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每年增发25是什么意思
㈠ 国家为何增发货币,谢谢了
国家增发货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社会在发展,人口再增长,GDP也在增长,这些都要有充足的不断增长的货币来反映出来。
2.我国长期处于进出口顺差,企业在国外赚取了大量的外汇。这部分外汇回到国内直接由银行兑换为人民币在国内使用。我国有几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雄踞世界第一,这就需要印制大量人民币来兑换外汇。
3.增发货币,可以降低利率,也就是用钱的成本。这样可以促进投资,投资增长可以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才能带动就业增长,人民收入水平提高。
㈡ 增发货币的问题
恩…又一个复杂的问题,你也说了强制结汇和贸易顺差是货币增发的两大因素,其实国债发行就是货币发行的基础担保,国债需要货币来买货币在银行里,人们把自己的钱也就是银行里的货币换成国债,银行就有了抵押品了,就可以发行货币了。这样钱就出来了。
㈢ 为什么国家需要每年增加货币
增加货币是必须的,货币增发,可以刺激经济增长
㈣ 纸币的发行量
纸币发行量规律
纸币是按照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为基础,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纸币发行量要以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为限.
当前,世界各国都是采用纸币流通而不再采用金属货币。自从本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的纸币发行都不再同黄金直接挂钩,纸币的发行量不再直接取决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而受商品可供量与纸币流通速度的制约。当纸币流通量过大,纸币贬值时,必然引起价格上涨,即形成通货膨胀。由于纸币流通规律是在金属货币流通规律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可以将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按纸币流通规律写成:
M=PQ /V
式中,M为纸币流通量;P为商品的平均价格;Q为商品数量;V为纸币流通速度。这表明,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商品价格随着纸币数量的增减而涨跌。纸币所代表的价值与纸币流通量成反比,商品价格与纸币流通量成正比。
货币发行规律〖货币发行量=(待售商品的总数×价格)/货币周转次数〗
㈤ 中国的货币是怎样发行的,每年应新增多少新发行的都发给了谁
1货币的发行是靠货币投放。主要方式:
第一,人民银行或者其指定的银行收购储备物资而投放货币。
第二,人民银行直接对政府提供透支或购买政府债券,或者直接购买企业股票、债券、票据等等。
第三,人民银行透过商业银行等贷款类金融机构对政府、企业等非金融机构类筹资人提供的间接融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商业银行发放的贷款。
2 每年应新增多少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的。
经济基本规律之一:当年的实际经济发展速度决定当年的货币发行量需求额。
中国央行(人民银行)每年年底会召集专家和各银行头目开会,预测下一年的GDP增长速度,然后根据一系列复杂的推算,估算出下一年中国经济大约需要多少新增货币发行量。
㈥ 国家每年货币发行量的依据是什么
货币发行按性质分为经济发行和财政发行。无论哪种性质的发行,都要通过银行现金收支渠道来实现。其中,现金投放的主要渠道有:对个人工资、奖金和其他现金支出;行政企业管理费现金支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现金支出等。
现金回笼的主要渠道有:商品销售现金收入;各种服务事业收费现金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现金收入;向个人征收税款现金收入等。根据计算,银行现金支出大于收入的差额就是发行的货币数量。
(6)货币每年增发25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1)提出人民币的发行计划,确定年度货币供应量。每年由人民银行总行根据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出货币发行和回笼计划,报国务院审批后,具体组织实施。包括负责票币设计、印制和储备。
(2)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报批的货币供应量计划。
(3)进行发行基金的调拨。发行基金是中央银行为国家保管的待发行的货币。它是货币发行的准备基金,不具备货币的性质,由设置发行库的各级人民银行保管,总行统一掌管,发行基金的动用权属于总库。
㈦ 货币发行量是怎么计算的
货币流通规律计算公式: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必须的货币量=商品价格×商品流通量/单位货币流通速度=商品价格总额/单位货币流通速度
决定因素:
生产力(决定商品价格总额)决定着一个国家货币发行量。如果国家的货币发行机构超量发行货币,而生产力没有相应增加,即生产出来的商品没有相应增加,这样的话因供求关系,要用更多的钱买货物,这样货币在国际上看来就是贬值。
货币只是政府控制国家的经济的一种形式,比如政府想充实国库,一种方法是正常的税收等等,另一种方法是印刷钱。
第二种方法因为生产力没有相应发展(商品数量没相应增长),老百姓手上的钱就不值钱的,意思就是第二种方法会使政府富了,老百姓穷了,之后老百姓买不起东西,又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商品产量的增加)。
(7)货币每年增发25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在中国,货币发行权属于国家。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核准年度人民币最高发行限额。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发行限额,具体办理人民币的发行工作,并集中管理发行基金。
中国人民银行设有发行基金保管库(简称发行库)保管发行基金。发行基金是尚未发行的人民币,它不是流通中的货币。各专业银行则设有业务库,是为办理日常现金收付而建立的。
它核定现金库存限额。现金超过库存限额的部分,应交存发行库。当业务库存现金不足以满足需要时,就得从中国人民银行的发行库调入现金。将发行基金调入业务库,就是货币发行。
中国长期以来,要求货币发行不用于弥补财政赤字,不用于没有物资保证的信贷投放,而用于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因此,中国货币发行一般来说是经济发行。但在个别年度,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财政赤字,需要发行货币弥补部分财政赤字,这种发行属于财政发行性质。
㈧ 决定的,每年多发行的货币又由什么条件决定
LZ你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想告诉你的是:
1.我国在1990年,总的货币发行量是1.53万亿人民币。今天,20多年过去了,我国的印钞机直接把我们的纸币变成了M2=90万亿。翻了59倍。
与此同时,我国的GDP=40万亿。通俗一点也就是钱货比是大于2:1
请问如何不通胀?
2.再拿美国比较,1990年美国的货币M2余量=3.28万亿美元。今天是9.8万亿美元。翻了3倍。不要忘记,美国的GDP是15万亿美元。M2/GDP钱货比=0.65
3.上面的数据你可以看出。我国是无节制的滥发。世界上任何一个民主国家,都十分重视通胀率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发达国家的通胀罕有超过3%的,超过这个数那是极不可想象的。
他们发行货币,一般都要国会批准,专门论证,他们的央行都是独立的,独立于政府的。其实民主国家什么单位基本都是独立的,法院一样批捕总统。因为权力受到制约监督。而我们滥发货币,你连听证会都没听到过,自然只是一个小圈子的人拍脑袋决定的。你以为是什么?
4.这里有一个悖论,发行货币是为了经济的发展,因为经济一直会增长,需要更多个货币来支持,且不说这个结论是不是狗屁,就算是对的。我且问你,为何我国统计局数据每年GDP增长8%。而货币增发量是17%甚至20%??就算经济需要多发一点点货币,那么这个量应该是有限的。比如增发1元,可以满足4元5元的增长率。也就是说M2的增长率因该远远低于GDP的增长率。
5.美元是世界货币,被全球很多国家持有,连他的也不过才0.65美元可以满足1GDP,而我们却是2元满足1GDP。请注意我们还不是全球货币。按照道理我们应该低于0.65才对。
6.我们的外汇管制政策,的确多增发了很多货币,3万亿的美元外汇,至少增发20万亿人民币。德国同样是出口大国,人家没有实行外汇管制,企业的外汇自己持有,因此没有增发马克,国内通胀率非常低。同时又避免了其他国家拿外汇来逼迫你升值。
7.扣除20万亿,还有70万亿,GDP=40万亿,就算是1:1连固定资产也给你放上1块钱,我想问下多出来的30万亿哪儿去了?
8.中国真是亿万富翁的制造大国。多少人举家移民海外。多少上亿,几十亿,上千亿的人。我们不知道罢了。
9.你所说的什么根据GDP.根据黄金储备,根据商品外汇,固定资产投资,国债发行(发行回购后是不是应该销毁纸钞?)等等,都是课本上的,理论上的,有也只是占很少的因素。与实际脱节,不是根本原因。房价10年翻了10倍有木有,工资只是翻了2~3倍有木有?
----------------------------------------------------------
楼下有个哥们儿就我几个问题提出了相反的看法。那么我就罗嗦几句:
1.货币增发跟经济增长的关系。
楼下的说法拿别人的思想再与我争论,我也是学经济的。人类学习的知识,是前人的经验的积累
,但是人类之所以发展,后人超过古人,那就在于后人要有质疑。一个完全照搬照抄别人思想的
人,如何创造出自己的想法?
如果今天有1块钱,并且有1个苹果,那么这1元钱等价于一个苹果。如果社会继续发展,明天产出
了另一个苹果。那我想说的是,是不是1元钱可以买两个苹果?至于通货紧缩,是不是可以有方法
避免?暂且不去想这个问题。那么就来看看我们普遍的观念:
自从纸币代替了黄金,那么纸币就没有了实际价值,只剩下了使用价值,那就是用于商品的交换
。GDP里面,不可能全部商品和服务都在流通,这就出现了货币的流通量这个概念。既然如此,
那么货币增发率,必然要小于GPD的增长率。这是不争的事实。就算在某一个点上。M2增发大于
GDP增长。那么过了这个点,也要把多增发的销毁。可现实情况是恰恰相反。
2.楼下对于移民的问题。我不想争论。因为没人会给具体数据,更不会自我曝光。我只是看到一个
新闻说一个区长贪x污几亿,有26个情x人,居家移民法国,在法庭说:我贪这点钱算什么。贪上
千亿的你们怎么不敢抓?我不想跟你争论这个新闻的真假,我想问的是。为何央企国企每年几千
亿的利润,从不上缴(目前规定上缴10%)。我想问的是这些利润都哪儿去了?别告诉我再投资。按
照这个逻辑你持续投资500亿年,地球毁灭了是不是本属于全国老百姓利益的国企央企利润也享受
不到?那么国企央企发展存在的价值在哪儿?
3.关于房价问题。问题来了,正是因为过度的增发货币,因此引起了资产的泡沫。4万亿投资计划
,大部分不都是流转到了基建行业么?包括房地产。政府以“公有土地代表人”的身份,大行土地
财政政策,恶性循环。我就奇怪了。人生在地球上,居住本身最最基本的权利了,古人吃饭可能
是个问题,我想居住不是问题吧?找几块石头都可以磊个窝。今天居住反而成了一个奢侈?不是
很讽刺么?通过居住敛财是不是个阴谋?看看地球上有几个国家的百姓为住房发愁!
还有工资问题。按照你逻辑,那么中国的百姓就应该工资低,就应该没钱是么?这是为了国际竞
争力?那你直接白干一分钱不要就是了。何必发工资?你说的话很没x脑x子。与国外竞争,更应
该在高科技,高技术,高服务上竞争,这才叫竞争,你白给人家干活也叫竞争?你脑子x秀x了?
房价高竟然说改善了相当多人的生活,是啊。房价高土地卖的就好,政府财政收入就多,自然有
部分贪x腐的人生活滋润了。二x奶也多了。但是大部分老百姓呢?
房价高不等于物价高,你的意思是只要百姓能填饱肚子,饿x不x死就行呗?住不住得起房子,哪
怕睡大街都没关系呗?
就你刚才说的这些论点,我不得不说,如果你是执x政x者,那么你就是站在人x民对x立x面的,如
果你是普通百姓,那么你就是典型的奴xx才。
㈨ 增发货币是什么意思
不管是字面意义还是实际意义来说,这个词都必然具有货币总量增加的结果,意为货币总量的增加就是增发货币
关于增发货币的方式:
1)很多人都以为国债是货币增发的形式,但是仔细思考之后,会发现,如果是以正常的债务理念来衡量的话,在国债发行前和国债到期后,如果不考虑债息的话,货币总量是不应该变化的——也就是说,国债,事实上不是货币增发的方式。
2)其他增发货币:
1、贴现
2、购汇
3、放贷
这些,却都体现的是在直接拥有新增货币价值之后的行为,即比如人民币购汇,在购汇发生之前,购汇方已经有了人民币,这个时候,这些人民币已经算是进入市场,这意味着这个时候增发的行为已经结束,后面的购汇行为只是增发之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