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超发货币会怎么样
❶ 超发货币有什么危害
货币超发是透支国家信誉,最后肯定天翻地覆。
货币超发就是政府打劫国民财富,紧凭一张张废纸就可以向 社会 换取各种物资所需, 社会 物资减少货币增加带来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货币购买力下降,民众生活水平下降,民国末期一堆货币买不了一餐就是这么产生的。
2002年底,中国M2是18万亿元,十年后是92万亿元,至今已达200万亿元以上,多了10倍左右。房地产的核心是对冲印钞,起到了保值作用。只要印钞机不停,房地产就是保值工具。原来的想法,通过印钞劫富济贫。富人钱多,让富人的钱贬值,通过基建给农民工发工资,以工代赈。但是富人也聪明,把钱换成房子了。穷人没啥钱,你涨价,我就涨工资,反正总要过下去。人们疯狂买房,是对人民币没有稳定预期,存房不存钱。正常国人的财富其实就是自己的房子。所有人,所有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就是房价。降低房价,操作是很简单,但是后果谁也不愿意承担,现在没有真他支柱产业,房价一垮,经济三到五年起不来。因为国内没有其他保值渠道,印,得罪了持币待购的少数人,不印,楼市会在一年内崩盘,得罪了大批失业的人,你说怎么办?为了不让发财变得简单,限购房产税二者必有其一。今后,是房价决定货币,不是货币决定房价,为了维系房价,货币必须紧紧跟上。所有印出来的货币,只要出了银行的门,半年后肯定是在楼市趴着…
❷ 超发货币有什么危害
没有任何危害,关键是我们的货币发太少了,这是对经济的重大危害。
2002年底,中国M2是18万亿元,十年后是92万亿元,至今已达200万亿元以上,多了10倍左右。房地产的核心是对冲印钞,起到了保值作用。只要印钞机不停,房地产就是保值工具。原来的想法,通过印钞劫富济贫。富人钱多,让富人的钱贬值,通过基建给农民工发工资,以工代赈。但是富人也聪明,把钱换成房子了。穷人没啥钱,你涨价,我就涨工资,反正总要过下去。人们疯狂买房,是对人民币没有稳定预期,存房不存钱。正常国人的财富其实就是自己的房子。所有人,所有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就是房价。降低房价,操作是很简单,但是后果谁也不愿意承担,现在没有真他支柱产业,房价一垮,经济三到五年起不来。因为国内没有其他保值渠道,印,得罪了持币待购的少数人,不印,楼市会在一年内崩盘,得罪了大批失业的人,你说怎么办?为了不让发财变得简单,限购房产税二者必有其一。今后,是房价决定货币,不是货币决定房价,为了维系房价,货币必须紧紧跟上。所有印出来的货币,只要出了银行的门,半年后肯定是在楼市趴着…
超发货币有什么危害?
长话短说。超发货币的危害就是物价飞涨,就业困难,钱不值钱且很难挣到钱。
老百姓把钱花掉痛心,把钱留着贬值。于是人心惶惶,情绪波动。甚至怨天尤人,牢骚满腹(怨声载道,民怨沸腾)。
个人认为:就业稳定才能人心稳定;收入稳定才能家庭稳定;物价稳定才能 社会 稳定; 社会 稳定才能政局稳定。反之亦然。
❸ 全球货币超发是什么意思
全球货币超发简单理解就是钱印的比实际需求的多。通常货币超发,指发行的货币面值总额大于经济价值总量的现象,一般应当等于或小于经济价值总量的70%,是指货币发行增长速度超过货币需求的增长速度。
货币超发按照货币学基本原理还可以这样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每增长出1元价值,作为货币发行机构的中央银行也应该供给货币1元,超出1元的货币供应则视为超发。
货币超发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物价快速上涨,钱贬值越来越快。全球货币超发后需要每个国家进行重视,因为在货币超发后极易引发通货膨胀危机,这对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需要各个国家出台政策进行应对。
货币超发后还会导致贫富分化加剧,通常超发的货币最先流入了优秀的企业和政府国企手中,只有这样才能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和生产经营等,导致部分人更加的富有,但是大多数平民老百姓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实惠。
❹ 货币超发对股市的影响多大
正常情况下超发货币对股市的影响是推高,但不排除经济面极为不好的反作用,变成股市暴跌
❺ 超发货币有什么危害
超发货币,就跟很多客观事实一样,对一些人有利,对一些人有害。不能一概而论。超发货币,对拥有实物资产为主的人来说,是有利的,因为他们通过超发货币而货币贬值,使自己相对更富裕了,而对那些不太富裕的人来说,因为他们资产不多,只能储存一些现金,以备不时之需,超发货币而来的货币贬值,对他们来说,简直是飞来横祸。
货币超发就是政府打劫国民财富,紧凭一张张废纸就可以向 社会 换取各种物资所需, 社会 物资减少货币增加带来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货币购买力下降,民众生活水平下降,民国末期一堆货币买不了一餐就是这么产生的。
2002年底,中国M2是18万亿元,十年后是92万亿元,至今已达200万亿元以上,多了10倍左右。房地产的核心是对冲印钞,起到了保值作用。只要印钞机不停,房地产就是保值工具。原来的想法,通过印钞劫富济贫。富人钱多,让富人的钱贬值,通过基建给农民工发工资,以工代赈。但是富人也聪明,把钱换成房子了。穷人没啥钱,你涨价,我就涨工资,反正总要过下去。人们疯狂买房,是对人民币没有稳定预期,存房不存钱。正常国人的财富其实就是自己的房子。所有人,所有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就是房价。降低房价,操作是很简单,但是后果谁也不愿意承担,现在没有真他支柱产业,房价一垮,经济三到五年起不来。因为国内没有其他保值渠道,印,得罪了持币待购的少数人,不印,楼市会在一年内崩盘,得罪了大批失业的人,你说怎么办?为了不让发财变得简单,限购房产税二者必有其一。今后,是房价决定货币,不是货币决定房价,为了维系房价,货币必须紧紧跟上。所有印出来的货币,只要出了银行的门,半年后肯定是在楼市趴着…
❻ 货币超发对股市的影响多大
中国货币超发为何没有引发通胀?
抛开情感从客观上来说,中国在这场货币发行大赛中也不能独善其身,甚至可以说是名列前茅。对中国国内经济来说,中国需要印钞,这能带来经济的繁荣。而且,我们印钞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保护出口,被动印钞来平抑人民币汇率。
按常理来说,大幅度印钞最大的顾忌就是会产生通货膨胀。最近世界范围内大幅度的量化宽松,产生通胀的压力越来越大。目前,中国的广义货币M2超过100万亿。中国发行这么多的货币,为何没有引起显著的通胀?中国的货币发行后都流失到了哪里?会不会有什么隐患呢?
首先,中国的货币超发本身并不马上意味着经济的失调和通胀的产生。我们货币量M2远远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冠军有一定的理由和基础。在美国,银行体系的总资产仅大约12万亿美元,而股票与债券市场的市值超过了60万亿美元,即在美国经济中直接融资比例超过了80%。而与之相反,在中国,银行系统总资产超过80万亿元,而股市债市规模则仅仅为20万亿元。资本市场的欠发达使得大量的资金无处消化,进而导致了M2的激增。当然,也正是在目前中国这样的金融体系资源配置效率下,大量货币发行后进入股票市场或者期货市场等黑洞漩涡中。以至于在中国,为了解决实体经济的融资问题,需要特别多的货币发行。
然而这还不能成为全部的理由,不能说中国的货币超发就没有任何问题了。中国的货币超发现在没出现问题,不代表以后就没问题。
在经济学上,货币发行量代表的只是一个国家通胀的潜力。也就是说,印钞只是代表一种潜力,而并不马上产生通胀,从印钞到产生通胀,是需要一段过程来传导的。从国外经济学统计来看,货币M2到通胀的传导过程,可能只需要1年时间。但这个传导过程,放在咱们中国这样特殊的国家,那可就说不定了,也许这个传导过程会很长很长。
货币发行到通胀的这个传导过程时间取决于什么呢?我们能想到一些术语,比如产能过剩。假设各行业都是产能过剩,产品供给超过需求,那么即使货币再多,也未必能推高这种产品的消费价格。显然,这个传导时间就变长了。
当然,类似影响传导时间的因素有很多很多,但这都不是关键。中国为什么从印钞到通胀的传导时间很长呢?关键的所在是房地产。我们只要印出一块钱来,无论这钱是首先流到老百姓、企业家还是一些官员手上,都被用来推高房地产价格了。这是一种中国人的习惯所致,也是中国经济刚刚开始崛起的必经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无论老百姓、企业家还是政府官员,都喜欢寻找一种安全感、一种保障。买房就是一种最好的投资、一种最好的安全感、一种最好的保障。
由此,中国进入了全民买房时代。无论是老百姓、企业家还是政府官员,只要有了钱,必先买房,无论是一套、两套还是一百套。而用在消费品上的钱却越来越少,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消费率会越来越低。像粮食、蔬菜等消费品对应的CPI没有明显的上涨,这就是中国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通胀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中国印出来的钞,大半变成了投资,尤其是房地产投资。
有人会问了,那买房的钱不是钱么?房价不也应该算入CPI么?还真别说,房价还真不能计入CPI。宏观经济学的这种设计是对的,房子属于一种投资,不是一种消费。买了房子,你甚至可以在几年后以更高的价格卖出去,这跟消费品有最本质的区别。所以,房价确实不应该计入CPI。
有人说,那房价涨难道就跟通胀无关了么?答案是,房价涨确实应该跟通胀有关,但计入CPI的应该是房租,而不应该是房价。尤其对于中国这样的国家来说,无论是房价还是房租都占据了生活中很大的一笔钱,很多在大城市的人都深有感触,自己一个月的收入几乎一多半被用来交房租了,更别说买房了。也就是说,房子明显是跟通胀有关联的,具体的关联点是房租。
既然房租要计入CPI中,而且在生活支出中占据那么大的比例,那么它在CPI中的比重一定要很高才对。问题是,在我国实际统计的CPI中,房租所占的比重很低很低。虽然有关部门从来不公布权重,但能推算出来,这个权重一定高不了。也就是说,是因为这个权重问题,才让公布出来的CPI比我们实际感受的要低很多。
所以,有两个结论是可以得出来的:第一,中国实际的通胀应该比官方公布的CPI涨幅要大一些,但还没到多严重的地步。第二,货币超发,现在虽然没出现严重的通胀问题,但不代表以后就没问题。只是中国从印钞到通胀的传导过程太长,这种通胀的潜力还没有显现出来。
对于一国经济整体来说,货币发行权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握在政府手上,提高了政策效率,是利于发展的。但我们并不能因此便忽视其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们应该要做的是: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减少贫富差距,加强法律制度建设杜绝贪污腐败,让民众牢牢抓住经济发展的果实,国富民也富,这才是真正的强大!(许一力)
❼ 超发货币有什么危害
货币超发是双刃剑,用得好国强民富,用不好水深火热,经济崩溃
很多人说货币超发,普通人没有一点好处,其实是不对的,适当的超发货币,对国家和对普通人都是有好处的,如果钱一直不贬值,物价一直不变会造成通货紧缩。
国家可以通过货币贬值,来让货币流通,扩大内需,促进商品的流通,促进经济的发展。
如果钱一直不贬值,物价一直不变的话,会导致市场上面流通的货币越来越少,因为大家都会把多余的钱存起来,市场对货币的需求量变大,会造成通货紧缩,物价持续下降,生产投资减少,失业增加居民收入减少。
对普通人来说,适当的货币超发也会有好处,就以房价来说,20年前买房的人应该体会到这个好处了。
房价其实一直都是很贵的,1981年,广州的第一个小区售价就是1000一平米,1990年,北京的房价就是1200一平米,大家想一想对应当时的房价和工资,几个人买的起住房。
后来房贷出现之后,大家可以贷款买房,贷款三十年虽然利息很高,但是我们的还款压力是越来越小的。
2000的时候买一套房,一个月还款1000元,当时还贷压力非常大,十年过去后,在2010年的时候一个月1000的房贷还多吗,20年过去了,在2021年的今天,一个月1000的房贷还多吗?
我就认识一个人,当时在2006年的时候买了一套房,当时一个月的房贷是1300元,十年过去后,你在看你觉得多吗?
80年代的时候,是没有几个人买得起房的,当时的房子要全款买,适当的货币超发,房贷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福利。
但是如果货币超发泛滥了,就会造成经济崩溃,贫富差距拉大。
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货币超发的时候,富人会越来越有钱,但是穷人就会财富缩水。
因为多超发的货币是银行通过富人的手,来流向与市场,富人什么都不用做,时间差就可以让富人越来越有钱。
假设现在市面上有100亿的货金在流通,银行多印发了十亿的货币,准备投入市场。
我是一家工厂的老板,以前我购买一亿的原材料生产出来的货物,利润是1000万,现在我手里没钱了,因为我有资产,我就去找银行贷款10亿,使用期一年,银行说可以,但是你要支付5000万的利息,我一算还有5000万的利润我就答应了。
然后银行就把多印发出来的10个亿给我了,这个钱现在就在我手里,我没有去买东西,市场上面的钱没有增加,所以货币还没有贬值,然后我把这十个亿都用来买了原材料去生产,当我把这十个亿花出去之后,市场上面流通的货币就变成了110亿,然后货币就贬值了。
货币贬值之后,我生产出来的货物就更加值钱了,以前利润只有1000万,但是因为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现在有了1500万的利润,我把这些货物卖出去之后,得到了1.5亿的利润,
我还掉银行5000的利息之后,应该是只有5000万的利润了,但是我发现有了一个亿的利润,比货币贬值前的利润足足多出来一倍,即便扣除掉货币的贬值率,我的钱也比以前增加了。
就是这个时间差,让富人越来越有钱,如果货币的超发越多,钱币贬值越厉害,富人的钱就越来越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更严重点就像通货膨胀肆虐的委内瑞拉
委内瑞拉就是货币超发太严重了,钱币贬值太厉害了,买一袋米都要提一袋钱去,这个时候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
富人也不能通过货币贬值的时间差来让财富增长了,普通人直接就饭都吃不起了。
货币超发的危害和好处都有,就看超发的程度了,用好了国强民富,用不好就经济崩溃
2002年底,中国M2是18万亿元,十年后是92万亿元,至今已达200万亿元以上,多了10倍左右。房地产的核心是对冲印钞,起到了保值作用。只要印钞机不停,房地产就是保值工具。原来的想法,通过印钞劫富济贫。富人钱多,让富人的钱贬值,通过基建给农民工发工资,以工代赈。但是富人也聪明,把钱换成房子了。穷人没啥钱,你涨价,我就涨工资,反正总要过下去。人们疯狂买房,是对人民币没有稳定预期,存房不存钱。正常国人的财富其实就是自己的房子。所有人,所有经济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就是房价。降低房价,操作是很简单,但是后果谁也不愿意承担,现在没有真他支柱产业,房价一垮,经济三到五年起不来。因为国内没有其他保值渠道,印,得罪了持币待购的少数人,不印,楼市会在一年内崩盘,得罪了大批失业的人,你说怎么办?为了不让发财变得简单,限购房产税二者必有其一。今后,是房价决定货币,不是货币决定房价,为了维系房价,货币必须紧紧跟上。所有印出来的货币,只要出了银行的门,半年后肯定是在楼市趴着…
马克思说;故意制造货币贬值,那就是赤裸裸的从民众手中抢钱!
❽ 货币超发有什么后果
试答下:看了上面的回答,均是学院式,然并✘。现来个无招式回答,希望对你理解并利用经济现象有所帮助。
货币超发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经济循环,不同经济周期节点,不同超发力度强度会有不同作用后果,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各种作用后果的显象去发现,并进一步利用或釆取相应的策略。
货币您可以把它理解为水,超发力度和强度你可理解为降水的强度。这样你就可以理解我说的具体事情具体分析了,假如水系足够发达,蓄水池够多够大,效果或后果就会不同。现实中美元是世界货币,加之美式文化之宣传,它有足够大的蓄水池(最大的资本市资产市场,以美元为锚的它国资本资产市场,深入人心意识的避险货币及现钞存贮,结算工具),它有足够大的水系(最大经济体的经济循环,深入其附属国或贸易交往国的经济循环等)。但美元并非可以无限滥发,定量上(理论上最大它不能超过这个
界的经济总量加蓄水池的量),否则洪水涛天美元就此泯灭。
综述:一国的货币量取决于经济生活中它的水系循环范围与蓄水池及其关联的其他因素,假定各项因素不变(实际上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的条件下,适度超过社会经济需求的货币政策会促进经济的发展,不满足需求的紧缩会抑制经济增长。而严重超过滥发货币,则无可持续性,容易造成虚假繁荣进而导致经济金融危机。(具体表现:初期,需求异常增长,企业盈利异常,经济增速异常加快。中期,企业扩产,各项要素市场如设备、资源、原材料、人工上涨,企业成本增加,进一步推动产品销售价格上涨,股市房市收藏品奢侈品价格上天。末期,需求乏力,股市房市大跌,资金紧张断裂,泡沫破灭,企业破产,人员大量失业,经济螺旋式沉伦,一地鸡毛)
❾ 怎样应对货币超发
买房可以应对货币超发,轻松跑赢通货膨胀。
我们先来看一个恶性通货膨胀案例。
1982年一津巴布韦元可以兑换1.47美元,这时津巴布韦元比美元还值钱。
2006年津巴布韦的年通胀率为1042.9%。2007年冲到10000%以上。2008年6月末,津巴布韦货币的汇率已跌至1美元兑1000亿津巴布韦元,此时,普通人买一个面包,需要1000亿津巴布韦元。
2009年,津巴布韦的通胀率达到惊人的231000000%,津巴布韦央行发行了100万亿面值的纸币,成为世界上“零”数最多的纸币。
如果你在1982年有1000亿津巴布韦元,折合美元1470亿美元,你是毫无疑问的世界首富。到了2008年,你的钱只够买一个面包了,你已经成为穷光蛋了。恶性通货膨胀就是这样可怕。
如果是恶性通货膨胀,现金和存款的购买力,几年内就会接近零,如津巴布韦恶性通货膨胀。
如果是温和通货膨胀,现金和存款的购买力也会持续贬值,这种现象遍布全球各国。
世界各国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印钞成本几乎为零。信用货币的锚定物不再是黄金,而是各种债券、股票、有价证券。这些货币发行锚定物都不具有天然的稀缺性,都容易导致信用过度扩张,进而产生货币超发。如果是无锚印钞,必然会产生恶性通货膨胀。
房子是稀缺性资产,地段稀缺性、配套稀缺性和实物稀缺性,这三种稀缺性叠加,牢牢构建了房子的天然稀缺性,因此,买房是应对货币超发的最佳选择。
2020年各国央行疯狂印钞,全球八个主要经济体印钞近100万亿人民币,这就是货币超发。全球大通胀下,富人和中产阶级纷纷买房抵御通货膨胀,北上广深房价因此集体大涨。
由于货币超发长期客观存在,我个人认为,普通人有了首付应当及时买成稀缺性房子,这是富人和中产阶级都在做的事情。
按照货币是为了经济增长服务来测算,也有40万亿的货币剩余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闲钱,它以各种形式存在在体系内外,不管怎样,正如周其仁老师所言,超发的货币都是一只大老虎,而且更为严重的是这只大老虎越养越大(货币依然超发),以后定会祸患无穷,最近我们看到管理部门发出一个积极的信号那就是货币政策出现了一定的变化,比如意外加息等等,但是很明显加息等手段都只是一种修正,而且在我看来作用很有限,需要从多方面谋划天量货币的问题。
首先要找出问题症结---就是管理部门超发货币,以后发行的速度要结合国内外情况,有所控制,有所起伏,另外对于已经放出的祸患,尽最大力量回收,比如加大正回购的力度,以抽回部分流动性。
另外一方面对于市场中的资金努力为其寻找出路,我们看到今年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就是天量货币引发的资金自发寻找出路的一种现象,从这个角度说资金的拥有者并没有错,他们相对民众很富有,但相对不断贬值的货币,也要实现资金的保值和增值,所以我认为此时政府因引导行业资金的进入,以使资金进入到许多符合发展趋势的产业和领域,也就是分流市场资金,不至于使资金过度集中,产生局部过热,从而影响全体人的生活,另外我的一个想法就是引导富有之人去消费,我们一直鼓励民众去消费,却没有鼓励富人去多消费我想是不合适的,我认为应鼓励富人多消费以此多给民众创造获得财富的机会
再则就是进一步推动改革,特别是垄断行业和其他存在壁垒的领域向民间资本放开,以吸纳,消耗更多的资金,另外就是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使过量的货币输送出去,或投资,或消费购买自己需要的原材料,技术和产品。
当然最重要的是货币发行速度和量,要控制,但也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我想通过放货币来维持经济快速增长的想法短期内不可能改变,如此,只能在既定货币下,讨论,思考资金的出路问题了!而对于老百姓来说,在不影响未来生活或者预期能保证生活的情况下,多消费,少存钱,多买实物,进行投资包括股票和商品房。
货币超发会引发通货膨胀。
1. 货币恶意超发型通货膨胀: 如1948年中华民国,津巴布韦。
这种现象非常极端,一般不会发生,暂且不谈。
2.需求型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在于总需求过度增长,总供给不足, 全球各国都有它的影子,这是中国一直通货膨胀的一个根本原因。
应对:
a.持有资产,不要过多的持有现金
b.学习投资能力,获得的收益足以对抗通胀
c.购买实物黄金
最后:希望更多的读者在留言区踊跃发言,一起探讨,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