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如何利用货币放水贷款

如何利用货币放水贷款

发布时间: 2023-02-02 08:39:21

① 有钱的人是如何利用货币贬值使自己更加有钱的

“因为凡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是,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这就是著名的马太效应。

简单地说,就是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因为富人占有更多的资源,所以更容易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加财富。这也是现在世界首富总资产都逼近万亿人民币的重要原因,这不是富可敌国,这是富已超国。

首先,对于有钱人来说,利用通货贬值使自己更加有钱,是一个简单的事。
货币贬值,也可以说是通货膨胀的另一种表达,就是钱越来越不“值钱”,同样的钱,能够买来的产品越来越少。这是货币超发引起的。

如果货币贬值,对于有钱人来说,只要敢于投资,就会越来越有钱。这也是过去20年时间,中国首富资产就跟直升机一样,一直向上的重要道理之一。

2001年,中国首富是四川刘永好四兄弟,当时财富是83亿人民币。

2018年,中国首富是马化腾,身价是2910亿元。十多年时间,两个首富之间的财富差距达到35倍。

因为有钱人,拥有很多资源,在货币贬值期间,可以通过大量投资,实现资产收益。

比如过去20年,我们国家的货币对内是贬值的,但土地价格、房地产价格,在持续高涨,大量房地产商都成为超级富豪;大量投资房产的人,也成为大富豪。
其次,在货币贬值期,有钱人在投资的同时,可以将自己的资产进一步抵押,从银行贷款,这样就有极大的杠杆率,进一步放大投资效应,可以取得超额回报。
简单举例房产投资。买一套价值100万元的房子,只用了20万元首付;80万元是银行贷款。过三两年,房价翻倍;或者过若干年,房价翻好几倍,价值数百万。也就是20万的投资,可以取得了几百万的收益。

如果有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可以一栋一栋的买,这就是温州炒房团干的活。

穷人没有抵押,连首付都付不起,在这一轮房产盛宴中,落后了。然后伴随房价的攀升,穷人越来越穷,有钱人越来越有钱。
第三,利用汇率变动来赚钱。
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货币贬值时候,也就意味着该货币处于超发状态,也就是该货币购买力下降。相对于国际主流货币,也会有一个贬值过程。

这时候,拥有较多资金的有钱人,完全可以通过专业的外汇炒作机构,可以在本国货币处于强势的时候,预先购入大量外汇。在本国货币有较大编制幅度的时候,再回购,这样会带来较大的资本溢价。对于没钱人来说,显然是没有这样的好事。

但对于中国有钱人来说,其实人民币有一个“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特殊过程。这是因为中国特殊的外汇管制带来的。

在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增长速度长期在全球“霸榜”。但在2005年以前,人民币兑美元长期保持在8.2:1以上区间。也就是一美元可以兑8.2元人民币。这与中国经济持续上升带来的人民币国际购买力不大符合。

央行开始汇改后,2006年,人民币兑美元首次突破8元大关;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首次突破7元大关。但后来,人民币兑美元长期保持在6.4左右。

但在人民币对国际主要货币升值的同时,人民币在国内却在贬值。这就是特殊原因形成的“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现象。这时候只要持有人民币就是赚到。

有一个笑话说,一位国外投资者,2004年在北京工作,然后买了一套小房子,给他的女朋友居住。但2010年时候,把房子卖掉,变现成美元回国,不但把六年时间花在女朋友身上的钱全部赚回来,这笔意外的“投资”,还让他原来的投资回报达到好几倍。因为他在购买房子的时候,同时两方面赚钱,一个是房价暴涨带来的溢价,一个是人民币汇率走强带来的溢价。

赚翻了!这就是有钱人的世界。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面对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只能期盼老板加工资或者国家增加养老金,所以穷人群体都非常厌恶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因为,好不容易积蓄了一点财富,购买力又在不断降低。但是,对于有钱人来说,他们则很喜欢货币贬值,因为货币贬值可以给富人带来更多的财富。

按常理在一个国家中,我们说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是一个概念。但是在中国前些年却会发生人民币“对外持续升值,对内持续贬值”的现象。这主要是前些年,中国对外贸易处于较大顺差,以及国内经济高速增长,海外游资持续流入中国,这就导致了人民币对外需求增加,人民币自然会升值。

但同时,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结售汇制度”。面对大量外币流入中国,我国央行只能被动拿人民币来换取等额的外汇。这就导致国内基础货币投放过多,人民币的购买力在国内是长期贬值的,但是对国外却是长期升值的怪象。不过,近几年由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外贸易顺差缩小,流入中国的游资渐渐变少。所以,过去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基本得到了遏制。

本人过去曾供职于一家大型民企,与很多有钱人打过交道,对于有钱人来说,他们不怕国内通胀,而是最怕国内通缩。因为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百业不兴,金融运行停滞,反而不利于有钱人赚大钱。而在有钱人看来货币的贬值反倒是他们发财致富的契机。

首先,对于有钱人来说,货币贬值固然可怕,但是他们可以通过举债来转嫁货币贬值风险。比如,富人喜欢买房贷款,富人办企业也会长期向银行贷款。银行往往也喜欢把钱借给有钱人。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富人背债越多越好,因为此时银行贷款利率很低,富人拿着银行的贷款拿到外面去投资获利。所以,对于货币贬值,反而能让富人稀释自己的债务。

再者,穷人靠工资收入过生活,富人靠的是年终股权分红。很多老板告诉我,他们不怕通胀,就怕通缩。因为,通缩说明经济不景气,产品买不出去。而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说明经济过热,产品不愁没销路,这样富人可以提高企业生产商品的价格,来转嫁货币贬值的风险。所以,面对货币贬值,穷人希望涨工资,这是极为被动的。而货币贬值,富人急着上调产品出厂价,这样一来,货币贬值对富人的收入没任何影响,还能让富人大赚一笔。

再次,`富人遇到人民币贬值,一点也不用害怕,除留下少量资金以供平时运作之外,把自己手中的大部分资金换成美元、欧元等其他国家的货币,货币贬值对富人的影响极小。但相反,普通家庭也有一部分存款,也可以换成其他货币,但往往这些人民币是以备不时之需,而且就算能兑换一些外币,也换不了多少,所以,货币贬值最吃亏的还是穷人。

最后,对于富人来说,很喜欢货币贬值,因为货币之所以会贬值,主要是央行货币政策过于宽松,既然货币政策宽松,市场上就会有大量的流动性。富人就可以利用市场流动性充裕,就可以兴风作浪。前些年炒逗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农产品价格,使农产品价格一夜暴涨。今年 社会 游资又利用苹果等水果减产之机,通过苹果期货市场,把苹果价格推上了10元以上/斤的 历史 最高价。所以,货币贬值能让有钱人兴起投机炒作之风,而且近年来呈现愈演愈烈的迹象。

对于穷人来说货币贬值,意味着购买力缩水,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而对于富人来说,他们应对货币贬值的手段层出不穷。既有通过高负债来稀释债务,又可以同步上调自己行业产品的价格,转嫁通胀风险。更可以把自己手里的资金兑换成他国货币避险。还可以囤积炒作各种 社会 商品价格,以牟取暴利。所以,货币贬值不可怕,通缩来了才可怕。有钱人最乐见货币贬值,因为这恰恰是他们赚钱的机会到了。

朋友们好!货币贬值,相对的物价也就是上涨了,借债更合算… !因此,这也为赚钱提供了基础…想象空间!许多人利用货币贬值,赚到了钱,也是这个原理…

首先,一起来看如何利用货币贬值获利:

1,贷款!到货币贬值的程度,超过利率的时候,贷款,无疑是利用货币贬值直接获利的手段!例如:贷款买房,利率5%,房价1万元每平方,10年后,利息达到50%,货币贬值促使房价相对上涨,翻一番…!
如上图,通过对资产的锁定,可以有效的利用贬值赚钱…

2,货币和实物转换赚钱!非常简单:1万元货币,购买相应,随通胀而涨价的物资!通胀10%,适当的时候卖出,转换为货币,差价自然到手!
如上图可以看出,货币贬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适量的选择购买固定资产,物资,有利于隔绝贬值,保值增值!

3,利用不同国家的汇率差异赚钱!货币贬值,相应的外币比价就会升高,同时贬值也有利于出口贸易…毕竟东西显得“便宜”,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自然能赚到钱!

4,利用金融市场赚钱!金融市场属于双向交易,既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货币贬值是相对于物价来讲,贬值时,购买相应的金融资产做多,或者做空货币,也是赚取通胀利润的手段!
如上图,认准大趋势,也是有效利用货币贬值获利的途径!

其次,来看一下通胀对我们普通人的提示:

1,要积极的投资理财,至少可以减小通胀的影响!

2,尽可能的多元化资产,分散单一的风险!

3,适当的投资固定资产,将一部分财富固化,隔离风险!

最后,来做一个总结: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的纸币总体上是保持贬值,适当的贬值有助于,经济保持更大的活力,最有利的是现挣现花,对积累起来的财富,有一定影响!但是通过合理的运用不同的金融工具,产品,投资理财,可以大大降低,货币贬值带来的影响,甚至能够做到保值…

通胀就是 社会 中流通的货币超过了实际所需要的货币,导致了物价上涨,货币贬值,通胀越厉害,钱越不值钱。对于穷人而言,抵抗通胀唯一的方式就是增加工资,如果工资没有增加,现有的工资可买的东西越来越少,那么就穷人就会变的越来越穷。那么富人们是如何利用通胀来赚钱的呢?
举债+投资
理论上而言,通胀对于富人们而言,他的钱也是在贬值的,但是富人们并不会把强单纯放在银行里,因为他们有很多种投资渠道,比如他们会将资金用于投资,甚至会通过大额举债来进行投资,通过膨胀就是央行的货币超发了,此时整个 社会 上的资金量是过剩的,这时候融资极其容易,就像当年的4万亿计划,随便一家企业都可以贷到款项。

通过融资贷到的资金,可以用于投建厂房,引进设备,扩大生产,产出更多的商品,通货膨胀代表着整个 社会 经济过热,此时物价是上升的,因此产出的产品以高价卖出支出,由穷人买单,富人们可以在卖出从中获利赚钱,进一步累积自己的财富,所以通胀对穷人是灾难,对富人是盛宴。

兑换外币
本币贬值,相应的外币就升值,因此可以通过兑换外币避免贬值的发生,甚至通过操作做空,实现低买高卖,不过在我国这个方法是有限度的,因为按照正规渠道,我国每个人每年的结售汇额度仅有5万美元,但是富人们可以通过投资等方式将人民币兑换美元,以突破5万美元的限制。

举个例子,以泰铢为例:如果投资者预期泰铢会贬值,就可以将手中的资金全部买入美元存到银行里(假设未贬值之前,1美元等于10泰铢,如果此时有10个亿的泰铢,就可以兑换为1亿美元)。当泰铢贬值后(假设贬值后,变为要20泰铢才能兑换1美元),这时候富人们就可以拿原来的1亿美元兑换成泰铢(此时1亿美元就变为20亿泰铢了),无形之中就赚了10个亿的泰铢了。
总结
其实面对通胀,富人们可以选择的方式还有有很多种,现实中每次的通胀富豪榜上的财富值往往是上升而不是下降,所以富人们其实不怕通胀,怕的反而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代表着整个市场经济不景气,东西卖不出去,投资乏力,市面上资金变少,可操作的空间降低,毕竟很多操作都需要庞大的资金量支持。

有钱人看你怎么去定义这个有钱人,如果是上亿身价的有钱人,他们的投资其实有很多选择。

股票、基金、私募、外汇等。

货币贬值的话,今天着重讲讲外汇吧!

假设一个有钱人预见人民币未来一段时间将会贬值,他想借助这一波人民币贬值赚一笔,计划投入6000万人民币。

假设这时候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是6:1,那么这6000万人民币卖出可以得到1000万美元,假设他的眼光很不错,人民币果然贬值了,一段时间后,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变成了6.5:1,这个时候把手中的1000万美元买回人民币得到6500万,这样一来你就赚了6500万-6000万=500万人民币!

当然这个当中还需要考虑交易费的成本和货币贬值等成本!

这叫做空,前面讲的是你手上有这么多的人民币现金在手上,那如果你手上没那么多现金怎么办呢?

那就借,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投资者,做这些投资的时候,不会有人真的完全拿自己的钱去操作,比如刚才的例子,有钱人要做空人民币,计划投入6000万,很多时候这6000万中,很可能自己的钱只有1000万甚至1000万都不到,其他的钱是借贷或者融资来的,而这些钱其实是有利息成本的,如果下跌的金额还赶不上利息成本,那这个就会亏损。

而且做空的风险实际上比做多的风险要大,为何这么说?

不说外汇,就拿股票来说,如果如果你看涨这支股票,现在股价是10元一股,你投1000万进去,获得100万股,但是打你买进去后这股票就一直跌,最坏的结果就是这股票价格变成零,最多就亏了这1000万。

但是假设你做空,你手上没有股票,你要问别的机构借股票来先卖出去,假设现在股价还是10元一股,你借100万股先卖出去,你想等股票跌至6元时买回来100万股,还给借出的机构,花费600万,这时候你就赚了400万,但是自打你做空以后,股价就一路上扬,甚至连续几十个涨停板,变成300元一股了,这时候的100万股的价值就变成了3个亿,如果这时候平仓止损,你就得亏2.9个亿,而股价上涨理论上价格是无上限的,下跌是有下限的。

所以说做空的风险远远比做多的风险大。

做好资产配置,100块在1年以后可能购买力只有96块,但是如果把100块换成资产,比如鸡蛋,100块钱的鸡蛋在1年后还是价值100块钱的鸡蛋,资产会随着通货膨胀的上涨而上涨,相信大家也都看过管道的故事,这里想说的也是一些财商方面的思维,利用你的碎片时间,去做能具有持续收入并且还是被动性收入的事业,而不是劳动性收入的工作。

找到比通货膨胀高的投资,让自己的资产翻滚起来,用钱生钱,给你的钱找一份工作,让钱去替你工作。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劳动力会变得更加不值钱,所以对于只会用脑力,物力,时间,经验,技能去赚钱或缺乏财商思维的人来说,通货膨胀会让本身越来越穷,因为他们会认为把钱存入银行是明智的或谨慎的,但是他们跟不上通货膨胀的货币支付的微薄的利息,钱会越来越失去购买力。而对于富人来说,他们懂得财商思维,懂得杠杆和对冲,他们以固定的利率从银行借钱,然后通过购买现金流资产来支付债务,通过杠杆增加他们的投资回报,在一个通胀的经济中,如果债务支出是固定的,那么随着货币购买力的丧失和投资收入的增长,债务的成本就会降低,有钱人的投资收入增长的原因是他们购买了对冲通货膨胀的资产,会投资现金流资产会让有钱人更加有钱!

简单点吧。重点如下:

一,购买固定资产,比如,房地产物业。

二,利用汇率波动炒外汇。

三,购买公司股权。

四,囤积紧俏物资。

五,购买贵金属。

六,投资金融资产。比如购买理财产品,购买基金。

所谓货币贬值,说通俗一点就是钱印多了,流通中的货币供应量超出了实际 社会 劳动总产值,我们的钱被稀释了,而在货币流通环节中,越是处在流通末端的货币,被稀释的越厉害,所以,要想使自己在货币贬值中尽量保值并赚钱,要找到开闸放水中的“源头水”最先流入哪个行业,换句话说,就是要找到国家会把超发的货币“撒”向哪个地方!

例如,2009年万亿货币,主要是投资于基建项目,因此那一年的钢铁、水泥以及房地产等行业最先受益,许多有钱人也纷纷投资这些行业,许多农民工也在那一拨撒钱中受益颇多。同时也催生了房地产的十多年大牛市,造就了许多房地产行业的有钱人!

另外,要想在货币贬值中使自己变得更有钱,也就是说,你的赚钱速度要超过货币贬值的速度,你的收入增长要能跑赢通胀,这就需要我们寻找投资的“风口”,站在风口,不仅猪能飞起来,而且你的财富也会飞速增长,例如,在互联网刚刚兴起之时,马云创建了阿里巴巴,开创了中国电子商务的先河,站在了互联网经济的“风口”,尽享十几亿人的人口红利,随后的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也是在这巨大的“风口”中分得了一杯羹......

综上所述,要想在货币贬值中获利,一方面要知道国家超发的货币会撒向哪些行业,跟着国家政策走,另一方面,也要寻找市场新的风口在哪里,然后慢慢扎根下去!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有钱人最怕货币贬值,怕钱不值钱。但有钱人完全可以通过资产投资,来利用通货膨胀。例如投资股票,债券,基金,商品,房产等领域。只要坚持价值投资,坚持资产是为了保值增值,不是用来投机的。那么在通货膨胀来临时,各种投资资产都会轮番上涨,上涨幅度一般都会远远高于通货膨胀本身。这就是有钱人利用通货膨胀发家的秘密。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欢迎点评。

真想快点贬值,贬到土豆100元一斤,工资10万一个月就好了,那样每月一万的房贷就没有压力了。。。。[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② 央行放水是什么意思

央行放水的意思就是指:将中央银行存的准备金注入到市场上,或者增发更多的人民币,让市场上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流通,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和开闸放水是类似的,所以被人们称为央行放水。

通过放水让钱进入企业,这其实在无形中增加了实体经济所背负的债务量,放水越多、新增越多,存量越大、负债越高,整个经济社会所背负的还债压力也会越重,一旦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债务暴雷,那么给经济体系带来的破坏将是不可估量的。

(2)如何利用货币放水贷款扩展阅读:

1、货币政策:降息

当银行降息时,我们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就会减少,那么人民就倾向于不把钱存在银行,这就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结果则是资金流动性增加。

2、货币政策:降准

准备金率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央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表明流动性已开始步入逐步释放过程。

③ 2022开年的“四万亿放水”,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有多大

要聊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清楚资金是如何流入市场的?以及什么是资金空转?

我们都知道,自去年12月份以来,央行开始频繁降准、降息。

每次数据公布之后,所有人都要跟着HIGH起来,各种哔哔的杂音都出来了。

比如说什么楼市要反弹,股市要腾飞,2022大水漫灌的时代来了之类的······

千万,别听他们瞎哔哔。

天黑路滑,小心驾驶才是王道!

在现代信用经济环境下,完整的放水过程是这样的:

央妈通过MLF之类的货币工具放水给金融系统,金融系统通过信贷放水给市场,市场中的企业和个人用钱投资或消费,整个市场经济链条就活了。

资金空转 指的则是央妈放给金融系统的水在银行间流动,无法到市场中去,导致资金的经济效应无法显现。关于这个现象,我有一篇文章进行过详细的解读,大家可以点击看一下:为什么央行放水了,仍然感觉市场上没钱用,手头紧?

2021年12月,央妈开始频繁降准降息,加上各种高级别发布会上领导们也频频放风,直指宽货币环境。

那个时候的情况是这样的:

先看新增贷款数据。12月份,人民币贷款新增1.13万亿元,弱于预期的1.24万亿元,同比少增1300亿元,也低于前值的1.27万亿元。

再看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9%,好于预期8.7%,前值为8.5%。

货币供应量增加,对应的是央行的降准降息释放的货币增多。

贷款规模的减少,对应的是商业银行并未把货币释放的市场上。

意思就是说: 2021年12月份,央行的降准、降息以及各项宽松手段释放的货币,并没有进入实体,消费,还有资产领域,而是在金融机构内部以极低成本空转。

那么问题就来了,2022年这4万亿是国家公信力背景提供的数据,是切实流入市场的货币数量,为什么还说是资金换了另一种形式在空转呢?

对于国家公信力权威给出的相关数据,并无质疑的必要,而且中国金融市场一向讲究开门红,这个成绩高层一定是满意的,的确是个好兆头。

而我们要细化讨论的是信贷规模的内部结构,也就是具体哪些指标涨了?又有哪些指标降了,这样才能看出经济的现实状态和货币流动的真实反应。

2022年开年首月的金融数据已经公布,我们一起看下具体的几个关键数据:

从总量上看,确实可以说开门红、超出预期。

社融增量创新高,M2增速超预期……很容易让人直接联想到一个结论

——水来了,钱多了,形势一片大好。

当绝大多数人都把目光聚集在“M2增速达到9.8%,远超预期”时,却忽视了下面这组数据

——1月份,M1增速为“-1.9%”。

中国M1有数据 历史 以来,首次负增长。

M1是指活期现金,M2是M1加上定期存款或定期理财,两者相背离,证明活期现金在向定金存款转化。

M1负增长,简单地讲就是:消费意愿在走低,投资意愿在持续萎靡,经济活跃度依旧很差。

M1反应的是现实生活中的购买力。

高了,说明老百姓手头宽裕,愿意花钱,企业愿意投资,对于未来投资预期较高,资金流动性好。

低了,说明老百姓手头紧,没啥花钱欲望,企业对未来收益不看好,不愿意投资,现实经济中缺少流动性。

而M2的增加,只是说明了央妈给银行的钱确实是多了。

信贷总金额的增加,也说明银行确实把央妈给的钱通过信贷释放到市场中去了。

但是,市场拿到钱,花没花是另外一件事。

而这MI与M2相背离,正好说明了:市场拿到钱,但是却没花,而是转手又被人们存到了银行,再一次回到金融机构里面去了。

就像过年时候,亲戚中的长辈给孩子发了压岁钱,孩子拿到钱之后,不是拿去买东西消费了,而是转手又交给了自己家长。

那么,为啥呢?为啥要贷款出来又转手存起来了呢?

当然是因为觉得投资赚钱不靠谱,不如吃息差啊!

说到底,还是没信心,市场对于投资预期很悲观啊!

央妈给银行资金成本调低了之后,银行贷款的利息也在走低,资金使用成本已经降了下来。叠加上银行为了完成任务,各种无息/低息贷款产品开始推向市场,这种情况下,一些机构便顺势开启了信贷转存套利模式。

比如说,中信证券在央行全面降准降息以后,立马启动配股募资,结果钱到手之后却拿了80亿去华夏银行存了个定期,券商都要吃利息赚钱,这种躺赢不香么?

钱绕了一圈,还是回到金融系统里面空转,只不过区别于去年12月份来说,市场下局,参与了这次资金空转。

好歹资金到市场中走了一圈,对于实体经济、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起到什么作用了吗?

自然是没什么毛用!

不信?我们再看下新增人民币贷款的细类:

1月份人民币总贷款规模增加了3944亿,而企业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只增加了600亿,居民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却都是减少。

居民短期贷款对应的是生活消费,这个又减少了,说明了消费端不行;

居民中长期贷款对应的是房贷,这个也在萎缩,说明楼市不太可能有啥小阳春;

这两样都在减少,那些看到4万亿就开始高呼楼市反弹,价格上涨的声音是不是该停停了?打不打脸?

只是这数据上,钱的金额对不上啊,剩下的钱都去哪儿了?放出来的水到底流向了哪里?

当然是企业短期贷款和企业票据!

其中,企业短期贷款创下 历史 最高!

大家都知道,企业短期贷款都属于一年期以内的贷款,利息低,放款快,操作简单。

短期贷款大幅增加,中长期贷款却在缩减。

这说明什么问题?

银行在利用短期贷款冲指标,市场上一些机构配合着银行,一同造出了个开门红!

所谓的信贷规模增长,剖开来看,数据反应出的并不是真实的市场需求,更不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增长,而是人为的强拉贷款指标,主动推高信贷规模,为的,是数据好看!

可笑吧?

2021年12月,央行高层提出了“主动出击、支持实体、货币政策靠前发力”的信贷任务。其言语之恳切,态度之强烈前所未有,金融系统也有信贷压力啊,需要给市场释放积极的信号提振市场信息和投资预期啊。

于是,各大商业银行都在通过大量投放“短期贷款”,冲刺高层提出的信贷任务。纷纷找到一些信用不错,经济效益良好的合作单位,低息贷款走个任务,转手又存到银行里吃个利息,一来一回任务完成了,谁都没有亏,数据一上去,央行和金融系统脸上就都好看了,银企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了······

这个银行开门红,银行也确实努力了,主动出击,积极放贷,忙的马不停蹄。

现实经济环境中呢,有钱的企业玩着短借转存的 游戏 ,真正缺钱的企业因为风险指标高依旧是融不到钱,依旧没法搞好生产,企业运营,扩大规模,提高就业仍旧没法得到根上的解决······

但这也没办法的事儿不是么?中国国内经济环境和市场的寒蝉效应哪里会一下子就突然消失的、。

想想银行的信贷口,为啥放贷难,不仅仅是疫情影响下的企业躺平,不敢贷款,银行放贷也怕风险啊,现在信贷都是终身负责制,银行负责人既要完成任务也要规避坏债啊。

这样的思维导向下,与其冒着大风险把钱放给真正需要的实体企业,不如拆借给同行或者和不需要钱的企业玩一玩短贷换存款的 游戏 呢。

有人总结,央行费了那么大劲,从宽货币(央行放水给银行)到宽信用(银行放水给市场)一直无法真正的有效发力,根本原因不就是市场不敢投资,人群不敢消费么?

他们所担忧的不就是贷款利息太高,怕还不上么?

那就把利息持续往下走,或者直接干到0不就行了!

白给钱花,谁会拒绝?

而且,发达国家不都是低利息,有的甚至还是负利息么,为的就是防止人们躺平,把钱存起来而不是去投资,中国迟早也要走这一步的,为什么不再来几次全面降准降息呢?

这样有用么?

当然没有用,而且风险很大!

首先,中国国内目前的经济环境,已经面临着很大的债务风险,不再适合加大杠杆了。具体大家可以看一下我的这篇文章:中国现在面临着什么样的债务危机?

疫情影响下,实体经济不敢借钱,就算把宽信用降低到最低,也没有行业敢借钱。更何况,原先的支柱性产业房地产行业一直在出清缩表,就算他们敢借,国家也绝不会允许资金再往楼市里流入。

为啥?

因为脱实就虚不能再继续下去了!这样对实体经济冲击更大,国家放水的目的是为了托底经济,更是为了发展实业,实现共同富裕。

而房地产行业早就是金融属性了,它要出清转型成真正的实体经济,实现其真正的居住属性。

进一步将,如果让资金进一步流入房产,让拥有更多房产的人群财富持续增长,无异于加大贫富差距,这与国家调控的初衷完全是相背离的。

而且,2021年中国住户部门杠杆率已经高达72.2%,已经高出了国际平均水平,还继续给居民加杠杆?这不闹么?

回想下,日本房产泡沫危机爆发时候,多少个家庭被债务拖下深渊。加大居民杠杆,无异于持续透支居民未来购买力,寅吃卯粮的做法不可取!

最实际的,还是要从根上着手,通过给实体企业注入资金托底经济,有效提高居民就业,实现经济增长。

其次,美联储加息预期日益强烈,美国为了促进资本回流,方便它收割掳掠,正在全球各处搞事制造危机。先是哈萨克斯坦开年暴乱,现在全世界还盯着俄乌的形势,局势如此不稳定的情况下,大放水刺激对于国内资本市场无异是添乱。

大水漫灌,那是主动制造通胀,推高资产泡沫,难道还主动给美元收割提供机会不成?

很显然,中国“以我为主”的货币规划策略不会这么干!

最后,疫情仍然是最大的不确定性。

中国的经济环境与政治息息相关,绝大多数时候,是政治决定经济。

2022年上半年是冬奥会,下半年是二十大召开,这两件大事,决定了中国的“疫情动态清零政策”会更加趋严。

因为,冬奥会的重点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其城市治理水平,目的是为了收获一定的政治正向舆论支持和经济投入回报。所以,2022年的上半年,国内顶层绝不会允许疫情失控,只会更加严守严防,而付出的必定是经济相对收紧带来的损失。

而下半年,在二十大正式召开之前,中国的民生保障,经济稳定,就业指标,疫情管控等各个方面更是不会被允许出现任何问题,这是政治正确!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22年的中国货币政策,不会有什么大水漫灌!

2021年中国的GDP再创新高,全年GDP总量高达114.3万亿,比上年增长了8.1%。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初步核算数据,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8.2%,位居各大产业之首。

没想到吧?

2021年拉动GDP增长的不是房地产行业,不是消费口复苏,竟然也不是外贸增长,而是高技术制造业!

其中,新能源 汽车 ,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分别增长145.6%、44.9%、33.3%、22.3%,保持了强劲增长动能。

在房地产业、建筑业等投资持续收缩、严重拖累GDP增长的前提下,高新技术制造业凭着超高增长率硬是把GDP拉到了8.1%的数值。

这说明了什么?

国家经济结构变革已初见成效!

从2021年年底开始的货币宽松表达,以及2022年真金白银的开始往市场放水,到今天的信贷规模开始放大,国家维稳经济的步伐一直在前行,每一步都走的很稳!

只不过,这宏观货币政策调整就像开车一样,需要稳着来:

轻轻踩上一脚油门感受下车的动能;

不行了,加重点力道再踩;

还不行,就加了力连续踩——直到车开始启动。

如今,经历了数次积极的货币政策调控,虽然资金仍旧在空转,其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货币流通遇到了堵点。

但我们要明白,一切政策的出台和落地都需要时间和过程,所有的堵点都需要有形之手一点点地去疏通,去解决。

而且,效果已经初现,市场已经开始接触到资金了不是么?

有了这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那么接下来给市场中的实体企业注入动力,重塑市场信心和预期还会远么?

分享完毕,感谢阅读,欢迎关注@观众席上的阿景

④ 国际上货币大放水,如何才能实现财富保值

个人认为普通百姓加杠杆购买实物资产是让财富保值。

理由如下:

1.货币贬值只是经济活动的结果,个人无法控制和规避。在经济活动中,我们通过社会分工、协作、提高周转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获得价值回报。如果我们所做的一切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形成无用功,同时还浪费了社会资源和成本,那么,货币就会趋于贬值。

5.投资自己。很多人搞投资可能都是想着怎么卖股票、怎么买房、怎么卖基金理财。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投资自己,让自己学习更多的东西,提升自身的能力,那么自身的价值也会提升,我想这种投资是最划算的,也是最必要的。

⑤ 当一国经济过热时,如何利用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

应对经历过热多数还是需要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对三大工具的使用也是如此。1央行会相应的提高存款储备金率来缩紧贷款额,在一定程度上来降低贷款量,从而控制房地产泡沫。2公开市场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市场公开,从而拉动人们对市场投资的热情,近一步促进货币流通。3再贴现,同理与货币的近一步流通。

⑥ 什么叫货币放水

放水指的是放松银根,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印钞票, 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刺激经济。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根据对总产出的影响方面,可把货币政策分为两类:扩张性货币政策(积极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

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

(6)如何利用货币放水贷款扩展阅读:

本质:

货币,就其本质而言,是所有者之间关于交换权的契约,不同形式的货币在本质上统一的。过去,由于人们对货币的本质认识不清,错误地从不同角度来将货币分为不同的种类。

比如:根据货币的商品价值分为债务货币与非债务货币两大类,根据是否约定贵金属的兑换比例分为可兑换货币和不可兑换货币等等。

形式上,根据货币的商品价值可分为实物货币和形式货币,实物货币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包含价值量,比如羊、贵金属等;而形式货币本身没有价值量,它的价值是契约约定的,只有契约价值。两者形式不同,但是本质上是统一的。

即都被约定作为交换媒介, 都存在契约价值。货币的购买力决定于货币的契约价值,但实物货币的购买力也会受到自身商品价值的影响,通常实物货币的商品价值小于其作为货币的契约价值。

⑦ 放水是什么意思央行放水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股票放水是指央行通过各种工具释放流动性,其中一部分会流入股市。股市的资金比较多。水涨船高,整体股价一般会上涨,对股市是利好。

央行放水,就是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放水”的比喻和“开闸放水”的意思一样。“央行放水”入市后,会增加市场资金存量,有利于激活市场,但很可能造成市场价格上涨,推高物价水平。

央行放水可能会产生以下影响:

1.如果在社会经济萧条和通货紧缩的条件下进行放水操作,将刺激人们的消费,刺激经济增长,缓解通货紧缩。同时,市场上流通的资金通常会流入股市和房地产投资市场,所以对股市和楼市都是利好。

2.如果央行放水过多,就会导致社会上的浮动货币过多,货币贬值,物价普遍持续上涨,物价水平提高,通货膨胀,人民的钱不值钱,生活压力加重。

央行放水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降低准备金存款利率,即通过降低准备金存款利率,增加银行的可贷资金,增加社会上的流动性;2.增加贷款储备和贷款渠道;

3.促进银行存款;

4.发行国债和地方债。

⑧ 央行放水是什么意思

将中央银行存的准备金注入到市场上,或者增发更多的人民币,让市场上有更多的资金进行流通,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和开闸放水是类似的。

2018年央行有发布消息,从7月5日开始中国五大银行、十二家大型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商行等银行的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对于银行存款准备金都是清楚,是银行交到央行的资金,用于保障储户的利益,一旦下调了这个比率,那么银行用于信贷的资金就增加了,也就是释放了更多的资金到市场上,也是央行放水的一种。

(8)如何利用货币放水贷款扩展阅读:

央行的性质:

中央银行并不是个普通的银行,实际上是个政府机构,处于一个国家货币和金融系统的核心地位。中央银行是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帮助引导了现代货币及金融体系的发展,并在经济政策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过去的很多年中,各种各样的机构起着中央银行的作用。而如今几乎每个国家都建立了中央银行,如美联储、日本银行(the Bank of Japan)、加拿大银行(the Bank of Canada)等等。货币联盟是个例外,联盟中的多个国家共享一家中央银行。

如今的欧洲中央银行(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是欧元区17个国家共同的中央银行。即便如此各成员国仍拥有其国家的中央银行,也是整个欧元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⑨ 货币放水是什么意思

货币放水即货币宽松,指的是政府或央行为刺激经济活动,实施从宽的货币信贷政策。放水是刺激经济的基础手段,货币放水的好处是可以稀释债务,降低资金成本,无论是对政府还是企业、个人。但后遗症是巨量的货币和信用源源不断地注入并滞留于金融体系,造成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偏离。

货币政策的运用体现在7个方面:

1、控制货币发行。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可以整齐划一,防止币制混乱;中央银行可以掌握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2、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贷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贷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  

3、推行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它的公开市场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银行信贷,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4、改变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5、调整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  

6、选择性信用管制。它是对特定的对象分别进行专项管理,包括:证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管理。  

7、直接信用管制。它是中央银行采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直接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⑩ 有钱的人是如何利用货币贬值使自己更加有钱的

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面对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只能期盼老板加工资或者国家增加养老金,所以穷人群体都非常厌恶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因为,好不容易积蓄了一点财富,购买力又在不断降低。但是,对于有钱人来说,他们则很喜欢货币贬值,因为货币贬值可以给富人带来更多的财富。

按常理在一个国家中,我们说货币贬值与通货膨胀是一个概念。但是在中国前些年却会发生人民币“对外持续升值,对内持续贬值”的现象。这主要是前些年,中国对外贸易处于较大顺差,以及国内经济高速增长,海外游资持续流入中国,这就导致了人民币对外需求增加,人民币自然会升值。

但同时,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结售汇制度”。面对大量外币流入中国,我国央行只能被动拿人民币来换取等额的外汇。这就导致国内基础货币投放过多,人民币的购买力在国内是长期贬值的,但是对国外却是长期升值的怪象。不过,近几年由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外贸易顺差缩小,流入中国的游资渐渐变少。所以,过去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基本得到了遏制。

本人过去曾供职于一家大型民企,与很多有钱人打过交道,对于有钱人来说,他们不怕国内通胀,而是最怕国内通缩。因为通货紧缩的情况下,百业不兴,金融运行停滞,反而不利于有钱人赚大钱。而在有钱人看来货币的贬值反倒是他们发财致富的契机。

首先,对于有钱人来说,货币贬值固然可怕,但是他们可以通过举债来转嫁货币贬值风险。比如,富人喜欢买房贷款,富人办企业也会长期向银行贷款。银行往往也喜欢把钱借给有钱人。在货币贬值的情况下,富人背债越多越好,因为此时银行贷款利率很低,富人拿着银行的贷款拿到外面去投资获利。所以,对于货币贬值,反而能让富人稀释自己的债务。

再者,穷人靠工资收入过生活,富人靠的是年终股权分红。很多老板告诉我,他们不怕通胀,就怕通缩。因为,通缩说明经济不景气,产品买不出去。而通货膨胀(货币贬值)说明经济过热,产品不愁没销路,这样富人可以提高企业生产商品的价格,来转嫁货币贬值的风险。所以,面对货币贬值,穷人希望涨工资,这是极为被动的。而货币贬值,富人急着上调产品出厂价,这样一来,货币贬值对富人的收入没任何影响,还能让富人大赚一笔。

再次,`富人遇到人民币贬值,一点也不用害怕,除留下少量资金以供平时运作之外,把自己手中的大部分资金换成美元、欧元等其他国家的货币,货币贬值对富人的影响极小。但相反,普通家庭也有一部分存款,也可以换成其他货币,但往往这些人民币是以备不时之需,而且就算能兑换一些外币,也换不了多少,所以,货币贬值最吃亏的还是穷人。

最后,对于富人来说,很喜欢货币贬值,因为货币之所以会贬值,主要是央行货币政策过于宽松,既然货币政策宽松,市场上就会有大量的流动性。富人就可以利用市场流动性充裕,就可以兴风作浪。前些年炒逗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等农产品价格,使农产品价格一夜暴涨。今年 社会 游资又利用苹果等水果减产之机,通过苹果期货市场,把苹果价格推上了10元以上/斤的 历史 最高价。所以,货币贬值能让有钱人兴起投机炒作之风,而且近年来呈现愈演愈烈的迹象。

对于穷人来说货币贬值,意味着购买力缩水,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而对于富人来说,他们应对货币贬值的手段层出不穷。既有通过高负债来稀释债务,又可以同步上调自己行业产品的价格,转嫁通胀风险。更可以把自己手里的资金兑换成他国货币避险。还可以囤积炒作各种 社会 商品价格,以牟取暴利。所以,货币贬值不可怕,通缩来了才可怕。有钱人最乐见货币贬值,因为这恰恰是他们赚钱的机会到了。

朋友们好!货币贬值,相对的物价也就是上涨了,借债更合算… !因此,这也为赚钱提供了基础…想象空间!许多人利用货币贬值,赚到了钱,也是这个原理…

首先,一起来看如何利用货币贬值获利:

1,贷款!到货币贬值的程度,超过利率的时候,贷款,无疑是利用货币贬值直接获利的手段!例如:贷款买房,利率5%,房价1万元每平方,10年后,利息达到50%,货币贬值促使房价相对上涨,翻一番…!
如上图,通过对资产的锁定,可以有效的利用贬值赚钱…

2,货币和实物转换赚钱!非常简单:1万元货币,购买相应,随通胀而涨价的物资!通胀10%,适当的时候卖出,转换为货币,差价自然到手!
如上图可以看出,货币贬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适量的选择购买固定资产,物资,有利于隔绝贬值,保值增值!

3,利用不同国家的汇率差异赚钱!货币贬值,相应的外币比价就会升高,同时贬值也有利于出口贸易…毕竟东西显得“便宜”,国际市场上更有竞争力,自然能赚到钱!

4,利用金融市场赚钱!金融市场属于双向交易,既可以做多也可以做空!货币贬值是相对于物价来讲,贬值时,购买相应的金融资产做多,或者做空货币,也是赚取通胀利润的手段!
如上图,认准大趋势,也是有效利用货币贬值获利的途径!

其次,来看一下通胀对我们普通人的提示:

1,要积极的投资理财,至少可以减小通胀的影响!

2,尽可能的多元化资产,分散单一的风险!

3,适当的投资固定资产,将一部分财富固化,隔离风险!

最后,来做一个总结: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的纸币总体上是保持贬值,适当的贬值有助于,经济保持更大的活力,最有利的是现挣现花,对积累起来的财富,有一定影响!但是通过合理的运用不同的金融工具,产品,投资理财,可以大大降低,货币贬值带来的影响,甚至能够做到保值…

这个问题问的好,前提是有钱人,因为工薪阶层只有相对固定的工资和不能用于投资的住房和一点存款,很多理论者喜欢用房地产举例,可是在现在它恰恰最危险,浙江女首富周晓光有诸多房产而卖不动了。

货币怎么就贬值了呢?只会因为国际购买力下降、国内通货膨胀,一句话解释就是钱多多,按说可以刺激物质生产和供应,可是通账后往往会出现通缩,即国际购买力下降、国内货币贬值、消费需求下降的三降现象,也就是经济理论提到的经济大萧条时期的来临!

它的突出特点就是货物卖不掉、便宜也没有人买、失业率持续高位,这时的货币贬值就像冬天最冷的天气,使万物处于绝望之中,很多富人的资产负债表会很难看,最近国内很多地方首富都成为负债失信人员,他们的失误在于没有提前压缩投资规模,建立防火墙把自己保护起来,像狗熊一样找到封闭的地方冬眠。

那么富人在贬值条件下如何更有钱呢?只有把握投资节奏和投资于抗通缩行业,浙江有个万向集团在过去几十年屹立不倒就是会提前预警,保证库存压不倒自己,第二个就是投资于抗通缩行业,比如华为自创芯片,电池大王一边为华为代工,一边举债开发新能源 汽车 ,百节之虫僵而不死!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大家就只需要看看北上广深就可以了!

货币贬值对老百姓好像没有啥影响!很多人在网上欢呼:我本来都没什么钱,这下有钱人损失大了!

其实,这个真的是无知的表现,货币贬值,对有钱人来说更划算!大家可以看看相关报道,越有钱人越喜欢贷款,投资!人家手上基本不会留太多闲钱,有点钱都是投资赚钱去了!反而是穷人喜欢存钱,而且一存好多年,大家想想,为什么一线城市房价那么高,还有那么多人买!有钱人不傻的,他们知道他的钱在哪里能够生更多钱!

奉劝那些经常异想天开的人们,不要总想着什么经济危机来临,什么灾难来临,以为可以均贫富,人人平等!都是白日梦,努力才能与人平起平坐,才能有尊严的活!

灾难与危机,很多时候受苦的是最穷的老百姓,有钱人可能一时有影响,但别人损失只是九牛一毛,而穷人却是全部!

贬值,意味着“高通胀”和“负利率”环境,对于有钱人来说,在高通胀和负利率条件下,最好的赚钱方式就是“好负债”和“投资”。

从货币现象来看,通胀长期存在无法消除。如果没有通胀,就意味着经济进入通缩。所谓的的通缩,白话就是经济萧条和衰退。因此,通胀,是任何经济体经济增长中必然存在的现象,只不过我国尤甚而已。

而负利率是什么意思?负利率,就是利率水平低于实际通胀水平(相对于名义通胀)。而官方公布的实际为名义通胀。真实的实际通胀水平,大家心里都非常清楚。并且,通胀还存在一个误区,就是通胀,是以“复利”水平存在的。并非官方每年公报的比如年通胀为3%,就是3%, 而是“1×1.03×1.03……(乘12个月)”。

那么,搞清楚什么是实际通胀和什么是负利率,就非常清楚,什么方式才是最赚钱的。那就是高负债!

比如说,你有2000万身价,那么你通过银行贷款,一共是3000或者4000万,用于投资,比如贷款买房或者投资股票。在高通胀背景下,必然经济增速是比较强势的,而在强势的经济增速下,投资股票和买房,都是赢面很大的投资。

又比如,你在十年前,贷款100万,十年中滚动贷款还款再贷款,始终保持100万贷款用于投资,那么,十年后你要最终归还银行这“100万”贷款,而事实上,十年后,这“100万”真正购买力只值46万,也就是说,你拿这100万贷款用于投资,不但获得了投资收益,并且还享受了货币购买力贬值带来的盈利54万(或者55%)。

再比如,在一线城市买房,一线城市房价十年间,涨幅较大。如果从货币购买力角度看每年贬值速度大约为6-7%的水平,而你贷款买房,往往首付在25-30%,也就是说,你的杆杠为3-4倍。假设,房价每年增长23%,你就获利9-12%,如果房价涨幅超过10%,你就获利30-40%。

所以,负债和投资,是高净值人群最有效的增值和赚钱方式。我所认识的老板中,即使身价上几亿,要拿出3-500万投资工厂或者别的,都要贷款,身上除了备用金可能有几百万千万用于企业周转之外,凡是可以贷款的绝不会动用自有资金。并且,我认识的一个老板,信用卡授信额度都是一千万以下随便透支。

有钱人看你怎么去定义这个有钱人,如果是上亿身价的有钱人,他们的投资其实有很多选择。

股票、基金、私募、外汇等。

货币贬值的话,今天着重讲讲外汇吧!

假设一个有钱人预见人民币未来一段时间将会贬值,他想借助这一波人民币贬值赚一笔,计划投入6000万人民币。

假设这时候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是6:1,那么这6000万人民币卖出可以得到1000万美元,假设他的眼光很不错,人民币果然贬值了,一段时间后,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变成了6.5:1,这个时候把手中的1000万美元买回人民币得到6500万,这样一来你就赚了6500万-6000万=500万人民币!

当然这个当中还需要考虑交易费的成本和货币贬值等成本!

这叫做空,前面讲的是你手上有这么多的人民币现金在手上,那如果你手上没那么多现金怎么办呢?

那就借,实际上几乎所有的投资者,做这些投资的时候,不会有人真的完全拿自己的钱去操作,比如刚才的例子,有钱人要做空人民币,计划投入6000万,很多时候这6000万中,很可能自己的钱只有1000万甚至1000万都不到,其他的钱是借贷或者融资来的,而这些钱其实是有利息成本的,如果下跌的金额还赶不上利息成本,那这个就会亏损。

而且做空的风险实际上比做多的风险要大,为何这么说?

不说外汇,就拿股票来说,如果如果你看涨这支股票,现在股价是10元一股,你投1000万进去,获得100万股,但是打你买进去后这股票就一直跌,最坏的结果就是这股票价格变成零,最多就亏了这1000万。

但是假设你做空,你手上没有股票,你要问别的机构借股票来先卖出去,假设现在股价还是10元一股,你借100万股先卖出去,你想等股票跌至6元时买回来100万股,还给借出的机构,花费600万,这时候你就赚了400万,但是自打你做空以后,股价就一路上扬,甚至连续几十个涨停板,变成300元一股了,这时候的100万股的价值就变成了3个亿,如果这时候平仓止损,你就得亏2.9个亿,而股价上涨理论上价格是无上限的,下跌是有下限的。

所以说做空的风险远远比做多的风险大。

做好资产配置,100块在1年以后可能购买力只有96块,但是如果把100块换成资产,比如鸡蛋,100块钱的鸡蛋在1年后还是价值100块钱的鸡蛋,资产会随着通货膨胀的上涨而上涨,相信大家也都看过管道的故事,这里想说的也是一些财商方面的思维,利用你的碎片时间,去做能具有持续收入并且还是被动性收入的事业,而不是劳动性收入的工作。

找到比通货膨胀高的投资,让自己的资产翻滚起来,用钱生钱,给你的钱找一份工作,让钱去替你工作。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劳动力会变得更加不值钱,所以对于只会用脑力,物力,时间,经验,技能去赚钱或缺乏财商思维的人来说,通货膨胀会让本身越来越穷,因为他们会认为把钱存入银行是明智的或谨慎的,但是他们跟不上通货膨胀的货币支付的微薄的利息,钱会越来越失去购买力。而对于富人来说,他们懂得财商思维,懂得杠杆和对冲,他们以固定的利率从银行借钱,然后通过购买现金流资产来支付债务,通过杠杆增加他们的投资回报,在一个通胀的经济中,如果债务支出是固定的,那么随着货币购买力的丧失和投资收入的增长,债务的成本就会降低,有钱人的投资收入增长的原因是他们购买了对冲通货膨胀的资产,会投资现金流资产会让有钱人更加有钱!

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不过,是不同的人。

有钱人喜欢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普通人不喜欢货币贬值。思维的区别往往是穷人和富人之间的最大区别。

01,普通人忧虑
90年代初,中国经历了一轮特别厉害的通货膨胀,那时候我在读书,听到父母在讨论什么什么东西,又涨了多少,言辞当中充满了忧虑。

当时他们的工资收入并不高,好不容易存一点点钱,却看到钱不断的在贬值,物价不断的在上涨。

于是我父母得出来的结论是,把钱换成实物,是最好的方式。

就是在那一两年,我家添置了不少电器,这在当时看来是奢侈品,但在我父母看来,买的越早越便宜。

现在也一样,连猪肉都在涨价,水果也在涨价,货币贬值真让人担心。

02,有钱人喜欢并利用
但实际上,有钱人从来不这么看。

除非恶性的通货膨胀,这对于谁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伤害。

但如果只是缓慢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对于有钱人来说,反而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因为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意味着物价上涨,而提供相应的商品和服务的企业,营业收入会增加,只要营业收入增加的幅度大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幅度,大于其他必要成本的上涨幅度,利润就会增加。

而对于有钱人来说,只要他们从事这些生意,或者投资这些企业,或者只是购买这些行业的股票,他们都可以轻松的获得,货币贬值带来的好处。

我们都说货币贬值了,房租越来越贵了,但有钱人手上有很多房产,包括住宅商铺写字楼,租金越来越贵,他们的回报就越来越高,因为当时购买这些物业的价格已经不会再变化了,租金越来越高,意味着收益率越来越高。

03,思维的差距
思维是穷人富人之间最大区别。

穷人只会觉得这个钱我花不起,富人却是在想办法怎样挣到足够的钱,让自己花得起;

穷人认为物价越来越贵,我需要省下来;富人发现物价越来越贵,就会考虑怎样投资分一杯羹;

穷人教育小孩好好读书,未来找个好工作,挣多点工资;富人教育小孩好好读书,未来开办自己的企业,想办法让机器人可以代替员工,节省开支。

……

先改变思维方式,再改变生活方式。

通胀就是 社会 中流通的货币超过了实际所需要的货币,导致了物价上涨,货币贬值,通胀越厉害,钱越不值钱。对于穷人而言,抵抗通胀唯一的方式就是增加工资,如果工资没有增加,现有的工资可买的东西越来越少,那么就穷人就会变的越来越穷。那么富人们是如何利用通胀来赚钱的呢?
举债+投资
理论上而言,通胀对于富人们而言,他的钱也是在贬值的,但是富人们并不会把强单纯放在银行里,因为他们有很多种投资渠道,比如他们会将资金用于投资,甚至会通过大额举债来进行投资,通过膨胀就是央行的货币超发了,此时整个 社会 上的资金量是过剩的,这时候融资极其容易,就像当年的4万亿计划,随便一家企业都可以贷到款项。

通过融资贷到的资金,可以用于投建厂房,引进设备,扩大生产,产出更多的商品,通货膨胀代表着整个 社会 经济过热,此时物价是上升的,因此产出的产品以高价卖出支出,由穷人买单,富人们可以在卖出从中获利赚钱,进一步累积自己的财富,所以通胀对穷人是灾难,对富人是盛宴。

兑换外币
本币贬值,相应的外币就升值,因此可以通过兑换外币避免贬值的发生,甚至通过操作做空,实现低买高卖,不过在我国这个方法是有限度的,因为按照正规渠道,我国每个人每年的结售汇额度仅有5万美元,但是富人们可以通过投资等方式将人民币兑换美元,以突破5万美元的限制。

举个例子,以泰铢为例:如果投资者预期泰铢会贬值,就可以将手中的资金全部买入美元存到银行里(假设未贬值之前,1美元等于10泰铢,如果此时有10个亿的泰铢,就可以兑换为1亿美元)。当泰铢贬值后(假设贬值后,变为要20泰铢才能兑换1美元),这时候富人们就可以拿原来的1亿美元兑换成泰铢(此时1亿美元就变为20亿泰铢了),无形之中就赚了10个亿的泰铢了。
总结
其实面对通胀,富人们可以选择的方式还有有很多种,现实中每次的通胀富豪榜上的财富值往往是上升而不是下降,所以富人们其实不怕通胀,怕的反而是通货紧缩,通货紧缩代表着整个市场经济不景气,东西卖不出去,投资乏力,市面上资金变少,可操作的空间降低,毕竟很多操作都需要庞大的资金量支持。

“因为凡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是,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这就是著名的马太效应。

简单地说,就是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因为富人占有更多的资源,所以更容易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加财富。这也是现在世界首富总资产都逼近万亿人民币的重要原因,这不是富可敌国,这是富已超国。

首先,对于有钱人来说,利用通货贬值使自己更加有钱,是一个简单的事。
货币贬值,也可以说是通货膨胀的另一种表达,就是钱越来越不“值钱”,同样的钱,能够买来的产品越来越少。这是货币超发引起的。

如果货币贬值,对于有钱人来说,只要敢于投资,就会越来越有钱。这也是过去20年时间,中国首富资产就跟直升机一样,一直向上的重要道理之一。

2001年,中国首富是四川刘永好四兄弟,当时财富是83亿人民币。

2018年,中国首富是马化腾,身价是2910亿元。十多年时间,两个首富之间的财富差距达到35倍。

因为有钱人,拥有很多资源,在货币贬值期间,可以通过大量投资,实现资产收益。

比如过去20年,我们国家的货币对内是贬值的,但土地价格、房地产价格,在持续高涨,大量房地产商都成为超级富豪;大量投资房产的人,也成为大富豪。
其次,在货币贬值期,有钱人在投资的同时,可以将自己的资产进一步抵押,从银行贷款,这样就有极大的杠杆率,进一步放大投资效应,可以取得超额回报。
简单举例房产投资。买一套价值100万元的房子,只用了20万元首付;80万元是银行贷款。过三两年,房价翻倍;或者过若干年,房价翻好几倍,价值数百万。也就是20万的投资,可以取得了几百万的收益。

如果有几百万、几千万、几个亿,可以一栋一栋的买,这就是温州炒房团干的活。

穷人没有抵押,连首付都付不起,在这一轮房产盛宴中,落后了。然后伴随房价的攀升,穷人越来越穷,有钱人越来越有钱。
第三,利用汇率变动来赚钱。
一般来说,当一个国家货币贬值时候,也就意味着该货币处于超发状态,也就是该货币购买力下降。相对于国际主流货币,也会有一个贬值过程。

这时候,拥有较多资金的有钱人,完全可以通过专业的外汇炒作机构,可以在本国货币处于强势的时候,预先购入大量外汇。在本国货币有较大编制幅度的时候,再回购,这样会带来较大的资本溢价。对于没钱人来说,显然是没有这样的好事。

但对于中国有钱人来说,其实人民币有一个“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特殊过程。这是因为中国特殊的外汇管制带来的。

在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增长速度长期在全球“霸榜”。但在2005年以前,人民币兑美元长期保持在8.2:1以上区间。也就是一美元可以兑8.2元人民币。这与中国经济持续上升带来的人民币国际购买力不大符合。

央行开始汇改后,2006年,人民币兑美元首次突破8元大关;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首次突破7元大关。但后来,人民币兑美元长期保持在6.4左右。

但在人民币对国际主要货币升值的同时,人民币在国内却在贬值。这就是特殊原因形成的“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现象。这时候只要持有人民币就是赚到。

有一个笑话说,一位国外投资者,2004年在北京工作,然后买了一套小房子,给他的女朋友居住。但2010年时候,把房子卖掉,变现成美元回国,不但把六年时间花在女朋友身上的钱全部赚回来,这笔意外的“投资”,还让他原来的投资回报达到好几倍。因为他在购买房子的时候,同时两方面赚钱,一个是房价暴涨带来的溢价,一个是人民币汇率走强带来的溢价。

赚翻了!这就是有钱人的世界。

热点内容
如何做大财富金融 发布:2025-07-09 12:12:40 浏览:744
东方财富买基金前端收费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09 12:11:06 浏览:405
沪深大科技股票 发布:2025-07-09 12:11:04 浏览:723
蓝思科技股票千评 发布:2025-07-09 11:56:39 浏览:879
期货合约期限如何规定 发布:2025-07-09 11:42:18 浏览:655
如何用存单贷款理财 发布:2025-07-09 11:21:02 浏览:966
股票历史成交单蓝色的 发布:2025-07-09 11:20:23 浏览:337
基金佣金在哪里查 发布:2025-07-09 11:16:03 浏览:55
如何购买货币基金推荐 发布:2025-07-09 10:46:50 浏览:359
股市单边上涨如何看布林线 发布:2025-07-09 10:46:44 浏览: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