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什么时候当过货币
A. 货币发展史 | 从贝壳到电子货币,你了解多少
货币,在我们的生活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货币作为一种人们能够共同接受的价值体化物,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漫长的岁月中,货币的表现形式经历着由低级向高级的不断演变过程,它不仅是市场上的一个等价物,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各个阶段的里程碑。
其中,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使用货币的历史长达五千年之久。
1、最早意识:以物换物
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期,是没有货币这个东西的,人们通过以物易物来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我用我家的两只羊去换你家的一头牛,我用一匹布去换你两把石斧......
我们的祖先就是用这样物物交换的方式来获得他们需要的东西。这个时候,生产资料过于简单,交易双方只要彼此商量好拿多少物资交换就可以了,以物易物完全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
所以, 当时根本没有“货币”这个概念,人们更没有使用“货币”的意识。
可是,经过了漫长的以物易物,我们的祖先逐渐发现,这种“以物易物”的方式极易受到物资种类的限制。
总之, 以物易物的受限因素很多 ,效率低,成本又很大,一旦遇到上面这种情况,“交易”就很难达成。
2、原始货币:一般等价物
随着生产力的提升,人类进入农耕时代,所能生产出的物质资料越来越丰富,这个时候,人们很难去衡量到底一只羊能换多少兜水果,几只羊才能换来一头牛......
这样一来,人们不得不寻找一种双方都能接受其价值的物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作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统一表现的特殊商品,牛羊、贝壳、宝石、盐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作为“一般等价物”来进行交易,这些“一般等价物”就成为了原始货币。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候的“货币”都是没有经过任何的人工加工的,都是纯粹的自然产物。作为“自然产物”,它们都没有经过人工加工,只是被人类的意识赋予了货币的功能。
不过,尽管如此, 实物货币的雏形已经形成 ,人们的观念已经从“以物易物”跃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即:承认一般等价物(货币)作为支付流通的主要工具。
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最早的时候,用的就是自然货币,海贝和龟壳,贝是中国最早的货币,商朝以贝作为货币。
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商朝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币的出现,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随着人工铸币的大量使用,海贝这种 自然货币便慢慢退出了中国的货币舞台。
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
从商朝铜币出现后到战国时期,中国的货币形状很多。战国时期不仅各国自铸货币,而且在一个诸侯国内的各个地区也都自铸货币。
秦统一中国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〇年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法“以秦币同天下之币”,规定在全国范围内通行秦国圆形方孔的半两钱。
货币的统一,结束了中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一次重大演变 。秦半两钱确定下来的这种圆形方孔的形制,一直沿续到民国初期。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钱,这既造成了货币的混乱,又使富商大贾操纵铸币权,富比天子。
公元前113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五铢钱成为当时唯一合法货币。
从此确定了由中央政府对钱币铸造、发行的统一管理 ,这是中国古代货币史上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一次重大演变。
4、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北宋时,随着交换的发达,货币流通额增加,北宋太宗时,年铸币八十万贯,以后逐渐增加。由于铸钱的铜料紧缺,政府为弥补铜钱的不足,在一些地区大量地铸造铁钱。
据《宋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 “交子”的出现,是古代货币史上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一次重要演变。
北宋时期, 我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世界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并不是偶然,而是有一定的内在原因:
1、金银之于纸币的劣势
北宋时期经济非常繁荣,贸易的往来需要大量的货币,这个时候,金属的缺陷便显露出来,它们不易携带、存在安全隐患,商人们不可能背着一万两黄金赶路,一来很重,二来容易被打劫。
2、造纸及印刷术的发达
北宋时期,我国的造纸术、印刷术领先世界,为纸币的印刷提供了非常坚实的技术支持。
3、纸币有强大信用背书
最重要的一点,当时处于高度强大且集中的皇权统治,为纸币的价值提供了信用背书,毕竟纸币本身并没有什么价值,如果没有强大的信用背书,那么它只是一堆不值钱的纸质印刷品。
随着现代信用制度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货币形式的发展从有形到无形,逐步产生了电子货币。
电子货币的主要形式为信用卡,它储藏了持卡人的姓名、银行账号等信息,放入电子计算机系统的终端机后,银行就自动记帐、转账或换取现金。
电子货币是一种纯粹观念性的货币,它不需要任何物质性的货币材料。贮存于银行电子计算机中的存款货币,使一切交易活动的结转账都通过银行计算机网络完成,既迅速又方便,可以节省银行处理大量票据的费用。
电子货币现已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货币流通的主要形式,在经济生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由于银行信用卡的迅速发展,将在相当广的范围内取代现金。 当然,货币的主要功能仍然存在,变化的只是货币的形式而已。
货币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金融工具。迄今为止,人类经过了从原始货币、金属称量货币、铸币、纸币,到现在研究应用加密数字货币的历程。这期间,每一种货币的使用,都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了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
B. 古代贝壳钱币
贝币是主要的原始货币。
中国在殷商时期也以齿贝为货币,以若干贝为一“朋”。后来仿制品有珧贝,蚌制贝,骨贝,石贝,陶贝,铜贝等。铜贝是向金属货币过渡的形态。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币制,废贝、刀、布等币。
云南长期用贝作货币。《新唐书·南蛮上·南诏上》称:“以缯帛及贝市易。贝之大若指,十六枚为一觅。”南诏初期,“本土不用钱”。以海贝充当货币,称为“巴子”。南诏后期,贝币已普遍流通。20世纪70年代末,维修崇圣寺三塔时,在千寻塔内发现了贝币。
其中,较大的贝长约2.4厘米、高约1.2厘米,稍小的长约2厘米,高约1厘米,最小的长约1.7厘米、高约0.9厘米。这些贝均面部紫色,背部微隆,尾部有明显的结节。
(2)贝壳什么时候当过货币扩展阅读: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海贝。海贝在史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在夏代纪年范围内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和商周墓葬中,屡有发现,《盐铁论·错币》中并有“夏后以玄贝”的记载。
海贝是产自南方暖海的远方外来交换品,是美丽珍贵的装饰品。它开始起货币作用,似可上溯到夏代,即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国家产生的时候。商和西周时已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在商代晚期和西周,还出现无文字的铜仿贝。至东周发展成为有铭文的铜贝蚁鼻钱,形成正式金属铸币,主要流通于南方楚国地区。
C. 古人用贝壳做货币,为什么不去沙滩捡
贝壳是古人用带做货币的,但是由于古时候的交通比较闭塞,生活条件也艰难,很难有人能够去到海边沙滩捡贝壳。再有贝壳也不是直接捡到就用来当货币的,还要经过专门的加工才行,这样的加工技术是掌握在极少数管理者手里的。再有有贝壳的沙滩也是有专门的管理者统治的,在古代各种工具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天然沙滩的环境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捡到贝壳的。
海边沙滩管理
古时候的生活条件相对落后,交通也比较闭塞。也有生活在海边附近的部落,但是这些有贝壳的海边区域也是有专门的管理者来统治,古人只是生活条件落后,又不是没有头脑。古人的智慧也是很厉害的,当然也会考虑到海边贝壳的管理和分配的,当需要用贝壳时,会专门派人看守有贝壳的海边区域的。也会专门派人去打捞贝壳的,并不是所有人就能毫无顾虑的去到海边沙滩捡到贝壳的,再这些条件下,才能让加工后的贝壳用来当成货币在市场上使用的。
D. 古代为何把贝壳当钱用
贝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浅海的贝类,由于它小巧玲珑、色彩鲜艳、坚固耐用,具有大小适中、携带方便、易于计数等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商品社会的形成,天然贝就逐渐充当商品交换的一般等价物。
上古皇帝时期没有货币。远古时候,人类生活主要是进水者渔,近山者猎,穴居野处,茹毛饮血,从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方知熟食,此阶段为渔猎时代。至伏羲氏书八卦造书契,神农氏教民种五谷,养五畜的农耕时代,就设立了市场,日中为市,交易而退,以物易物,各得其所。
夏朝开始货币就已经出现了,不过那个时候的货币是以贝币为主,夏之前的尧舜时期,天然贝已由装饰品变成了固定的钱币,与珠、玉、刀、布、库、庤、铜币并行使用。
此后,一直发展到青铜时代,货币就一直以青铜为材料,这时期出现的钱币大都是青铜铸造的。进入夏朝的青铜时期,货币作为交换、保存、计算财富而随之产生,至今货币问世已有5000年的历史。
(4)贝壳什么时候当过货币扩展阅读:
人类的历史和货币的历史比较相似,都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物换物。也就是实物货币阶段。这一阶段的人类大部分是处于原始社会,因为没有统一的文化,统一的度量衡,但是却拥有同样的生理需求。所以部落和部落之间大概就是以物换物,用我的石器换取你的猎物。慢慢就出现了等价商品,比如贝壳,布帛,衣物,牲畜等等。
第二阶段:金银条块阶段。随着部落的壮大,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人类之间的交流逐渐变多。他们发现以物换物已经满足不了日常所需了。因为粮食,牲畜,贝壳等存在着天然的缺陷,要么就是数量过多,要么就是不易保存。
人类开始寻找稀有物品作为等价交换物,金子和银子就是在这个时候确定了自己的历史地位。这一阶段,人类脱离了原始社会,开始逐步形成大型部落,甚至出现了国家的雏形。
第三阶段:铸币阶段。这一阶段的人类文明已经得到了大力发展,并且进入了封建社会阶段。帝国把持着钱币的制造,也把持着经济的命脉。人们发现金条银条不好度量,于是帝国铸造了统一的货币,使得交易起来更加公平。人类的文明得以告诉发展。
第四阶段:纸币阶段。我国很早就出现了纸币,不过基本上纸币流通不开,因为古代没有防伪技术,所以真正的纸币出现是在蒸汽革命之后,人类进入了工业阶段,彻底从繁重的劳动力之中解脱了出来,从此科技日新月异,从此人类社会进入高度文明的状态。封建统治和帝制到达末期,最后消失。
第五阶段:电子货币阶段。这是十年以来告诉发展的阶段,现在人们出门几乎都不带现金了。手机轻轻一点就完成了交易。这在人类的历史上是有划时代意义的。货币的虚拟化也意味着人类正式进入了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对接的阶段。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