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信贷分配是什么货币政策

信贷分配是什么货币政策

发布时间: 2023-01-18 15:00:37

❶ 信贷调节、价格政策及汇率政策是否都属于货币政策

经济政策一般有三种,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就是行政管制
所以汇率政策不是货币政策
信贷调节属于货币政策,因为信贷调节是通过控制利率而实现的,而利率是货币政策的一个主要手段
价格政策属于行政管制

那我也对楼下说一下:
我们的经济学课本把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分为两个不同的经济政策。
并且我的经济学课本还讲了,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会减弱。也就是说,这两个政策是相互不同的。
至于央行把汇率政策当成货币政策的一种,我猜是央行把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连在了一起吧(其中一个最终目标就是平衡国际收支)。

但事实两者是不同的,你上网搜索一下就会发现很多关于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两难问题的文章了。

再补充一下:央行说的那个利率政策其实就是前面三个政策的加总,(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率)所以它根本不是一个政策。
还有你看到那个汇率政策没有简介的,其他四个都有,而第四个利率政策的简介就清楚地阐述他包含他之前的三个政策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率)。

❷ 信用分配属于货币政策结构调控工具吗

属于。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对于某些特殊领域实施调控所采取的措施或手段,主要包括:
1、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2、消费者信用控制。
3、不动产信用控制。
4、优惠利率。

❸ 贷款规模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

1、贷款规模是货币政策。 2、货币政策工具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中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贷款规模控制、特种存款、对金融企业窗口指导等。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间接调控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多属于直接调控工具。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中国货币政策以直接调控为主,即采取信贷规模、现金计划等工具。1998年以后,取消了贷款规模控制,主要采取间接货币政策工具调控货币供应总量。现阶段,中国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再贷款与再贴现、利率政策、汇率政策和窗口指导等。 3、财政政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府财政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或者说,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变动税收是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变动政府支出指改变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以及转移支付。它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政策之一。 财政政策由国家制定,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并受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相应的经济关系制约。财政政策是国家整个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同其他经济政策有着密切的联系。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有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其他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体(如老人或失业者)的收入。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首先,税收影响人们的收入。此外,税收还能影响物品和生产要素,因而也能影响激励机制和行为方式。 4、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1)定义不同。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它包括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货币当局)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其特点是通过利息率的中介,间接对宏观经济发生作用。 (2)内容不同。凡是有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政策,如税收的变动,发行国库券,国家规定按较高的保护价收购粮食,政府的公共工程或商品与劳务的投资的多少等都属于财政政策,而和银行有关的一系列政策,如利率的调整则属于货币政策。 (3)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财政政策是由国家制定的,必须经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通过。而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直接制定的。

❹ 什么是货币政策,货币政策主要工具有哪些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目前中国实行的是: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是通过政府对国家的货币、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一国政府拥有多种政策工具可用来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其中主要包括:
1. 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财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2. 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

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

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❺ 什么是货币政策工具

问题1:什么是货币政策工具?

问题2:货币政策工具是什么意思?

货币政策工具(tools of monetary policy/monetary policy tools)是中央银行为达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条规定,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

为实现其最终目标有一个传导机制,并有一个时间过程,一般是: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目标·中介目标·最终目标。也就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作,影响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活动,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最终影响国民经济宏观经济指标。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指标主要监控基础货币、银行的超额储备率和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回购利率;中介指标主要监测货币供应量和以商业银行贷款总量、货币市场交易量为代表的信用总量。

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

根据货币政策工具的调节职能和效果来划分,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或称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指中央银行所采用的、对整个金融系统的货币信用扩张与紧缩产生全面性或一般性影响的手段,是最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①存款准备金制度

②再贴现政策

③公开市场业务,被称为中央银行的 “三大法宝”。主要是从总量上对货币供应时和信贷规模进行调节。

二、选择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针对某些特殊的信贷或某些特殊的经济领域而采用的工具,以某些个别商业银行的资产运用与负债经营活动或整个商业银行资产运用也负债经营活动为对象,侧重于对银行业务活动质的方面进行控制,是常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必要补充,常见的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

①消费者信用控制;

②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③不动产信用控制;

④优惠利率;

⑤预缴进口保证金;

⑥其它政策工具。

其它政策工具,除以上常规性、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外,中央银行有时还运用一些补充性货币政策工具,对信用进行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包括:

①信用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依法对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业务进行直接干预而采取的各种措施,主要有信用分配、直接干预、流动性比率、利率限制、特种贷款;

②信用间接控制工具,指中央银行凭借其在金融体制中的特殊地位,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磋商、宣传等,指导其信用活动,以控制信用,其方式主要有窗口指导、道义劝告。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与意义

中国人民银行可以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有5种,其作用与意义如下:

1、公开市场业务: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品种,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调剂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需求。

2、存款准备金: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3、中央银行贷款:运用再贷款政策、再贴现政策调剂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需求,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

4、利率政策:根据货币政策实施的需要,适时的运用利率工具,对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进行调整,进而影响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实现货币政策的既定目标。

5、汇率政策:通过汇率变动影响国际贸易,平衡国际收支。

热点内容
发型可转换公司债券对股票的影响 发布:2025-07-11 21:03:25 浏览:27
数字货币发现了什么 发布:2025-07-11 21:01:46 浏览:397
航天科技股票还能到30吗 发布:2025-07-11 20:57:55 浏览:206
中信建设正邦科技股票 发布:2025-07-11 20:41:31 浏览:253
顺网科技300113股票行情 发布:2025-07-11 20:31:15 浏览:508
京东金融苏宁小金库哪个利息高 发布:2025-07-11 20:30:20 浏览:686
散户为什么总是感觉股市和你作对 发布:2025-07-11 20:27:09 浏览:151
股票退市之后怎么处理 发布:2025-07-11 20:27:05 浏览:642
生完二胎理财经理有什么建议 发布:2025-07-11 20:24:52 浏览:391
25cents是什么货币图案是小鸟 发布:2025-07-11 19:23:08 浏览: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