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准备金率是怎么回事
① 什么是准备金率 关于准备金率的解释
1、商业银行缴存准备金的比例,就是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就是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法律的规定,要求各商业银行按一定的比例将吸收的存款存入在人民银行开设的准备金账户,对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的行为进行控制。
2、准备金率的考核方法是针对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按旬考核其法定存款准备金;按上旬末一般存款余额来确定计提基数。
3、一般地,存款准备金率上升,会使得利率被迫上升,这是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的信号。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利率是针对最终客户的,比如你存款的利息,影响是直接的。
② 存款准备金率到底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大白话解释呢
银行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老百姓有钱存入银行,而银行上面还有央行,央行就是银行的亲爹,银行一切都是按照央行的规定去经营银行。
所以央行为了帮助银行防控风险,给银行规定一个存款准备金率,银行每揽储一笔钱都会向央行交钱,而这个上交款的金额占存款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反之央行想要收紧银行钱袋子的时候,央行会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从10%上调到11%,这样银行每揽储100元需要上交11元,这样银行口袋更少钱了,银行没钱贷款出去,市场的资金就会被收紧了。
其实存款准备金是上交给央行,为了就是帮助银行存起来,怕银行遇到什么困难,或者银行遇到难处的时候,银行还有这笔存款准备金用来应急的,帮助银行渡过难关,把控风险的一种模式。
总之存款准备金率是货币调控政策的一种方式,想要收紧钱袋子的时候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反之想要放宽钱袋子的时候进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采取上调和下调的方式进行调控市场货币,这样会更加灵活保证市场货币量稳定,这样不会造成市场严重通货膨胀或者通货紧缩的现象。
③ 存款准备金率什么意思可以不可以通俗解释一下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是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
2011年以来,央行以每月一次的频率,连续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如此频繁的调升节奏历史罕见。2011年6月14日,央行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也是央行年内第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1年12月,央行三年来首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2年2月,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下调。
增长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万元。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存款准备金率
④ 准备金率什么意思
准备金率:是银行的准备金与存款总额之比
金融机构必须将存款的一部分缴存在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叫做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占金融机构存款总额的比例则叫做存款准备金率。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万元。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
⑤ 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什么意思
1、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是指商业银行的初级存款中不能用于放贷的部分的比例。其中,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而准备的在央行的存款。举例来说,现在我国大型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为18%,那么银行每收进100元存款,就要上交18元给央行作为存款准备金,剩下的82元才能拿去作为银行的流动资金。
2、今年以来,央行已经三次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2月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4月20日,央行下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6月28日,再次下调0.5个百分点。连续三次下调,有分析人士认为央行此举意在继续释放流动性。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的需要,银行机构不能将吸纳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或进行金融投资,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存放在中央银行,这部分存款就叫做存款准备金。存款准备金与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3、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是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12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4%。
4、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是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对整个金融市场影响很大,是全方位的。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⑥ 存款准备金率是什么意思
存款准备就是指银行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存款准备金是中央银行的一种政策工具,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银行流动资金变化,从而影响市场上的货币供应。
拓展资料
存款准备金是金融企业为应付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而准备的货币资金。国际上,存款准备金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库存现金;二是按存款总额或负债总额的一定比例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称为法定准备金;三是在中央银行存款中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称为超额储备。在本法中,存款准备金的范围仅限于法定准备金。
存款准备金制度对金融宏观调控有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调节和控制信贷规模;二是增强中央银行信贷资金宏观调控能力。而对于商业银行自身,存款准备金制度对于增强商业银行的存款支付能力和资金清偿能力也是有一定作用的。
其表现有三:(1)限制商业银行派生存款的扩张能力,起着减轻商业银行债务负担和支付压力的作用,客观上增强了商业银行支付和资金清偿能力。(2)中央银行集中的存款准备金,对商业银行的支付和稳定起着最后的支持和保证作用。(3)当商业银行存款下降时,中央银行按规定的比例调减存款准备金,可以增加商业银行的资金头寸。
从对存款人实施保护的角度出发,本条也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交存存款准备金。
”各商业银行既然吸收存款,则势必要准备一部分现款,以备存户随时提取,而不能全部贷放出去,从而有效地防止商业银行由于贷款过度而不能应付存款人提现的危机,限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和保证其在紧急时刻有足够的付现能力。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不仅使存款人的利益置于法律保护之下,同时这一规定也有利于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有权要求金融机构按照规定的比例交存存款准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