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针篆货币什么价格
❶ 求王莽钱币分类和价格表
西汉元帝时(公元前48-前33年在位)有个外戚叫王莽,他凭借其姑母在宫中的恩宠,官职连连升迁,西汉末年,他竟掌握了汉朝大权,进而自立为皇帝,国号“新”。王莽当政时,也多次改革币制。他改革币制,除了出于“托古改制”的目的外,还有削弱刘汉势力、搜刮民间财富之意。他托古改制,恢复了已废止200多年的布币、刀币的制度,变换形制,于居摄二年(公元7年)改汉币制,以周钱有子母相权,于是更铸大钱,下令铸造错刀、契刀和大泉五十。王莽所铸刀、布币完全不同于战国时期刀、布币的形制。他在刀币上加了一个方孔圆钱,并且明明白白地铸上刀币的名称和价值。如“契刀五百”,“一刀平五千”等,其身形如刀,材质为铜。一刀平五千的圆钱上以黄金镶嵌“一刀”两字,刀身铸有“平五千”三个字,所以又称金错刀。一刀平五千与原来的五铢钱并用,一刀平五千当五千枚五铢用。契刀五百当五百枚五铢用,大泉五十当五十枚五铢用。这几枚钱的钱文均属篆文。金错刀、契刀通长二寸二分(汉尺),实际测量长约7.2-7.5厘米,金错刀重20-46克,契刀重16.4克。后来民间私铸减重,数量颇多,今所见大小不一,而且面文有二决文、四决文重轮、传形等,此外还有铁钱。
王莽建国二年(公元10年)行“宝货制”。“宝货制”内容为五物、六名、二十八品。五物是金、银、铜、龟、贝五种币材。六名为金货、银货、龟货、贝货、泉化、布化六大钱币类型。
二十八品是指不同质地、不同形态、不同单位的二十八品钱币。分别为金货一品,即黄金重一斤,直钱一万。银货一品,即朱提银重八两为一流,直钱一千五百八十,普通银每流直钱一千。龟货四品,即元龟长尺二寸,直钱二千一百六十;公龟九寸,直钱五百;侯龟七寸以上、直钱三百;子龟五寸以上,直钱百。贝货五品,即大贝四寸八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钱二百一十六;壮贝三寸六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钱五十;幺贝二寸四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钱三十;小贝寸二分以上,二枚为一朋,直钱十;贝不盈寸二分,漏度不得为朋,率枚直钱三。泉货六品,即小泉直一,直径六分,重一铢;幺泉一十,直径七分,重三株;幼泉二十,直径八分,重五铢;中泉三十,直径九分,重七铢;壮泉四十,直径一寸二分,重十二铢。布货十品,以大小顺序则有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即小、幺、幼、序、差、中、壮、第、次、大。这二十八品均为法定货币。在当时的流通领域中,大概只有其中的六泉十布所占比重较大。尤其以“六泉”制作精美、钱文秀丽。“十布”均模仿战国平首布钱形态,不同处是十布的头部铸有一圆孔,钱面中部自首部至裆部铸有一条直线,直线两侧为钱文,阴文,篆书;币的首部圆孔及币的边缘均有郭。
王莽此次实施的“宝货制”,换算复杂,币制混乱,结果民心大乱,商品流通不畅,民间却私自还用五铢钱来交易。王莽得知后大怒,于是明令城内老百姓接受,每个人出入城必须出示“大布黄千”钱来作为通行证。王莽治国无方,敛财有术,他篡汉15年,就曾四次改革币制。王莽频繁地更改币制,每次都是以小换大,以轻换重,钱越改越小,价越作越大,无形之中把老百姓手中的财富搜刮光了。王莽的横征暴敛,加剧了新朝的灭亡,在农民起义的烈火中,王莽和他的金银财宝都被一起焚毁。
王莽铸币的文字,有几种采用悬针篆。过去泉学家只着重谈论过布泉一种,其实,王莽的十布、货布和货泉的文字都有悬针篆。除布泉外,悬针篆比较突出的是货布和大布黄千两种。这两种钱的悬针篆很具典型性。
王莽虽然被人民永远地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上,但王莽钱的艺术价值却远远超过了它的使用价值,它的文字、冶炼和设计都堪称中国古钱一绝,匠心独具,有着极高的收藏和欣赏价值。
115 一刀平五千 生美 6500
116 一刀平五千 生上 6000
117 契刀五百 生上 700
118 契刀五百 上次 650
119 契刀头 生上 140
120 契刀头 上次 100
121 小泉直一 生上 10
122 小泉直一 上次 7
123 货泉大中小套 生上 8
124 货泉重郭 生上 2
125 货泉无内郭 生上 2
126 货泉穿上半星 生上 3
127 贷泉穿下半星 生上 3
128 货泉穿下左决 生上 5
129 货泉穿下右决 生上 5
130 货泉广穿 生上 3
131 货泉18mm 生上 3
132 货泉16mm广穿 生上 5
133 货泉磨郭 生上 2
134 货泉剪边 生上 2
135 饼货泉厚重大样 上次 30
136 饼货泉小样 生上 10
137 饼货泉背穿栗角 生上 25
138 大泉五十五中小套 生上 18
139 大泉五十厚重 生上 15
140 大泉五十重轮 生上 50
141 大泉五十北背栗角 上次 30
142 大泉五十深郭陷字 生上 10
143 大泉五十宽内郭 生上 10
144 大泉五十传形 生上 70
145 大泉五十传形 上次 55
146 大泉五十广穿 上次
147 布泉 生美 8
148 布泉 上次 7
149 大泉五十合背 上次 200
150 布泉毛边大样 生上 30
151 布泉三枚套(穿上两决,穿下两决,穿上半星)
生上 30
152 货布 生美 40
153 货布 上次 35
154 货布毛边大样 生上
155 大布黄千中线过穿
不过穿过上次 190
156 大布黄千 生上 110
157 大布黄千 上次 80
158 大布黄千 中上 70
159 大布黄千大样 上 150
❷ 关于汉代的库布 (大布黄千)(货币)
名称: 大布黄千 制造年代: 新莽 材料: 铜 规格: 长5.7厘米 中国古代钱币之一。 新莽钱币。西汉末年王莽篡权之后,改铸钱币。除沿用汉代的方孔圆钱之外,他还下令铸造一批布币。大布黄千便是其中的一种。新莽货币,钱文纤细,工艺讲究,版别亦多。大体钱文以悬针篆为主。这枚大布黄千布币,平首平肩平足,腰身略收。首部穿一孔,用以绳系。正背两面皆铸为不通穿(即圆穿与首端间没有中线者)。钱文为右读,布局在中线左右两侧,均匀得体,笔划流畅。 新莽布币系铜锡合金铸造,露铜部分呈青黄色,币身较硬,鉴定时须轻拿轻放。新莽时期铸币量大,币形也多,因此伪品较多,钱币收藏者一般不易鉴别,市场上也很难见到真品,除大布黄千外,新莽还铸行过六泉、十布等钱。 根据品相价格在500至1000元左右,好版要数千元。大布黄千有通穿和不通穿两种。
近年来还在猛涨
❸ 这是什么钱币
这是北宋“草书”淳化元宝。北宋太宗淳化元年(公元990年)开始铸造。钱文相传为宋太宗赵光义手书,即所谓的“御书体”,分真、行、草三种书体,顺时针旋读,光背。
❹ 有谁知道只有两个字(甲骨文)的古钱币(铜币)
您这枚古币为王莽于西元14年始铸的“货泉”铜币。币文“货泉”二字,是用悬针篆书写的,并非甲骨文。您收藏的此枚钱,是熟坑,带有传世古,品相不错,市场价应该能在5——10元之间。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天凤元年,……罢大小钱,改作货布,长二寸五分,广一寸,首长八分有奇,广八分,其环好径二分半,足枝长八分,间广二分,其文右曰“货”,左曰‘布’,重二十五铢,直货泉二十五,货泉径一寸,重五铢,文右曰‘货’,左曰‘泉’,枚直一,与货布二品并行。……”
王莽第一次变革,在居摄二年,以错刀、契刀、大泉五十,与五铢四品并行。这一时期铸币的特征是:郭宽肉厚,无论文字笔划,轮廓线条,都粗壮丰满,造型笃实,制作精整。这是王莽第一次推行大钱政策,也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少有的大面值铸币。用两枚错刀,或二十枚契刀,就要换取一斤黄金;一枚重十二铢的“大泉”,可以作五十枚五铢钱通用,这样大的面值,自然要防范民间盗铸。所以除了制定严厉的法律制裁措施之外,王莽也确实在铸钱工艺上,下了功夫。
第二次变革,在始建国元年,废错刀、契刀、五铢,更作小泉直一,与大泉五十并行。这是第一次变革的继续,小泉直一虽然只有一铢重,却顶替了原来的五铢钱,所以在制作风格上,仍然保留了第一阶段的特征,钱体虽小,但造型丰满笃实。
第三次变革,在始建国二年,行“宝货制”,共五物六名二十八品,其中包括铸币“六泉”、“十布”。这是一次完全失败的变革,名目等级的繁杂,造成币制严重混乱。从铸币造型看,不再象第一阶段那样丰满笃实,文字轮廓都不再那么粗壮,而且,钱的制作也不很规矩,经常有错范现象。“十布”分有“中钱过穿”和“不过穿”两种版别,同时铸行的货币,大小轻重亦有差异,甚至有的大面值布币比小面值布币还小,这些反常现象的出现,表明:这个时期,不仅币制混乱,而且在铸造工艺上也很不认真。“百姓不从”,人心散离。于是,“宝货制”无法推行,实际上使用的仍是大小钱二品。
第四次变革,在天凤元年,罢大小钱,更行货布,货泉。这一次变革,实际上是对前一时期大钱政策的一种收敛,特别是在“宝货制”以后,想通过这次变革,挽回已经失去了的人心。反映在铸币上,有这样几个突出的特征:(一)直一钱——货泉的直径和重量基本恢复到西汉时期初铸五铢钱的标准。原来当五十行用的“大泉”也改为直一钱(事实上,此时的大泉五十已经减重,重量和新铸的货泉钱大致一样);货布,实际重二十五铢,当二十五用,仍然属于贬值货币,但比起前几次的“大钱”,已经收敛多了。(二)在造型上彻底改变了第一阶段铸币丰满笃实的风格,文字轮郭都变得十分纤秀,似乎要告诉人们:现在已经不再是“大钱”时期了!即使大泉五十,凡新铸者,制作也都作了更新,同时,在铸钱工艺上,也纠正了第三阶段的混乱马虎现象,这一时期的铸币,规格特别整齐,是莽钱中最成功的作品。
但是,王莽的这些急救措施,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精工细作的铸币也没有坚持多久,到地皇年间,尽管还以货布,货泉并行,但随着政治上的没落,铸币亦趋向混乱。与此相应,私铸钱猛增。
莽亡前后,到东汉建武十六年,货布停铸,货泉却继续铸行。传说刘秀相信纤纬,因他起于舂陵白水乡,货泉的“泉”字,象征白水真人,所以刘秀要得天下,当然这只是一种托辞而已,实际上,这一段时间,正处在混战时期,生产的破坏,经济的颓废,使新起的刘秀政权还来不及整顿币制,所以,货泉钱作为权宜之计,继续沿用,但它毕竟已经变易主人,所以在新钱制作上,难免掺进了刘汉的气息,第Ⅲ类货泉钱,便是在这样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所谓“光武货泉”,我们认为,应该是指的这一类货泉钱。
❺ 汉朝货泉币多少钱
货泉是最常见的一种汉代钱币,它是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货币改制的产物。货泉从天凤元年起一直流通 到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材质为青铜,尚见有铁质和铜夹铁者,钱文为悬针篆,泉中竖笔断开,(货泉饼者字纹多平夷,铸造粗劣)。
版别有传形,异书,异范,合背,合面,圆穿,横划,星号,月纹,决纹,剪边等近百种,一般径2.2--2.4CM,重约2.8--3.6克,初期可达5克以上。传世极丰,存世量很大,普通版品相好的10元左右,较少的版十几到几十不等,品相差的3元-5元。
❻ 王莽时期钱币
王莽时期钱币特点是:工艺精湛,选料优良,存世稀少,历史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高。
王莽当政後,为了削弱汉朝旧族势力,以及对百姓的财富掠夺,他以“托古改制”为名进行了一系列的币制改革。刀币和布币都在改革中恢复,但从形态上与春秋战国时的并不相同。由於币制复杂混乱,导致民间交易很不顺畅。并且每次改制的钱币大小不断缩小,价却越来越高,实质上剥削了普通民众的财富。币制改革的失败也是新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之一。尽管王莽的改革是失败的,但他所发行的一系列钱币却是古钱史上的精品。货币多采用悬针篆的字体,制作十分精美。国宝金匮直万是价值最高的古钱之一,存世仅两枚。
王莽先后推出的铜铸币有:1、一刀平五千,铸行于居摄二年(公元7年),一刀二字采用错金技法,故称之为金错刀,以一刀等同于五铢钱五千文行使,长约7.3厘米,重20—40克;同年还铸行契刀五百,以一刀等同五百文行使。2、六泉:分别是,小泉直一,么泉一十、幼泉二十、中泉三十、壮泉四十、大泉五十。六泉之中相邻的泉差别较小,不易区分。3、十布:分别是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壮布七百、第布八百、次布九百、大布黄千。从小布到大布各长一分,相重一株,其值各加一百,同样因差别小,很难区分。4、货布,天凤元年(公元10年)铸,与货泉并行,一货布当货泉二十五枚,长约506厘米,重约16.5克。5、货泉,天凤元年铸,直径约2.2—2.4厘米,重约2.8-3.6克。另有货泉饼钱。6、布泉,王莽后期铸,直径2.6厘米左右,重3.5克上下。
王莽之币制改革,均属违反经济规律,不合时宜的滑稽之举,有些则近乎儿戏。王莽违反了货币由复杂而趋于简单,由繁多而归于统一,由实物而金属,由低级金属而高级金属的发展规律,因而注定是要失败的。但不可否认的是王莽时期的钱币,在工艺和形制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为后来历朝历代的铸币,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王莽币刀币图示:
❼ 铜币值多少钱
这是王莽新朝时期的钱币货泉,是最常见的一种古代钱币,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所值和收藏价值。
因存世量大,普通版品相好的10元左右,较少的版十几到几十不等,品相差的几元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