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本期余额怎么计算
① 资产负债表里货币资金的本期余额是怎么算来的
资产负债表里货币资金的本期余额是指库存现金及银行存款科目余额的合计数。
② 期末余额怎么算
期末余额算法是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期末余额是下期初期余额的基础,反映了以前期间的交易和上期采用的会计政策的结果。不同的账户之间在计算期末余额的时候有一些不同期末余额是期初余额加上本期增加发生额减去本期减少发生额的余额。
账户是用来连续、系统、完整地记录企业经济活动的,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构。因为经济业务导致的会计要素的变动不外乎增减两种,账户结构也分为左右两个基本部分,一方登记增加,一方登记减少。
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期末余额”的数据来源
1、直接根据总账科目的余额填列。这些项目有:交易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清理、长期待摊费用、递延所得税资产、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递延所得税负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库存股、盈余公积等。
2、根据几个总账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如“货币资金”项目,应当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3、根据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的余额分析计算填列。如“长期应收款”项目,通常应当根据“长期应收款”总账科目余额,减去“未实现融资收益”总账科目余额,再减去所属相关明细科目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部分分析计算填列。
③ 资产负债表里的货币资金是怎么算出来的。
货币资金计算公式如下:
货币资金=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成本-分摊后的销售税金及附加-分摊后的期间费用
产品销售收入= 国内销售收入+出口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成本是指与产品销售收入相对应的销售成本。
分摊后的销售税金及附加 = 企业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分摊比例(按照销售额进行分摊)
分摊后的期间费用= 企业期间费用合计×分摊比例(按照销售额进行分摊)
分摊比例(%)=该种产品销售额/企业生产全部产品销售额(包括该种产品)×100%
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税后利润=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毛利润=主营业务净收入-主营业务支出-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货币本期余额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货币资金的作用:
1、根据公司的战略规划,确定销售目标及预算
2、根据销售目标和预算制定销售计划及相应的销售策略
3、根据销售计划和策略配备相关的资源(包括:建立销售组织并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等
4、把公司的整体的销售目标和预算进行分解进而制定销售人员的个人销售指标
5、销售人员根据自己的目标、预算以及公司的销售策略制定自己的销售计划
6、对销售计划的成效及销售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货币资金
④ 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的期末数和年初数怎么计算
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总账中的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三个科目的余额之和,则年初数就是这些科目上年末(12月31日)的余额之和,期末数就是这些科目本期末(出报表的当月最后一天)的余额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