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化率意味着什么
❶ 货币化率的定义
即社会的货币化程度,是指一定经济范围内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的价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叫马歇尔K值。
❷ 什么是经济货币化,它的作用和影响是什么
市场经济体制是指以市场机制作为配置社会资源基本手段的一种经济体制。它是高度发达的、与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大商品经济,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经济资源商品化、经济关系货币化、市场价格自由化和经济系统开放化。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是指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只能作为经济运行的调节者,通过投资政策、货币政策,以及利率、汇率、税率,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
所谓经济货币化是指经济过程通过货币来实现和推动。首先,商品生产要以货币流通为先导,货币是推动生产的重要杠杆。在生产要素商品化的前提下,生产者不首先掌握一定量的货币,生产要素的结合就不能实现,再生产就难以进行。货币数量的多少,也会对再生产产生重要影响。货币供应过少,产品不容易实现货币价值,反之,货币供应过多,将会助长生产扩张、价格暴涨等。 货币供应的结构与流向,代表了经济财富的分配,影响各类资产和生产要素在各部门的分配比例,从而影响各部门的协调发展。各种生产要素的价值,借助于货币来衡量,这是实现生产要素结合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用统一的货币为尺度,才能比较各中生产要素在各部门、各经济主体投入的效益,从而选择确定最佳方案,提高经济效益。其次,在分配方面,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都需要借助于货币来进行。国家、企业、个人,都以货币形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经过分配,在流通领域形成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再次,在流通领域,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联结着生产与消费。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货币化过程大大加快了,尤其是在流通领域、投资领域、分配领域、消费领域、农村经济的货币化方面,有了明显提高。货币收支结余增长速度远远超过货币收支的增长速度,反映了实物资产向货币资产转化进程的加快。货币资产是流动性最强的一种资产。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可以随时转化为其他各种资产。以货币形式保存财富最为方便。 接着,再来看看资产货币化。资产货币化后,资产的自然价值与其社会价值相分离,并使其社会价值所含的财富能量汇入到全社会的总能量之中,更有利它的流动,和发挥它们的效率。从我国现实的实际情况看,资产货币化可使闲置的资产得到充分利用,大大增强资产的流动性,进而促进资产利用率的提高。具体来说:
1、资产货币化可以变闲置资产为有用的资产。资产货币化,可以刺激人们盈利观念的兴起,刺激人们强化的增殖动机。当社会某一主体,或企业、或个人手中掌握一定量货币而不使用时,就意味着社会上有价值相等的商品物资无人购买、利用,从而处于闲置状态。如果闲置物资超过了社会必要的、正常的应付生产和市场供应之需的物资储备量,就意味着是一种浪费。资产货币化就可以使有使用价值的资产能充分发挥其效用。资产货币化,使资产所有者可以随时把货币抛放出去,收取租金或利息。这将有助于带动闲置物资的运转。
从金融部门的角度看,通过各种途径,把闲置货币聚集起来,形成巨额的货币资财,贷放给一些企业,这些企业可以用货币去购买相应的处于闲置状态的物资,使之作为现实的生产要素发挥作用,由此相对扩大生产规模,进一步增加人们的收入,形成良性循环。而且,金融部门的这种聚资方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它并不影响企业和个人使用自己的资产。这是因为,客户在银行的存款,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存款余额。存款人是此存彼取,此取彼存,而不会把存款提光。资产金融在不触动资产所有者的所有权的条件下,为充分利用这些资产提供了可能。
2、资产货币化可以促进资产的优化配置。不同企业乃至不同的个人,由于占有的生产技术条件、环境以及经营管理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决定了各自利用所占有的资产会产生极不相同的经济效益。由此产生了资产优化配置的要求。按照经济效益的原则,各资产所有者或占有者,并不要求直接使用各自的资产,直接使用各自资产有碍整个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
资产的货币化,特别是开放金融市场,可以促资产向经济效益高的部门和企业流动,从而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以股票为例,股票不能还本,如果股票不能买卖,那就意味着股份企业永久地占用了股票所有者的资产。如果股票所有者想更换自己的投资领域,选择盈利性更强的资产,就会遇到困难。为了不影响资产所有者调整自己的投资选择,通过开放金融市场,允许股票的自由买卖,可以保证所有者的优化选择权。由于形成了投资优化的重要机制。
❸ 中国经济货币化的意义是什么
经济货币化的含义主要指:相对于自给自足的物物交换而言,货币的使用正在日益增加,也就是指交易过程中可以用货币来衡量的部分的比重越来越大。
经济货币化比率的差别基本上反映 :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货币化比率与一国的经济发达程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经济货币化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可以摆脱自从金本位时代以来以黄金做为交易媒介的弊病,就是携带不方便,交易不方便的问题。经济发达程度呈现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2货币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比较容易体现各个国家货币的贬损程度,可以反映汇率。因为固定汇率在现在这个时代来看只有少数几个金融行业超级发达的国家才能做到。
3货币化对国家控制金融经济政策有帮助,可以不断发行新币销毁旧币,而且可以有效的发挥货币政策的功效,比如说增发新币,可以部分刺激国民经济。
简单的说就是:将全部商品和劳力换算成相应的货币值,去核算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
❹ 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产业被成功货币化
服务业。在线广告和游戏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两大货币化工具。
货币化是指货币经济向非货币化经济领域(实物和易货贸易领域)的扩展。货币化进程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增长的重要方面之一,货币化程度可通过“货币化率”指标来衡量。
货币化本指一国货币化的商品与劳务(即购买者用货币支付的商品与劳务)占商品总量的比重,这是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一国在货币化过程中必然伴随有商品化,但二者又有较大差别:货币化意味着货币使用范围的扩大,但并不一定包括详细的货币使用方法,也不一定包含货币化所带来的各种详尽后果;而商品化则指“最大利益原则”在实际行为中的普通化,它不管生产过程的投入或产出的货币化程度。
❺ 高货币化是什么意思啊
定义1: 所谓经济货币化,是指经济活动中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易份额逐步增大的过程.它可以用广义货币M2占GNP(或GDP)的比值(M2/GNP或M2/GDP)来表示.自从金融改革以来,我国经济货币化进程十分迅速 定义2: 经济货币化是指作为交换手段的货币作用大大加强货币的作用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和环节.随着转轨进程的基本完成货币对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定义3: 经济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全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以及包括投入和分配在内的整个生产过程通过货币来进行的比重和这个比重变化的趋势 定义4: 经济货币化是指货币经济向非货币经济领域的扩展即一国生产、流通和消费中通过货币来进行交易部分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的趋势 定义5: 自货币产生以来,经济体系便从纯粹的实体经济运行,逐步演变为实体经济和货币经济的交融运行,这个过程被经济学家们称为“经济货币化”.随着经济货币化程度的加深,信用的发展以及各种金融工具的出现,整个经济的金融性日益突出,这就是所谓的“经济金融化”。
❻ 如何判断和衡量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
主要通过以下两个指标衡量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1)金融相关率。是指一定时期内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衡量金融发展程度实际上是衡量金融结构状态,采用5个指标:金融资产总额与实物资产总额的比重;金融资产与负债在金融机构间的分布;金融资产与负债在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之间的分布;各经济部门拥有的金融资产与负债的总额;由金融机构发行、持有的金融工具总额。(2)货币化率即社会的货币化程度。
❼ 经济货币化的常用指标是什么,有什么现实意义
实际金融资产存量/国民生产总值,实际金融资产存量/有形财富存量,人均实际货币量(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