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取代其他货币是什么时候
A. 金银是什么时候开始当做货币使用的
中国利用金银作为货币可以上溯到商朝甚至更早,不过那时候使用不广泛。在战国时期,金银作为货币使用范围更加扩大,在目前考古发掘中就有统一质量的楚国金爱。 但这都只作为贵重货币使用,是财富的象征。广泛使用的是铜质货币。一直到宋朝才有银元和金元的出现。在明朝,白银获得了价值尺度的地位,原因在于社会经济得到了飞跃的发展,铜钱作为普通货币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但在此时,白银黄金只是作为称量货币。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1-06-03,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B. 白银在哪个朝代走向了完全的货币形态
忽必烈定鼎中原,元帝国空前庞大,不但打通了我国南北东西阻隔已久的通道,而且中西陆海商道上是驼队踵继,舳舻相望。贸易规模的空前增长,带来的必然是货币需求的激增。
元代是用纸钞来解决这个困难的,但其间有一个重要变化,就是纸钞的货币单位铜钱制“贯”,可以直接换算成白银制的“两”。
忽必烈规定,当时印行的“中统元宝交钞”和“中统元宝钞”,每贯等于丝钞一两,二贯等于白银一两,而且银钞可以互易兑换。
横越亚欧的汗国以及稍后的印度莫卧儿王朝,与元帝国是银本位的实行者,连接欧亚大帝国的财政纽带,也必然是金银一类的贵金属货币。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元代银本位制度的确立,是世界性贸易扩展的结果。
至明代,白银走向了完全的货币形态。明代末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间段,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它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开端和经济全球化的开端,在这其中,白银则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
白银作为一种金属货币,在明代中后期曾被大量使用,是我国最主要的通货。明代是当时国际白银市场的国际购买者。明代将白银作为货币是自民间开始,经历了自下而上的发展历程,至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后,才为官方所认可,自上而下地展开。
因此当我们翻开明代史籍,有关典章制度的记载中,唯见“钞法”和“钱法”,并不见白银,或者说“银法”。这说明了白银不是明代的法定货币。
随着朝廷财政收入慢慢白银化,随之而来的就是朝廷财政支出相应的白银化,主要表现在皇室日常开支,官员俸禄的发放,军饷的调拨等。至此,白银作为从民间发起的货币行为才被朝廷所接受。
清代初期,在朝廷的财政收支和国内外工商贸易的交往中,除小额零星支付用铜钱外,绝大多数经济行为都是以白银作为支付手段。民众以拥有白银作为财富,金融机构以白银为库存,银行间结算也以白银为标准。白银成为我国当时最主要的流通货币。
当时的外国人却非常喜欢我国的茶叶、生丝和瓷器等商品,这就使得我国商品能够大量进入外国市场。当时我国货币市场上习惯以白银作为支付手段,因此这些外国商人常常是“开着满载银元的商船来到中国”,然后“购买满船的中国货物回去”。
当时流入我国的外国银元种类很多,有西班牙本洋、墨西哥鹰洋、英属地银元、日本龙洋等,其中西班牙本洋是流入我国最早的外国银元。
中统元宝钞
C. 白银在明代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白银在明代的时候成为主要流通货币,主要是因为明代的时候商品交易规模扩大,铜钱货币运输不便,必须使用更加贵重的金属货币进行补充和替代,而白银在明代的时候拥有大量的储备,而且满足贵重这个条件。
一、货币更迭的原因
最初,我国古代采用的货币是海贝,在夏朝的时候,海贝就开始起货币的作用。商和西周的时候,海贝是主要流通货币,到了东周的时候,货币就发展成了有铭文的铜贝蚁鼻钱。战国时期则出现了小铜片状的布币,到了春秋的时候,这种货币就退出了历史舞台。到了秦代的时候,则以方孔半两钱作为法定货币,延续至清朝末期。在这期间还有其他货币的出现,但是主要使用的还是秦代时规定的货币。货币的更替其实就意味着朝代经济状况的变化。
D. 明朝时期白银逐渐货币化,这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
下面回答两个问题,第一,明朝白银货币化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第二,白银货币化,对于明朝历史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大家知道,现代社会发行纸币,是以国家信用作为背书;金本位时期的纸币,则是要和金银一般等价物保持固定的比例的。简单来说,你社会上存在这么多财富,才可以发行这么多纸币。由于白银流入是不均衡流入,东南沿海地区白银多,西北地区白银少,但是全国的物价指数波动是传递性的。比如说东南沿海白银多了,米价下降了,但是对应的铜钱对白银的比重就会上升。
不过从明朝推行的货币政策看,白银在明朝实现货币化之路是曲折的。明朝初年,政府多次颁布“禁银令”。既然朝廷多次发布禁令,那白银为什么仍能成功取代宝钞、铜钱成为主导货币呢?
在对外贸易中,明朝商人除了香料外,主要收取的就是银子。由于中国在丝绸和瓷器等方面无以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这就逼迫那些外国商人,不得不用银子来和中国商人进行交易。
总说通货膨胀害人,总是通货膨胀引发经济危机,这主要是因为纸币被广泛使用。纸币以国家信用为背书。所以纸币的本来价值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纸币的象征意义和信用价值。
E. 白银如何成为明代中后期的主流货币的
很多古装历史题材(明代以前)的影视剧中,人们下个馆子,随便买个小东西,出手就是几两银子。这给很多人误导,使人们误以为古代白银就是主要货币。事实上,大多数历史时期,白银并没有成为主流货币。
中国古代并不是产银大国,注定大部分历史时期,白银很难成为古代主流货币。实际情况是,多数时期,白银作为贵金属存在。白银从贵金属到主流货币,经历了唐宋的小范围使用、元朝作为价值尺度、明朝中后期大范围使用的过程。
据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考证,当时全世界白银产量的1/3涌入中国(总量在3.5亿两到5亿两之间)。跟据全汉升《明代中叶后澳门海外贸易》记载:仅1631年,马尼拉输入澳门白银就达1400万两,相当于万历年间朝廷国库收入的3.8倍。
明朝在海外白银大量流入的刺激下,工商业和民间经济空前活跃,白银交易在民间盛行。在宝钞逐渐崩溃的背景下,白银取代宝钞成为主流货币。而白银崛起,也反过来对民间经济产生了积极作用。
F. 银子什么时候取代铜钱成为货币单位
银子在明朝才取代铜钱,成为本位币!
张居正一条鞭法的实施,使银子成为本位币!
银本位制是以白银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有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两种类型。银两本位是以白银重量“两”为价格标准实行银块流通。银币本位则是国家规定白银为货币金属,并要求铸成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的银币;银币可以自由铸造成和自由熔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换银币或白银;银币和白银可自由输出或输入,以保证外汇市场的稳定。
在货币史上,银比金更早地充当本位货币。但在充当货币商品方面,黄金远胜于白银。西方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银本位制先是过渡到金银复本位制,19世纪20年代后又为金本位制所取代。只有墨西哥、日本、印度等还保留银本位制。
银本位是一种金融货币制度,它是以某一固定重量的银币或银块作为经济单位标准的。欧洲从拜占庭帝国灭亡(15世纪中叶)开始直至19世纪,都是使用银本位制度。16世纪在南美洲西班牙殖民地(今玻利维亚)发现波托西银矿,西班牙大量铸造银币,称为比索(Peso),因为一比索等于八个皇冠币的价值,又称八片币(Pieces of eight)。自此银币成为这四百年间国际贸易通用的货币。
中国自汉代开始制造不少银器和银锭,但作为流通货币是由唐朝开始,在元朝时流行元宝,明朝时因为和西班牙、葡萄牙贸易,银币大量流通,亦使中国成为使用银本位的国家。
1704年开始,英国殖民地西印度群岛及同时期的西班牙殖民地亦开始铸造及使用金币。1717年,当时任职英国皇家铸币局总监的艾萨克·牛顿制定金、银和当时英国钱币(mint)的兑换比率,令英国实际上以黄金作为货币标准。拿破仑战争以后,英国开始铸造金币并于1821年并正式确定使用金本位。
G. 白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作为货币的
在4000多年前,白银就开始作为货币。
在古代,人类就对银有了认识。银和黄金一样,是一种应用历史悠久的贵金属,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由于银独有的优良特性,人们曾赋予它货币和装饰双重价值,英镑和我国解放前用的银元,就是以银为主的银、铜合金。在我国清代,1两银子约相当于今天的400-500元人民币(长美注)。
(7)白银取代其他货币是什么时候扩展阅读:
分类
1、银圆
银圆,也作“银元”,是我国过去市场上流通的一种货币,种类繁多,以清末各种龙洋,民国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袁世凯头像银元、孙中山像船洋最为多见,还有中华苏维埃币、四川"汉"字币等,此外一些外国银元,如站洋、坐洋、鹰洋、日本龙洋等也在国内流通。
2、银条
外性长条状,尺寸不等,重量300克左右,好的成色950‰左右,一般成色900‰左右,以925‰最为多见,是制作银饰的原料。900‰以下的呈灰白色,质坚硬敲打有铜声,底面无蜂窝,火烧后表面显黑红。
3、松江锭
外貌形状似乳头,表面灰黑色,重量180克左右,成色950‰左右,有突出的铅釉,底部具深细蜂窝,每锭上附有15克铅釉,有的地方(北京地区)已经去掉,有打击痕迹,形成上方下圆。
H. 朱元璋下令禁止使用白银当货币,为何后来白银又成了通用货币
先说一下当时朱元璋选择在民间流传的货币叫做大明宝钞,但是大明宝钞这种货币在民间没有流传几十年,就因为通货膨胀被贬的一文不值了,所以价值属性更硬的银子重新代替了大明宝钞,因此即便是朱元璋有禁令不许用银子,民间还是依旧使用银子这种货币交易。银子一直都是货币不用多说,大明宝钞在短短几十年之内就消失的原因有很多,下面简单的说一下。
还有一点更加可笑,就是明朝政府他们也知道大明宝钞不值钱,所以他们在交税的时候不让人民上交大明宝钞,必须通过金子、银子这样的实体货币交税,而发给官员的却又是大量的大明宝钞,这样的一种情况不仅进一步提升了银子的价值,也使大明宝钞的价值更低了。总结一句话就是大明宝钞不值钱,所以银子又成了通用货币。
I. 在我国哪个朝代以白银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呢
在我国以白银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的朝代是明朝和清朝。
货币这一概念产生于物质交换,在原始社会便已经存在了。那个时期,人们以天然贝壳等从自然界直接获得的物质,去交换自己想要的东西,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
J. 宋朝出现纸币是进步,为什么到了明朝却被白银取代
宋朝出现的纸币“交子”的确是一种社会进步的体现,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增加货币流通速率、提高经济繁荣程度的作用。而随着各朝代的不断发展,决策者更是看到了纸币的优越性,于是便通过各种方法去推行纸币,使得纸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到了明朝,纸币的地位却逐渐被白银替代。我觉得这并非时代的退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三个方面:决策者顺应民意,推行白银。当决策者了解到人们都更倾向于使用白银的情况后,便将其作为纳税的货币在市面上流行,同时士兵的军饷、官员的俸禄也大都采用了发放白银的形式,因此白银逐渐取代了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