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宏观经济中货币需求用什么表示

宏观经济中货币需求用什么表示

发布时间: 2022-06-21 07:44:53

① 宏观经济学中、各个字母代表的意思

  1. A --(1)总的(Aggregate),如总需求AD、总供给AS,(2)生产中的技术水平

  2. B --不确定,有预算(Budget)或债券(Bond)等

  3. C --消费(Consumption)

  4. D --需求 如需求冲击(Demand shock)

  5. E --均衡(Equilibrium)

  6. e --汇率(exchange rate)

  7. F --不确定,有外国直接投资(FDI)、净要素支付(NFP)等

  8. G --政府购买支出(Goverment purchases)

  9. H

  10. I --投资(Investment).也用于国民收入(NI) 或消费价格指数(CPI)等

  11. J

  12. K --资本(captial)

  13. k --1、乘数 2、人均资本

  14. L --货币需求(Liquidity) ,也用于劳动(Labor)

  15. M --1、货币及货币供给(Money) 2、进口(import)

  16. N --就业量.也用于国民生产总值(GNP)

  17. O

  18. P --价格总水平(Price level) 也用于国内生产总值(GDP)

  19. Q --数量(Quantity)

  20. q --参见托宾q理论

  21. R

  22. r --利率(intrest rate)

  23. S --储蓄(Saving)

  24. s --储蓄率

  25. T --税收(taxation

  26. t --税率

  27. U --失业量

  28. u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

  29. V

  30. v-- 加速数

  31. W-- 1、财富(Wealth) 2、工资(Wage)

  32. w --工资率

  33. X --出口(export)

  34. Y --国民收入、国民产出或GDP等

  35. Z

② 急!急!急!宏观经济学问题

i 是投资 s 是储蓄对吧? 储蓄的增加只有个可能,银行的利率升了!那银行的利率升了,老百姓肯定把钱存进银行拉,这个时候用于投资跟消费的钱就少了,那就会造成市场,供给大于需求,自然会有超额的产品供给。相反,银行的利率下降了,那老百姓肯定会减少存款,那用在消费跟投资的钱就多了,那么就造成需求大于供给,那自然就会超额的产品需求。

L表示货币需求,M表示货币供给 当L<M 那当然会有超额的货币供给, 当L>M 当然就是有超额的货币需求。

③ 宏观经济求经济学大神指教!IS和LM线的两侧怎样看产品供需和货币供需情况

IS线是产品市场曲线,LM是货币市场曲线。IS线上的点代表产品市场均衡,即供求相等。此时投资和储蓄相等。在IS曲线下方就代表I>S投资大于储蓄即产品供不应求。在LM曲线下方就代表货币供给>货币需求。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得IS曲线右移,扩张的货币政策使得LM右移。这是很基本的宏观经济学理论,高鸿业那版的宏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很透彻。

(3)宏观经济中货币需求用什么表示扩展阅读:

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构。

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X-M加合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r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

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

④ 经济学中Md是什么 Ms是什么

1、经济学中MD是货币需求(monetary demand)的缩写,指经济主体(如居民、企业和单位等)在特定利率下能够并愿意以货币形式(现金或存款) 持有的金融资产的数量。

货币需求是有效需求、经济需求、派生需求。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具有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等职能。

货币需求量的定义:货币需求量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对货币的客观需求量。

2、经济学中MS是货币供给(money supply)的缩写,货币供给主体即一国或货币区的银行系统向经济主体供给货币以满足其货币需求的过程。货币供应量,非银行部门持有的货币资产数量,即流通中的货币数量。

(4)宏观经济中货币需求用什么表示扩展阅读

货币供给机制:

货币供应量包括现金和存款两个部分。其中现金是中央银行的负债,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中央银行的信用创造货币机制:中央银行只能利用自身掌握的货币发行权和信贷管理权,来创造信贷资金来源。

信用创造货币是当代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供给机制的重要内容,而且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为中央银行所掌握。

商业银行的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机制:商业银行不具备信用创造货币的功能,却具备在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基础上扩张信用、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假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10%,现金漏损率为零。

⑤ 宏观经济学ta代表什么

宏观经济学中,T、A代表的意思如下:
T:即Taxation,是税收的意思(t代表的是税率的意思);
A:有两层含义:一是指Aggregate,即总的,如总需求AD,总供给AS;二是指生产中的技术水平。
宏观经济学中各个字母代表的意思:
A:
1、总的(Aggregate),如总需求AD、总供给AS;
2、生产中的技术水平
B:不确定,有预算(Budget)或债券(Bond)等
C:消费(Consumption)
D:需求如需求冲击(Demand shock)
E:均衡(Equilibrium)
e:汇率(exchange rate)
F:不确定,有外国直接投资(FDI)、净要素支付(NFP)等
G:政府购买支出(Goverment purchases)
I:投资(Investment)。也用于国民收入(NI)或消费价格指数(CPI)等
K:资本(captial)
k:
1、乘数
2、人均资本
L:货币需求(Liquidity),也用于劳动(Labor)
M:
1、货币及货币供给(Money)
2、进口(import)
N:就业量。也用于国民生产总值(GNP)
P:价格总水平(Price level),也用于国内生产总值(GDP)
Q:数量(Quantity)
q:参见托宾q理论
r:利率(intrest rate)
S:储蓄(Saving)
s:储蓄率
T:税收(taxation)
t:税率
U:失业量
u: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
v:加速数
W:
1、财富(Wealth)
2、工资(Wage)
w:工资率
X:出口(export)
Y:国民收入、国民产出或GDP等
拓展资料:宏观经济学主要内容
宏观经济学包括宏观经济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计量模型:
1、宏观经济理论包括: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消费函数理论、投资理论、货币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
2、宏观经济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目标、经济政策工具、经济政策机制(即经济政策工具如何达到既定的目标)、经济政策效应与运用。
3、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包括:根据各派理论所建立的不同模型。这些模型可用于理论验证、经济预测、政策制定,以及政策效应检验。

⑥ 宏观经济学中,货币需求函数的形式为(M/P)^d,这个d是指国内的意思吗

第三章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5、设投资函数为i=e-dr(1)当i=250(美元)—5r时,找出r等于10%、8%、6%时的投资量,画出投资需求曲线;(2)若投资函数为i=250(美元)—10r,找出r等于10%、8%、6%时的投资量,画出投资需求曲线;(3)说明e的增加对投资需求曲线的影响;(4)若i=200—5r,投资需求曲线将怎样变化?答案:(1)i=250—5×10=200(美元)i=250—5×8=210(美元)i=250—5×6=220(美元)(2)i=250—10×10=150(美元)i=250—10×8=170(美元)i=250—10×6=190(美元)(3)e增加使投资需求曲线右移(4)若i=200—5r,投资需求曲线将左移50美元6、(1)若投资函数为i=100(美元)—5r,找出利率r为4%、5%、6%、7%时的投资量(2)若储蓄为S=—40(美元)+0.25y,找出与上述投资相均衡的投入水平;(3)求IS曲线并作出图形;答案:(1)I1=100-5×4=80(美元)I2=100-5×5=75(美元)I3=100–5×6=70(美元)I4=100-5×7=65(美元)(2)S=-40+0.25y—40+0.25y=80∴y=480(美元)—40+0.25y=75∴y=460(美元)—40+0.25y=70∴y=440(美元)—40+0.25y=65∴y=420(美元)(3)IS曲线函数:∵I=S∴100-5r=-40+0.25y∴y=560—20r图:8.下表给出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对货币的交易需求对货币的投机需求收入(美元)货币需求量(美元)利率%货币需求量(美元)(1)求收入为700美元,利率为8%和10%时的货币需求;(2)求600,700和800美元的收入在各种利率水平上的货币需求;(3)根据(2)作出货币需求曲线,并说明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曲线是怎样移动的?答案:(1)L=L1(Y)+L2(r)当Y=700时,L1(Y)=140;当r=8%时,L2(r)=70∴L=L1(Y)+L2(r)=140+70=210当r=10%时,L2(r)=50∴L=L1(Y)+L2(r)=140+50=190(2)当Y=600时,L(Y)=120L=L1(600)+L2(12%)=120+30=150L=L1(600)+L2(10%)=120+50=170L=L1(600)+L2(8%)=120+70=190L=L1(600)+L2(6%)=120+90=210L=L1(600)+L2(4%)=120+110=230当Y=700时L1(r)=140L=L1(700)+L2(12%)=140+30=170L=L1(700)+L2(10%)=140+50=190L=L1(700)+L2(8%)=140+70=210L=L1(700)+L2(6%)=140+90=230L=L1(700)+L2(4%)=140+110=250当Y=800时L1(800)=160L=L1(800)+L2(12%)=160+30=190L=L1(800)+L2(10%)=160+50=210L=L1(800)+L2(8%)=160+70=230L=L1(800)+L2(6%)=160+90=250L=L1(800)+L2(4%)=160+110=270(3)图形9、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5r:(1)画出利率为10%,8%和6%收入为800美元,900美元和1000美元时的货币需求曲线;(2)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50美元,价格水平P=1,找出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均衡的收入与利率;(3)画出LM曲线;(4)若货币供给为200美元,再画出一条LM曲线,这条LM曲线与(3)这条相比,有何不同?(5)对于(4)中这条LM曲线,若r=10%,y=1100美元,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是否均衡?若不均衡利率会怎样变动?答案:(1)(2)由L=M/P得r=0.04y=30当y=800美元时,r=2当y=900美元时,r=6当y=1000美元时,r=10(3)LM曲线如图:(4)若货币供给为200美元时,r=0.04y-40当y=800美元时,r=-8当y=900美元时,r=-4当y=1000美元时,r=0这条LM曲线与(3)中的LM曲线截距不同,LM曲线向右水平移动250美元得到LM’曲线(5)若r=10%y=1100美元时L=0.2y-5r=0.2×1100-5×10=170与200不相等货币需求与供给不均衡,L〈M,则使利率下降,直到r=4%时均衡为止10、假定货币供给量用M表示,价格水平用P表示,货币需求用L=Ky-hr表示。(1)求LM曲线的代数表达式,找出LM等式的斜率表达式;(2)找出K=0.20,h=10;K=0.20,h=20;K=0.10,h=10时LM的斜率的值;(3)当K变小时,LM斜率如何变化;h增大时,LM曲线斜率如何变化;(4)若K=0.20,h=0,LM曲线形状如何?答案:(1)由L=M/P,因此LM曲线代数表达式为:Ky-hr=M/P即r=-M/Ph+(K/h)y其斜率为:K/h(2)当K=0.20,h=10时,LM曲线斜率为:K/h=0.20/10=0.02当K=0.20,h=20时,LM曲线斜率为:K/h=0.20/20=0.01当K=0.10,h=10时,LM曲线斜率为:K/h=0.10/10=0.01(3)由于LM曲线斜率为K/h,因此当K越小时,LM曲线斜率越小,其曲线越平坦,当h越大时,LM曲线斜率也越小,其曲线也越平坦(4)若K=0.2,h=0,则LM曲线为0.2y=M/P,即y=5M/P此时LM曲线为一垂直于横轴x的直线,h=0表明货币与利率的大小无关,这正好是LM的古典区域情况。2005-1-2010:332楼还有第四章的,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选择题(1)货币供给增加使LM右移△m·1/k,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的移动量,则必须是:A、LM陡峭,IS也陡峭B、LM和IS一样平缓C、LM陡峭而IS平缓D、LM平缓而IS陡峭(2)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A、LM陡峭而IS平缓B、LM垂直而IS陡峭C、LM平缓而IS垂直D、LM和IS一样平缓(3)政府支出增加使IS右移Kg·G(Kg是政府支出乘数),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的移动量,则必须是:A、LM平缓而IS陡峭B、LM垂直而IS陡峭C、LM和IS一样平缓D、LM陡峭而IS平缓(4)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5)“挤出效应”发生于: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入和支出C、所得税的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二、计算题1、假使LM方程为y=500美元+25r(货币需求L=0.20y-5r,货币供给为100美元)。(1)计算:1)当IS为y=950美元-50r(消费C=40美元+0.8Yd,投资I=140美元-10r,税收t=50美元,政府支出g=50美元);和2)当IS为y=800美元-25r,(消费C=40美元+0.8Yd,投资I=110美元-5r,税收t=50美元,政府支出g=50美元)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政府支出增加从50美元增加到80美元时,情况1)和情况2)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3)说明政府支出从50美元增加到80美元时,为什么情况1)和情况2)中收入的增加有所不同。答案:(1)1)Y=950-50r(IS方程)Y=500+25r(LM方程)IS=LM得:Y=650r=6代入I=140-10r得I=802)Y=800-25r(IS方程)Y=500+25r(LM方程)IS=LM得:Y=650r=6代入I=110-5r得I=80(2)1)由g=80从而得Y=1100-50r(IS方程)IS=LM得:Y=700r=82)由于I=110-5r从而得Y=950-25r(IS方程)IS=LM得:Y=725r=9(3)由于2)中I=110-5r,相对来说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较小,利率上升的挤出效应较小,从而收入增加的较大(Y=725)。2、假设货币需求为L=0.20Y,货币供给量为200美元,C=90美元+0.8Yd,t=50美元,I=140美元-5r,g=50美元(1)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若其他情况不变,g增加20美元,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各为多少?(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4)用草图表示上述情况。答案:(1)L=M0.2Y=200Y=1000(LM方程)I+g=s+t得140-5r+50=Yd-90-0.8Yd+50得Y=1150-25r(IS方程)IS=LM得Y=1000,r=8代入I=140-5r=140-5×8得I=100(2)当g=70美元得出Y=1300-25r(IS方程)IS=LM得Y=1000r=12代入I=140-5r=140-5*12=80得I=80(3)存在挤出效应,因为LM垂直于横轴,即货币需求对利率弹性(h)为零,利率已高到人们再不愿为投机而持有货币。政府支出的任何增加都将伴随有私人投资的等量减少,政府支出对私人投资I的“挤出”是完全的。(4)图示:3、画两个IS-LM图形(a)和(b),LM曲线都是y=750美元+20r(货币需求为L=0.20y-4r,货币供给为150美元),但图(a)的IS为y=1250美元-30r,图(b)的IS为y=1100美元-15r(1)试求图(a)和(b)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2)若货币供给增加20美元,即从150美元增加到170美元,货币需求不变,据此再作一条LM1曲线,并求图(a)和(b)中IS曲线与这条LM1曲线相交所得均衡收入和利率。(3)说明哪一个图形中均衡收入变动些,利率下降些,为什么?答案:(1)Y=750美元+20rLM曲线y=750美元+20rLM曲线Y=1250美元-30rIS曲线y=1100-15rIS曲线解得r=10y=950解得r=10,y=950(2)货币供给从150美元增加到170美元得:y=850+20rLM曲线y=850+20rLM曲线y=850+20rLM曲线y=1250-30rIS曲线y=1100-15rIS曲线解得r=8y=1010解得r=50/7,y=6950/7(3)图(a)中的均衡收入变动些,因为IS曲线的斜率更些。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弹性更大一些,利率下降一定幅度导致产出的变动更大。图(b)中的利率下降些,因为IS曲线斜率较大,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弹性小些,一定幅度的产出变动需要利率下降更大幅度。4、假定某两部门经济中IS方程为y=1250美元-30r(1)假定货币供给为150美元,当货币需求为L=0.20y-4r时,LM方程如何?两个市场同时均衡的收入和利率为多少?当货币供给不变但货币需求为L’=0.25y-8.75r时,LM’方程如何?均衡收入为多少?分别画出图形(a)和(b)来表示上述情况。(2)当货币供给从150美元增加到170美元时,图形(a)和(b)中的均衡收入和利率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什么?答案:(1)由L=M得y=750+20rLM方程y=750+20rLM方程y=1250-30rIS方程解得r=10y=950当货币需求L’=0.25-8.75r得LM方程y=600+35ry=600+35rLM方程y=1250-30rIS方程解得r=10y=950(2)当M=170美元时,得LM方程y=850+20r或y=680+35ry=850+20rLM方程y=680+35rLM方程y=1250-30rIS方程y=1250-30rIS方程解得r=8y=1010解得r=114/13y=12830/13图形(a)中的均衡收入增加到1010,利率下降到8,图形(b)中利率下降,均衡收入增加但(a)中利率下降,因为(a)中LM曲线斜率大,即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h较小,货币需求变动一定幅度需要利率变动较大幅度,因此利率下降的一些。(a)中利率下降一些,IS曲线不变,所以带来更大的产出增加。5、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L=0.20y,货币供给为200美元,消费为C=100美元+0.8Yd,投资I=140美元-5r。(1)根据这些数据求IS和LM的方程,画出IS和LM曲线;(2)若货币供给从200美元增加到220美元LM曲线如何移动?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各为多少?(3)为什么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答案:(1)由L=M得y=1000美元LM方程由Y=C+I得y=1200-25rIS方程(2)若M=220美元y=1100美元LM方程LM曲线向右平移Y=1100LM曲线C=100+0.8y=100+0.8×1100=980Y=1200-25rIS曲线I=140-5r=140-5×4=120解得r=4y=1100C=980i=120(3)由于h=0,货币需求与利率无关,因此增加的货币供给完全用来作为产出的交易媒介,即货币供给增加多少,相应的产出需要增加多少。按照LM曲线,货币供给增加带来产出增加100美元,相应均衡产出从1000美元增加到1100美元,表现为图形上,均衡收入增加量等于LM曲线移动量。6、某两部门经济中,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4r,货币供给为200美元,消费为C=100美元+0.8y,投资I=150美元。(1)求IS和LM方程,画出图形;(2)求均衡收入、利率、消费和投资;(3)若货币供给增加20美元,而货币需求不变,收入、利率、投资和消费有什么变化?(4)为什么货币供给增加后收入不变而利率下降?答案:(1)由L=M得y=1000+20rLM方程由Y=C+I得y=1250IS方程(2)y=1000+20rLM方程y=1250IS方程解得r=12.5y=1250C=100+0.8y=100+0.8×1250=1100I=150(3)M=220美元得y=1100+20rLM方程y=1100+20rLM方程y=1250IS方程解得r=7.5y=1250C=100+0.8y=100+0.8×1250=1100I=150投资作为外生变量影响产出和利率,所以投资本身不变。由于均衡产出未变,所以消费不变,利率发生了变化。(4)因为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弹性d=0,投资作为外生变量与利率无关,即IS曲线垂直,决定了均衡产出不变。货币供给增加,在产出不变时,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下降。有点侵权嫌疑--!故找了个部分内容引用,其他的建议还是买本教学参考书来看吧,比较方便。

⑦ 宏观经济学:画图 货币需求曲线并说明含义

(1)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首先区分了货币资产(就是货币)和非货币资产(如股票,债券等)。货币资产的流动性很高,那么收益就很低,几乎没有收益;而非货币资产的流动性比较低,即股票,债券等不是随意就变现的,因而会存在着收益,收益取决于利率。那么利率越高,非货币资产的价格越低,收益越大,因此基于理性经济人假定,人们会愿意持有更多的非货币资产,对货币的持有就会减少,因为看中了未来更高的收益回报。所以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2)当利率越低的时候,货币需求就会越高,即人们更愿意持有货币,原因在于,利率越低,非货币资产的价格越高,人们预期这样高的价格在将来只会下降,到那时就会亏了。所以,当期愿意把非货币资产变现,更愿意持有货币,即利率越低,需求越高。
(3)“相当于商品市场上的价格越低,需求量越高,我觉得它的斜率应该是正的,即需求越多,利率越高”你的类比是错误的,这里的利率相当于价格,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是利率决定货币需求,而不是反过来。
(4)货币供给由货币当局控制,这是一个政策性变量,是外生变量,影响利率,但不受利率影响。
(5)从何数学表达式上看:L=aY-bR,r是自变量变量,L是因变量,你把r,L的因果关系颠倒了。

⑧ 宏观经济学中、各个字母代表的意思齐全的。

名义GDP: (网络文库找的)
实际GDP:
GDP:国内生产总值.
GNP:国民生产总值
NDP:国内生产净值 (NDP=GDP-折旧)
NNP:国民生产净值 (NNP=GNP-折旧)
NI:国民收入(亦可用Y表示)
PI:个人收入
DPI:个人可支配收入
C:(消费)居民消费支出
I:(投资)企业投资
G:(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支出
T:(税收)政府税收
TR:政府转移支付
NX:净出口(X-M;X:出口,M:进口)
GDP=C+I+G+(X-M)=C+I+G+NX(支出法)
N:就业量
U:失业量
L:劳动力总量 (L=N+U)
u:失业率 (u=U/L)
n:就业率 (n=N/L)
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PPI:生产者价格指数
GDP缩减指数
c:消费
i:投资
s:储蓄
t:税收
g:政府购买
x:出口
m:进口
y:可支配收入
APC:平均消费倾向
MPC:边际消费倾向
APS:平均储蓄倾向
MPS:边际储蓄倾向
Ki:投资乘数(+)
Kg:政府购买乘数(+)
Kt:税收乘数(-)
KB:平衡预算乘数(KB=Kg+Kt=1)
Ktr: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Kx:出口乘数(+)
Km:进口乘数(-)
(第65页)
K:资本存量 (ΔK=i )
R0:现值或本金
Rn:第n年的未来收入或终值本利和
r:年利率
Rn=R0(1+r)n
(第66页)
Pk:资本品的供给价格
MEC: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资本。
R1,R2,R3,...,Rn:某项投资从第1期到第n期各期的收益
d: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
e: 自发性投资
α:边际储蓄倾向
β:边际消费倾向
I:投资
S:储蓄
L:货币需求
L1: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
L2:货币的投机需求
L1(y):交易货币需求量
L2(y):投机货币需求量
M:货币供给(名义)
m:货币供给(实际)
k:交易货币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h:投机货币需求量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技术水平
W:实际工资额
P:实际工时

⑨ 宏观经济学l1和l2代表什么意思

在宏观经济学中,L代表货币需求,L1和L2用来代指两种不同的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是一个商业经济的范畴,发端于商品交换,随商品经济及信用化的发展而发展。在产品经济以及半货币化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强度(货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的程度,货币与经济的联系即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程度,以及社会公众对持有货币的要求程度)较低;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需求强度较高。

四种需求:

现代经济理论认为,居民、企业等持有货币是出于不同的动机,它包括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等。与此相对应,货币需求也可以分为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和安全需求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货币需求

⑩ 宏观经济学中LM曲线中的m=ky-hr 每个字母代表什么

m表示实际货币供给,k表示交易性货币需求对收入的反映系数,y表示实际收入,h表示投机性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反映系数,r表示利率。

LM曲线的斜率为正,这表明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一般来说,在货币市场上,位于LM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LM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的均衡组合。



(10)宏观经济中货币需求用什么表示扩展阅读

影响LM曲线斜率的因素如下:

1、边际持币倾向(k)

LM曲线的斜率为:dr/dy=k/1,边际持币倾向(k)增加,L1曲线更陡峭,LM曲线则更陡峭;反之,LM曲线更平坦。

2、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化的弹性系数(l)

货币的投机需求对利率变化的弹性系数(l)增大,L2曲线更平坦,LM曲线则更平坦;反之,LM曲线更陡峭。

热点内容
我的世界基岩版如何用指令做货币 发布:2025-05-14 06:31:52 浏览:793
炒股对赌有什么危险 发布:2025-05-14 06:26:09 浏览:440
诚迈科技的股票市值 发布:2025-05-14 06:20:14 浏览:602
股票投资分析财务分析报告 发布:2025-05-14 06:03:49 浏览:418
中钢天源股票历史数据 发布:2025-05-14 06:02:30 浏览:296
中欧基金公司哪个牛 发布:2025-05-14 05:36:56 浏览:532
为什么退市的股票看不到 发布:2025-05-14 05:29:04 浏览:26
基金募集户是什么 发布:2025-05-14 05:06:03 浏览:404
理财账怎么做 发布:2025-05-14 05:05:49 浏览:653
债券基金什么时候给钱 发布:2025-05-14 05:03:29 浏览: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