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市值蒸发对非流通股东有什么影响

市值蒸发对非流通股东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 2022-04-27 00:56:32

『壹』 股市蒸发掉的金钱去了哪里

股市市值是根据总股本计算的,总市值只是个虚值,并没有那么多钱流入股市,所以这些钱都是来无影去无踪。就比如总股本是100股,流通股是10股,而当股票价格从1元涨到10元,总市值就是1000元,而这当中流入的钱并没有1000元,也许流入9元就能把股票价格拉到10元。当股票价格又重新回到1元时,总市值又回到100元,就并成了蒸发掉900元。真实流入的钱就是在重新分配的过程中。
上证指数从去年10月16日的6124点一泻千里,直到昨日上证指数最低点1664.93点,最大跌幅近73%;而伴随着股指节节下滑,两市市值亦如洪水决堤,一发不可收拾。据统计,从去年高点至今市值已经蒸发了近24万亿。哀叹不已的股民不禁疑问,我们的真金白银究竟都去了哪?
蒸发数额惊人:24万亿!
24万亿意味着什么?24万亿比我国2006年全年的GDP还多;相当于建18条京沪高速铁路;相当于近344个巴菲特资产的总和,这么一笔巨大的财富却在无形中灰飞烟灭。
不仅是股市市值,受股市暴跌影响,多家上市公司老总身家也急速“蒸发”。国美老总黄光裕个人的持股市值因股价的暴跌从100亿港元降至50亿港元左右;万科老总王石所获得股票市值已经损失了近1亿元,其余200余名激励对象账户内的股票,市值损失合计超过15.9亿元。
仅几万亿的实际资金投入
有一个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能量守恒,物质不灭。也就是说,没有什么东西会平白无故的消失不见,物质是永存的。股票也是如此,分析人士表示,中国股市虽说号称蒸发了24万亿人民币,但实质上只有几万亿的实际投入资金而已。就是这几万亿资金炒高了整体的A股市值。
长城证券首席分析师张勇认为,股市是一个虚拟经济,股价只是一个货币符号,在不同点位下代表着不同的数字。整个股市有2/3处于非流通状态,加上流通价的下跌产生了一定杠杆效应。“事实上,股市是流通者的4万亿撬动着13万亿的资本流动。当时计算的市值也并非代表真正有那么多货币在股市。”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你有三亩地,以1万元的价格卖了一亩给别人,于是市场价就是1万元,你还有2亩,身价就是2万元。后来那个人把地转给另一个人,2万元成交,于是每亩市场价升到了2万元。于是你的资产就要重新计算了,变成4万元。最后那亩地被辗转交易多次了,最后接手的人用了100万元,于是最新的市场价达到了100万元,你资产又要重新计算了,你有200万元了。后来碰到经济萧条,最后接盘的人被迫以1万元卖掉土地,市场价格又回到了1万元。你的资产打回原形,从200万元到起点2万元,中间蒸发了198万元。其实就是一场纸上富贵,并没有真实金钱的损失。
可见,市值蒸发并不等同于真实的财富缩水,这种蒸发的奇观源于“边际撬动”的现象,即某个交易日里仅仅有10%的股票交易,就能把股票价格带到一个不可思议的高度,那么其他90%的没参与交易的股票也自动分享了这一“疯狂的荣耀”,于是乎,市值是一个怪物,它有属于自己夸张的“数字杠杆”。
五类“人”赚走了钱
那又有投资者要问了,既然没有蒸发掉那么多钱,那实际蒸发掉的钱呢,有人赚到钱了吗?答案是有的。不过赚钱的当然不是我们散户。
那股市里的钱呢,那钱去哪了呢?分析人士表示,有五类“人”把钱赚走了,一是税收和券商收益;二是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们;三是掌握市场信息者;四是游资;五是极个别的散户。
第一类
国家税收、券商收益
国家和券商这块不用说,不论股民赚和赔,只要股市还在运转,他们就有钱赚,只是多一点和少一点的问题,每年从几亿到几百亿不等,无疑都是股民作的贡献。今年上半年证券印花税就达836亿。前三季度证券公司实现佣金收入也达799.2亿元。当然,这天经地义,全世界都一样,只能祈求管理层能把税率再调低一点。
第二类
上市公司及“大小非”
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们也是赚走钱的一大主力。前者依靠IPO、增发、配股等种种方式从股市圈钱,上半年上市公司通过各种方法融资达2244亿。后者依靠投资者用真金白银炒高的价格在高位套现离场。今年以来的前8个月,大小非减持股票套现达334.43亿元。
第三类
内幕消息掌握者
在这个信息时代,信息就是财富。在股市这个信息不

『贰』 特斯拉大跌5%,市值一夜蒸发3770亿,对公司的影响有多大

斯拉股价大跌5%,其实对于他们公司正常的运作而言,影响并不是很大。但是对于投资于特斯拉的股东而言,就是他们财富的蒸发。

特斯拉是在电动车领域做的最好的一家公司,他的车卖到三四十万起步,但是仍然有很多的人愿意去买。并且特斯拉还有自动驾驶的功能,也是很多车没有办法跟它相比的一个原因。

一.对公司运作没影响

特斯拉股价大跌了5%,其实对于公司的正常运作来说是没有任何影响的。因为它的股价大跌5%,并没有和公司的运作有直接的关联。特斯拉公司该生产就生产该研发就研发特斯拉大跌5%,对于他们的日常工作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大家看完,记得点赞+加关注+收藏哦。

『叁』 苹果市值蒸发5000亿美元,对其公司有何影响

会对公司产生以下几种影响。第一点就是会引起投资者对苹果公司的不信任,从而进一步的抛售股票,造成公司股价的持续下跌。第二点就是会影响苹果的现金流,从而造成科研经费的不足。但是我相信这些影响只是暂时的,苹果公司最终会重新夺回市值第一的宝座。

不论这次苹果的市值会怎样的变化,这都给我们上了非常生动的一课,唯有掌握核心科技才能让公司生存,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让公司不断发展。

『肆』 良品铺子上市一年市值暴跌89亿,对公司有何影响

“云上市”已满一年的良品铺子,正在遭遇利润下滑的窘境,良品铺子每股报六十五元,总市值为260.45亿元。这一数据与最高涨至87.24元/股的高光时刻相比,跌去了26%,市值蒸发了89亿元左右。 良品铺子首次公开发行的部分限售股将满十二个月锁定期开始上市流通。据公告显示,这笔限售股所涉5名股东持有限售股合计为1.83亿股,占良品铺子总股本45.56%。如果公司不能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和差异化竞争优势,可能将导致"公司的产品销量下滑或售价降低",从而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良品铺子在财报中也指出,一些区域性休闲食品企业已逐步形成,借助其在品牌、资金、地域性等方面的优势,逐步发展壮大,休闲食品行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随着新进入休闲食品行业的企业和品牌增加,如果公司不能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和差异化竞争优势,可能将导致"公司的产品销量下滑或售价降低",从而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休闲零食市场已进入"肉搏战"阶段,整体毛利相对偏低。就良品铺子而言,朱丹蓬认为,该公司线上线下一体化、资源互通、短板互补做得很不错,对它而言竞争的压力加大,但这也是整个行业都在面对的状况。

『伍』 股票市值蒸发是什么意思

股票市值是根据当前价格计算的,当一只股票只有大量卖单而没有买单的时候即无人接盘,股价就会一直下跌,期间损失的股价就是蒸发掉的。
股票市值蒸发过程
假如某A股票有1千万股,昨天的股票收盘价是10元,那么它的总值就是1亿元,今天只有一笔交易,一个人以11元(涨停)买入A,100股(总1100元),A股票今天的总值就是1.1亿元。实际交易增加了100元,但是股票市值增加了1千万。9999900元是纯计算上的数据,没有任何的钱参与交易。
反过来,假如上面不是以涨停价交易,而是以跌停价交易,即9块钱交易100股,A股票的市值立即降为9千万元。市值蒸发了1千万元。这个蒸发的市值,只是计算公式里面的蒸发,是100元的亏损带动的蒸发。
所以,市值蒸发只是个概念的数字,从整个市场来看,并没有钱漏出去。
市值蒸发的原因:
1.人民币大幅贬值
一般来说,人民币的快速贬值会导致资金的外逃和全民外汇兑换。对于股市,人民币贬值也会形成资金压力。
2.市场炒作
不久前上映的电影《幕后玩家》讲述了其中股市投机的故事。股市中的一些资深玩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控制一些股票,但散户投资者很难做到。因此,市场上也存在恶意的做空行为。
3.总体经济形势
任何经济体都无法避免正常的经济发展周期。以中国为例,如果中国的整体经济形势良好,那么股市将是好的;中国的整体经济形势并不好,所以你能从股票市场得到什么?
股市有波动,这是投资的最基本的现象。但无论涨跌,我们都应该知道其中是个人无法控制的,至少它可以作为衡量股票投资风险的依据。
如果你经常买卖,你会赔钱。这也是许多散户投资者追上杀下的原因,这导致当成韭菜被砍掉。当然,许多大资金不是在股票市场本身赚钱,而是在期货市场对冲赚钱。
总之,股票市场是一场博弈,实际上在股票市场中很难赚钱。

『陆』 市值蒸发 对公司资金有何影响

市值蒸发,对公司资金是无影响的。通常所说的市值是根据当时交易的部分股票价格来计算的,并不能完全代表公司的实际市值。比如说你做了一批衣服,卖了其中一件衣服,价格还比较好,你能不能说,你所有衣服都用这个价马上就可以卖出去呢?只有卖完了才知道这批衣服的市值。市值蒸发实际上是指股票价格下跌后,依据股票价格计算的市值的变化,对公司资金没有影响。

『柒』 市值蒸发有什么影响

影响一:影响股价,如果公司高管持股,股价波动也会影响到高管的浮动财富。

影响二:影响公司形象,这点很最重要,虽然说二级市场在交易的股票价格对公司的影响已经很小,如果公司的股票在二级市场表现不佳,将会影响公司的形象,进而直接影响公司的二次增发,以及债券发行,因为很多公司不是光光募集一次股票就够的。

影响三:影响公司业绩,在成熟的资本市场,比如美国股市,有一定的退市制度,如果这家公司真的只是以圈钱为目的的,并且股价表现的惨不忍睹,真的会勒令其退市,并弥补投资者损失的。

(7)市值蒸发对非流通股东有什么影响扩展阅读

在一般证券书刊中,股票指数的表达式为:

股票指数=系数×(某些股票即时市值之和/)基准日的市值某些股票的即时市值,实质就是一个投资组合的即时市值。

为表述的方便,以后都将计入指数的这个投资组合称为指数投资组合,将其在t时的市值定义为Zt(A、B、C、D…,N1、N2、N3、N4…),其中A、B、C、D等是股票名称,N1、N2、N3、N4…等是权数。

在上式中,基准日的市值及系数都是常数,可以合为系数K。则某一时刻t的股票指数ZSt的数学表达式为:

ZSt=K×Zt(A、B、C、D…,N1、N2、N3、N4…)(1)

即时股票指数=系数K×指数投资组合的即时市值(2)

『捌』 股市大跌,钱都去哪里了,谁是最终受益者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玖』 非流通股的市场影响

只要一有再融资消息或传闻,相关上市公司股价就会大幅下跌。而通过比价效应,悲观情绪在市场中很快蔓延,市场因此单边下跌。投资者不仅担心可能会有更多像中国平安这样的巨额再融资计划打破市场目前的资金供需平衡,而且投资者对股改限售股、IPO、公开增发、定向增发等带来的非流通股解禁压力均表现出极大的担忧。
不可否认,2008-2010年,非流通股面临一个集中解禁过程。但是根据我们的分析,我们认为投资者对于A股未来的资金面状况应该有一个更为清晰和理性的认识。我们通过定量分析、国际经验比较、政策面解读、市场可容纳的最大单只股票非流通市值分析以及对于非流通股未来解禁规模的测算,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非流通股解禁对于A股市场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其对于A股市场的实际影响将比投资者预期要小,而非流通股解禁并不是影响A股市场资金面的最根本因素。 我们统计了整个A股市场2007年到2017年可流通的非流通股市值。根据2008年2月22日收盘价计算,2008年非流通股解禁市值将达到30111亿,较2007年增长30.3%,而2009年和2010年将迎来非流通股解禁高潮,2009年和2010年非流通股解禁市值分别为73444亿和86624亿。
进一步统计可以发现,2008年至2009年各月解禁市值呈现较大波动。其中,2008年2、3、8和12月为当年月度解禁高峰,单月解禁非流通股市值分别为3663亿、4013亿、4275亿和3808亿,合计达15759亿,占2008年非流通股解禁总市值的52.3%;而2009年7月和10月也会出现一个爆发式增长,单月非流通股解禁市值分别为11614亿和28553亿元,占2009年非流通股解禁总市值的54.7%。
从解禁个股分布看,2008年股改非流通股解禁集中在几家上市公司中。其中宝钢股份2008年解禁市值达到2191亿元,3月份解禁的招商银行解禁规模为838.7亿元,而中国石化和中海发展的非流通股解禁规模也超过了500亿。根据2月24日收盘价计算,2008年解禁规模前11位的上市公司累计解禁市值达6451.3亿,占整个2008年非流通股解禁规模的21.5%,占2008年股改限售流通股比例达35.8%。
我们还统计了首发战略配售股票和首发一般股份中2008年解禁股数排名前20的可流通股数和可流通市值,结果发现,首发战略配售股票和首发一般股份的减持规模较为集中。前20家规模最大的首发战略配售股票和首发一般股份的解禁规模达到9165亿,占整个2008年非流通股解禁总市值的近1/3。
此外,2008年之后大小非可流通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化。2007年大小非解禁比例基本相当,大非占到了49.6%,小非占到50.4%;而2008年大非解禁比例占82.3%,小非解禁比例仅为17.7%;2009年和2010年这一趋势仍将得以延续,大非解禁比例将不断扩大。 目前不少投资者认为非流通股解禁将对A股未来走势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为此我们从定量角度进行了检验,力求更为客观的反映过去一段时间里非流通股解禁对于A股走势的影响规律以及规律是否具有可延续性。通过对三个不同时间段上证指数的收益率和非流通股可流通数周变化数据之间的关系检验,最终得出的结论是:
首先,从较长时间周期看,非流通股解禁规模变化对于上证指数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其影响方式是滞后的(统计结果显示两变量之间存在滞后5阶的Granger成因,即非流通股解禁规模变化将对5周之后上证指数的收益率产生影响),这可能反映了非流通股股东的行为方式和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的博弈过程。也就是说,解禁日并不一定是非流通股股东的套现日,股票市场自身的运行趋势、估值水平的高低、行业和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都有可能是其作出决策的依据。
其次,市场处于上涨趋势和下跌趋势中,非流通股解禁对于A股市场走势的影响是显著不同的。在一个上升市场中,非流通股解禁与上证指数的走势不仅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而且存在因果关系;而在一个下降趋势的市场中,非流通股解禁与上证指数走势虽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是不构成因果关系。我们认为,在下跌趋势中,非流通股解禁对于A股的影响可能不仅仅是资金面压力,其解禁将导致市场情绪变淡和非流通股股东行为方式的改变。在近期市场上,我们看到中国平安在公布再融资计划后出现放量下跌,招商银行在小非可流通日到来之前也出现了集中抛售,许多非流通股解禁在即的股票都出现了恐慌性下跌,投资者行为正在趋于非理性化,而非理性的行为方式可能放大了非流通股解禁的影响从而导致两者原有统计关系的改变。 其他国家在历史上也出现过国有企业改革以及伴随着国有企业改革造成的非流通股减持。虽然各个国家采取的减持模式各有不同,但是其对于市场资金面压力和对整个经济体经济效率的提高是相同的。
通过对印度和英国国有股减持对股市的影响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从短期看,国有股减持对市场资金面会造成一定压力,市场会因此增加波动幅度。如果当时的市场被悲观情绪所笼罩,资金面压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被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所放大;但是从长期看,决定股票市场长期走势的是一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市场因为短期波动所导致的大幅下跌很可能为长期投资者提供良好的介入时机。
此外,国有企业改革方式和实施过程对于股票市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印度市场中,由于丑闻不断、实施过程漫长导致了股票市场估值水平经历了一个显著向下修正过程。 1、《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大量股改限售股可以流通,管理层对于股改限售股解禁的政策导向也逐渐了发生变化。2005年9月,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中对于非流通股解禁的限制条款是相对较为宽松的,而在2007年6月30日出台的《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中,证监会对于国有非流通股的流通作出了明确限制。我们认为,《暂行办法》的出台对于改变未来A股市场资金面供需情况具有关键意义。
首先,相对于以前股改期间制定的“锁一爬二”政策,《暂行办法》中将总股本在10亿以上的“大非”可以减持比例由原来的一年之后每年可减持5%降低为连续三个会计年度减持比例不超过总股本3%。这就意味着不论是国有“大非”还是“小非”,对于现在市场上统计的可供流通的总股数和总市值都需要打一个折扣。其次,国资委通过《暂行办法》增加了其作为监管者对市场的控制力。一方面,作为占总股本比例较高的“大非”虽然在规定时间和限度内有一定的自主决定权,但是一旦超过规定减持比例或者规模,国有股减持必须经过国资委严格的审批程序,其减持规模和速度都是相对可控的。
此外,我们也看到管理层不希望看到股票市场的巨幅波动。在近期再融资、非流通股解禁造成市场非理性抛售后,管理层不仅放松了对新基金的审批,而且对于上市公司的再融资和恶意圈钱行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2、国家政策导向对于股改限售股的影响
股权分置改革后必然伴随着国有企业的重组和兼并,对于不同的行业,基于国家政策导向的不同,其非流通股减持情况也各不相同。对于国家需要保持绝对控制力的行业和相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国家持股比例不仅不会减少反而会增持;而对于需要引入竞争机制和进行市场化的行业,减持力度会比较大。
中央企业根据业务范围大体分布在三个领域: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基础性和支柱产业领域、其它行业和领域。
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主要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化、电信、煤炭、航空运输、航运等行业。国有经济在这一领域要保持绝对控制力,国有资本总量增加、结构优化,其中重要骨干企业要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由国有资本保持独资或绝对控股;基础性和支柱产业领域包括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建筑、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勘察设计、科技等行业。国有经济要对这一领域的重要骨干企业保持较强控制力,国有资本比重适度下降,国有经济影响力和带动力增强,行业内有较强影响力和带动力的重要骨干企业由国有资本绝对控股或有条件地相对控股;其它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商贸流通、投资、医药、建材、农业、地质勘察等行业。国有经济要在这一领域保持必要影响力,表现为国有资本对一些影响较大的行业排头兵企业,以及具有特殊功能的医药、农业、地质勘察企业保持控股,其它中央企业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数量明显减少。 1、股改限售股解禁压力不会增大
2008-2010年是股改限售股解禁高峰,虽然解禁的总股数和股改限售股可流通的市值不断扩大,但是由于大非占比不断扩大,大非减持的历史比例大大小于小非以及政府政策限制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其对A股资金面压力将比预期小。
首先,从历史情况看大非减持力度要明显小于小非。我们对于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已经公告的股改限售股减持进行了分类统计,大部分大非减持比例集中在0%-20%,而大部分小非减持比例集中在90%-100%。大非仅减持了其所有可以减持股份的24.96%,而小非减持了其所有可以减持股份的71.63%。其次,通过对未来A股市场非流通股减持结构的统计分析我们发现,2008年之后大非解禁比例将不断扩大,小非解禁比例将进一步缩小。最后,政策层面的限制是具有实质性影响的。
2、战略配售股份和首发原始股对未来市场的资金面将构成较大压力
2008年首发战略配售股份和首发原始股东限售股份占2008年整个非流通解禁规模的28.1%,虽然远小于股改限售股的59.8%,但是我们认为其对短期市场可能会造成相对较大的影响。
首先,2008年战略配售股和首发原始股的可解禁规模较2007年将增加54%。其次,2008年首发战略配售股和首发原始股的解禁比较集中,对短期市场将造成较大冲击。最后,与股改限售股相比,首发战略配售股和首发原始股东限售股不受国资委和证监会相关法规的限制,其减持具有较大的自主权。
3、解禁规模远小于市场可以容纳的单只股票流通市值范围
2008-2010年是非流通股解禁高峰,许多大市值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解禁会造成其流通市值大规模扩大。通过对2007-2008年单只个股占流通市值和基金持有股票市值的最大比例的统计分析,我们认为,2008年上市公司流通股解禁并不会超出A股对于最大流通市值的容纳范围。
我们统计了从2007年1月4日至2008年2月26日期间,按每天市场收盘价计算的每日流通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根据我们的统计,中信证券为期间占A股流通市值比例最大的上市公司,占比为3.93%。以2月26日收盘价计算,A股目前流通市值为8.46万亿,如果按照3.93%的比例来算,可以容纳的单只股票最大市值为3325亿。而按照2月26日的收盘价计算,宝钢股份、招商银行、中国平安、交通银行和兴业银行解禁后的流通市值分别为2281亿、1932.8亿、2670.7亿、1763.7亿和1689亿,均大幅小于A股历史上可以容纳的单只个股的最大流通市值。
我们还统计了目前占沪深300权重最大的20家上市公司在2007年一季度至2007年四季报公布时,其单个股票流通市值占季度基金持股总规模的比例。可以看出,招商银行在2007年四季报中占基金持股总规模的4.68%,为20只权重股中最高,而2007年年报统计的基金持股总规模为2.47万亿。按照占A股总流通市值估计,目前基金持股总规模为2.3万亿左右,其可以容纳的单个股票的最大流通市值为1076亿,而目前基金占A股的流通市值约为30%,市场可容纳的最大可流通市值应为3500亿。
通过2007-2008年单只个股占流通市值和基金持有股票市值的最大比例的统计分析,我们认为,2008年上市公司流通股的解禁规模并不会超出A股对于最大流通市值的容纳范围。2月27日招商银行830多亿非流通股解禁,当日招商银行大涨4.87%,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目前A股市场对于非流通股解禁造成的上市公司流通市值的大幅增加具有可容纳性。

『拾』 股票市值的缩水对该公司本身有影响吗如果有,有多大影响呢

股票价格波动对于公司本身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影响不大的。主要影响如下:
1、如果公司高管持股,股价的波动也会影响到高管的浮动财富。
2、公司的形象,这点很最重要,虽然说二级市场在交易的股票价格对公司的影响已经很小,如果公司的股票在二级市场表现不佳,将会影响公司的形象,进而直接影响公司的二次增发,以及债券发行,因为很多公司不是光光募集一次股票就够的。
3、在成熟的资本市场,比如美国股市,有一定的退市制度,如果这家公司真的只是以圈钱为目的的,并且股价表现的惨不忍睹,真的会勒令其退市,并弥补投资者损失的。 还有一点,公司自身的业绩也是影响股价很大的一个因素,因此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对该公司盈利的预期。可以为公司高管在制定下一步策略时作为参考,正如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热点内容
2008金融危机投资什么最赚钱 发布:2025-05-14 02:23:52 浏览:502
炒股中原证券app如何下载 发布:2025-05-14 02:17:24 浏览:518
际华集团股票历史最高 发布:2025-05-14 02:17:22 浏览:152
创业板股市上市首日涨多少 发布:2025-05-14 02:16:29 浏览:239
散户股票交易费用是多少 发布:2025-05-14 01:41:27 浏览:630
各类金融机构如何响应碳金融 发布:2025-05-14 01:23:46 浏览:948
a股1000元的股票历史 发布:2025-05-14 01:21:45 浏览:474
理财电话回访为什么必须本人 发布:2025-05-14 01:15:57 浏览:971
股票历史价格app 发布:2025-05-14 01:00:15 浏览:934
南财金融学硕一年多少学费 发布:2025-05-14 00:54:48 浏览: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