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应量将如何
㈠ 货币供给量是如何计算的
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基础货币=(超额存款准备金率+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现金-存款比率)
货币供应量Ml与M2,Ml是狭义货币,M2是广义货币。货币供应盆一般与经济增长和物价走势有关,通过货币政策进行调控。但这一因素对股票市场趋势的影响比较复杂,既有刺激股票市场的作用,又有压抑股票市场的作用。
(1)货币供应量将如何扩展阅读:
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过多增加货币供应造成的。货币供应盆与股系价格一般呈正比关系,货币供应t增大使股票价格上升。反之货币供应最缩小则使股票价格下降,特殊情况下又有相反的趋势。
Ml增长率大于M2,表示货币供给在由流动性较低转向流动性较高。货币供应量意味着投资者在自由运用进行投资金充裕而趋于上涨。当MI的增长率低于M2H寸,表示货币供给从流动性较高的资产转向流动性较低的资产,投资者倾向于定期存款。投资标的将可能因为流动性趋紧而下跌。
㈡ 中央银行从公众手中买入债券,货币供给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变化:市场上货币供给就增加了,释放了流动性。
中央银行从公众手中买入债券,就是把资金又还回到老百姓手中,并却比老百姓购买债券时所付出的资金还要多一点点(利息),所以市场上货币供给就增加了,释放了流动性。具体如下:
1)是中央银行买入有价证券:→直接增加基础货币→调控货币供应量;
2)影响(提高)有价证券价格→调节(增加)社会信用量。
中央银行从公众手里买债券,如果公众持有支票,则储备金增加,如果公众将此兑换成现金,则通货增加,不管是哪个,基础货币Mb=储备+通货,都会相应增加;而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D下降,货币乘数m增加,货币供应量M=m*Mb,因此从公众手里买债券,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都会增加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给的主要内容包括: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创造过程,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等。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货币流通的范围和形式不断扩大,现金和活期存款普遍认为是货币,定期存款和某些可以随时转化为现金的信用工具(如公债、人寿保险单、信用卡)也被认为具有货币性质。
拓展资料:
1.货币供给的过程:
1)通货供给:通常包括三个步骤:由一国货币当局下属的印制部门(隶属于中央银行或隶属于财政部)印刷和铸造通货;商业银行因其业务经营活动而需要通货进行支付时,便按规定程序通知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运出通货,并相应贷给商业银行帐户;商业银行通过存款兑现方式对客户进行支付,将通货注入流通,供给到非银行部门手中。
2)存款货币供给
商业银行的存款负债有多种类型,其中究竟哪些属于存款货币,而应当归入货币供应量之中尚无定论。但公认活期存款属于存款货币。
㈢ 怎样理解货币供应量及其三个层次定义
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1、流通中现金(M0),是指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
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指M0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指M1加上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客户保证金。M2与M1的差额,即单位的定期存款和个人的储蓄存款之和,通常称作准货币;
4、最广义的货币供应量(M3),具有高流动性的证券和其它资产。
㈣ 如何计算货币供应量
货币供给增长率计算法又称为“M=Y+P公式”,为了取代过时的“1:8公式”,人们企望寻找一个简明而又易于度量的公式。
程式MV=PY
V表示货币流通速度,P表示物价指数,Y表示实际GDP,M表示货币总量
我国从1994 年三季度起由中国人民银行按季向社会公布货币供应量统计监测指标。参照国际通用原则,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应量指标分为以下五个层次:
M0:流通中的现金;
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外币存款+信托类存款;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M4:M4=M3+其它短期流动资产。
货币供应量 = 货币乘数×基础货币=(现金比率+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现金比率。
(4)货币供应量将如何扩展阅读:
层次划分
中央银行一般根据宏观监测和宏观调控的需要,根据流动性的大小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我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三个层次:
1、流通中现金(M0),指单位库存现金和居民手持现金之和,其中“单位”指银行体系以外的企业、机关、团体、部队、学校等单位。
2、狭义货币供应量(M1),指M0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可开支票进行支付的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供应量(M2),指M1加上单位在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城乡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各项储蓄存款以及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中,中国人民银行从2001年7月起,将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计入广义货币供应量M2。
按流动性标准划分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对中央银行而言,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一方面提供货币供应结构图,这种货币供应层次的划分,有利于为中央银行的宏观金融决策提供一个清晰的货币供应结构图,有助于掌握不同的货币运行态势,并据此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调控。
另一方面,分析经济的动态变化,这种货币层次划分方法,有助于中央银行分析整个经济的动态变化,每一层次的货币供应量,都有特定的经济活动和商品运动与之对应,通过对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变动的观察,中央银行可以掌握经济活动的状况,并分析预测其变化的趋势。
㈤ 根据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导致:利率降低、投资和总需求增加
这个必然啊。。。你是学经济专业的?没有别的意思啊~~~我简单解释,不完全准确,但可供理解。你就这么理解吧:货币增加,可贷资金充裕了,不用那么高的利息也能得到贷款了。就像商品供给增加,商品价格下降。贷款多了,就能多投资了,房地产商不都这么干吗,岱来的钱做生意。总需求必然增加,货币多了,流动性多了,投资多了,产出多了,人们手里钱多了,需求多了。政府刺激经济,不都是货币宽松嘛。你看看is-lm模型吧,看懂了就好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