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再贴现率上调对流通货币如何影响

再贴现率上调对流通货币如何影响

发布时间: 2023-02-02 14:00:21

1. 再贴现率提高有什么影响

再贴现率的提高带来的影响是,会使得市场货币的供给量减少以及利息率的提高。再贴现率也可以叫做 “重贴现率”,指的是各商业银行由于资金发生短缺的情况的时候,为了使得资金可以周转,向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时所需要支付的利息,并且使用已经办理过贴现但还暂未到期的票据作为担保凭证,而这部分的利率就被叫做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的作用


从宏观的货币政策角度看来,再贴现率的提高,是为了遏制通货膨胀的情况发生。当提高再贴现率后,由于各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的情况大大减少,而使得货币供应量的相应减少后造成的货币流动率大幅度降低。再贴现率作为一个国家的基准利率,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利率水平,而其他利率由于对再贴现率的调整有着一定程度上的依赖性,所以再贴现率的变化也会相应地对其他利率的变化产生影响。

2.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

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和利息率提高。再贴现率即商业银行或专业银行用已同客户办理过贴现的/未到期合格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再行贴现时所支付的利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一种特别形式,也是控制信贷规模和货币供给量的重要手段。

3. 为什么提高银行在央行的再贴现率。1.会导致银行准备金的减少2.会导致高能货币的减少。

贴现率上升,意味着商业银行从中央银行贷款的成本上升,为了避免这个情况的出现,商业银行会提高自己的准备金储备,即多留一些准备金。这样的话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增多,导致实际准备金增加,从而提高了实际准备金率。而货币创造乘数是实际准备金率的倒数。故贴现率的上升会造成货币创造乘数的下降。

当一国发生通货膨胀或由于其他原因需要紧缩货币供应时,中央银行通过提高再贴现率来相应提高商业银行供应资金的成本,亦即减少其决定信用规模的准备金,从而使商业银行收缩其信贷规模以达到紧缩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如果一国经济衰退或由于其他原因需要扩大货币供应量时,中央银行通过降低再贴现率以鼓励商业银行增加从中央银行借款,从而扩大放款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

(3)再贴现率上调对流通货币如何影响扩展阅读

处理手续

商业银行持未到期的汇票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再贴现时,应根据汇票填制一式五联再贴现凭证(格式由人民银行省级分行比照贴现凭证确定),在第一联上按照规定签章后,连同汇票一并交人民银行。

人民银行计划资金部门接到汇票和再贴现凭证后,按照有关规定和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审查。符合条件的,在再贴现凭证“银行审批”栏签注“同意”字样,并由有关人员签章后送交会计部门。

会计部门接到作成转让背书的汇票和再贴现凭证后,按照支付结算办法的有关规定审查无误,再贴现凭证的填写与汇票核对相符,其余手续比照三、(一)的手续处理。其分录是:

(借)再贴现科目××银行汇票户

(贷)××银行存款

(贷)利息收入科目××利息收入户

商业银行收到人民银行交给的再贴现收帐通知后,应填制二联特种转帐借方凭证,一联特种转帐贷方凭证,收帐通知作存放中央银行款项借方凭证的附件。其分录是: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借)利息支出科目××利息支出户

(贷)贴现科目汇票户或汇票转贴现户

(二)再贴现到期收回的处理手续

再贴现银行作为持票人向付款人收取票款,可比照三、(二)的手续处理。

(三)再贴现到期未收回的处理手续

再贴现银行收到付款人开户行或承兑银行退回的委托收款凭证、汇票和拒绝付款理由书或付款人未付票款通知书后,追索票款时,可从再贴现申请银行帐户收取,并将汇票和拒绝付款理由书或付款人未付票款通知书交给再贴现申请银行。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再贴现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再贴现

4. 央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一定会影响货币供给吗,为什么

会的。
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从两个方面影响货币供给:一方面是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另一方面是通过这种直接的变动向市场和商业银行传达央行作为管理者对市场的意图和作为对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市场主体对于市场的期望。
从影响银行创造货币能力的角度说,大体上是这样一回事:银行的运营模式是吸收存款进行放贷,获得利息差额赚利润,因此银行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就会把所吸收到的全部存款都放贷。也就是如果存款人把100块钱存入银行,那么银行就会把100块钱贷出。这样就可以这么核算银行和存款人、贷款人的债权债务关系。存款者将100存入银行,那么在存款者的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是债权100;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是债权100,债务100;在贷款人的资产负债表上反映的是货币资产100,债务100。将银行的资产负债加总核算,它的债权债务对冲,资产为0,将存款人和贷款人的债权债务加总对冲,那么核算结果是资产100.这是一个循环过程,在银行作为金融核心的市场体系中,贷款人再把他获得的100存入另一个银行,就会使上一个循环过程再度发生,这样银行就构成了一个体系,存款人和贷款人构成了和银行相对的一个体系。两个体系之间的循环会无限进行下去。银行总是要把手中的存款货币贷出获得利润。我们看第一个过程,如果存款者没有将100存入银行,那么在非银行体系的市场上存在的货币就是存款者手中的100,银行没有创造货币;一旦存款者将货币存入银行,银行再把100放贷给贷款人,那么市场上的货币就是存款者的债权100和贷款人的货币资产100,市场上的货币就变成了200,在这个过程中银行创造了100.因为没有限制,银行和非银行市场可以无限循环这个过程,银行可以无限创造货币向市场供给,就会形成市场的信用体系和造成无限制恶性通货膨胀,钱不是钱啦。但是银行不能够这样无限创造货币,因为在一个循环过程之中存在一种风险:如果存款者今天把100存入银行银行马上贷出,但是存款者又要马上取钱,银行又收不回贷款,它就倒闭了(挤兑)。如果只是一个循环,那么影响到的只是存款人、银行和贷款人;但是这个过程循环构成银行和非银行的市场体系之后,就会波及所有的市场相关者。因此为了防止银行倒闭和及其对市场的冲击,央行就要求银行不能把所有的存款都贷出,要留一部分应对可能的取款人需要。当然,存款人不可能像上面说的那样极端,但是有个比例吧,这个比例就是法定准备金率。如果这个概率是20%,那么就是银行吸收了100的存款,就要留下20应对存款者可能的支付要求而只能贷出80.但是这套不住银行,特别是构成一个体系的银行。贷款人把贷出的80再存入银行,银行留下16作为准备金,64贷出。一直这么算下去,其实到最后,100的最初存款全成了准备金,银行第一次创造的货币80+64+……最后就是100成为了20%,市场上的货币就是100/20%=500,银行创造了整整400.市场上原来有的100,通过银行的放大作用就会变成500,这是在20个点的法定准备金率下,也就是这个作用机理是法定准备金率的倒数。当央行提高了法定准备金率,那么银行对于市场货币的供给、放大作用就会减小,反之亦反。
再贴现率说白了就是商业银行向央行借款的利率,利率高了银行就借的少些,利率低了银行就借的多些,虽然这个不是很大,但是和准备金率联合起来放大了就不得了了。银行从央行那里借出来了100它的资产就会增加一百,负债也增加100,也相当于央行把钱存在商业银行里,然后商业银行拿着这个钱放贷,在20个点的准备金率下它就可以创造400的贷款。如果央行的准备金率高了,原来能借100它只借了90,那么就只能创造360,就是这么个机理。
所以再贴现率是和准备金率一起作用调节货币供给的。准备金率直接些,再贴现率间接一点。但是都是中央银行调节市场货币供给的手段。
再从央行作为管理者和对市场有重要影响力的市场主体的角度考虑,我提高或者降低准备金率和贴现率就是一方面直接影响货币供给,另一方面作为老大,告诉大家我想怎么样,然后你们自己看着办。
所以影响一定会有的,从直观方面有影响,从意图显示方面也有,但是影响力的大小就不一定了。因为准备金率和贴现率并不是影响市场货币供给的唯一因素,而是还有其它的一些因素相互作用;而且老大的话有的时候小弟也不一定一定听,而是要看具体的市场情形以及小弟的实力、意图如何!
学过的都忘得差不多了,大体上这么个意思,也有可能有些舛误,我的表达能力也不怎么好,姑妄听之,仅供参考!

5. 中央银行利用再贴现率如何影响经济的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
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
作为一种货币紧缩政策,它间接减少了货币供应,而楼市是主要依靠银行融资的,因此紧缩政策也就影响了经济。
拓展资料:
市场利率对债券价格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市场利率提高,债券价格下跌;市场利率降低,债券价格有上涨趋势。而利率的走势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宏观经济形势因素
经济周期。从经济周期看,经济开始衰退后,产品滞销,利润减少,投资减少,流通货币量增加,从而导致利率下跌。
当经济衰退达到经济危机时,大量企业倒闭,市场萧条,资金宽余,利率跌至最低点。
经济到最低谷后会缓慢复苏,此时商品开始有一定的销售量,市场投资有利可图,利率缓缓回升。
当经济由复苏达到繁荣阶段时,商品生产能力与产量大增,商品销售状况良好,企业开始大量盈利,投资大大增加,货币成为稀缺要素,利率上涨至最高点。
最新宏观经济形势对市场利率的影响
宏观经济形势和银行信贷松紧状况是影响民间融资活跃度的主要因素。尤其在今年宏观形势下滑的大背景下。
央行的货币政策使得金融机构资金相对充裕,企业从银行贷款难度相对降低,必然对民间借贷渠道的资金需求有所减弱。
数据显示,10天期平均利率为21.73%,1月期为17.07%,3月期为19.08%,6个月的利率为16.45%,1年期的利率为16.81%。
而一年以上的综合利率为24.36%,相比此前发布的民间金融街数据,小额贷款市场平均利率的一年期和三月期的利率均有较大幅度的下滑。
GDP的增长率。
根据对西方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统计,1981年至2000年,GDP增长率与利率呈强正相关关系。
1987年以前,中国GDP增长率与利率基本没有关联。但1988年以后,随着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提高,GDP增长率与利率之间的关联度和相互作用的程度越来越高,变化方向逐渐趋于一致。

6. 提高或者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或再贴现率,对货币供应量会产生什么影响

一方面是直接影响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另一方面是通过这种直接的变动向市场和商业银行传达央行作为管理者对市场的意图和作为对市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市场主体对于市场的期望。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手里的资金会明显减少,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也会减少。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从两个方面影响货币供给。

(6)再贴现率上调对流通货币如何影响扩展阅读:

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与社会最终总需求有正相关的关系,所以中央银行通常把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保持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的基本平衡,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基本任务。

货币供应量可以按照货币流动性的强弱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即M0、M1、M2、M3、M4等。货币供应量的初始供给是中央银行提供的基础货币。这种基础货币经过商业银行无数次的存入和支取,派生出许多存款货币,使其出现多倍数的货币扩张。

7. 再贴现率有哪些影响和作用

央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对商业银行的货币供应量,提高再贴现率会增加商业银行向央行贷款的成本从而减少货币供应量,即:收缩了银根减少了信贷量;相反降低再贴现率可以增加货币供应量,增加信贷量,刺激消费(央行和商业银行的关系就如同商业银行和企业的关系,再贴现率如同利率)。央行还可以保证国家财政,财政可以向央行贷款,即财政赤字,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引导投资,刺激消费

8. 提高再贴现率

1.再贴现率提高会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和利息率提高。当国内出现通货膨胀趋势或已有的通货膨胀加剧时,中央银行就提高再贴现率,加重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迫使其紧缩信贷,从而抑制物价上升,首先,再贴现利率的发生一般是银行用他的商业票据向同业拆借,商业银行向银行,中银拆借获得资金,再贴现支付的利率是再贴现利率,往往高于贴现率,再贴现利率发生在银行,银行和同业之间。贴现率发生在隐性退出与个人和企业之间,随着贴现率的提高,企业和个人承担了较高的贴现率,转换成本增加,这相当于银行贷款利率的提高。必然会减少企业或个人对银行的商业票据交换,再贴现利率的提高减少了银行从银行,中部兑换商业票据的现金数量,因此货币供应量也将减少。
2. 贴现率和再贴现利率的提高会降低市场货币市场的货币供应量。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是抑制通货膨胀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在市场上推动一般利率,从而控制货币供应。银行,提高存款利率后,货币将由流通转为存款,抑制涨价,减少手中的钱,就是涨价的表现。那么提高再贴现利率可以降低市场上的货币流量,从而使货币购买量上升,控制信贷规模和提高再贴现利率将提高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利率,这将增加商业银行,的融资成本,商业银行将开始收紧信贷,从而控制信贷规模和抑制通货膨胀。
3. 贴现率是指用于将未来付款转换为现值的利率,或当持票人要求银行兑现未到期票据时,银行用于提前扣除利息的利率。这个贴现率也指再贴现利率,即每个成员的银行保证贴现票据作为从银行中部借款时支付的利息。
拓展资料
一般来说,要提高再贴现利率,银行向央行,借钱的成本更高,因此它会借更少的钱,货币供应量自然会下降,但现实世界并非如此简单。具体效果取决于具体背景,如果利率预计会下降,央行将提高再贴现利率。虽然这个时候已经做了,但是效果不一定好。利率可能还是很低,货币供应量还是很大。

热点内容
如何做大财富金融 发布:2025-07-09 12:12:40 浏览:744
东方财富买基金前端收费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09 12:11:06 浏览:405
沪深大科技股票 发布:2025-07-09 12:11:04 浏览:723
蓝思科技股票千评 发布:2025-07-09 11:56:39 浏览:879
期货合约期限如何规定 发布:2025-07-09 11:42:18 浏览:655
如何用存单贷款理财 发布:2025-07-09 11:21:02 浏览:966
股票历史成交单蓝色的 发布:2025-07-09 11:20:23 浏览:337
基金佣金在哪里查 发布:2025-07-09 11:16:03 浏览:55
如何购买货币基金推荐 发布:2025-07-09 10:46:50 浏览:359
股市单边上涨如何看布林线 发布:2025-07-09 10:46:44 浏览: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