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如何从6000点跌下来的
① 是什么原因使大盘从6000点跌到了4000
熊市第一期。其初段就是牛市第三期的末段,往往出现在市场投资气氛最高涨的情况下,这时市场绝对乐观,投资者对后市变化完全没有戒心。市场上真真假假的各种利好消息到处都是,公司的业绩和盈利达到不正常的高峰。不少企业在这段时期内加速扩张,收购合并的消息频传。正当绝大多数投资者疯狂沉迷于股市升势时,少数明智的投资者和个别投资大户已开始将资金逐步撤离或处于观望。因此,市场的交投虽然十分炽热,但已有逐渐降温的迹象。这时如果股价再进一步攀升,成交量却不能同步跟上的话,大跌就可能出现。在这个时期,当股价下跌时,许多人仍然认为这种下跌只是上升过程中的回调。其实,这是股市大跌的开始。
熊市第二期。这一阶段,股票市场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触发“恐慌性抛售”。一方面市场上热点太多,想要买进的人反因难以选择而退缩不前,处于观望。另一方面更多的人开始急于抛出,加剧股价急速下跌。在允许进行信用交易的市场上,从事买空交易的投机者遭受的打击更大,他们往往因偿还融入资金的压力而被迫抛售,于是股价越跌越急,一发不可收拾。经过一轮疯狂的抛售和股价急跌以后,投资者会觉得跌势有点过分,因为上市公司以及经济环境的现状尚未达到如此悲观的地步,于是市场会出现一次较大的回升和反弹。这一段中期性反弹可能维持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回升或反弹的幅度一般为整个市场总跌幅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熊市第二期。经过一段时间的中期性反弹以后,经济形势和上市公司的前景趋于恶化,公司业绩下降,财务困难。各种真假难辨的利空消息又接踵而至,对投资者信心造成进一步打击。这时整个股票市场弥漫着悲观气氛,股价继反弹后较大幅度下挫。
熊市第三期。在熊市第三期中,股价持续下跌,但跌势没有加剧,由于那些质量较差的股票已经在第一、第二期跌得差不多了,再跌的可能性已经不大,而这时由于市场信心崩溃,下跌的股票集中在业绩一向良好的蓝筹股和优质股上。这一阶段正好与牛市第一阶段的初段吻合,有远见和理智的投资者会认为这是最佳的吸纳机会,这时购入低价优质股,待大市回升后可获得丰厚回报
② 大盘为何在6000点暴跌
530以后,从6月到11月大盘从3400一口气拉到6120,而80%的股票仍在530晃悠,为什么?价值投资的说道创造了蓝筹泡沫的奇观。不错,垃圾股的泡沫要破灭,所以阴跌不已,股价远在3000点左右;蓝筹股呢?为走向熊市的股市被上繁华的牛皮,而溢价溢价再溢价;跌,大盘熊态尽显,涨,已经是泡沫的蓝筹又能到哪去?价值回归是必然的。在6100点
管理层对中国股市的未来做了战略性的部署:由“中国石油左右大盘方向”。宏观地讲:这是管理层完成了由行政手段向经济手段调控股市的本质转变的重要标志。中石油股作为第一权重股(沪市权重25%)就替代原来的银行股统领股市,涨跌就看“中”字号股的脸色了(中石油每涨跌1个点大盘跟着涨跌14个点),再加上银行股(以及即将发行的中铁、中海油回归的中移动)的配合,形成系统的、规模的、有效的、强大的、不可抗拒的股票市场管理体系,有助与中国资本市场的管理、调控和防范外资的侵入,这才是中国股市根本转变的重点所在。
③ 股市从6000点跌到200点是什么情况,求解说
股市从6000点跌到2000点不是跌到200点吧,我认为现在的股市有些失真,不能代表大多数股票走势,只能算是人称的绩优股或权重股的走势,如果和6000点相比,我感觉现在大约有3600点的样子。
④ 为什么中国股市从6000点降到3000点
股市的涨涨或跌跌都很正常,中国股市如此,外国股市也同样如此,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股市,只不过是时间早一点晚一点罢了。中国从6000点降到3000点也不要怨天尤人,放宽心态,因为炒股把心情搞坏了得不偿失呀!
⑤ 股市6000点和2000点差在哪里为什么从6000跌到
6000点与2000点差在3倍。当年我国与世界经济都在逐步下滑,当时的6000点也透支了,并炒得有点热,舆论与政策也在打压,于是股市下滑至今起不来。
⑥ 为什么中国股市从6000点降到3000点
6000点跌到3000点的过程中,去年曾经有几百只股创过新高。今年来说5月份还有过60多只股票创上市以来新高。
而那些在6000点到3000点以来不断下跌的股票以权重股、传统行业股为主。钢铁、银行、港口、公路等等盘子大,分红少,增长缓慢的股票均没法再次站起来。还有很多业绩差的股票来了个价值回归。
这个过程是洗掉泡沫的过程,也许创业板的泡沫又被炒了起来,不过现在也释放了不少。
未来由于市场扩容速度太快,股票太多,而收紧缩政策的影响,市场资金面有限,估值没太大变化,而重点在个股的机会的局面将会越来越成为一种常态。
⑦ A股自6000点急剧下跌是什么时候的事
1、A股自6000点急剧下跌是在2007年10月到2008年10月之间的事。
2、A股,即人民币普通股,是由中国境内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从2013年4月1日起,境内、港、澳、台居民可开立A股账户)以人民币认购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3、A股不是实物股票,以无纸化电子记账,实行“T+1”交割制度,有涨跌幅(10%)限制,参与投资者为中国大陆机构或个人。中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的区分,这一区分主要依据股票的上市地点和所面对的投资者而定。中国A股市场交易始于1990年,2015年4月8日,A股时隔7年重回4000点大关。2015年6月,A股时隔7年9个月,重回5000点大关。6月19日沪指暴跌6.42%失4500 两市近千股跌停。沪指6月17、18、19日重挫13% 创7年来最大单周跌幅。
⑧ 请问,在去年大盘涨到6000多点时,基金和散户多对后市看多,为什么大盘会掉下来
看多和做多是两码事,只看不做市场就不会出大问题。本人在银行工作,对资金的主要供应方式,存款看的比较明白。银行和市场就好比水桶和海绵,那么资金就是水。经济周期进入萧条,复苏阶段,海绵缺水,水桶放水;经济进入景气上升阶段,海绵加速吸水,水桶水位下降很快。在这时会发生两种情况,第一种,美国发生过一次,就是1929年股灾,当时证券市场市值是国民储蓄的5倍,当时几乎马路边擦鞋的擦鞋匠都跑去买股票了。于是从1929年到1932年股市持续的暴跌,那个跌幅远胜过我国08年股市暴跌。而我们6000点时,证券市值和银行储蓄的比例是1:1.甚至当时美国老还在鼓吹和奉承我国市场证券化率还不到安全边际(过低)。所以大家判断股市是否还能维持强势向上首先可以用证券总市值和国民储蓄的比值是否超过1来大概判断一下。因为我国的体制摆在那,事情绝不可以发展到无法挽回时再做处置。第一种情况是海绵吸水吸爆了,自己解体了,水撒了一地,大家全完蛋。第二种情况比较普遍,就是海绵还没吸够水,经济就进入了景气周期的后半段,呈现下滑态势。同时通胀压力加大,国家被迫放缓经济增长,提高储蓄利率,海绵里的水倒流到水桶里。股市下跌,这个时候只有老百姓倒霉。我国估计第一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当前的3000点,你只要判断,第一是否景气上升周期还在延续,第二好好看看数据,特别是证券总市值和银行存款的比值是否在1以下,另外领导人的口风也非常重要。把握好这几点,你一定会在行情中坐稳,做大,做完整。把自己跳出这个市场来看,其实就是海绵和水桶在那里摆着,心态自然也就放轻松了:)
⑨ 股票从6000多点下来到1700 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2007年10月16号,上证指数再次创下历史新高,达到6124.04点。2008年10月28号,沪指跌到了1664点。
股票点数即股票价格指数。是由证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务机构编制的表明股票行市变动的一种供参考的指示数字。由于股票价格起伏无常,投资者必然面临市场价格风险。对于具体某一种股票的价格变化,投资者容易了解,而对于多种股票的价格变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不胜其烦。为了适应这种情况和需要,一些金融服务机构就利用自己的业务知识和熟悉市场的优势,编制出股票价格指数,公开发布,作为市场价格变动的指标。投资者据此就可以检验自己投资的效果,并用以预测股票市场的动向。同时,新闻界、公司老板乃至政界领导人等也以此为参考指标,来观察、预测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形势。
这种股票指数,也就是表明股票行市变动情况的价格平均数。编制股票指数,通常以某年某月为基础,以这个基期的股票价格作为100, 用以后各时期的股票价格和基期价格比较,计算出升降的百分比,就是该时期的股票指数。投资者根据指数的升降,可以判断出股票价格的变动趋势。并且为了能实时的向投资者反映股市的动向,所有的股市几乎都是在股价变化的同时即时公布股票价格指数。
根据股价指数反映的价格走势所涵盖的范围,一般将股票价格指数划分为成份指数、综合指数和分类指数。成份指数既可以反映市场的整体走势,也可以作为衡量投资业绩的标尺,作为一个市场的基准投资组合而反映市场的基本回报,具有可投资性,一般可以作为指数基金的标的。上证综合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全部股票为计算范围,以发行量为权数的加权综合股价指数。该指数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准日, 基日指数定为100点,自1991年7月15日开始发布。该指数反映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部A股和全部B股的股价走势。其计算方法与深综合指数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对新股的处理。
⑩ 为什么07股市从6000掉到2000
指数=钱+心理
钱从何而来?其实取决于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如果政策是紧缩的,那无论是机构还是人都难以筹到很多钱去买股票;如果政策是宽松的,实体经济里有很多资金在流动,那它们就会流入股市,从而推动上涨.
如果大家信心都很足就会拿出钱来买股票,股指自然就上涨了;没信心的话就都把钱存银行了.
钱的因素排在第一,因为这是客观因素,如果是在拿不出钱的话,股指就会下跌,迟早会影响信心,如果钱多的话,迟早会往股市里流动,然后指数上涨,上涨会带来信心.
想想07年上涨的的时候发生了什么,银行多次上调利率跟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的那段时间还没马上下跌,因为股市有个反应时间,并且之前的上涨把人的心理变得狂热,大家都对股市上涨的基础消失了这点没意识到,他们以为牛市到了,不会跌.资金被慢慢抽掉了,钱停止流入股市了.股市上到顶点时,成交量开始减小,上涨幅度也相对之前较小,因为人们拿不出钱来接那上涨的股票了,没人往上报价,当然想降低一点卖掉啦!但是所有人在这时突然发现了只有卖的没买的,心慌了,然后就想卖,接盘的人少,只能不停的往下报价.你看到的结果就是:股市大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