团控股,肯德基中国的部分股权则卖给了“马云爸爸”。

Ⅶ 肯德鸡的国际市场细分

没有肯德基,有篇麦当劳
自己改改

人们熟悉的金色拱门是麦当劳的招牌,无论在哪个国家,只要有麦当劳餐厅,都有孩子们的笑声。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市里,金色的“M”都是当地最醒目的路标之一。如今,通过金色拱门的特许经营之路,中国投资者也可以分享这个界排名第二的知名企业的利润之羹,看到了在前方不远处招手的财富。

自从1990年麦当劳在中国开了第一家餐厅开始,金色拱门的奇迹就在这片土地上开始了新的传奇。 这家市值400亿美元、年营业额超过180亿美元、净利润超过20亿美元的超级跨国公司,拥有着世界排名第二的驰名商标。

正当中国的投资者直苦于不能在这金色拱门下分得一杯羹的时候,利好传来——麦当劳终于迈开其在中国开展特许经营的步伐。做世界排名第二驰名商标的老板,复制金色拱门的财富奇迹,一切变得不再遥不可及。

姗姗来迟的特许经营
正当我们在为期封面文章赶稿的时候,一个关于麦当劳的重大消息传来: 从明年年初开始,麦当劳中国地区总部将正式从香港迁至上海,今后将加强在中国内地的特许经营活动!

其实记者心中一直有个疑问,麦当劳1990年进入中国,至今已经10多年,为什么它在海外占到65%、美国本土占到85%的特许经营模式,到现在才迟迟对中国的投资者开放

特许加盟是连锁经营的高级形式,也是最为复杂的形式。“一荣俱荣”不知成全了多少人的财富梦想,“一损俱损”也不知让多少人悔憾终生。也许正缘于此,一路跑马圈地的麦当劳,才会在特许路上踌躇谨慎; 也许正缘于此,麦当劳东中国14载,才只有区区一家特许加盟店。

在麦当劳全球市场衰退的窘境中,麦当劳在中国打出“特许牌”,显然是有所考虑的。麦当劳国际特许部总裁詹姆斯·克瑞姆的解释是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他说,一是中国特许经营市场开始与世界接轨; 二是麦当劳雄厚的实力足以让投资者坚定信心; 三是麦当劳在中国已建立起了强大的供应营运系统。对这番话更直白的解释就是,中国市场是一个极有潜力的市场,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上,没有特许经营系统的支持,很难将市场扩张到其他地方,尤其是中小城市和边远城市。

事实的确如此,麦当劳全球务大幅萎缩,中国市场却一枝独秀,这使得中国市场的战略地位赫然凸显。借助特许加盟,麦当劳可以进一步实现对中国市场的细分,达到对中小和边远城市的拓展。但另一方面,肯德基等竞争对手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也让麦当劳备感不安。目前在国内不少城市中心区,两大“冤家”早已是短兵相接、贴身肉搏。面对肯德基的挑战,麦当劳显然不会默然不理,肯德基的中国特许经营已先行一步,麦当劳当然要迎头跟上。麦当劳总部的迁址也正说明其对内地市场的重视。

此外,麦当劳在中国特许经营上躇难断的一大原因还在于中国的特许经营规范法规尚不健全,对加盟者权利和义务的界定也不是很明确。麦当劳不想承担这无谓的政策风险。随着中国《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的即将台,麦当劳当然也做好了挥师中国特许经营的临战准备。

谨慎加盟确保安全
专职负责特许经营业务的麦当劳中国发展公司高级副总裁朱源和告诉记者,麦当劳的加盟形式也将类似于肯德基那样,先自己开直营店,再允许加盟者进入,也就是将属下的麦当劳餐厅直营店以特许经营形式改造成加盟店。

然而,麦当劳在海外发展特许经营的模式并不像在中国这般小心翼,统一的内外装潢、食品配送以及机械加工,加盟以新店的形式出现占了更大多数。那么为什么麦当劳在中国如此谨小慎微呢?朱源和解释说:“我们之所以将现有的、已经是成功的餐厅交给加盟者,是因为如果是新的餐厅,我们就不能准确地了解它今后盈利情况会怎样,这也将增加加盟者的营运风险。转让的形式也是为了让加盟业主有一个较高的起点,而非一切从零开始等他拿到这个餐厅以后,我们因为已经知道了餐厅本身的盈利情况,就能够提供相应的方案帮助他。因为麦当劳的特许经营讲究的是双赢,加盟的投资者要赢,我们自己也要赢。”

从特许经营推出时间、地点的选择,到加盟人的甄选,再到推广方式的构思,麦当劳每一步棋都走得十分谨慎。麦当劳所以要如此精细地设置特许条件,如此严格甚至苛刻地挑选加盟者,正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经营风险。因为,对于麦当劳样一个世界级顶尖品牌来说,任何一个单体店的失败,对麦当劳的品牌及商誉将带来不小的伤害。

250万元的门槛有诱惑力
麦当劳对于特许经营合作伙伴的选择非常严格,甚至苛刻。

麦当劳要求加盟者具有高尚的操守; 曾在该市场工作,有成功经营的记录; 熟悉该市场文化和习俗; 拥有管理经验,可以在特许经营组织中胜任; 个人投资不低于30万美元; 愿意接受为期12个月左右的培训等

据介绍,特许经营者的投入需要250万至320万元人民币。麦当劳在土地和建筑上投资,特许营者在设备、商标和装修上投资。麦当劳的收入通过许经营系统,按产品营业额的17%~23%向特许经营者收取租金、专利权费和服务费,而餐厅的日常业务则由特许经营者来管理。
与肯德基20周的培训时间相比,加盟麦当劳一年的受训时间多了2.5倍。但是,相对于肯德基800万元左右人民币的启动资金,麦当劳的30万美元显得极有诱惑力。据了解,麦当劳的这30万美元主要包括餐厅的装修、设备和招牌等用,但不包括经营场所的租金和员工费用。肯德基的800万元中已包括了不动产和餐厅租金在内的所有启动资金。这样一分析,可以看出麦当劳的聪明之处就是将店铺的租金分摊至特许后的每一个月,而非像肯德基那样一次付清虽然最终的总额可能相差不大,但少将近三分之二的前期投入对投资者而言显然更易接受。

5年左右收回前期投资
也许,加盟麦当劳的前景在此无需赘述,从每天在其连锁店中排队付款的场景中便可见一斑。麦当劳公司也给了加盟者一个5年时间收回投资并盈利承诺。朱源和对此解释说: “5年是从加盟者拿到这个麦当劳餐厅开始算起,是一个平均数值,是我从很多已经开出来的餐厅的营运情况估算出来的前期投资收期。”

那是不是意味着背靠麦当劳这棵大树就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呢?是投资就会有风险。毕竟,并不是所有特许经营都会成功,即使是在特许经营最为发达的美国,特许经营的失败率也在45%左右。我们也看到,麦当劳在全球调整计划关闭或推倒重建的店面均是特许经营店,投资者的损失由谁来承担?对此,朱渊和说: “其实无论做什么投资都有它的风险,有些是赚,有些是亏。如果特许经营人在营运中达到麦当劳的标准,且他本人也有这样的意愿和能,我们会让他愉快地继续合作下去。如果特许经营人在维持经营过程中没有达到麦当劳的标准,那我们也有机会将他的餐厅买回来。因为如果一家水准很高,一家水准很低,会影响到麦当劳的声誉。”

Ⅷ 美团和肯德基那个市值高

这个别看肯德基是快餐界的巨头,但市值和美团差远了,你要拿麦当劳比美团还行,麦当劳是世界五百强,肯德基就从来没上过,今年肯德基也就是百胜的市值也就300亿美元左右。而美团市值是5500亿港元,折合美元700多亿了,是肯德基两倍。

Ⅸ 麦当劳被谁收购了

麦当劳中国被中国收购了。

中信股份周五午间公布,提及于2017年1月9日之自愿公告,中信、CITIC Capital China Partners III, L.P 和 Carlyle Asia Partners IV, L.P.拟通过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收购麦当劳中国大陆和香港业务之控制权益。

董事会宣布,所有先决条件已获达成,收购事项已获得监管批准、并于2017年7月31日完成交割。这将成为美国本土之外规模最大的麦当劳特许经营业务,合作各方将经营及管理麦当劳在中国大陆和香港市场约2,700家餐厅。

公告称,麦当劳于1990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中国是麦当劳全球第三大市场,也是麦当劳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

截至2016年末,中国大陆有超过2,400间麦当劳餐厅,员工人数超过120,000名。2016年,中国大陆的麦当劳餐厅为超过10亿人次的顾客提供了服务。

(9)肯德基市值多少扩展阅读:

麦当劳收购改名:

2017年11月,麦当劳中国公司CEO张家茵在接受媒体采访曾解释,继2018月,中信、凯雷入主麦当劳后,麦当劳品牌虽然没变,但麦当劳美国从大股东变成了小股东,麦当劳中国成了特许经营商,商标可以继续用,但在特许经营市场,营业执照使用不同名字是国际惯例,所以从法律的角度考虑,也需要改名。

改名“金拱门”,张家茵表示,因为麦当劳标志的形象设计,像两道金色的拱门,公司内部就一直使用GoldenArches(直译为“金色拱门”)这一昵称,巴西的麦当劳公司注册名也是葡萄牙语的“金色拱门”,所以中国公司决定改名时就选用了中文翻译的“金拱门”。

Ⅹ 肯德基市值多少亿美元

321.38亿美元。肯德基为百胜餐饮(YUM)旗下的品牌。百胜餐饮(YUM)今日股价为73.46美元,市值321.38亿美元。百胜中国旗下目前包括7个品牌,包括肯德基、必胜客等广为人知的西式快餐品牌,东方既白这一自创的中式快餐品牌,收购并购来的小肥羊、黄记煌,以及自创精品咖啡COFFii & JOY
拓展资料:
根据港交所披露资料显示,高盛为百胜中国独家保荐人,全球发售4190万股普通股,其中国际发售4020万股,香港发售170万股,每股招股价不高于每股468港元,每手50股,入场费高达23,635.8元。发行后总股本大约4.17亿股,以最高股价468港元计算,总市值大约1952亿港元。去年收入87亿,肯德基占了近7成 招股书显示,百胜中国2017年、2018年、2019年营收分别为77.69亿元、84.15亿元、87.76亿元;百胜中国2020年上半年营收为36.56亿元,上年同期的营收为44.28亿元。百胜中国2020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7.43%。
百胜中国2019年营收中60.4亿元来自肯德基,占比为68.8%;20.54亿元来自必胜客,占比为23.4%;截至2020年6月30日,百胜中国有肯德基6749家,必胜客有2258家,其他品牌947家,一共有9954家。 肯德基主要以自营为主,其中,肯德基有5231家为自营,571家为加盟,947家为联合运营,必胜客基本为自营。 百胜中国表示,二月份疫情最重月份,公司关闭了35%的餐厅,同店销售额因营业时间缩短及客流减少而下降,大部分餐厅门店仅提供外卖及外带服务。 截至2019年7月,公司在中国超过99%餐厅已经恢复营业,但销售额及利润走势不一。
值得注意的是,同行业来看,以火锅龙头海底捞为例,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97.6亿元同比下滑16.5%,净亏损9.65亿元,同比下滑205.9%。百胜中国逆境下的正利润不禁让市场充满期待。 百胜中国于2016年从在纽交所上市的百胜餐饮中分拆出来。2016年11月1日,百胜中国在纽交所挂牌,公司旗下拥有肯德基、必胜客和塔可钟(Taco Bell)三个品牌经营权。按照最新股价56.5美元计算,百胜中国的市值为213亿美元。事实上,早在今年1月,已有市场传言百胜中国计划年内在港股进行第二上市,参与的投行主要为中金和高盛。
2018年8月,媒体报道高瓴资本牵头的财团曾对百胜中国提出每股46美元的收购要约,有意将百胜中国私有化,为其在香港上市铺平道路。但随后百胜中国董事会拒绝了这份溢价逾40%的要约,私有化进程亦暂时搁置。 多品牌、多维度的集合,应当能对百胜中国的营收和利润实现多点驱动。然而,除了肯德基之外,百胜中国在中国的业务发展一直不太顺利。

热点内容
影响东北经济的股票有哪些 发布:2025-05-14 17:45:59 浏览:36
大金融有什么表现 发布:2025-05-14 17:45:23 浏览:485
杭州股票交易中心 发布:2025-05-14 17:42:33 浏览:227
退市股票叫泰什么电 发布:2025-05-14 17:36:55 浏览:213
袁立基金账号怎么算 发布:2025-05-14 17:34:33 浏览:353
用手机号查股票交易 发布:2025-05-14 17:32:25 浏览:296
交股票交易完怎么退出交易 发布:2025-05-14 17:21:19 浏览:300
如何运用三大货币工具 发布:2025-05-14 17:20:04 浏览:682
股票交易不能登录 发布:2025-05-14 17:16:19 浏览:107
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什么时候发放 发布:2025-05-14 17:09:57 浏览: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