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如何理解货币是什么

如何理解货币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1-08 19:03:52

A. 货币是什么意思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俗称金钱。货币是国家度量物品价格的工具,是购买货物、保存财富的媒介,同时也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反映个体与社会的经济协作关系。
货币的契约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一般等价物、贵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它可以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延期支付标准和记帐单位。
货币种类包括硬币、纸币、存款货币、储蓄货币、准货币以及货币替代物。从形式上货币可分为实物货币和形式货币。实物货币本身是一种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包含价值量,如羊,贵金属等。
形式货币本身没有价值量,它的价值是契约约定的,只有契约价值。货币的购买力决定于货币的契约价值,但实物货币的购买力也会受自身商品价值的影响,通常实物货币的商品价值小于其作为货币的契约价值。


B. 简述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它的职能

1货币的含义:经济学中被称为货币的东西,就是日常人们生活中被称为钱的东西.是被社会普遍接受的商品、劳务交易媒介和支付工具.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具有普遍接受性是货币的重要特征.2、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它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一是产生的时间不同;一般等价物产生在前,货币产生在后;二是一般等价物在时间、地域、材料的质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货币是由金银固定地充当的.
3、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两种基本职能.货币的基本职能指的是货币一产生就具有的职能.

C.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它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一是产生的时间不同。二是一般等价物在时间、地域、材料的质地上是不固定的,而货币是由金银固定充当的。货币是一种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约定。这一理论能够经受严格证伪和逻辑论证,解释所有货币有关的经济学现象,并为所有的经济学实践所检验,为几百年的货币本质之争划上了句号。

D. 什么是货币 带你详细了解货币

1、货币是购买货物、保存财富的媒介,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

2、“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约定,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经济协作关系。

3、货币的契约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比如一般等价物、贵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它可以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延期支付标准和记帐单位。实物货币是专门在物资与服务交换中充当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人们的商品价值观的物质附属物和符号附属物。既包括流通货币,尤其是合法的通货,也包括各种储蓄存款,在现代经济领域,货币的领域只有很小的部分以实体通货方式显示,即实际应用的纸币或硬币,大部分交易都使用支票或电子货币。

4、货币区是指流通并使用某一种单一的货币的国家或地区。不同的货币区之间在互相兑换货币时,需要引入汇率的概念。在现代经济中,货币起着根本性和基础性的作用。

5、在宏观经济学中,货币不仅是指现金,而且是现金加上一部分有形和无形的资产。

E. 什么是货币

货币(Money)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俗称金钱。 通货(Currency,CCY)是度量价格的工具、购买货物的媒介、保存财富的手段,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包含流通中的货币、银行券等。
货币的职能有哪些
1、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买卖的过程中,发挥交换媒介的作用;
2、 价值尺度:是指用自身价值作为尺度,来衡量和表现其他商品价值的一种职能;
3、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所执行的职能;
4、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象征从而被贮藏
货币的通俗定义有多种,
1、 是把货币等同于现金,把货币仅仅定义为现金,对于经济分析而言是过于狭窄了。因为可开列支票的存款在流通领域中与现金一样,都可用以支付所购买的商品与劳务。如果我们把货币定义为现金,那么我们就难以把货币与人们所进行的全部购买活动联系起来。事实上,正是因为货币与购买相关联,才使货币问题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因此,在现代经济学中必须把可开列支票的存款与现金一起包括在货币的定义之中。
2、 货币的另一种通俗定义是把货币等同于财富。把货币定义为财富,从而把货币与股票、债券、不动产等相混同,那么在经济分析中就无法界定货币的基本特性。事实上,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一般性代表,但货币并不等同于社会财富本身,它只是社会财富的一部分。
3、 货币的第三个通俗定义是把货币等同于收入。收入是一定期限内的流量,而货币是某一时点」存量,若把货币定义为收入,那么货币量将无法计量。
拓展资料:货币来源于古代的物物交换。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最早是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实物货币,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最早实物货币。

F. 什么是货币

货币(Money)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俗称金钱。

通货(Currency,CCY)是度量价格的工具、购买货物的媒介、保存财富的手段,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包含流通中的货币、银行券等。

货币政策调控作用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货币政策可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达到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的调节,使经济达到均衡。当总需求膨胀导致供求失衡时,可通过控制货币量达到对总需求的抑制;当总需求不足时,可通过增加币供应量,提高社会总需求,使经济继续发展。

同时,货币供给的增加有利于贷款利率的降低,可减少投资成本,刺激投资增长和生产扩大,从而增加社会总供给;反之,货币供给的减少将促使贷款利率上升,从而抑制社会总供给的增加。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无论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多么复杂,从总量上看,都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不变价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提高利率可使现有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即期社会需求,同时也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则相反。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货币政策通过对利率的调节能够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低利率鼓励消费,高利率则有利于吸收储蓄。

(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储蓄是投资的来源,但储蓄不能自动转化为投资,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依赖于一定的市场条件。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利率的变化影响投资成本和投资的边际效率,提高储蓄转化的比重,并通过金融市场有效运作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热点内容
股票交易软件怎么设置筹码 发布:2025-07-13 06:28:08 浏览:317
融资租赁对股票有什么影响 发布:2025-07-13 06:14:46 浏览:325
股票交易里的n表示什么 发布:2025-07-13 05:54:47 浏览:486
平安基金如何改分红 发布:2025-07-13 05:46:25 浏览:932
资产和金融有什么区别 发布:2025-07-13 05:42:17 浏览:427
中国股票下跌中国房产有没影响 发布:2025-07-13 05:34:09 浏览:992
英雄互娱科技股票代码 发布:2025-07-13 05:34:08 浏览:177
为什么印加没有货币功能 发布:2025-07-13 05:28:24 浏览:339
中电广通股票历史行情 发布:2025-07-13 05:27:45 浏览:419
中宏退市买了股票的散户钱怎么办 发布:2025-07-13 05:22:29 浏览: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