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与物价指数如何换算
❶ 物价指数计算公式
物价指数的计算公式:CPI=(一组固定按照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除去一组固定商品按照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乘以百分之百。
物价指数通常用百分比表示,它是一种经济指数。物价指数(CPI)是用来评价市场上物价总水平的变动情况的指数。
1.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是一个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变化的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 在一定的时间内一组代表性物品和价格水平随着时间变化的对数。
2.物价指标根据范围的不同,价格指标可分为个别商品价格指数、一般价格指数和商品价格指数。
3.反应某种商品的平均价格水平变动程度的指数叫个别商品价格指数,反应某一类或者全部商品价格总水平变动程度的叫做一般价格指数。
4.目前,国家统计部门编制的价格指数主要包括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零售价格指数和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指数。零售价格指数(RPI)是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走势的经济指数,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费用和国家财政收入。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城乡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价格变化趋势和程度的指标。
拓展资料
价格指数是衡量市场整体价格水平变化的指数。物价总水平上升意味着通货膨胀,而物价总水平下降意味着通货紧缩,物价指数是衡量经济中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指标。如果物价指数涨幅过大,说明通货膨胀已成为影响社会经济不稳定的因素,央行将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并出台相关财政政策,这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该指数的上升往往会对经济产生影响。
因此物价指数是一个宏观经济指标,可以代表一个经济体。
❷ 物价指数上升25%, 则货币购买力下降多少呢 要怎么算呢
设货币购买力为X,则:X=1/(1+25%)=80%;
货币购买力下降:1-80%=20% ;
举个例子:原来100元钱买100元东西,而现在需要125元钱买100元东西,折合100元钱买80元东西。 即货币购买力下降20%。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0-12-2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❸ 物价指数与货币购买力之间的关系
倒数关系,物价指数越高,当然货币购买力就下降的越厉害!比如,本月你的工资有10块钱,可以买一包方便面,你把钱留着不动,等一个月,物价指数上涨10%,即一包面涨到了11块钱,很明显你的10块钱购买力降低了,买不到一包面了!因此在物价飞涨的年代,我们要进行投资,用投资收益抵消物价上升带来的损失,以保持购买力!
物价指数是一个衡量市场上物价总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物价总水平上升则意味着发生了通货膨胀,反之,物价总水平下降意味着通货紧缩,物价指数正是用来衡量经济中发生的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的一个指标。
如果物价指数上升过大则表明通货膨胀已成为了影响社会和经济不稳定的一个因素,央行就会有紧缩货币的政策和相关财政政策的颁布,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该指数的升高往往会对经济造成影响。物价指数是一种能够表示一个经济的宏观经济指标。
计算方式
消费者物价指数测量的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包括多种(常有几百种)商品和服务零售价格的平均变化值。这多种商品和服务会被分为几个主要的类别。在计算消费者物价指数时,每一个类别都有一个能显示其重要性的权数。这些权数是通过向成千上万的家庭和个人调查他们购买的产品和服务而确定的。权数会经常修正,以使它们与现实情况相符。CPI是一个固定的数量价格指数并且无法反映商品质量的改进或者下降,对新产品也不加考虑。CPI若扣除容易波动的食物与能源的统计数字,此数据称为“核心物价变动率”,当核心物价变动率低于3%时,经济成长率应是处于相对低的水准。
中国大陆的CPI的构成包含食品、烟酒及用品、衣着、家庭设备、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娱乐教育文化、居住八大类产品价格,在八大类产品中CPI权重最高的。
❹ 货币购买力指数的货币购买力指数的计算
货币购买力指数=报告期单位货币购买的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基期单位货币购买的该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货币购买力同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水平变动成反比,因此也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货币购买力指数=1/某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指数
综合反映购买力指数的公式为:
货币购买力指数=1/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货币购买力指数(%)=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因此,货币购买力指数实际是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含消费品价格指数和服务性支出价格指数)的倒数。
拓展资料
货币(Money)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俗称金钱。
通货(Currency,CCY)是度量价格的工具、购买货物的媒介、保存财富的手段,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包含流通中的货币、银行券等。
关于货币的本质,学术界仍存在大量的争论。经济学的货币概念五花八门,最初是以货币的职能下定义,后来又形成了作为一种经济变量或政策变量的货币定义,专业术语为通货,主指“流通中的货币”。传统上,货币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人们普遍接受的用于支付商品劳务和清偿债务的物品;
2.充当交换媒介,价值、贮藏、价格标准和延期支付标准的物品;
3.超额供给或需求会引起对其它资产超额需求或供给资产;
4.购买力的暂栖处;
5.无需支付利息,作为公众净财富的流动资产;
6.与国民收入相关最大的流动性资产等等。
实际上,上述6条都属于货币的职能定义。
最新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是一种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约定。这一理论能够经受严格证伪和逻辑论证,解释所有货币有关的经济学现象,并为所有的经济学实践所检验,为几百年的货币本质之争划上了句号。
货币本质的逻辑推理和证明:
当市场处于物物交换阶段时,交换能否发生取决于交换双方的供给与需求互补性,这种互补性并不总是存在的,可能甲余A 缺B,而乙余B缺D,如果只存在甲乙双方,那么交换就无法进行。假定存在丙,他余D缺A,那么在某个约定下,交换就可以在甲乙丙三者间以双方交换的形式发生。
❺ cpi如何计算
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的这一组应以当期的价格乘以基期的数量。
举个例子:
2010年某国普通家庭每个月购买一组商品的费用为800元,而2015年购买这一组商品的费用为1000元,那么该国2015年的消费价格指数为(以2010年为基期)CPI= 1000/800×100=125,也就是说上涨了25%。
拓展资料
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的简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变动情况的宏观经济指标。它是在特定时段内度量一组代表性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是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
CPI是一个滞后性的数据,但它往往是市场经济活动与政府货币政策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CPI稳定、就业充分及GDP增长往往是最重要的社会经济目标。不过,从中国的现实情况来看,CPI的稳定及其重要性并不像发达国家所认为的那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市场的经济活动会根据CPI的变化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