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股市行情 » 皇上下令怎么用旧货币

皇上下令怎么用旧货币

发布时间: 2023-02-21 07:14:53

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如何统一币制呢

春秋战国时代各国的货币

秦时代各国的文字不同。同时使用的货币也不同。先秦时代各侯国的货币大致分为货币、货币、回扣钱、铜贝(阿里鼻钱)四种货币体系。

考古学挖掘出来的货币实物,在周王室直接统治的都洛邑(现在的洛阳)及其周边地区、三晋(山西、河北)地区使用,是由农具铲子发展而来的空首布,后来变成了平首布,统称为布币。

燕国、赵国、以及齐国等国,大体上从春秋末期开始用于铸造。

秦半两

《史记·平准书》记载:“直到秦国,中国一国的货币是二等,金以发行名为上币,铜钱为曰半两,重量如文,为下币。”。

司马迁的这个记录确实让人误解了数千年。我想秦的一半钱是秦始皇变成统一货币铸造的。考古学家们在许多战国古墓中发现了秦的一半钱。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学家先后在四川省巴县冬竹笋堤、青川县郝家坪、浦江县战国船棺墓、以及陕西省咸阳塔坡等多个战国时期的秦墓考古发掘中,都先后出土了一半两个钱。这时,学者们才发现秦挽钱是秦半两的钱。

因此,秦的一半的钱在战国时代。由于秦国的开拓扩展到了六国。我代替了六国货币。最终实现了货币统一。秦国统一全国货币制度的措施由宰相李斯制定。具体内容如下。

①规定了货币的种类和名称。

②统一货币分为两种。一个是贵金属等高价值的东西,另一个是半价。

③货币的形状和单位统一。也就是说,一半,圆孔,一半单位。

④禁止民间擅自铸造货币

⑤制定货币立法

2. 古代新皇帝上任时前朝的铜钱是怎么处理的

古代硬币在信用货币诞生前不是唯一的交易手段。唐宋以前,富婆谷物可以代理货币,战乱时期很多财产都使用实物交换,但硬币对社会的影响并不大。改变王朝后,如何处理前朝的货币?朝代更迭,新皇帝就任时,一般与前朝硬币并行不悖,不久便慢慢收回,并且在限时兑换禁止旧货币的民间,某些硬币质量好,头面还会继续在民间通行。

由于元朝采用纸币制度,元末硬币几乎自行退出历史舞台。清军入关时,仍然将唐宋时期的钱币混合在硬币上,允许名金流通,但不久后严禁使用名金和其他古今,独自发行清金,明朝货币无法在清朝继续流通。目前出土的大量藏硬币都是各万亿硬币混合而成,还有退出流通领域的货币,现已成为民间收藏品。

3. 清朝皇帝更换时原流通钱币怎样处理的

楼主收藏的可能是几枚内府钱,也称宫钱。宫钱,系皇宫内用于撒帐、后宫细软包袱扎角、喜庆时宫灯下悬挂、朝廷给佛教寺院供奉及对大臣赏赐等,而特别铸造的精美珍贵钱币。这些钱多为小平至折十形制,而其中有一些当百形和超出当百形制的大钱,则是用于宫中奉先殿帷幕下角的坠钱。这种钱是每逢新皇帝即位时铸造,死亡即改换新钱,自乾隆至宣统各朝均有。钱背多有“天子万年”、“万寿无疆”、“国泰民安”、“天下太平”、“福寿康宁”吉语。宫钱铸行量小,又很少流出宫外,精铜质,铸造精美,是皇家贵族的象征,故颇为珍贵。对于铸造宫钱用的“母钱”就更为珍贵了。所以在众多钱币收藏家中能得到一枚宫钱中的“母钱”实乃是一件幸事。这几枚铜钱需要专家鉴定方可确定真伪。指正~

4. 分析先秦时期货币使用的特点,并概况秦朝时期货币使用的特点!西汉时期反击奴隶的情况分析原因!

秦朝(公元前221—前206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国家政权,它是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灭掉关东六国中的最后一个国家——齐国,而完成了统一大业。秦朝建立以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嬴政确定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为皇帝,废谥法,以世计,自称始皇。国家一切政务皆取决于皇帝,取消分封制度,推行郡县制,分全国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要官吏均由皇帝任免。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各自为政,自己铸行货币,齐有法化刀,楚有爰金和蚁鼻钱,燕有明刀,韩有方足布,赵有尖足布,魏有桥足布,秦有圜钱等等。钱币形状各异,轻重不一,并且有优有劣,换算困难,给当时的商品流通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秦始皇于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统一了全国的货币。秦始皇下令废除原各国的旧币,以秦币为基础推行新的货币制度。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记载:“及至秦,分一国之币为三等。黄金以镒为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半两其形制仿玉璧纺轮的圜钱形制而来,方孔圆形,逐渐成为中国制钱的规定模式。

秦始皇不仅对货币的质、量、形、用有明确的规定,而且集中了钱币的铸造权,严禁私人铸钱。实际上秦半两在铸造技术方面并没有超过先秦各国的铜铸币,它的流通信誉是*国家的法律来维护的。云梦竹简《金布律》记载:“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以丞、令印印,钱善不善,杂实之。……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 早在秦惠文王二年,初次行用钱的时候就把钱币的铸造发行权掌握在王室手中了。秦钱不铸地名,正是铸币发行权集中的反映。秦始皇改革币制,一方面废除各大小诸侯的旧币,另一方面严禁民间私铸,巩固加强国家的铸币权和发行权,这也是秦始皇统一货币最重要的措施。

刘邦和项羽都曾率军进入过秦都咸阳。项羽还烧毁了秦代的宫殿,在与刘邦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后,被刘邦打败。这两个人在这一时期还都使用秦半两。秦半两这种方孔钱,是秦始皇削平战国诸侯以后,为了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结束紊乱的币制,而统一施行的钱币。这种外圆内方的钱,使用起来非常方便,从而也就奠定了我国历朝铜钱的基本形式。这种半两钱重为古代的十二铢,古代以十黍为絫,十絫为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其实,它的重量没有那么准确。虽说货币由王室专铸,但往往随时而变,轻重无常,大小不一。如严格要求,许多半两钱是不够标准的。可见秦始皇颁布的度量衡,一时尚难以统一实施。史书记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项梁,就曾自铸秦半两大钱。秦始皇时半两钱直径为2.5-2.8厘米,重3-6克。但留传下来的实物直径也有大于4厘米的,最大的为6.8厘米,后者有人认为是假钱,有人认为是样钱。

战国后期到秦代的物价是很低的,正常的粟价每石大约只有几十个钱,一斗米也只要三枚秦半两就够了。可见当时物价很便宜,钱价是贵的。有记载说,纵横家苏秦到燕国去,只要百钱就过了。还有记载说,萧何多送了两枚秦半两给刘邦,刘邦就非常感激,以致后来为萧何增加了封地。

当汉高祖刘邦还是一个平民的时候,在他的家乡沛县(今江苏沛县)有个秦朝的属官萧何,就有几次用他的身份庇护过刘邦。等到刘邦当上了亭长,萧何还常常帮助他。当陈胜起义,各地响应,刘邦聚集了数十人,杀了秦朝的沛县县令。这时萧何、曹参等辅佐刘邦起义,推刘邦为沛公,征发沛县子弟,得兵三千,投奔项梁,项梁又给刘邦兵五千,将十人。刘邦就成为项梁部下的主力军。
当刘邦率众军进驻咸阳时,有些官吏每人送他三枚钱,唯独萧何送了五枚。这时通行的钱当然是秦半两,三枚、五枚都指的是秦半两钱。可见当时铸钱不多,也不是任何事非钱不能办。大概当时取与之间常常就是几个钱。《史记》还记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既杀项羽,天下已定,接着便论功行赏。群将争功,一年多还不能决定。刘邦以为萧何功劳最大,封为酂候,食邑也多。其他的武将有点不服气。说萧何光用笔墨谈兵,并不去作战,为什么反而高升?刘邦说,你们知道打猎吗?知道猎狗吗?打猎,追野兽的是狗,而发指示的是人。现在各位能得野兽,只是“功狗”,至于萧何是发指示的,是为“功人”。这时武将们也不敢再争了。于是刘邦又封萧何父子十余人,皆食邑。并且萧何本人多增加2000户。这也有他当初多奉送二枚钱的缘故。

秦始皇统一币制后,“半两”钱就成了全国统一的法定货币。“半两”钱外圆内方,无内外廓,背平无文;篆书“半两”二字分别列于穿孔两侧,钱文凸起,据说是丞相李斯所创,布局严谨,笔划方折,雅卓刚健。“半两”钱圆中有方,方外有圆,刚柔并济,静动结合,达到了匀称均衡之美的最高境界。 “ 半两”钱的造型极具政治色彩,它是秦代“天命皇权”的象征。《吕氏春秋·圜道篇》:“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何以说天道之圆也,精气一下一上,圆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圆;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形皆有分职 ,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主执圆,臣主方,方圆不易,其国乃昌。”秦代的统治者认为外圆象征天命,内方代表皇权,把钱做成外圆内方的形状,象征君临天下,皇权至上,秦“半两”流通到何处,皇权威仪就散布到何方。

5. 朝代更替的时候,新朝代是怎么处理前朝的货币的

一个新朝代建立后在改朝换代的时候,新帝对于前朝货币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任其自生自灭,被新货币替代,然后逐渐退出流通市场;还有一种就是政府回收旧货币,强制停止使用,再回炉统一做成新货币。

古代有很长一段时间内还处在以物易物的交换形式,特别是普通百姓,以自然经济为主,你一袋米我一只鸡,我一头牛你一间房这样的交换,这个时候,货币能体现出的作用并不大,仅在上层阶级流通,所以改朝换代影响不大。

古时候的钱币多为铜币,这种金属在当时价值比较高,回收起来也困难,所以不能贸然处置,新的当权者都会酌情给与市场缓冲的时间。

6. 秦始皇统一货币后规定用什么货币

秦始皇统一货币后规定使用“半两”钱。


“半两”钱为铜铸,圆形方孔,钱直径一般为2.5-2.77厘米,重 12 铢(古代 1 两为 24铢)2.5-3.35克,个别有外郭,被平素,面文“半两”二字。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规定以外圆内方的半两钱为全国通行的货币,这是我国最早的统一货币。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各自为政,自己铸行货币,齐有法化刀,楚有爰金和蚁鼻钱,燕有明刀,韩有方足布,赵有尖足布,魏有桥足布,秦有圜钱等等。钱币形状各异,轻重不一,并且有优有劣,换算困难,给当时的商品流通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秦始皇于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统一全国后,下令废除原各国的旧币,以秦币为基础推行新的货币制度。

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记载:“及至秦,分一国之币为三 。黄金以镒为名,为上币;铜钱识曰半两,重如其文,为下币;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半两方孔圆形钱由此逐渐成为中国制钱的规定模式,沿用了两千多年。

7. 新的皇帝上任时,前朝的铜钱该怎么处理

古代的货币主要是铜钱,从理论上来说,铜本身的价值就是铜钱的价值,而不在于铜钱上面写的是什么年号什么字,比方说一枚铜钱,不可能在前朝时,它是铜的,而改朝换代之后它就不是铜的了。

新的皇帝上任时,前朝的铜钱该怎么处理?

改朝换代之后前朝的货币怎么处理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情况是改朝换代,就比如说汉朝结束之后到了唐朝,汉朝的铜钱在唐朝就被统国家统一收缴,百姓或者前朝的官不上交还保留着汉朝的铜钱,就会被冠以谋反或者图谋不轨的罪名而降罪。国家收缴之后,把前朝的货币熔炼处理之后再铸造自己本朝的货币,然后发放。

其实在唐朝之前,民间当时的流通货币是5铢钱。而隋朝当时官方的货币也定的是5铢钱。由此就可以看出,其实在当时尤其是古代社会,运用上一个朝代的货币是非常普遍并且常见的现象,当时的百姓甚至是官府都已经习以为常。而当时隋朝之所以把货币定为是5铢钱,意思是说其实这一枚铜钱中五株。在隋朝的时候,政府就已经把这些铜币的数量和重量进行了统一的规定。因为5铢钱的分割较小并且也比较标准,所以当时在没有朝廷干预的情况下,民间百姓都非常喜欢用这种钱进行交易。

可以说当时唐朝也制定了,唐朝的官方货币是开元通宝。把开元通宝与五铢钱进行比较的话,可以发现他是在五铢钱之后最受百姓欢迎的货币,同时也是流通最久的货币。由于当时百姓早已习惯了这种交易货币,所以在朝代新建立的时候突然改变贸易货币的话也会让百姓不适应。说到底其实还是让当时的君主加强封建统治才是最为重要的,而不是把注意力盯在如何改货币这方面。

结语

古时候的钱币多为铜币,这种金属在当时价值比较高,回收起来也困难,所以不能贸然处置,新的当权者都会酌情给与市场缓冲的时间。

热点内容
虚拟盘怎么和期货有关 发布:2025-07-08 00:20:31 浏览:487
场内基金代号多少 发布:2025-07-08 00:10:54 浏览:401
如何运用股权运作成大企业 发布:2025-07-07 23:52:33 浏览:385
哪些基金是价值持仓 发布:2025-07-07 23:49:47 浏览:155
法院如何分割股权 发布:2025-07-07 23:08:27 浏览:591
闻泰科技股票什么时候开牌 发布:2025-07-07 21:32:01 浏览:403
股权纠纷如何确定损失 发布:2025-07-07 21:28:00 浏览:14
中核科技的股票 发布:2025-07-07 21:04:51 浏览:769
股市黄昏星是什么意思 发布:2025-07-05 15:15:00 浏览:495
建设银行股票历史最低是多少 发布:2025-07-05 14:43:57 浏览: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