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黄峥个人股份市值多少

黄峥个人股份市值多少

发布时间: 2023-01-05 12:24:15

㈠ 功成身退身价3200亿却提前退休,黄峥的继任者是什么来头

前段时间,拼多多和其创始人黄峥可以说是霸占了很久的热搜。先是拼多多市值突破1000亿美元,成为中国第四大互联网公司;后是黄峥凭借着拼多多市值大涨,身价也跟着飙升至3200亿元,一举超越马云,成为仅次于马化腾的中国第二大富豪,同时也是中国80后首富。

不过正在热搜逐渐冷却之时,拼多多又在7月1日爆出了一条“惊人”的消息:黄峥宣布卸任拼多多CEO一职,但将继续担任董事长,同时仍拥有超过80%的投票权。简单点说,黄峥此举就是说自己将撤离“战斗一线”,转战幕后,将精力花在制定公司的中长期战略,以及完善公司的管理结构等方面。

一般来说,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都会等到五六十岁再退出“一线”,或者说公司上市十年八年之后,一切尘埃落定了,再功成身退。但拼多多才上市两年,黄峥也才40岁,正值“当打之年”,这时候就“退出”,确实让人诧异。

此外,黄峥还宣布自己将减持大约10%的拼多多股份,成立基金,用于推动 社会 责任建设,以及激励员工奋斗,促进公司发展。据推算,这10%的股票价值超过1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7亿元。

那么,可能很多人就会好奇了,既然黄峥不做拼多多的CEO了,那他的继任者会是什么来头呢?官方资料显示,黄峥卸任之后,将由原CTO陈磊接任CEO一职。

陈磊并不是“空降”拼多多,而是创立拼多多的主力干将之一。陈磊和黄峥的关系非同一般,他们年龄相仿,而且在美国同一所学校留学,毕业后又都有在谷歌工作的经历。至于他们是什么时候相识,外界并不知道,只知道2007年黄峥离开谷歌中国自己创业的时候,陈磊才跟黄峥成为并肩作战的“战友”。

黄峥创办的第一家公司叫欧酷网,陈磊担任的是研发架构工程师,后来欧酷网卖给了兰亭集势。黄峥带着原欧酷的技术团队又成立了一家代运营公司——乐其,陈磊也在其中。但这是一家赚快钱的公司,并不是黄峥想长期从事的事业,于是他又抽调了一些人到上海成立了一家 游戏 公司,陈磊开始独当一面。

再后来,黄峥又做了两个社交电商平台,一个是拼好货,一个是拼多多,后来合并成拼多多,陈磊正是这个项目的技术负责人。

所以说,陈磊是跟着黄峥打拼了13年的“老将”,见证了黄峥的整个创业历程,也见证并参与了拼多多的崛起。对于黄峥来说,他不仅是自己的得力干将,还是知根知底的朋友,把拼多多交给他,黄峥才能安心的在幕后当个“军师”。

㈡ 拼多多双喜临门:市值再超京东 创始人黄峥首入富人榜前十


【智观察报道】 通过在下沉市场的优势,成立五年的拼多多成功挑战了传统电商巨头阿里和京东,一举改变当下的电商市场格局,并引发了新一轮的拼购大战,无论是阿里还是京东在去年都大力向下沉市场进发。但,即便是这样,在下沉市场这块生意上,拼多多还是难以被攻破。

值得注意的是,近来拼多多也是双喜临门,创始人黄峥首次入选新财富500富人榜前十名。而拼多多自己,也是凭借着最近接连上涨的势头,市值再一次超过京东,并在盘中,市值一度超过700亿美元。

截至美股周二收盘,拼多多股价报收于57.83美元,目前总市值约692.59亿美元。京东股价报收于47.03美元,目前总市值约690.69亿美元。


而在此之前,去年,拼多多的市值也一度超过京东。不过,不久后,京东便追赶上来,实现领先。根据智观察的统计,从今年到现在,拼多多和京东的股价表现都很不错。其中,拼多多股价涨幅达53%,京东的股价涨幅达32.9%。要知道,这还是在一季度电商平台严重受挫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未来,随着二三季度电商平台业务的恢复,京东和拼多多或许还将迎来更高的时刻,而两者的争斗也会更加精彩。

根据拼多多公布的财务数据显示,创始人黄峥为拼多多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43.4%。根据最新发布的新财富500富人榜显示,黄峥首次进入前十名,以1368.4亿元排在了第8名,超过了网易丁磊(1245亿),成为近年来财富增加最多的上榜者之一。

现在,拼多多再一次实现了对京东的超越,估计阿里心里要紧张了。虽然在体量上,拼多多和阿里相差较多,但是凭借着在下沉市场的成功,拼多多的年活跃用户超已经接近6亿,相比较下,阿里年活跃买家数为7.11亿,差距越来越小。

单从现在的势头上来看,拼多多占据绝对的优势。但是,透过市值背后,智观察认为,拼多多在体量上以及业务围城方面和京东还有一些差距,更别说阿里了。三者对比下,拼多多更像是一个单纯的电商平台,吸引用户的核心竞争力是价格以及背靠微信的流量,即便是和国美联手,在物流领域和京东还是相差较多。在疫情期间,拼多多的这一短板就凸显出来,物流链条方面的缺失,让其在前期比较被动。

另外,拼多多在上市之后依旧疯狂烧钱补贴用户,虽然为自己赢得了较为优质的高端消费用户,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并且,在人均花费上面,拼多多和阿里京东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其中,阿里1万元,京东为5761元,拼多多则只有1720元。

不过,对于该不该花钱的问题,黄峥则认为,“长期”是增长的战略,也是与变现的取舍。我们把花钱看作是一种投资,是一种长期的机遇,有了这样的机遇,我们就要去大量地投资,而不是说把钱都存着。

资本市场是存在不确定性的,对于拼多多的上涨很多人也是持有疑问。不过,如果未来拼多多能在物流以及用户留存上能够进一步完善,那还是有更高的上涨空间的。而对于京东,虽然一年多的调整后已经恢复了多半的元气。但是,如何提升活跃用户才是最重要的。毕竟,在用户量上,京东已经落下太多。 (文/智观察)

㈢ 苦行僧黄峥:幸运的背后是一如既往地努力和坚持 | 观止研究院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观止研究院)

AI Maker

「 智能时代的塑造者 」

人的思想是很容易被污染的,当你对一件事作判断的时候,你需要了解背景和事实,了解之后你需要的不是睿智,而是面对事实时是否还有勇气用理性、用常识来判断。

——黄峥



成立于2015年9月的拼多多,堪称一匹“黑马”,发展5年来,成长迅速,打破了电商市场阿里、京东天下二分的局面。

特别是今年以来,拼多多的股价更是不断创下 历史 新高,黄峥的身价也水涨船高,6月时曾超过前首富马云,成为中国第二大首富,位列马化腾之后。


很多人认为黄峥的成功是因为运气好,有个强大的朋友圈,得到了如丁磊、段永平以及马化腾等贵人的帮助。

但是除了贵人的相助之外,最重要的还是黄峥的努力和坚持。不论是读书时代,还是后来创业,为了变得更优秀,为了不被淘汰,生活中不敢有一丝懈怠。

如果满分是100分,他会逼自己付出120分。


01

读书时代:苦行僧时代开启


1980年,黄峥出生于杭州的一个很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不算太高,都在工厂做着普通的工作。

虽然黄峥的生活并不是过得很富裕,但是他读书很努力,从小成绩就很好,每次考试几乎稳拿第一,而且酷爱数理逻辑。

12岁那一年,黄峥参加了全国奥数比赛,在比赛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随之考进了杭州外国语学校。


他成为了他所就读小学十年间唯一一个上了杭州外国语中学的学生。



当时的杭州外国语学校一届大概招收160名学生,大都是杭州各校的佼佼者,能来到这里读书的,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才,而且家庭非官即富。


而黄铮,作为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凭着实力来到这里,实属不易。

在杭州外国语学校读书的期间,黄峥开始接触到了西方文化和教育,并与世界各地的学生交流。


由于是全日制住宿,他每天和一群优秀的孩子在一起学习,相互交流,相互影响,这使得黄铮有了与普通人不一样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和同学相比,黄峥觉得自己基本没什么优势,要想脱颖而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如果懂得运用“田忌赛马”的战略,还是能够在平凡中创造非凡的。

对于这时的黄峥来说,没有什么其他方法,只能通过学习的方式,让自己变得强大,从而形成自己的优势。

所以,黄峥平时几乎把所有精力放在了学习上,从初中到高中,每天都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一步步进行,仿佛 游戏 娱乐 与自己无关,一直朝着学习目标前进。


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由于成绩优秀,几乎科科成绩保持第一,因此不用参加升学考试,他可以直接被保送到浙江大学(工科)混合班(今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攻读计算机专业。


虽然中学时代“艰苦”的学习生活结束了,大学似乎可以开始享受生活了,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大学生活只是苦行僧黄峥修炼的一个新阶段而已。


浙江大学(工科)混合班成立于1984年,是浙江大学对优秀本科生实施“特别培养”和“精英培养”的荣誉学院,是培养杰出人才的重要基地。

能进入黄峥这所学院的学生,都是学霸中的学霸,彼此之间竞争也相当激烈。

学院有一条规定,在学习过程中,有一定比例的不适应混合班教学模式的学生可选择进入其他学院学习。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淘汰制。

在被精英环绕的大学生活里,黄峥深深感受到竞争的残酷。这种竞争比中学时难多了,但此刻的黄峥依然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要想不被淘汰,必须比别人付出千百倍的努力。黄峥不敢松懈,只能铆足劲,继续朝着目标奋斗,努力保持各科成绩的优异。

大一的时候,黄峥参加浙大与梅尔顿基金会合作的培养计划,他凭着实力入选了。

梅尔顿基金会是一个国际大学生交流组织,由美国VeriFone,CyberCash公司创始人威廉·梅尔顿先生创办,是浙江大学最早参与的国际交流项目之一。


目前,该基金会共有5个成员大学:德国Friedrich Schiller大学,印度B.M.S理工大学,智利La Frontera大学,美国Dillard大学以及中国浙江大学。这5所学校每年各自从本校一年级的新生中选拔新成员,浙大一年只有5个名额。

这个计划的最独特之处就是,入选后会获赠一台电脑和一年免费上网时间,可以和其他地区同龄人用邮件在网上建立联系,然后大家每年飞到一个成员国,待在一起10天左右,一起开会,一起研究和讨论,当然还可以一起玩儿。

黄铮是一个非常有心的人,每年一次的聚会,他都非常重视,并且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收获。


通过近距离观察其他国家的同龄人的生活, 他深刻意识到,世界上不同的人种、文化是如此不同。他们的出发点,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做事情的方式,是他完全不知道,也很难想象的。

大三选择专业方向的时候,因为黄峥长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优异的成绩得到老师的赞赏,所有如愿进入计算机科学专家、时任浙大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潘云鹤的实验室。他的本科论文指导老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纯。


在浙大的四年,黄峥依然是以学习为重,按时起床,按时学习,按时睡觉,一切按着自己的步调进行,在别人看来,他过得不是大学生活,而是为高考而努力和忙碌的高中生活。


但黄峥不以为然,深知要达到自己心中的目标,只能努力,努力,再努力。

终于在大学毕业时,黄峥靠着大学里出色的表现成功申请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就读研究生。


02

创业的三轮修行


黄峥研究生毕业后,选择进入谷歌工作,成为谷歌的一名程序员和产品经理。


虽然他入职时,谷歌还处于上市的挣扎阶段。但不久,谷歌就成功上市了。后来,谷歌迅速发展,黄峥作为拥有原始股的员工,瞬间身家翻倍,成了净值几百万美元的富翁。


当时黄峥身边很多同事因为谷歌上市带来了巨额财富,一下子失去了目标,开始浑浑噩噩,无所顾虑地享乐,而黄峥本可以用这些财富享受生活,但他却依然不改苦行僧风格,依然一如既往地保持自律的生活节奏。


直到2007年,也就是黄峥在谷歌的第3年,这一年,黄峥看到了国内的创业热潮,便产生了回国创业的念头。


本来可以拿着谷歌赚的钱过上悠闲的生活,但他却选择走上创业的道路,意味着新的一轮修行即将开始。

于是,黄峥开始人生第一次创业,创立一家3C电商网站—— 欧酷网 ,由步步高控股。


欧酷网成立之初,只是出售步步高电子教育产品和OPPO蓝光播放机,网站最早域名联系人上留的电话就是OPPO的总机。


为了弄清楚一些销售问题,黄峥亲自跑去国美、苏宁当导购,通过面对面接触大量客户,解决了眼下欧酷存在的许多销售问题。

就在欧酷网发展壮大的同时,黄峥在行业内遇见了强劲的对手——京东。


京东靠着不断融资、建物流,先贷后款,培养了消费者的习惯,把卖家电的费用率压到8%,净利率压到5%,所有的3C电商公司,苏宁、国美都被京东打败了。


而这时已成立三年的欧酷全年GMV达6000万元人民币,而京东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京东在3C领域拥有绝对优势地位。


为了取得长远发展,2010年,黄峥决定将欧酷网转手卖给兰亭集势的老板郭去疾,郭去疾曾是谷歌中国的创始成员之一。

卖了欧酷网之后,为了活着,黄峥带领原有技术团队开始做电商代运营。


在马云作序的《极客与怪杰》一书中,西德尼·哈曼说过,失败的唯一意义就是从中学到教训。


失败虽不好受,但仍有其意义。经历失败的领导者如果还有智慧,想培养必备的适应能力,就会冷静看待自己的失败,准备把辛苦学到的教训应用到下一次机会上。

* 温馨小提示:

西德尼·哈曼(Sidney Harman),生于1918年8月4日,1939年毕业于纽约城市大学,1973年获纽约联合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

1953年研发高保真家用音响系统,创立哈曼卡顿公司。

1977年至1978年任卡特政府商务部副部长。

1980年任哈曼工业集团首席执行官,2008年退休后任南加州大学教授。

2010年8月,以1美元并承担负债为代价收购《新闻周刊》。


而此次黄铮的创业虽然并未取得成功,但黄峥的经验并没有浪费。他并没有气馁,依然选择扎根在电商行业,等待未来的腾飞。

但黄峥心里知道,卖了欧酷网之后,活着才是第一要紧事。


所以他带着原有的技术团队创办了第二个项目, 是一家电商代运营公司——乐其, 主要是帮诺基亚等品牌在淘宝、京东上开网店卖货,赚点服务费。

代运营的工作并不好做,一边要求着品牌方,一边要附和着电商平台小二,但为了熬过去艰难的时光,也只好硬着头皮干下去。也是在这个期间,黄峥有机会接触到大量中小企业。

2013年,网页 游戏 火了起来, 当时在中国做 游戏 是炙手可热的项目。

网易丁磊因为做 游戏 产品在2003年坐上了中国首富的位置。腾讯的马化腾也因为做 游戏 产品身价暴涨。

此时的黄峥也想在 游戏 行业里分一杯羹。


刚好乐其在电商代运营业务方面也有了一定的积累,盈利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了。于是他分了一部分员工,在内部孵化出第三个创业项目——寻梦 游戏 。 这是一款在微信平台上提供角色扮演的 游戏 。


就在公司发展态势良好之际,黄峥突然患上中耳炎,不得不暂时放下手里的所有工作,决定回家安静休养。


2014年5月,曾经的对手京东在美国上市,已成为能跟阿里巴巴抗衡的巨头。


而此时正在修养的黄峥内心却无比苦闷,思考着如何才能在电商领域崛起。


这时,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台流量正在迅猛发展。

黄峥凭借自己敏锐的嗅觉发现,尽管微博、快手这些社交平台流量巨大,但没有一个对应的商业模式。


而此时的微信成为了微商赚钱的阵地。微商通过传销式裂变,在微信朋友圈把面膜卖得风生水起。


此时的黄峥,在家修养的期间也没闲着,开始在家研究起了微商,他发现,微商的消费者80%是女性,女性用户除了买面膜外,还有哪些品类是她们喜欢。京东、天猫不擅长做的呢?非标品。哪类非标品呢?黄铮第一时间想到了水果。


想好了品类,黄铮又开始想,如何利用社交流量卖水果?


2010年,美团靠团购模式迅速成为能挑战京东阿里的服务电商平台。如果把团购模式嫁接到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会怎样呢?


拼团模型的核心是,传统的电商是靠投放广告获取流量,每个交易用户的获取成本早就超过200元。


黄峥想到,如果要从社交平台源源不断获取新用户,他愿意把广告费用给到用户,但用户想占便宜,需要拉来更多新用户才能成团。最后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于是,他琢磨良久,他决定聚焦社交电商,以水果作为切入口,用拼单的模式涉猎生鲜电商领域。



2015年4月,黄峥做的生鲜电商APP“拼好货”正式上线。


拼好货先从微信服务号做起。用户先是通过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邀请好友参团,达到规定人数时,拼单即可生效。


团购模式下,参与拼团的用户越多,拼好货的采购规模越大,议价能力越强,成本越低。


刚开始拼好货去批发市场拿货,量大之后便直接去产地拿货。拼好货的价格比同行普遍低30%。优质低价加上社交红利,拼好货无往不利。


拼好货一下子聚拢来大量用户,单量涨速惊人。不到20天,拼好货日订单达5000单。再过10天,日订单达1万单。

短短几个月,活跃用户就达到了千万的级别,每日订单过百万。


但是高速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问题,


2015年6月,拼好货大做荔枝团购。第一天订单达20万,这已经超过了拼好货的配送能力,但销售希望订单再冲新高,没有叫停促销,只是告诉顾客,订单太多,要晚一点发货。促销连续搞了3天,总计40多万单。

虽然订单量超乎预期地好,但也意味着潜伏的灾难也要来了。

拼好货当时只有一个仓库,一天最大的订单处理能力是7万单。黄峥把拼好货所有技术人员都派到仓库,现场解决问题。黄峥用了一周时间才把货发完,后面的顾客收到的荔枝都烂了。退款申请把后台挤爆了,有的顾客一时退不了钱,跳起来骂黄峥是骗子。

这次事故,让拼好货的日订单量从几十万单降到2万单。看到拼好货的爆发力,黄峥将电商代运营的100多人班底全部投进来,平均1个月建一个分仓。

很快解决了仓储问题,拼好货的订单量又飙升回来。


这时,黄峥旗下的寻梦 游戏 团队看到这个模式的可行性以后,很兴奋,觉得可以把拼单模式做成平台,引入品牌商家,发货交给第三方物流。

于是 2015年9月,黄峥旗下的寻梦 游戏 团队正式成立拼多多


如果说拼好货相当于水果+社交版的京东,那么拼多多就相当于社交版的天猫。


出人意料的是,拼多多的发展速度远超拼好货。


上线两周后粉丝就直逼百万,腾讯的投入让拼多多的发展更加迅猛,拼多多与微信完美结合,当淘宝、京东、唯品会都还在为流量发愁的时候,拼多多已驶入了发展的高速路。

拼多多增长极快,到2016年3月每日订单量就达30-40万单,跟拼好货不相上下。到2016年9月,拼多多月流水达10亿元。


但拼多多因为发展过快,也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


当时因为扩张过快,供应商参差不齐,部分产品质量不过关,甚至有假货,发货速度慢,用户体验不好。


黄铮对打假的态度非常坚决,认为诚信是企业的原则之一。

一方面,黄峥不怕对方派黑 社会 跟踪威胁,坚决处理违规供应商;一方面,黄峥把腐败最严重的员工送进监狱,把商品运营团队缩减1/3。


针对发货慢的问题,黄峥派人到供应商的仓库监督,但货不在拼多多的仓库里,再着急也没有用。


除此之外,2016年9月,黄峥用铁腕手段将拼多多和拼好货合并,以拼多多为核心,拼好货变成拼多多的自营频道,拼好货商品和仓储团队与拼多多共享,全面提升拼多多的用户体验。


2017年,拼多多GMV已超过1000亿,而达成同样的业绩,淘宝用了5年,京东用了10年。


2018年7月26日,拼多多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开盘价格26.5美元/股。


在首次公开募股后,拼多多创始人黄铮占股46.8%,为拼多多的第一大股东。以开盘价计算,其持有的拼多多股份价值约137.4亿美元,约人民币934.3亿元。


在2018年胡润研究院公布的《LEXUS雷克萨斯·胡润百富榜》中, 黄铮以950亿元的身价将排在第13位 ,与苏宁张近东、腾讯张志东齐名,还一度超过了丁磊、刘强东,俨然成为了新崛起的互联网大佬。


黄峥成为了赫赫有名的年轻富豪后,大家都幻想着,他终于可以潇洒走一回了吧。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黄铮在拼多多上市前后,生活并没有太大变化。


生活中,他依然保持着以往低调的风格,按时坐地铁上班,平常也只是穿着普通的T恤,和普通人没有太大区别,不认识他的人根本不会想到他是身价过亿的富豪。


对于黄铮来说,钱只是工具,并不是目的。


每天该做的事依然要做,未来要做的事,也得提前考虑。即使此刻做好了,也依然还得努力向前奔跑,否则不慎就会被别人踩下去。


生命奔流不息,奋斗不止。

03

40岁卸任CEO :人生的再次修行


2020年7月1日,拼多多上市刚满两年,发展的迅速惊人。


此时的黄峥却做出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他通过一封名为《拼多多的一小步》的公开信宣布,他即将卸任公司CEO,由公司原CTO陈磊接任CEO一职,而黄峥继续担任董事长。


除此之外,黄峥与创始团队同时捐赠2.37%股份成立繁星慈善基金,而且黄峥还拿出自己7.74%的股份给到拼多多合伙人集体,用来完善合伙人制度。

黄峥称,未来将花更多时间和董事会制定公司中长期战略,研究完善包括合伙人机制在内的公司治理结构,努力从制度层面推进拼多多再上台阶,逐步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公众机构。“我希望通过这次调整,管理层可以逐步把更多的管理工作和责任交给更年轻的同事”,他说。


成立5年,拼多多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崛起。


宣布决定的一周前,年仅40岁的黄峥,身家达到了45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10亿),首次超越马云,成为中国第二大富豪。而如今,黄峥持股市值约为302亿美元。


据最新披露的SEC文件显示,黄峥控制的拼多多股份比例从2020年4月的43.3%降至最新的29.4%。也就是说,黄峥持股比例下降了13.9%,按照拼多多最新市值1028亿美元计算,其身家消失了142.89亿美元(约1009.5亿元人民币)。


1000多亿人民币,并不是小数字。放弃这么多财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人生40岁的黄金时期放弃由自己一手创办的公司CEO的位置,这是更不容易的事。


而令人惊讶的是,段永平也是在40岁左右卸任步步高董事长,选择退隐,移民美国。

之前黄峥一直对外宣称段永平是自己的人生导师,说他教了自己很多做人和商业的知识,比如,拼多多的企业价值观——本分,这就是来源于段永平的经商之道。


此次黄峥做的决定也仿佛在沿着段永平的轨迹在走,但无论是不是这样,反正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是,段永平卸任之后,成为了一名出色的投资人,而黄峥的未来不明,只能等待时间的验证。


但我们能确定的是,黄峥依然不能懈怠,还得继续努力前行。新的修行已经开始了,那就让我们静待经过这次修行之后的黄峥,是否能再次突破自己。


*参考资料:

1、 沃伦•本尼斯 / 罗伯特•托马斯 《极客与怪杰》机械工业出版社

2、 罗伯特·弗兰克 《成功与运气:好运与精英 社会 的神话》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3、 插座学院 《研究黄峥的发家史,我们发现了他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贵人” 》

4、 新浪 财经 《黄峥奋斗史》

5、 腾讯新闻《拼多多创始人黄峥:他的三位贵人和三次人生转折》

6、 界面新闻《实用主义者黄峥的"首富"之路》

㈣ 拼多多黄峥卸任CEO,持股降至29.4%,有何深意

拼多多的黄峥不想再出风头了,不仅卸任CEO,而且还转股了。

黄峥划转约7.74%的股份给高管团队,捐赠约2.37%的股份成立繁星慈善基金,代持天使投资人3.77%的股份将物归原主。

黄峥的这一波股权操作,到底有何深意呢?

我们都知道,拼多多上市的时候,黄峥并没有到现场敲钟,而且他也很少在公开场合发言,主要是通过致股东信与外界进行沟通,可见,黄峥原本就是个低调的人。

黄峥真正想要退居幕后,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黄峥不愿意当首富的,符合低调性格。

最近,拼多多的股价大涨,诸多的言论都在说,黄峥已经超越马云成为中国首富,其实真的并非如此,毕竟黄峥所持股份本身就有很多代持和非上市公司的因素。因此,黄峥就主动降低持股比例。

为了公司组织和人事的长远发展,拼多多将继续建立和完善合伙人制度。我们可以看到,黄峥将拿出个人名下拼多多上市公司的 7.74% 股份给到拼多多合伙人集体。

其实,拼多多采用了“AB股+类阿里合伙人制度”,类似于京东和阿里组合的控制权设计。

而黄峥的持股还高达29.4%,这家公司还是牢牢掌握在黄峥手里的。

黄峥不再兼任CEO,直接担任董事长,这个也从侧面说明了,他对自己的公司有信心,对自己的下属更有信心,认为拼多多已经度过危险期,走上正轨,不用再过多的关注具体事务,应该要懂得放手,交给其他人来打理即可。

接下来,黄峥可以花很多的时间去思考拼多多系的战略,而不是拼多多电商公司的战略,未来怎样向更多的方面去发展。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中国的其他互联网公司看到:

虽然消费下沉市场机会很大,但另一个消费升级的机会对于黄峥来说也不能错过。

黄峥需要退居幕后思考拼多多该如何破局,难道是学习阿里创立天猫吗?如果黄峥给出这种答卷,也太没有创意了。

陈磊作为拼多多联合创始人,之前是负责拼多多技术的,拼多多的拼团、砍一刀玩法,就是他的 “分布式AI”算出来的。

而且,陈磊并不排斥抛头露面,他经常出席各种业界大会和活动,登台演讲。

醉井观商,以小见大,善于思考,乐于分享,更多的商业点评、行业趋势分析等,欢迎关注,一起探讨沟通,共赢共生,谢谢!

㈤ 拼多多首次盈利了,市值已经接近万亿规模,它是否真的被高估了

过去的几周,中国的电商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拼多多大力扶持的极兔快递被众多快递公司围剿;随后蚂蚁被暂停上市,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接下来则是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大促销,阿里、京东、苏宁等众多平台都交出了一份创造 历史 纪录的成绩。不过在双十一大促的时候,一份关于平台反垄断的意见建议文件出台,引发了资本市场的风暴,10大互联网公司在2天内蒸发了2.1万亿的市值。

不过这些事情都比不过拼多多的一个王炸,在双十一的时候,拼多多悄悄公布了第三季度的财报,整个财报公布了一大堆数据,不过最终大家读取到了一个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拼多多盈利了,拼多多第三季度营收142.1亿元,同比增长89.11%;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下,实现净利润4.664亿元。

随后整个资本市场疯狂了,在阿里、京东、腾讯、美团都在暴跌的时候,拼多多却逆势增长,市值一夜暴涨20%,目前已经突破了1600亿美元的,逼近万亿人民币大关。今年以来拼多多市值几乎已经涨了3倍多。创始人黄峥的个人身家一夜暴涨529亿人民币。不久之前,黄峥的身家一度逼近4千亿人民币,随后他放弃了10.1%的股份,其中大部分留给了员工作为股权激励,剩下的一部分捐给了慈善事业。这让他的身家跌到了2千来亿。不过黄峥还是逃不过自己的宿命,那就是命中注定他必须暴富。

黄峥减持了10.1%的股份,让自己的身家减少了千亿,然后他现在又一夜就赚到了529亿。今年以来黄峥平均一天可以赚到2亿多。

年初的时候,有一篇《 历史 级泡沫》文章不断在流传,大约的意思就是拼多多被高估,说拼多多只值美股13.8美元,如今不到一年的时间,拼多多市值暴涨到了134.21美元。连拼多多的天使投资人段永平都说,自己看不懂拼多多。

拼多多创办才5年时间,黄峥用了5年时间就把用户做到了7亿多,阿里创办21年也才拥有7亿多的用户。另外拼多多的GMV已经达到了1万亿,已经达到了京东的50%。京东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达到的成就,拼多多5年就做到了。

京东从创办到上市用11年,阿里也用了15年,拼多多则用了3年的时间。拼多多刚刚上市的时候,市值200多亿美元的时候,很多人就说拼多多被高估了,拼多多市值500亿美元的时候还是有人说它被高估了,后来拼多多市值突破千亿美元的时候,还是有人说它被高估了。如今拼多多已经涨到了1600亿美元,还是有人说它被高估了。那么到底是我们看不懂拼多多,还是拼多多真的被高估了?

其实简单来说,拼多多就是一个低配版的淘宝。其实当年淘宝也是靠着低端产品起家,后来才从C2C发展到B2C,并且衍生出了天猫跟淘宝两个体系。阿里上市之后,淘宝不断淘汰一些低端的买家,于是这些买家就流动到了拼多多,并且衍生出一个庞大的市场。

美团在去年宣布盈利之后,市值已经暴涨了4倍,拼多多如果可以继续保持盈利,并且迅速做大盈利规模,市值可能还会往上走。

这次拼多多所谓的盈利,其实也有一点水分,因为这次的盈利是“NON-GAAP”(非公认会计准则)下的,如果用GAAP(美国财务会计准则),拼多多还是亏损的。实际上拼多多4.6亿的利润,是通过股权激励、债权转让来的,实际上经营利润还是亏损状态。

那些质疑拼多多的人,大部分人都认为拼多多的流量都是补贴来的,如果拼多多停止补贴,那么流量就不见,拼多多没有核心竞争力。

事实上如果你说拼多多没有核心竞争力,其实也是在质疑阿里的模式,本质上拼多多跟阿里的商业模式一样,都是流量的二道贩子。阿里跟拼多多通过广告跟补贴,把巨大的流量吸引到自己的碗里来,然后再贩卖给平台的商家。第三季度拼多多的广告营收高达128.78亿元,同比增长高达92%。

从去年以来,拼多多在补贴力度下降的情况下,经营亏损不断收窄。拼多多盈利其实是早晚的事情。问题不是算能不能盈利,而是未来能盈利多少?拼多多一直做自己的低端市场,避开跟京东、阿里正对抗,那么就可以活得非常舒服,只是这样做天花板却非常明显。2千亿美元也就顶破天了。

如果拼多多要进一步突破,那么往上走,争夺京东跟阿里的高端市场,那么就是必须的了。那拼多多能否战胜强大的京东跟阿里就是未可知的因素了,甚至也会因此而拖垮自己。京东虽然市值不及拼多多,但是京东的护城河非常强大,京东物流体系不是一朝一夕搭建起来的。

拼多多接下来肯定会往两个方向走,一个就是物流,另外一个就是金融。其实说白了就是发展另外一个阿里巴巴。不过拼多多如果要靠阿里的模式,来战胜阿里那是不可能的。黄峥现在已经完成了第一步,那就是在腾讯的庇护下,在电商市场杀出了一条血路,并且站稳了脚跟,现在黄峥要思考绝对不是盈利,而是怎么去战胜京东,甚至是扳倒阿里这颗大树。

不过实际上拼多多市值大暴涨,最大的赢家不是黄峥,而是马化腾了。现在马化腾坐拥京东跟拼多多两大市值平台,两家公司一起发力,夹击阿里。现在马化腾在电商领域已经取得了成功,阿里在社交领域则是一片空白。京东加上拼多多的市值已经接近3千亿美元了,几乎接近阿里的一半了。

最近蚂蚁上市失败,阿里市值大跌,从8500亿美元跌到了7100亿美元,马云现在估计压力也不小。

㈥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的财富超越马云

Pinoo founder and CEO Colin Huang has surpassed Alibaba founder Jack Ma to bee the second-richest man in China
according the real-time billionaire list piled by Forbes.
Why it matters: Pinoo's 40-year-old founder
also known as Huang Zheng
saw his worth rocket in June
triggered by robust sales growth ring the annual June 18 shopping promotion known as 618.
Details: Huang
an ex-Googler
is now China's second-richest man with a worth of $45.4 billion
second only to Tencent's Ma Huateng whose worth is $52.6 billion. Huang holds a 45% stake in social e-merce platform
Pinoo. Jack Ma
who retired last fall from the daily operations of Alibaba to focus on philanthropy
saw his worth fall to $43.9 billion from $45 billion as of 5 p.m. the previous trading day.
详情:黄峥曾就职于谷歌,现在是中国第二大富豪,净资产达454亿美元,仅次于腾讯的马化腾,其净资产为526亿美元。黄峥持有社交电商平台拼多多45%的股份。马云去年秋季开始不再负责阿里巴巴的日常运营,转而从事慈善事业。截止前一个交易日的下午5点,马云的净资产从450亿美元下降到了439亿美元。
Pinoo didn't reveal sales figures ring the period
saying only that sales of milk formula increased 510% year on year ring the period.
"Pinoo users don't need to wait ice a year to get the best value for their money because they get the best value on our platform every single day
" the pany said in a statement.
Shares of Nasdaq-listed Pinoo have more than doubled in valu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boosting the e-merce pany's market cap from $44 billion on Dec. 31
2019
to $104.89 billion as of Monday.

㈦ 黄峥有多少个亿

拼多多的黄峥的财富有多少并没有相关报道。

黄峥拥有的财富大部分都是拼多多的股权,因为拼多多在美国上市了,所以其拥有的拼多多股权很容易被计算出来,折合多少财富。但是如果他想将此变成现金,可不容易。

因为黄峥是拼多多的大股东,而且他还是拼多多的实际控制人。虽然其号称自己已经退休了,但是所有人认为他仍然牢牢控制着拼多多公司。

在此情况下,如果他想出售股份,都会被证券市场认为是一种利空消息,股价都会下跌。如果他想将全部的股份全部套现变成现金,那拼多多的股价可能会跌的一分不值。如果他慢慢的一点点套现那么拼,多多的股价也会一点点的下跌。

人物介绍:

黄峥出身普通工人家庭,他深知我国还有庞大的低收入群体,而如何利用平台的力量帮助他们降低生活支出成为他成立拼多多的主要考量,于是社交+电商的模式应运而生。与阿里巴巴的商家大量批发不同,这种借助中国人特有的社交属性完成让利销售的模式很快在国内流行开来。

凭借社交电商的模式,拼多多很快异军突起掌握住下沉市场的份额,而拼单模式也成为一种新的电商营销手段。诚如黄峥所言,拼多多瞄准的客户就是国内的低收入群体。

为了降低商品售价,拼多多选择降低商户入驻成本,鼓励商家在平台上开设直营店铺,走薄利多销的路子。平台也尽量让利商家和消费者,当好自己服务者的角色。

㈧ 黄铮辞任拼多多董事长,拼多多股价跳水15%,是什么原因

这个股票为什么下跌,这应该不言自语吧。创始人现在都已经辞去董事长。下面可能会有培养接班的人,但是大众都不熟悉呀,都不像阿里巴巴已经培养了好多年,已经筛选了好几轮儿,就是马云不在,也可以完全正常的轮转。但是拼多多不行啊,拼多多目前只有这一个黄铮是在前面儿的。其他的谁都不知道,可能也会能正常运转,但是这个信息对大众来说确实是比较一个大的爆点

1.先辞任CEO,由辞任董事长

毫无疑问,拼多多是目前国内和淘宝、京东齐名的三大电商巨头之一。拼多多股价在去年翻了几倍,市值达到了2000多亿美元,而创始人黄峥持有29.3%的股份使得他的身价已经排到了国内第二,仅次于腾讯马化腾。

黄峥之前已经辞去了CEO的职务,由拼多多原来的CTO陈磊接任。昨日,黄老板又发表内部信告诉大家辞去了董事长职务,同样由陈磊担任。

2.虽然辞去了所有职务但仍然能够控制拼多多

在辞去董事长前,黄峥拥有拼多多29.3%的股份,但由于他的一票能够抵十票,因此黄峥其实能够在股东大会上控制超过80%的表决权,妥妥的实际控制人。

在辞去一切职务后,黄峥的身份只剩了拼多多的大股东,他那29.3%的股份在股东大会上也不再能够一票当十票用了。换言之,黄峥的表决权停在了29.3%上。相比于之前超过八成的表决权,29.3%显然少了太多,甚至让人觉得黄峥可能已经失去了对于拼多多的实际掌控。

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29.3%的持股比例仍然十分庞大,能够使黄峥依然坐稳第一大股东的位子。

我们再来看看陈磊的情况。他是拼多多的懂事长兼CEO,这人毕业于清华大学,是黄峥在美国留学时的同学。同时,陈磊也是拼多多的联合创始人,在和黄峥一起创立拼多多前已经和他一起创业过几次,两人至少有十三年的共事经历。换言之,陈磊是黄峥的铁哥们、嫡系部队,现在由他全权负责拼多多的日常经营,其中的关系可想而知。

3.黄峥辞去一切职务的原因之一

黄峥在给拼多多员工的内部信件里提到了辞去董事长的原因,主要是外部和内部两方面的。

在我看来,原因之一就是要符合监管要求。这几个月来,国家对于平台垄断加大了管控,阿里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反垄断机构都进入内部进行调查了,不排除下一步对其他大型平台的反垄断监管加码。黄峥这个时候辞去相应的职务其实是在向监管层示好,告诉监管“我根本不想利用垄断地位做任何破坏公平竞争的事情”,辞职也有可能是为拼多多未来一些符合监管要求的动作做前戏准备。

4.黄峥辞去一切职务的原因之二

黄峥在信里提到辞职后会投身于基础科学的研究,争取成为一名科学家实现小时候的理想。商业奇才黄老板说的确实是实话,至少大部分是实话。黄峥是80后,才41岁,已经成为了中国第二富有的人,实现了财富自由。对于这样的人来说,钱真的只是一个数字而已,他拥有资本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很多人努力工作实现财富自由的目的就是能随心所欲去完成一些想实现的事情,黄峥也是这么一个情况。

同时,黄峥是一位不太爱参与社交的人。辞去职务后他就能够把公司运营的琐事交给其他人了,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当然,如果涉及拼多多的重大战略调整,相信他还是会有以大股东的身份进行决策。

另外一方面,基础科学的研究也能为拼多多提供一条新的发展之路。拼多多的日活人数、GMV都已经非常庞大了,要在红海市场中再获得突破已经非常困难了。如果能够再基础科学上有所突破并将其与商业结合起来,那拼多多整条产业链也许能够被再次激活,寻找到蓝海市场后拼多多才能再进一步。

1.创始人辞职造成资本市场短期看衰

不论黄峥是否还是拼多多的第一大股东,也不管新任的董事长兼CEO陈磊和黄峥有着怎么样的革命友情,创始人在壮年时辞任集团内所有职务必然会让外界担心拼多多未来的发展,就像如果马斯克突然从特斯拉辞任、扎克伯格突然从FACEBOOK辞任也都会导致这两家美股明星 科技 公司的股价大幅下跌。

资本市场本就容易反映过度,面对一个小消息都能迅速、夸张地在股价上做出反映,更何况是创始人辞任董事长这样的大消息呢?再加上去年拼多多的股价涨幅巨大,持有筹码的投资者借助这个偏利空的消息获利了解部分收益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2.让市场担心为适应监管还会有下一步举动

前面说过,拼多多作为国内最大的电商平台之一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垄断地位。同时,最近围绕拼多多的负面新闻也不少,随便说几个吧。多多买菜员工凌晨下班、在路上猝死;拼多多员工入职时就被明确要求996(但收入是真的高);社区团购为了几颗青菜的流量费尽心思等。

这些负面新闻加上垄断地位让人担心黄峥辞任董事长会有其他一些隐情以及拼多多之后可能有进一步符合监管的大动作。这些担忧同样会反映在股价上,毕竟股价其实是对一家企业未来发展情况的预测而不是现有经营状况的反映。


3月17日拼多多董事长黄峥发布2021年度致股东信,宣布董事会已批准其辞任董事长,由联合创始人、现任CEO陈磊接棒。这内容有点大哦,试想谁会愿意自动离开自己一手养大带大的孩子?

说明他压力越来越大了,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企业运转机制、股东、超级会员、内部管理、技术、内功与后劲等等,

更来自于经济发展不尽人意、实体趋势虚弱、同业竞争残酷、自身硬功需要提升、 社会 民意、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个人人生规划和转型等等。

总之,一切的根源来自于压力,来自于内外部压力,来自于对自身的不可控。

科学家确实才是他最冷静最科学的选择,因为科学家对于任何 社会 、任何阶层来说都是需要的,都是有意义的!

热点内容
保险怎么进入股市 发布:2025-07-13 18:02:07 浏览:575
货币市场账户怎么查询 发布:2025-07-13 18:02:05 浏览:223
台积电历史股票最低价 发布:2025-07-13 17:46:49 浏览:998
一汽马自达厂家金融是什么 发布:2025-07-13 17:39:26 浏览:381
股市怎么样看股票竞价买入 发布:2025-07-13 17:36:05 浏览:887
长阳科技股票分析 发布:2025-07-13 17:32:05 浏览:377
到哪学习如何炒股 发布:2025-07-13 17:26:16 浏览:220
美国股票凯尔索科技 发布:2025-07-13 17:24:02 浏览:955
期货指标自编的程序怎么设置 发布:2025-07-13 17:00:36 浏览:286
胶州维修基金去哪里交 发布:2025-07-13 16:51:26 浏览: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