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商业银行货币乘数如何改变

商业银行货币乘数如何改变

发布时间: 2022-05-13 05:03:53

1. 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是如何影响货币供给量的

货币乘数和基础货币的变化反向作用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通货—存款比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通货—存款比率越低,货币乘数越大。准备—存款比率是商业银行持有的总准备金与存款之比,准备—存款比率也与货币乘数有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先假设最低准备金率是20%,也就是说当银行得到100元的存款时它必须留存20元,只能贷出80元,其次假设银行会放足80元。

现在有某君A往银行里存了100元,银行再将其中的80元放贷给B,如果B把贷来的80元又全部存入银行,银行再将其中的64元贷给了C,C又把64元存入银行,银行再向D贷出51.2元...依此类推,央行最先向市场投放了100元,市场上最后多的货币会是100+80+64+51.2+...

解这个数列的值是500,其实就是100*(1/0.2)=500

也就是实际的货币投放量。这里的1/0.2就是货币乘数也就是1除以法定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存在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即乘数效应。

(1)商业银行货币乘数如何改变扩展阅读:

基础货币就是流通中的现金加上银行里的准备金,记为C+R,货币供给M就是流通中的现金加上银行里的支票存款(这里指狭义货币M1)记为 C+D;那么货币乘数定义为货币供给比上基础货币记为m;

则m=(C+D)/(C+R),这里R=D*rr(支票存款法定准备金)+D*RR*t(非支票存款的法定存款准备金)+D*e(支票存款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且C/D=c(现金漏损率),则m=(1+c)/rr+RR*t+e+c;

由此推出狭义货币的货币乘数。中央银行为控制货币供给,而在公开的市场上的业务操作来调整基础货币,从而控制货币供给。也可以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调整货币乘数。

2. 货币创造乘数和货币乘数一样吗

不一样。
货币创造乘数指中央银行创造一单位的基础货币所能增加的货币供应量。
货币创造乘数指货币供给量(M:通货与活期存款总额)对基础货币(H: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加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变动的比率。
所谓货币乘数即货币供给与基础货币的比率。衡量单位货币承担的平均交易量,如果经济中货币流通速度是稳定的,那么通过简单地设定总量的目标,货币政策可以获得任何理想的收入水平。现实中,货币流通速度是不稳定的,经济总收入和各种货币总量之间的关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说的派生存款。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简单地说,货币乘数是一单位基础货币所产生的货币量。
完整的货币(政策)乘数的计算公式是:k=(Rc+1)/(Rd+Re+Rc)。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而货币(政策)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供给等于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而基础货币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
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客观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这即所谓的乘数效应。货币乘数主要由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存款比率决定。通货—存款比率是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
它的变化反向作用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通货—存款比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通货—存款比率越低,货币乘数越大。准备—存款比率是商业银行持有的总准备金与存款之比,准备—存款比率也与货币乘数有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先假设最低准备金率是20%,也就是说当银行得到100元的存款时它必须留存20元,只能贷出80元,其次假设银行会放足80元。
现在有某君A往银行里存了100元,银行再将其中的80元放贷给B,如果B把贷来的80元又全部存入银行,银行再将其中的64元贷给了C,C又把64元存入银行,银行再向D贷出51.2元依此类推,央行最先向市场投放了100元,市场上最后多的货币会是100+80+64+51.2+...
解这个数列的值是500,其实就是100×(1/0.2)=500
也就是实际的货币投放量。这里的1/0.2就是货币乘数,也就是1除以法定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存在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即乘数效应。
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说的派生存款。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而货币乘数的大小又由以下因素决定:
现金比率(k)
现金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现金比率的高低与货币需求的大小正相关。因此,凡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都可以影响现金比率。例如银行存款利息率下降,导致生息资产收益减少,人们就会减少在银行的存款而宁愿多持有现金,这样就加大了现金比率。现金比率与货币乘数负相关,现金比率越高,说明现金退出存款货币的扩张过程而流入日常流通的量越多,因而直接减少了银行的可贷资金量,制约了存款派生能力,货币乘数就越小。
即流通中的现金占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k值大小,主要取决于社会公众的资产偏好。一般来讲,影响k值的因素有:
(1)公众可支配的收入水平的高低。可支配收入越高,需要持有现金越多;反之,需持有现金越少。
(2)公众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心理。预期通货膨胀率高,k值就高;反之,k值则低。
(3)社会支付习惯、银行业信用工具的发达程度、社会及政治的稳定性、利率水平等都影响到k值的变化。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k值越大,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越大。
超额准备金率(e)
商业银行保有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显而易见,超额准备金的存在相应减少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因此,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之间也呈反方向变动关系,超额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就越大。
e值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决策。商业银行愿意持有多少超额准备金,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大小,即生息资本收益率的高低。
(2)借入准备金的成本大小,主要是中央银行再贴现率的高低。如果再贴现率高,意味着借入准备金成本高,商业银行就会保留较多超额准备金,以备不时之需;反之,就没有必要保留较多的超额准备金。
(3)经营风险和资产的流动性。如果经营风险较大,而现有资产的流动性又较差,商业银行就有必要保留一定的超额准备金,以备应付各种风险。
一般来说,e值越大,货币乘数越小;反之e值越小,货币乘数越大。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rd)和定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率rt)rd和rt的大小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的。若rd、rt值大,货币乘数就小;反之,若rd、rt值小,货币乘数则大。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均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通常,法定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越大。[1]
由于定期存款的派生能力高于活期存款,各国中央银行都针对商业银行存款的不同种类规定不同的法定准备金率,通常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要比活期存款的低。这样即便在法定准备金率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改变也会引起实际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改变,最终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就会变大;反之,货币乘数会减小。总之,货币乘数的大小主要由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比率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等因素决定。而影响我国货币乘数的因素除了上述四个因素之外,还有财政性存款、信贷计划管理两个特殊因素。

3. 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因素分别是什么

影响基础货币的主要因素有:
(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再贴现等。
(2)中央银行对政府的净贷款。
(3)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各种证券。
(4)中央银行买卖黄金、外汇储备。
(5)中央银行对其他部门的净贷款。
影响货币乘数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乘数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成反方向变化。
(2)超额准备金率。货币乘数与超额准备金率成反方向变化。
(3)现金比率。货币乘数与现金比率成反方向变化。

拓展资料
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说的派生存款。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而货币乘数的大小又由以下四个因素决定:
(1)法定准备金率。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均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通常,法定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越大。
(2)超额准备金率。商业银行保有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显而易见,超额准备金的存在相应减少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因此,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之间也呈反方向变动关系,超额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就越大。
(3)现金比率。现金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现金比率的高低与货币需求的大小正相关。因此,凡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都可以影响现金比率。例如银行存款利息率下降,导致生息资产收益减少,人们就会减少在银行的存款而宁愿多持有现金,这样就加大了现金比率。现金比率与货币乘数负相关,现金比率越高,说明现金退出存款货币的扩张过程而流入日常流通的量越多,因而直接减少了银行的可贷资金量,制约了存款派生能力,货币乘数就越小。
(4)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由于定期存款的派生能力低于活期存款,各国中央银行都针对商业银行存款的不同种类规定不同的法定准备金率,通常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要比活期存款的低。这样即便在法定准备金率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改变也会引起实际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改变,最终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就会变大;反之,货币乘数会变小。

4.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哪些他们如何影响

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居民的经济行为;企业的经济行为;金融机构的经济行为;政府的经济行为。

5.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

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说的派生存款。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而货币乘数的大小又由以下因素决定:

1、现金比率(k)

现金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现金比率的高低与货币需求的大小正相关。因此,凡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都可以影响现金比率。

2、超额准备金率(e)

商业银行保有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显而易见,超额准备金的存在相应减少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因此,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之间也呈反方向变动关系,超额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就越大。

(5)商业银行货币乘数如何改变扩展阅读:

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国际收支顺差使得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加,国际资本流动最终会体现在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中,造成基础货币的同向变动,并通过货币乘数作用放大或缩减广义货币供给。因此,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机制的转变与国际资本流动变化息息相关。

货币乘数是由现金漏损比率、法定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率等因素共同决定。为了解答国际资本流动如何影响货币乘数的变化问题,需要说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国际资本流动如何对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和家庭等微观主体产生影响,进而影响货币乘数。

6. 简述决定货币乘数的主要因素

1.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现金比率的高低与货币需求的大小正相关。因此,凡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都可以影响现金比率。

2.超额准备金率:

商业银行保有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显而易见,超额准备金的存在相应减少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因此,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之间也呈反方向变动关系,超额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就越大。

3.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均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通常,法定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越大。

(6)商业银行货币乘数如何改变扩展阅读

由于定期存款的派生能力高于活期存款,各国中央银行都针对商业银行存款的不同种类规定不同的法定准备金率,通常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要比活期存款的低。在法定准备金率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改变也会引起实际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改变,最终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

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就会变大;反之,货币乘数会减小。总之,货币乘数的大小主要由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比率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等因素决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货币乘数

7. 商业银行的行为,如何影响货币创造乘数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是:法定准备金率 当上调法定准备金率时,银行需将更多的存款上交央行,可贷资金减少,货币乘数的基数变小,从而在放贷过程中产生的派生作用就变小,派生的货币就变少。准备金率下调时则相反。

8.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货币乘数的

影响货币乘数的因素有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与支票存款的比率、非交易存款与支票存款的比率。并且都成反向关系。

9. 什么是货币乘数它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一、货币乘数也称之为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说的派生存款。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计算公式是k=(Rc+1)/(Rd+Re+Rc)。

二、具体而言:
(一)概念: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给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简单地说,货币乘数是一单位准备金所产生的货币量。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初始货币提供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客观存在着数倍扩张(或收缩)的效果或反应,这即所谓的乘数效应。货币乘数主要由通货—存款比率和准备金—存款比率决定。通货—存款比率是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它的变化反向作用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通货—存款比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通货—存款比率越低,货币乘数越大。准备—存款比率是商业银行持有的总准备金与存款之比,准备金—存款比率也与货币乘数有反方向变动的关系。

(二)公式:
完整的货币(政策)乘数的计算公式是:k=(Rc+1)/(Rd+Re+Rc)。其中Rd、Re、Rc分别代表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在存款中的比率。而货币(政策)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是: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供给等于通货(即流通中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的总和;而基础货币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

(三)影响因素:
1、法定准备金率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均由中央银行直接决定。通常,法定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越大。

2、超额准备金率
商业银行保有的超过法定准备金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称为超额准备金率。显而易见,超额准备金的存在相应减少了银行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因此,超额准备金率与货币乘数之间也呈反方向变动关系,超额准备金率越高,货币乘数越小;反之,货币乘数就越大。

3、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现金比率的高低与货币需求的大小正相关。因此,凡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都可以影响现金比率。例如银行存款利息率下降,导致生息资产收益减少,人们就会减少在银行的存款而宁愿多持有现金,这样就加大了现金比率。现金比率与货币乘数负相关,现金比率越高,说明现金退出存款货币的扩张过程而流入日常流通的量越多,因而直接减少了银行的可贷资金量,制约了存款派生能力,货币乘数就越小。

4、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
由于定期存款的派生能力低于活期存款,各国中央银行都针对商业银行存款的不同种类规定不同的法定准备金率,通常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要比活期存款的低。这样即便在法定准备金率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改变也会引起实际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改变,最终影响货币乘数的大小。一般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定期存款对活期存款比率上升,货币乘数就会变大;反之,货币乘数会变小。总之,货币乘数的大小主要由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超额准备金率、 现金比率 及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间的比率等因素决定。而影响我国货币乘数的因素除了上述四个因素之外,还有财政性存款、信贷计划管理两个特殊因素。

10. 2. 简述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对货币供给的影响,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及社会公众的行为是如何决定货币乘数的

所谓货币乘数也称之为货币扩张系数或货币扩张乘数是指在基础货币(高能货币)基础上货币供给量通过商业银行的创造存款货币功能产生派生存款的作用产生的信用扩张倍数,是货币供给扩张的倍数。在实际经济生活中,银行提供的货币和贷款会通过数次存款、贷款等活动产生出数倍于它的存款,即通常所说的派生存款。货币乘数的大小决定了货币供给扩张能力的大小。

热点内容
股票退市后肯定是损失么 发布:2025-05-14 11:59:31 浏览:942
最大的股票交易软件 发布:2025-05-14 11:53:11 浏览:285
两只基金哪个收益高 发布:2025-05-14 11:41:28 浏览:594
601010文峰股份股票历史行情 发布:2025-05-14 11:26:47 浏览:936
退市的股票买得到吗 发布:2025-05-14 11:23:50 浏览:806
吉利金融逾期怎么办 发布:2025-05-14 11:17:23 浏览:593
退市后持有股票 发布:2025-05-14 11:12:16 浏览:257
原油期货最高赔多少 发布:2025-05-14 10:58:51 浏览:592
股票交易买要收费吗 发布:2025-05-14 10:46:10 浏览:786
股市四大败相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5-14 10:45:11 浏览:6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