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市值为什么重回巅峰
Ⅰ 最新世界500强为什么京东排名139名,而阿里则是182名,你怎么看
阿里巴巴和京东目前是我国电商领域的两大巨头,两者实力都很强,不过在大家的认识当中,阿里巴巴的实力应该会比京东强一些,但是昨天世界500强排名出来了,京东排名在第139位,而阿里巴巴只能排在182位。
阿里巴巴的市值远超京东。
京东的营业收入很大,但其股票市值并不是很高,截止目前京东的市值只有440亿美元左右,阿里巴巴的市值则超过了4500亿美元,相当于阿里巴巴的市值是京东的10倍以上。
综合分析各种数据之后,我们可以发现,目前京东除了营业收入比阿里巴巴多之外,其他方面跟阿里巴巴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从综合实力来看,阿里巴巴要比京东强不少。
Ⅱ 京东股价午后大涨超7%,股价大涨的原因是什么
京东集团发布其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一时之间引发媒体热议。一方面,第三季度虽然亏损达到5亿多,但其美股收盘涨幅超7%。而前段时间,唯品会公布财报之后,股票大跌30%。
那么,京东财报都讲了啥?一个亏,一个涨?里面透露了京东的什么状况?反映了中国电商的什么状况?我们能透析哪些内幕?
这些数据是否漂亮?
需要注意的是,大促期间移动端的订单占比并不具备代表意义,因为很多都是提前选好,到了大促时候,手机下单。
但平时的移动端占比更有意义,这代表了你的老用户活跃度。
3、物流仓储核心竞争力持续加强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京东完成订单量为3.297亿,与第三季度1.782亿相比,同比增长85%。订单量的巨大增长一方面证明了京东强大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京东物流仓储能力的提升。
物流方面,超过85%的自营订单都是当日送达或者次日送达,这一点是任何一家其他平台做不到的。刘强东在分析师会议上表示,经过京东过去八年打造的物流体系,比目前市场上任何一家竞争对手都至少要领先五年。
仓储方面,第三季度京东在广州和武汉正式启用了两座新的“亚洲一号”仓库。此外,京东计划将在未来一两年在一些大中城市添加更多的亚洲一号仓库。
4、用户男女比例,更均衡
在品类分布上,日用商品及其他品类商品核心交易总额为542亿元人民币,交易占比达到48.9%,同比增长98%。这说明京东用户在男女性别比例上逐渐平衡,也说明京东正在逐渐改变其3C网购商城的印象,走向一个真正的综合商城。
5、京东服务项目未来增长有保证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来自于服务项目与其他项目的净收入为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1%。相比于京东自营净收入52%的增长,服务项目与其他项目的净收入增势可谓强劲。
服务项目的数据增长也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一致的。商品网上零售额5030亿元,增长43.1%(大于实物零售33%的增长值)。
6、关闭拍拍网利好京东未来业绩
在双十一前夕,京东正式宣布关闭拍拍网的C2C业务。在三个月过渡期后,将完全关闭拍拍网。
出于对假货控制的目的,关闭拍拍网,对于京东下一步的舆论氛围将会更有优势,同时,也会让京东的增速至少提升五个百分点。
整体增长放缓是怎么回事?
总的来看,京东保持了强劲的连续增长姿态,但是,相比较去年,京东的增长速度是放缓的,441亿的净收入甚至不比第二季度(452亿)。
盘子达到一定规模,自然增长放缓,京东去年保持的100%增长是不可能长期保持的,另一方面,国内整体经济大环境的增速放缓,也是主要原因,从第三季度开始,经济寒冬论开始流行,居民消费指数连续走低。
不过,自从上市之后,京东每个季度业绩均实现环比增长,没有呈现出618、双十一猛增,后续季度增长乏力的状况。
京东没有刻意追求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稳扎稳打、内外兼修,本着长远经营的理念,表现出了一个稳健的耐力型长跑选手的素质,而这种素质所体现出来的稳定性和高成长性,正是华尔街和投资人所不断追寻和看好的,估计,这就是股票上涨的原因。
Ⅲ 京东商城估值60亿到100亿美元,为什么
其中的一个焦点是京东的IPO估值问题。据说,京东管理层开价100-120亿美元,但遭投行打对折,只认同60亿美元的估值。 以下为成一虫的正文: 一般来说, 京东商场是B2C的网站,目前没有盈利,所以,PE法不合适。PB法也不是非常妥当,因为这类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可能低于面值,变现值、清算值不高,同行业内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也可能相差较大。 所以,要对京东商城IPO时的股票进行估值,主要考虑的方法应该是比较另类的市销率法、客户价值法等。这些方法在前期投入大、经营亏损、潜在想象空间较大的互联网公司身上应用较多。社交网站Facebook可能比较适用客户价值法,而京东是零售企业,我个人认为市销率法比较有参考意义,也方便进行简单比较。 根据新闻报道,京东商场2011年收入为212亿元人民币(33.5亿美元),如果包括上平台(公司只提供网络平台,由商家自行销售)的收入则为269亿元。2011年公司毛利率为5.5%。成本费用的结构中,配送费占比6.6%、广告占2.3%、技术和管理费用率在1.5%左右。公司销售收入净亏损率约为5%。应付帐期天数是38、存货周转35天,属于比较高效的营运水平。京东商城还称,2012年预计收入为450亿元,2013年预计收入为700亿元,2015年收入预计为1900-2200亿元。 我们主要采取市销率法来估值。可比公司主要是亚马逊、当当等。亚马逊2011年销售收入约为480亿美元。目前市值约为959亿美元,市销率约为2倍。当当目前市值接近4亿美元,销售收入2011年为35.5亿元人民币,约合5.61亿美元,市销率约为0.7倍。如果取2011年市销率为2-3倍,则京东商城估值约为60-100亿美元。如果对2012年预测销售收入取2-3倍市销率,则估值可提升至140-210亿美元左右。 亚马逊的销售净利润率约为1%。考虑到国内的竞争形势,也许到2015年甚至是此后几年,京东的销售净利润率也可能只有这个水平,即3亿美元左右净利润。亚马逊目前PE是176倍,很高,主要是最近半年业绩不好。按此PE,则京东市值可达500亿美元左右,进行三年或三年半的折现,则目前合理市值是300多亿美元左右。 笔者个人比较倾向于保守估值,则60-100亿美元,主要原因是国内B2C市场竞争激烈,且要完成洗牌还得三五年。 此外,由于IPO需要对投资者有一定让利,以便二级市场有上涨空间,则IPO询价结果应该有10-20%折让,京东总体估值会降至50-80亿美元左右。 (来源:虎嗅评论)
Ⅳ 为什么京东亏损越大市值越高
市值并不仅仅取决于当前的盈利状况。
如果京东不自建物流,如果京东不扩张全品类,如果京东不做金融业务,那么京东08年就开始大规模盈利了。
投资人看好的是京东的市场规模,对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Ⅳ 京东市值突破1万亿港元,京东现在的股价如何
大家都在涨,都在刷新股价,所以在这种集体上涨的行情里,京东不是个例。京东的另一个竞争者,拼多多忙着冲击五环外,百亿补贴换来的用户增长再次跑赢阿里、京东,但营收阶梯式下滑反映出用户仍更倾向于购买单价较低的补贴商品,大部分高端消费用户在薅完羊毛后就走了,暴露出主打低价、折扣商品的拼多多用户购买力严重不足,仅仅依靠补贴、促销的策略或很难持续下去的软肋。
今后京东、拼多多、阿里三家比拼还将如火如荼,市场盘子这么大,拼多多是否能守住三四五线城市的护城河,京东的物流、数科、健康等业务板块如何形成系统,阿里巨无霸如何保持快速增长还将是市场关注重点。
Ⅵ 京东为什么能成功的原因所在
京东集团CEO刘强东认为,现在正处于互联网行业的疯狂时期,狂风之下,如果是头猪飞到天上去,是疯狂了十几秒,但摔下来死得更快。互联网行业必须遵守传统经济规律,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不然则注定失败。日前,京东集团CEO刘强东在内部做了一场分享。发表了他对当下互联网风口的看法,他认为,现在正处于“行业疯狂”的时候,而疯狂的时候最容易出问题。京东涉足电商应该算是互联网行业里面比较晚的。2004年,中国互联网电商阵营已经很庞大,那时当当拿到C轮融资,卓越卖给了亚马逊,易迅、淘宝等公司都已经成立了。此前我们做了六年传统商业,带着对传统商业的思考进入了互联网。做了12年,我发现互联网并不是和传统行业无关,传统商业的价值和经济规律完全适用于互联网。京东: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打造独有商业模式这段时间中国经济有下行压力,再加上最近几年互联网很热门,大量的传统企业老板纷纷找我合作,尤其是我们投资了永辉超市之后,有一大堆的超市找我们,希望能跟京东合作,他们说一定要和互联网有关系。我很好奇为什么一定要和互联网有关系?有个中欧的校友跟我说了实话,他们感觉跟互联网接上关系,连猪都可以飞起来。互联网领域有个很普遍的说法,风来了,猪都会飞。我认为如果你是一头猪的话,就两种选择,第一个选择你使劲吃,使劲睡,抓紧最后的日子,享享福得了。第二条路,你就每天少吃,多走路,锻炼身体,把自己弄瘦一点儿,让养你的人晚杀你几天,你干嘛非要飞起来?猪飞起来有什么结果?你是头猪,飞到天上去,是疯狂了十几秒,但摔下来死得更快。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故事,去年年底有个互联网公司业务模式发生变化,以前老的业务不想做了,老板不想开除这些兄弟们,要赔偿一笔钱,跟30多个兄弟们商量说,兄弟们,你们出去创业吧,我给你们投150万人民币。这帮兄弟真就信了,拿了150万人民币去创业了。到今年3月份见面,本来以为这些兄弟和公司没关系了,从此算是解套了,结果3月份兄弟们告诉他,已经拿到了A轮500万美金的投资,他之前投的150万占了70%的股,最近B轮融资追过来,估值2个亿美金!原来兄弟们在手机上做了个卖二手车的APP,我问卖了几辆车,他告诉我最多只卖了两辆车,还是员工自己买的。十二年以来,我在互联网经历过三次行业谷底,最近一年正在经历第三次行业谷底。整个中国互联网拿到5000万美金融资的几十家企业,估值超过10亿美金,到今天没有一家上市的,但在私募市场,估值过10亿美金的企业,中国已经超过50家企业。我认为,任何时候,行业一旦疯狂的时候就会出问题。互联网没有违背经济规律,我们看到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到今天也就不到10家被记住。任何一个行业只要存在三家以上的巨头,这个行业都不健康,全世界互联网都是这样,全世界互联网第一名占了80%的利润。其他互联网企业死掉了是什么原因?我们也琢磨了很长时间。最后结论就是任何一种商业模式都要符合传统经济规律,所以我们对互联网的看法,总结就是任何一种互联网商业模式,如果不能够降低行业的交易成本,不能够提升行业交易效率的话,那么最后注定会失败的。到今天中国所有的互联网企业,能够连续五年市值超过50亿美金,大概只有3家。如果能够连续五年市值过2亿美金以上的规模,也就十来家。如果把他们视为成功者的话,今天所有活下来的互联网企业,都是给行业带来成本的下降和效率的提升。电商就是能带来便利,这种便利的背后,是交易成本的下降。是消费者对此付出更少的时间。那么有人问,京东的价值是什么?中高端消费者90%都在京东购物,家里吃喝拉撒所有东西都在京东买,这就是我们客户的习惯。京东的价值是品质保证,京东送货快,价格便宜,这都是大家从消费者层面看。我们做过六年传统行业,所以我们做的电商跟纯电商企业思路是不一样的,此前当当、阿里都在做纯互联网模式,所谓轻资产模式,大家都说这种模式最聪明。而京东是重资产的模式,我们超过166个库房,全国2043个区县,连三沙都有京东自营的品牌,有将近10万员工。京东为什么这么做?这背后真正的商业价值,不仅是考虑用户体验,而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机会,中国社会化物流成本奇高无比。2014年,国家公布的社会化物流成本占GDP总值17.8%。什么意思?整个中国制造业的利润都没有17.8%,而我们整个社会化物流行业成本17.8%,这个数字欧盟是7%到8%,日本是5%到6%,我们比欧美高出了10%。
Ⅶ 最新世界五百强,为啥京东在阿里巴巴前面
根据阿里巴巴最新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阿里巴巴第三季度营收为人民币532.48亿元(约合76.69亿美元),同比增长54%。核心电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5%,达465.76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人民币171.57亿元(约合24.7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24.56亿元增长38%。在财报中的亮点之一就是阿里的云计算表现可圈可点,尤其是亏损从2015年同期的41%降为2016财年第三季度的5%令人印象深刻。这个财报或许也会让马云说话的底气更足,尤其在美国。
不过有一个事很多人还不太明白,就是论市值而言,1.5万亿的阿里巴巴是京东的市值近6倍之多,但是为什么京东能够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366位,而阿里巴巴却没有出现在世界500强名单之中呢。不仅如此,刘强东在2016年双十一的时候曾表示京东集团5年内的目标是踏进世界100强。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目前常说的世界500强一般都是由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而评选的标准营业收入,而不是市值、也不是净利润。而阿里巴巴在2015财年营业收入是123亿美元,而2015年世界500强后一名企业(英国耆卫保险公司)的营收为237亿美元,是阿里的近两倍。所以那时的阿里巴巴离世界500强还是有一些距离。根据世界500强排名情况显示:沃尔玛排名第一,2015年营业收入达4,821亿美元,国家电网是3,296亿美金,位居第二,华为则以628.5亿美金位列129名,而与阿里巴巴竞争关系的京东集团则以288.4亿美金位列366名。众所周知,京东主要是自营,所有自营产品收入都属于营业收入,而阿里主要做的是平台服务,所以平台上的买卖交易并不能被阿里巴巴纳入营收。
Ⅷ 京东遭遇十面埋伏,负债千亿净利润仅为23亿,刘强东如何止颓势
京东决定自建物流,引起了巨大的行业争议,如此重资产的模式甚至在现在还时不时地引起行业内的讨论,当时的刘强东面临着来自内外的巨大压力,但仍然力排众议走上了自建物流的道路,就这样,京东第一个快递点落地在北京潘家园的一个小区里,当时的路人也许不会想到这个崭新的公司未来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庞然大物。
如今的京东走出了亏损的困境,历经17年的成长,京东用行动和事实让业界看到这家26万人企业的创造力和硬实力,或许在下一个17年里,当京东进入而立之年的时候,能给我们带了给多的惊喜。
Ⅸ 怎么看待京东市值突破1万亿港元
京东已经开始最后收割韭菜的时候,现在京东的很多东西都不便宜了,优惠券也很少,就是为了短时间提高利润,这样做好股价,最后股东高位减持,完成收割。有时候都是作秀的成分多,别把人想的太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