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如何流通到全球
A. 货币的流通手段
x价值尺度: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时,只能用现实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贮藏手段:作为储藏手段的的货币应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支付手段:可以是现实货币,也可以是转帐手段。
国际货币: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只有贵金属金银充当世界货币,现在某种纸币,如美元也用世界货币职能。
拓展资料:
货币(Money)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俗称金钱。
通货(Currency,CCY)是度量价格的工具、购买货物的媒介、保存财富的手段,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包含流通中的货币、银行券等。
基本含义
关于货币的本质仍然存在大量的争论。经济学的货币概念五花八门,最初是以货币的职能下定义,后来又形成了作为一种经济变量或政策变量的货币定义。传统上,货币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
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
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
购买力的暂栖处;
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
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等等;实际上,上述6条都属货币的职能定义。
最新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约定。
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约定。这一理论能够经受严格证伪和逻辑论证,解释所有货币有关的经济学现象,并为所有的经济学实践所检验,为几百年的货币本质之争划上了句号。
货币本质的逻辑推理和证明:
当市场处于物物交换阶段时,交换能否发生取决于交换双方的供给与需求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并不总是存在的,可能甲余A 缺B,而乙余B缺D,如果只存在甲乙双方,那么交换就无法进行。
假定存在丙,他余D缺A,那么在某个约定下,交换就可以在甲乙丙三者间以双方交换的形式发生。 这个约定就是:乙与丙约定可以用A来换取D,这样他就可以用B来和甲交换A,尽管A并不是他最终需要的,它充当了交换媒介的角色。
我们把在这个事例中的角色延伸开来,把甲指代成买家,乙指代成卖家,丙指代成市场,它既可以是某个丙,也可以是内部存在交换的组合。这样A就充当了通货的角色,即甲用A来向乙购买他所需的B,而乙则持有A并用它来和丙交换D.
B. 世界上大量的货币是怎样流通的都经过那些渠道 关于这类的书有没有真的谢谢了
这方面的书比较零碎。这个问题可以简单的描述一下。
货币是怎么流通的呢,首先要有个货币发行机构,或者说是货币的铸造机构。现代社会而言,这个责任的承担者,是各国的央行,就是中央银行,我国的央行叫做中国人民银行。他有印刷货币的权利。
他印刷出来的货币怎么流通呢,怎么流到人民大众的手里呢。具体是这样的。一般而言,中央银行把钱在给各大商业银行。我国而言,就是建行,工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了。这些商业银行,把从中央银行获得的钱,贷款给企业,商业团体,人民群众等。普通人民给企业打工,获得工资,除了消费,又把剩余的钱存储到了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又可以把这些贷款出去。整个社会基本上就是这样运行的。
各国的货币之间,可以通过不同的汇率进行兑换,这样全世界的货币就成了一个整体。
要想详细的了解的话,可以在网上搜下 货币银行学 之类的书。不过专业性质都比较强。
C. 国家与国家的钱币都是怎么流通的比如:美国卖中国东西,中国给美国人民币,在美国 人民币不就成废纸...
中国给美国人民币的话,美国是不会带回去的,一般来说,美国会要求中方支付美元等“国际流通货币”,国际流通货币有十几种,包括美元、英镑、欧元、日元等,人民币目前还不是国际流通货币,如果特殊情况支付了人民币,美国会把它在中国消费掉,比如支付劳动力工资,购买商品等,国际流通只接受国际流通货币。
一种货币要能成为国际硬通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发行国之综合国力要够大、够强;2.发行国的内部要高度整合凝聚;3.在国际间广为接受及流通,能成为贸易结算货币及储备货币。除此之外,在已被国际接受之后,更要严守货币纪律,不可滥印滥发。 以这些标准来集中衡量主要货币,则日元在第一个条件上“略输文采”;欧元在第二个条件上“稍逊风骚”;至于美元,具备了所有三个条件,却未能珍惜,近年来完全无视货币纪律,不惜饮鸩止渴,滥印美钞,终致开始面临来自全球的质疑、批评与挑战。我曾指出,这正是“秦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的场景。
D. 货币是怎么流到市场的
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五种职能。
充当货币的特殊商品,是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的。人类最初的交换是偶然发生的物物交换。随着生产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成为经常的行为,由于价值的使用价值之间的矛盾,使物物交换遇到困难,于是,在交换过程中就有某一种商品从一般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其它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经历了几个过程后,贝币、刀币、金币、银币、到现在的纸币)现在所有商品只要转化为货币,就可以用来交换任何商品。
货币的发行:是国家银行象流通界投放货币的行为,货币的发行要遵循货币的流通规律: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等于要用货币购买的商品价格总额除以单位货币平均周转次数。
货币的投放:是银行的货币支出大于货币回收的部分,国家通过支付工资、采购商品、货款等渠道将货币投入市场。
货币的流通:是由商品流通过程产生的货币的运动形式。货币作为购买手段不断地离开出发点,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这就是货币流通。
E. 如果某一国家发行了一种新的货币,怎么样可以让它更快的在世界流通!
自然是进行对外贸易,因为国外购买本国商品需要将外汇兑换成本国货币进行交易,本国商品越抢手兑换的越多,用的越多。再者如果它本身币值稳定,可以作为外国的保值货币,等到经济影响力够大了就可以作为外国的流通货币了。或者你有办法把它变成网上流通的货币速度将是目前最快的。
记得采纳啊
F. 国家印制的钞票到底是如何流通到社会的
中国人民银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货币的印制和发行。货币流通的具体流程如下:
1、货币印制好后先存到中国人民银行的发行库。
2、然后,商业银行从人民银行发行库提取现金存放到自己的业务库后,再通过四种渠道将货币投放到社会上。渠道有: 工资及对个人的其他支出,这是银行向城市投放现金的主要渠道;采购支出,即向集体或个体经济单位采购农副产品、工矿产品、手工产品等这是银行向农村投放现金的主要渠道。
行政管理费支出,包括企业、事业、机关、学校、部队等从银行提取现金支付行政管理费用;财政信用支出。
3、商品银行从社会上收回现金,存于业务库,称为现金回笼。渠道有四种:一是商品回笼,即人们用现金到商店购物,商店收取现金后缴存银行,这是现金回笼的主要渠道; 二是服务回笼,即服务事业单位提供劳务回笼现金,包括医疗、文化、饮食、交通等。
三是财政回笼,指各企业单位或个人向国家财政金库解缴税款、罚没款项等回笼现金。四是信用回笼,指银行、信用社及其它金融机构由于吸收存款、证券兑换和收回贷款而收的现金等。
4、货币从商业银行业务库回到中国人民银行发行库,称为入库。
以上内容就是货币流通的具体流程。
(6)货币如何流通到全球扩展阅读:
货币流通形式:
1、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和资金流动引起的、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运动。
2、货币流通的形式包括现金与非现金流通:
(1)、现金流通是直接以现金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的运动,主要是同消费资料零售市场的商品流通、居民个人的小额支付相联系的货币流通。
(2)、非现金流通或存款转账结算主要是同生产资料市场和消费资料批发市场的商品流通、企事业单位的大额支付以及与金融交易相联系的货币流通。
3、货币充当流通手段,根据其灵活程度不同,分为三个层次:
(1)、M0=现金
(2)、M1 = M0 + 企事业单位的存款+城乡居民的活期存款
(3)、M2 = M1 + 城乡居民的定期存款 + 企业专项基金存款+可贴现的国库券
G. 人民币如何成为世界货币
1
要想让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必须要先满足一个基本条件,即人民币的国际化。人民币的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界限,实现在国外的顺利流通。
2
能够实现在国外顺利流通,是国际上普遍认可的一种货币的计价、结算及储备货币的实现过程。当然,能够在国外流通,绝对不能代表人民币已经形成国际化,但是也可以说是即将实现国家化的标志。
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还需要时间
注意事项
H. 人民币如何才能快速走向世界
中国的人民币想走向世界,必须是先不断地使用人民币向其他国家买买买,只有其他的国家接受了人民币,手里有了人民币,才能用人民币买中国的产品。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卖卖卖,向外卖产品,卖资源,这样,我们收到的只能是美元等主要的国际货币,这只能会让我们的外汇越攒越多,这样人民币永远不可能走向世界。
如果我们挣了一大堆的外汇,拿在手里边却花不出去,买不到自己想买的东西,那这样的外汇储备还有什么用呢?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大部分的东西自己都能够生产。那么,我们中国应该向国外购买的东西是什么呢?那肯是中国造不了的高 科技 产品,中国不具有的资源或者对中国来讲技术含量太低,附加值太低的产品。
首先中国要买自己造不了的高 科技 产品,只能向欧美等西方国家进口,这些只能用美元等主要国际货币进行结算,只有这样才能够消化中国手里的巨额外汇,钱只有花出去才有意义。但是这一点可能会比较有难度,西方国家主要靠这些东西来卡我们脖子呢,不会轻易卖给我们的。这一点我们可以采用比这些高 科技 产品原本的价值要高得多的价格来购买,相信有的国家会卖给我们的,毕竟他们也不是铁板一块。中国有句古话叫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些外汇这样花出去也总比抱在手里边要好很多。也可能西方国家会抱团不卖给我们,或者少卖给我们,让我们的外汇花不出去,或花出去的不多,让我们砸在手里边!那这也没有办法,这是我们人民币走向世界必须付出的代价。中国目前手中的巨额外汇既是中国人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然而又像是一个巨大的包袱或者是枷锁。我们要有即使不要了这些血汗钱,也要砸碎这个枷锁的决心,才有可能是人民币走向世界。
其次,就是使用人民币向第三世界等比我们不发达的国家进口我们不愿意造的东西或者中国所缺少的资源,只有这些国家手里边有了人民币,他们才能用人民币购买中国所制造的产品,这样才能够让人民币在全世界进行流通。
因此中国的做法应该是去掉低端的技术含量低的产业,由第三世界等不发达国家人民来承担。同时加大 科技 研发和研发力度,攻破西方卡脖子的产业,尽量向上游产业靠拢。只有这样人民币才有可能走向世界。
当然现在这个世界的贸易格局,已经和最初工业革命时期的贸易格局大不相同。最初的西方国家,也是用廉价的工业产品敲开了世界各国的大门,但是那时候他们收到的都是真金白银,是千年万世也可以使用的货币。而我们现在再卖卖卖,收到的只能是美元等国际主要货币,而且必须采用美国的国际支付系统进行支付,西方国家想卡我们,不卖给我们高 科技 产品,或者把我们踢出国际支付系统,那我们的外汇可能就不太容易花出去。
现在中国想用人民币购买第三世界等不发达国家的资源或者是产品,总不能还和原来一样货物资源买进来,再使用轮船把人民币再送给第三世界国家吧,这样的贸易方式就效率太低了,因此中国必须有自己的电子支付系统。然而即使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电子支付系统也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世界的互联网牢牢地被美国控制在手中,比如像我们登陆中国银行的网站,你必须输上中国银行的网址,而这个网址的解析根服务器就在美国,如果美国中断了中国的互联网域名解析,把我们的电子支付系统网站也使用不了。因此中国必须在互联网跟服务器上有作为,即使美国断了中国的国际互联网域名解析以后,中国的电子支付系统依然能够运行,中国才能够算是真正的建立了自己的快捷的电子支付系统。
中国人民币才能够快速地走向世界。
I. 人民币要如何才能成为国际货及美元到底凭什么能收割全世界
先说说国际货币,一说到“国际货币”,总有种高大上的感觉,第一时间想到就是美元,因为美元就是国际货币。
其实国际货币有很多,不只美元一种,比如还有欧元、日元、英镑、加元等,这些也是国际货币,但唯有美元一枝独秀。
要如何才能让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
想让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其实不难,中国单方面宣布人民币国际化便可以了。中国单方面宣布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立马就能国际化,就这么简单。
为什么这么多年来,人民币还没有国际化?
那是因为人民币国际化是把双刃剑,在很多人心中,人民币国际化百利无害,中国会因人民币国际化变得更强大,实则并非如此。
人民币国际化是有利有弊,就看你如何取舍,你看完下面就能明白。
让人民币国际化的具体操作流程!
1、增加人民币的信用,让任何拥有人民币的个人或国家,觉得人民币很安全。
这是很重要的,一种货币如果让人觉得没信用,不安全,是没办法让外国人使用的,外国人若不用你的货币,你的货币又如何国际化?
以美元为例,美元可是好东西,任何美国的敌人,甚至是恐怖组织、犯罪集团,谁用的不是美元?
美国政府咬牙切齿,看着一通美国的敌人,什么恐怖组织、各种犯罪集团,在使用美元结算的时候,美国政府都不敢出来宣布他们的美元无效。
为了增加美元的结算安全性,美国政府丧失了对美元的部分控制权,看到恐怖组织或犯罪集团使用美元结算,美国政府可以用武力解决,但绝对不会从美元下手,因为这会伤害美元的信用。
第一把双刃剑,美元成为国际货币,为了让全世界觉得美元有信用,不管你是哪个国家,你手里的美元是很安全的,美国政府是自愿放弃了对美元的部分控制权。
你愿意让中国丧失对人民币的部分控制权吗?
2、允许人民币自由流通,增加人民币的权限,让全世界觉得人民币结算体验优秀。
现在中国对人民币的流通是有限制的,是为了限制财产转移,这是没办法国际化的。
道理很简单,人民币都国际化了,人民币能在全世界使用了,凭什么还限制着人民币不允许流到国外?
这是第二把双刃剑,人民币国际化,一定要自由流通,人民币不能自由流通,国外结算凭什么会使用人民币?
像美元、欧元、日元、加元、英镑统统都能自由流通,人民币只能政策靠拢,将自己变得跟美元、欧元、日元差不多,使用体验上差不多。
在结算体验上,让人民币变得与美元差不多方便,全世界才会愿意使用。
除非你有旷古绝今的才智,能开辟出全新的货币国际化的方法,就是又能控制人民币,还要让全世界使用人民币这么神奇的操作,我估计任何人都想不出来。
3、鼓励中国人购买外国商品,让人民币外流!
经过上面两个阶段之后,人民币就有了信用、安全性、易用性,跟美元已经差不多了,已经具备了国际化的基础,接下来就是如何让全世界使用人民币。
方法很简单,鼓励中国人购买外国商品,外国人出口商品到中国,用人民币结算,让外国商人带着人民币离开。
现在外国商人出口商品到中国,其实是用美元结算的,中国每进口1美元的商品,流出去的其实是1美元,并非人民币。
如果中国人很爱国,只支持国产品牌,人民币流不出去,就算人民币具备了国际化的政策,也没有国际化的事实。
比如假设美国人想用人民币结算,美国人就需要人民币,美国哪来的人民币?
于是美国找上了中国,想要一些人民币,中国愿不愿白白送人民币给美国?
中国肯定不愿意,于是美国只能从中国人民手中要人民币,美国人就运来了大豆商品,想卖给中国人民,换到人民币。
但是,如果中国人民不愿意购买美国大豆,人民币流不出去,美国人就拿不到人民币,人民币就没办法在国际流通。
这是第三把双刃剑,想要人民币国际化,就需要国际之间有人民币存在。想让美、英、俄、德、法、意等等全球所有国家都使用人民币,就需要让这些国家有获取人民币的途径。
让别人使用人民币,就必须让别人有方法获取人民币。
假设人民币获取很艰难,其他国家获取人民币数量很少,试问这怎么国际化?
第三把双刃剑,与中国传统思想很冲突,中国一直认为肥水不流外人田,人民币国际化,却要鼓励购买外国商品,让人民币流出国外,让资产外流,你能接受吗?
总结:人民币国际化,要提升人民币的信用、安全,还要政策靠拢美元、欧元、日元等货币。让人民币在使用上与这些货币没什么区别,都是自由流通,都是使用方便,让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完成了这些后,还远远不够,还要想办法让人民币外流,鼓励购买外国商品,让国际上充满着人民币,但是收益大,风险也巨大。
外国人掌控了大量人民币之后,这些人民币可能会变成对付中国金融市场的子弹。
所以人民币国际化,实际上就是削弱中国对人民币的控制权,你若不削弱对人民币的控制,又如何与美元、欧元、日元竞争?
美元如何收割全世界!
美元具备一切国际货币的政策,有一定的信用,安全性很高,目前未发生美元无法结算的情况出来。不管你是谁,你是恐怖组织也好、犯罪集团也好,使用美元不必担心美元突然变废纸。
美元比其他货币的优势在哪里?
具备国际货币政策的,不只是美元,还有欧元、日元、加元、英镑都一样具备,偏偏就美元一枝独秀,原因何在?
原因很简单,相比其他货币,美元更容易获取。
美国是一个很大的市场,美国人民乐意购买外国商品,每年大量美元流出国外,与其他货币相比,这是美国最强大的优势。
美联储印美元,再通过各种渠道流到美国人民的手中,美国人民很聪明,他们将这些美元购买全世界商品,美元就流出美国,留在美国的美元就减少,通货膨胀情况就减少。
其实美元能收割全世界的秘密就这么简单,用美元大量买你的商品就行了,让你心甘情愿接手美元。
知道美国一年有多少美元流出去吗?
2019年,美国出口商品是2.4998万亿美元,进口商品是3.1165亿美元,贸易逆差达到6168亿美元。
一年有6000亿美元流出去,也就是说在2019年,美国本土减少了6000亿美元,美国通货膨胀肯定减轻。
说到这里,大家肯定发现了,经济金融的政策很多情况下就是双刃剑,没有最好的金融政策,只有最合适你的金融政策。
大家原先肯定认为,贸易顺差才是最好的,顺差就是赚你的钱,把你的美元全赚过来。
中国与美国贸易,一年顺差大概是3000亿美元,每年都有3000亿美元流进中国。
实际上这是双刃剑,对中美双方各有利弊,顺差有顺差的好处,逆差也同样有逆差的好处。
中国从美国赚了这么多美元,分担了美国的通货膨胀,美国政府不断印钱,美国人民不断买买买中国商品,美元流到中国,美国就收割了中国,就这么一个意思。
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凡是跟美国贸易,一律都是顺差,意思就是,总能从美国身上赚到美元。
这就是美元能收割全世界的方法。
也没什么特别复杂,也没什么阴谋论,就是其他国家生产商品,与美国贸易,用美元结算。美国人民不断买买买,美国人非常浪费,购买力很强悍,浪费资源的美国人,无形中也增加了美元外流的速度。
如果美国人节俭持家,美元流出去的速度肯定变慢,看到没有,在金融领域,就算你浪费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浪费也是有利有弊。
美国政府不断印钱,美国人民不断购买外国商品,再加上美国人很浪费,国际间美元的数量是很恐怖的,与其他货币相比,美元大概占60%以上的国际货币储备量。
美元、日元、欧元、加元,这些货币政策差不多,使用体验差不多,偏偏美元一枝独秀。
原因就这么简单,美元外流严重,与其他货币相比,获取美元是最容易的。
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已经无法以物换物,以物换物效率低下,成本还更高,需要一种货币来充当国际货币,这是刚需,必须要一种货币。
假设我们想要用日元结算,日本人口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市场比美国小,想要获取日元的难度更高。
假设中国想脱离美元,想换成日元结算,那中国如何获取日元?
肯定是去跟日本贸易,中国出口商品给日本,换取日元。
但是日本很保守,假设日本人很照顾本土品牌,不愿意购买中国商品,中国就得不到日元,日元想要国际化就难上加难。
就算日元政策跟美元一样,甚至日元使用体验更优于美元,但日本人民不愿意购买外国商品,日元流不出去,日元就算成功国际化也只能充当小角色。
实际上,中国与日本贸易,中国有时候顺差,有时候逆差,很难从日本那里赚到钱,还是从美国那里赚美元的难度更低。
加元、英镑则是另一种情况,人口少,市场小,消费能力比欧盟、美国差太多,流出去的加元、英镑数量少。
因此加元、英镑、日元,就算政策上靠拢了美元,甚至信用比美元更高,但是获取的成本高,很难获取加元、英镑、日元,因此这三种货币国际化之后,都是被边缘化的小角色,在国际储备货币中占比5%-10%。
欧盟的情况比日本好上很多,从欧盟赚钱的难度比日本容易,不过顺差的数额还是比不上美国,欧元在国际储备货币中占比26%。
欧元已经是除美元之外,最亮眼的国际货币了,但依然比不上美元。
在此,对欧盟的建议是,废除环保,提倡浪费,如果每一个欧洲人变得跟美国人一样浪费,不仅能提高消费力,更能加速欧元外流,从而有可能超越美元,替代美元收割全世界。
但欧盟真变得跟美国一样浪费,可能会对地球产生不利影响,这是一把双刃剑。
整个地球一圈下来,你就会发现,美国是真的神奇。市场够大,美国人够浪费,美国愿意购买外国商品,美元哗啦啦流出去,赚美元作为国际货币,获取难度是最容易的。
于是跟美国贸易了几十年,中日欧等经济体,都囤积了大量美元作为外汇储备,国际贸易不用美元的话,那还有什么货币能替代?
美元无论再如何恶劣,最关键是其实没有第二种货币能替代。
想要替代美元,你不光要政策靠近美元,变得跟美元一样方便,还要有巨大的市场,而且这个市场愿意购买外国商品,靠着强大的购买力,让自己国家的货币流出去。
除此之外,美元还有其他额外的加分项,比如中东石油以美元结算、美国军事力量、美国金融地位、国际地位等等这些都是加分项。
很多人觉得中东石油以美元结算是关键项,其实不然。
你换个角度,假设美国人不愿意购买外国商品,美元流不出去,任你美元如何与石油挂钩,全世界获取美元的成本上升,美元根本就没办法成为国际货币。
美元能成为国际最重要货币,得益于美元容易获取,靠的是3亿美国人民的消费力,一年6000亿美元流出去,无形中就成为了一枝独秀的货币。
当你读到这里,估计已经差不多明白了美元的优势何在,如何收割全世界,当你知道这些知识之后,你愿意让人民币外流吗?
你期待这种世界吗?
中国政府不断印钱,这些钱最终肯定流到中国人民手中,如果中国人民不愿意购买外国商品,中国政府印出来的钱肯定留在中国,加速中国通货膨胀。
如果中国人民愿意购买外国商品,人民币流出中国,减少中国本土的人民币数量,中国的通货膨胀就会减轻,中国用纸币就购买了全世界商品,从而实现收割全世界的目的。
最后,再总结下中美贸易的经济循环圈。
美联储印钱,钱流到美国人民手中,美国人民购买中国商品,美元流到中国出口商的手中。
中国出口商带着美元返回中国,美元无法在中国流通,中国出口商去找中国银行,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
中国政府印人民币,将人民币给中国银行,中国银行就用这些人民币兑换出口商的美元,出口商换到人民币后就给工人发工资。
然后美元被中国银行收走,成为国家外汇储备。
一年复一年,美国本土货币减少,美国印钞机器开动,美元不断流向中国。
中国外汇储备越来越高,美国印了很多钱,美国本土却没增加多少,因为大量美元流到了中国,也收割了中国。
美国突然发现中国储备了这么多美元,未来可能会是威胁,这些美元可能会成为中国对付美国的子弹。
美国收割世界的方法,同样是双刃剑,收割世界一时爽,一直收割可能会翻船,这种事谁也说不清楚,未来可能会发生。
美国就不想印钱了,于是美国发行国债,美国想要借钱。
美国威胁全世界,你们储备了这么多美元,要么借钱给我,要么我继续印钱,你们二选一。
美国开动印钞机,美国人民买买买,最终美元流到全世界,受伤的往往是储备了大量美元的日本、中国、欧盟等。
中国没办法,只能购买美国国债,借钱给美国,而且还能拿利息,算是一种稳妥的投资。
美国肯定爽,不仅能印,还能借,还可以又印又借。
中国借钱给美国,美元就流回美国,然后美国人民继续买买买,美元又流回中国,中国继续借钱,美元流回美国……如此循环,日积月累,美国就欠了中国上万亿美元。
中国如果不借钱,美国也没差到哪去,美国印钱就行了,中国储备了这么多美元,受伤的肯定还是中国。
最终你就发现,储备这么多美元,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是中国会被美国绑架,这外汇储备同样是双刃剑。
对美贸易顺差,一年3000亿美元,爽。
等你储备了大量美元,立马被美国绑架,美国开动印砂机,你痛。
你不想美国印钱,只能借钱,憋屈。
就算你借钱,美国一样能印钱,美国又印又借,你没办法。
就这样,形成了一个美元流动的循环圈,美元从美国流向中国很容易,但是从中国流回美国却很难,往往需要借钱给美国,才能实现美元回流。
当你知道这些后,是否有破解之法?
很难啊,很多经济大师,金融名家,都想不出办法,只能想办法维持现状,想要打破格局,却是掀一发而动全身。
普通人只要知道,金融领域,很多金融政策其实都是双刃剑,利弊皆在。
不存在最好的金融政策,只有最合适你的金融政策,任何金融政策,你有收获,也同样有失去。
好好想想,美国人购买外国商品,美元外流,这其中的好处与弊端,中国能复制吗?你想要复制吗?想收割世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