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市值为什么这么少
㈠ 金发拉比股历史最高市值金发拉比股票今年的行情金发拉比连续大跌原因
国内全面二孩、三胎政策的相继实施,出生人口将持续提升,对母婴市场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长。所以,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下服装家纺行业中主营母婴消费的优质企业——金发拉比。
在开始分析金发拉比前,我整理好的服装家纺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服装家纺行业龙头股名单
一、从公司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中高端母婴消费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都是金发拉比的主要业务。公司主要产品涵盖了婴童服饰、母婴棉制用品、其他母婴用品等等。金发拉比起草了31项服饰棉品国家和行业标准,国内第一批从事婴幼儿服饰棉品及日用品行业的企业之一就有它。
下面来说下这个公司的优势之处
优势一、不断创新的研发设计能力
金发拉比不断加强产品设计研发能力,根据家庭育儿理念的变化、育儿场景的变化(如:沐浴、亲子活动、睡眠场景、哺育场景等)不断推出优质、好用的家庭育儿产品。金发拉比以坚韧不拔的工作态度用原创设计带动产品互异性发展,让设计师多多自主创新,持续重视与校企科研机构的合作与研发。
优势二、线上线下全渠道网络布局能力
金发拉比各品牌专卖店在全国有终端网点960家(其中:加盟店846家,直营店114家),例如独立门店、商场专柜、购物中心店、母婴店专柜等中高端消费品渠道都有覆盖到。
同时,依靠互联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继续建造线上渠道销售,利用线上育儿推广平台(抖音、微博、宝宝树、妈妈网、小红书等)增加与客户的互动,确保线上业务长期处于增长水平。

优势三、投资医美业务
对韩妃医美进行资金投入后,金发拉比从产品端迅速的开始向服务端开展业务,与同业务领域进行合作并相互引流,"产品+服务"的业务协同效益和优势将逐步呈现。
由于篇幅有限制,关于金发拉比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的更多内容,这篇研报当中我整理好了,点一下这里就能够获取:【深度研报】金发拉比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角度来看
鉴于民经济的稳定提高和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多,85后、90后母婴消费人群对消费观念以及消费需求的改变,加上全面二孩、三胎政策一个跟着一个出现,国内母婴消费品市场容量稳中有升,仍旧处于飞速发展阶段。
同时,新一代潮妈奶爸都相当注重品牌,他们更加理性、专业,并不是那么在乎价格,对国货品牌的购买意愿更大。母婴消费品市场新的发展机遇已经出现,母婴行业将来有希望进入稳定发展的状态。
总体而言,我感觉金发拉比公司作为母婴消费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此行业变革之际迎来高速发展的希望很大。不过文章不具有实时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金发拉比未来行情,赶紧点击这个链接,专业的投资顾问会针对股票进行分析,看下金发拉比现在行情是否到买入或卖出的好时机:【免费】测一测金发拉比还有机会吗?
应答时间:2021-11-01,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㈡ 孩子王股票股价为什么这么低孩子王2021年一季报预测孩子王股份以后市值能到多少
在三胎政策进一步实施的情况下,一些城市制定了配套政策,并且现在已经开始试行了,从这里可以看出,母婴市场将有望实现快速发展。
因此今天我带大家对孩子王这家母婴产品行业的龙头进行了解。
在开始分析孩子王前,我把整理好的母婴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母婴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从公司的角度来看
公司介绍:孩子王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母婴产品及服务的全渠道零售供应商,其中公司的产品有食物、易耗品、耐用品等高端产品,致力于为准妈妈及0-14岁婴童提供一站式购物及全方位服务。
发展至今,公司在全国131个城市已拥有434家大型数字化实体门店,服务超过4200万个会员家庭。
在简单介绍孩子王之后,我们再来看看该公司有什么投资亮点?值不值得我们投资?
亮点一:产品服务优势
在经营过程,孩子王采取的是大店模式,不只是销售母婴商品,线下门店还涵盖了这些服务:儿童游乐场、配套母婴服务,符合消费者购物、服务及社交的多重需求。
公司会从消费者的生活场景入手,分类摆放各种商品,对消费者购物的便捷性有所提升。而且最重要的是公司还拥有4700名专业的育儿顾问,在消费者购物的过程中能够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和建议。
亮点二:供应链管理优势
全国的不同的地区都有孩子王的中央仓、区域仓和城市仓的布局,并依靠这三类仓库构建出了一个三级仓储体系,可以快速提供产品配送服务。
其中,中央仓全面负责全国区域仓的配送和线上订单配送;而范围内城市仓则是由区域仓进行产品的配送;而最近终端门店的配送归城市仓负责。通过在全国各地设立物流仓储中心,可以明显缩减公司的周转天数,避免库存堆积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亮点三:全渠道数字化运营优势
孩子王全渠道数字化平台到目前为止已经包含超过7000个子系统模块,数字化生产工具比3000个多,实现了全操作流程数字工具的全覆盖,足以使公司的整体运转效率获得提升。
从补货系统方面来看,根据SKU库存和在途订单等多种因素,公司可以更新相应的补货模型,创造利益最大化的补货方式。而在管理方面,公司能够依据每月供应商送货及时率、规范性及准确率来对供应商进行分类分级管理,让整个供应系统得到更好的优化。
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孩子王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孩子王点评,建议收藏!
二、从行业来看
国民消费水平渐渐提高,现在消费者认为科学育儿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为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支付的意愿更强,新生代母婴消费观念逐渐由一线城市扩展到2、3、4线城市,国内母婴童市场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就我看来,孩子王对行业发展的趋势把握得很好,继续在全渠道经营模式基础上增加规模,未来有希望得到大幅度增长。
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孩子王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孩子王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孩子王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25,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㈢ 90后不愿意生娃,母婴第一股活得很辛苦
文 AI 财经 社 张可心
编辑 游勇
都说在市场消费价值中,女人>小孩>狗>男人,但作为国内母婴第一股,宝宝树却“混”得一年不如一年。
8月23日晚,宝宝树集团发布2021年半年业绩: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1.4亿元,同比增长44%;同期公司净亏损1.2亿元,同比缩窄29%。但第二天,宝宝树的股价下跌了1.16%,收于0.85港元。
成立于2007年的宝宝树,在母婴行业已沉淀十余年,曾接连获得好未来、聚美优品、阿里巴巴、复星集团等巨头投资方加持。2018年底,宝宝树集团作为明星独角兽企业登陆港交所,彼时公司发行价为6.8港元,次年3月,公司迎来巅峰时刻,股价一路直冲8港元,总市值超过百亿港元。
然而上市仅一年,宝宝树业绩突然变脸。2019年公司总营收腰斩,同期巨亏4.7亿元;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业绩进一步遭遇滑铁卢,相比于2018年的7.6亿元营收,如今仅剩下2亿元营收规模。
随着业绩滑坡,宝宝树股价也“一泻千里”,2020年3月至今,公司股价便一直徘徊在1港元左右。同时,公司频频传出创始人出走、高管变动、裁员、股权变更等负面新闻。2021年8月,宝宝树创始人王怀南持有的超4700万股权被冻结,再度将宝宝树拉入舆论漩涡之中。
新生流量红利消失
2007年3月,谷歌前亚太区营销总监王怀南和后来经纬创投的合伙人邵亦波联合创办宝宝树。彼时,宝宝树只是PC端上一个以内容和社区为专长的垂直门户,主要变现方式来自广告,资金来源也主要来自经纬创投以及邵亦波个人。
随着2014-2016年国内迎来生育率高峰,宝宝树作为行业先驱独得资本青睐。三年内相继拿到好未来、聚美优品以及复星集团等头部机构的投资。然而人口红利很快见顶。据公开报道,2016年我国出生人口达到1786万,创下2000以来峰值,彼时生育率预估冲高至1.7。到2020年,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仅剩下1.3,已处于较低水平。
而母婴平台的用户使用周期就不长,自妇女孕期算起,到小孩三四岁之前这段时间,而之后用户便不再需要母婴平台提供内容指引。因此,企业高度依赖源源不断的新生儿获取流量。
而随着新生儿不断减少,母婴赛道发展空间开始受限。前不久,母婴电商平台贝店传出拖欠上亿供应商货款,年初母婴电商品牌蜜芽也传出关闭部分线下门店,经营亏损的同时融资难续,母婴赛道不再是资本追逐的香饽饽。
宝宝树虽万幸于2018年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但从其一路滑坡的业绩和“跌跌不休”的股价来看,大家过得都不容易,创业“独角兽”光环早已不再。
内容量大不精,用户平均花费时长下降
“宝宝树的广告贴很多,大多数内容都是商家广告而非专业医生或有经验的妈妈的分享;而且宝宝树的讨论帖中存在大量的‘求生男孩’话题,每个生男贴下几乎都有大把人参拜,总体质量不高。”一位刚刚生产的妈妈向AI 财经 社表示。
内容质量直接关系公司的变现能力。上市之前公司营收主要来自广告业务与电商业务,而自2018年公司接受阿里巴巴投资,并将后端电商运营服务交给阿里巴巴后,宝宝树电商业务收入便开始一路下滑,2017年公司电商业务收入还有3.33亿,占总营收46%,到2020年电商业务整体仅剩2000万元。
广告业务则自2018上市时达到5.96亿后,随着公司内部动荡,内容质量下滑,以及流量降低削弱至2020年的不足2亿元。上市后,宝宝树曾相继经历聚美优品退出,控股权变更至复星集团等一系列变故,尽管王怀南一度声称复星集团没有介入到公司具体运营,但复星接手后,宝宝树原副总裁魏小巍、CTO詹宏勇、广告业务总负责人以及产品运营负责人等集体出走确是既定事实,给公司业绩带来巨大动荡。
虽然今年上半年宝宝树的相关数据有一定增长,但颓势难掩。如平台核心变现用户流量及次日留存率等数据均只录得个位数增长,其中用户平均每日在平台花费时长甚至有所下降,由原先的15.1分钟降为12.4分钟。
在这种内忧外患之下,宝宝树的苦日子还将持续。
㈣ 一年市值腰斩,开门店、推新产品的三只松鼠怎么向投资者证明
近日,三只松鼠发布了2020年度报告。财报显示,三只松鼠2020年营收97.94亿元,同比下降3.72%,这是三只松鼠自2019年上市以来首次不增反降,2017年至2019年间,三只松鼠每年的营收涨幅都超过了40%。
在营收下滑的同时,三只松鼠却赚到了更多钱。财报显示,三只松鼠2020年的净利润3.01亿元,同比增长了26.21%,三只松鼠找到新的赚钱秘籍了?
或许三只松鼠CEO章燎原早就预见2020年的业绩不会太理想,他在2020年9月就表示:“要忘记流量时代,习惯放缓增长。”
作为线上电商起家的企业,天猫曾在三只松鼠的营收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但2020年财报似乎证明了上述内部人士的说法。财报显示,三只松鼠天猫旗舰店2020年营收28.47亿元,同比下降27.63%。与之相反的是三只松鼠在京东自营上的营收同比增长22.22%,但总营收不足20亿元,就目前来说,三只松鼠线上渠道还是以共占90%份额的天猫、京东为主,剩下的份额则是电商直播以及微信小程序带来的。
虽然三只松鼠在京东和天猫上的营收一升一降,但三只松鼠在线上渠道的颓势并未因此好转。财报显示,三只松鼠2020年线上渠道总营收51.98亿元,同比降低19%,而且全年订单数还减少了近2000万个,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三只松鼠的营收主力——坚果产品业绩大幅下滑。
虽然三只松鼠的线上订单以及营收大幅度下滑,但是其付出的平台服务以及推广费用(也就是所谓的平台抽成)并没有因此下降,反而大幅增加45%达到9.61亿元,三只松鼠在2020年全年销售费用才17.12亿元,巨额的平台费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三只松鼠的净利润。
与不太理想的线上成绩相反的是,三只松鼠的线上订单均价和毛利率上升了3.24元及3.46%。而三只松鼠订单均价和毛利率上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降本增效”策略以及调整销售渠道的影响。
“降本增效”策略方面,三只松鼠表示:“因为线上平台流量分化导致客数下滑,公司对线上运营策略进行了调整,减少无效价格竞争,优化产品组合。除此之外公司还对产品销售结构进行调整,进行合理价格管控,提升坚果品类盈利能力,虽然销售占比出现一定下滑,但毛利率却提升到30%。”
2020年10月,三只松鼠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砍掉300个SKU,这也是三只松鼠成立8年以来首次将SKU缩减一半。除了坚果品类的毛利率上升,三只松鼠的烘焙产品、肉制品以及其他产品按照原会计准则计算,毛利率也都在同步提升。
销售渠道方面,或许是因为线上渠道逐渐见顶以及高额的获客成本,三只松鼠开始大力发展线下渠道。财报显示,三只松鼠在2020年一共开了719家新店,相比于2019年的326家新店翻了一倍,截至2020年12月三只松鼠门店共计1043家。根据三只松鼠的说法,其线下渠道营收占比从2017年的4.5%提升至2020年的26%,而且线下门店在2020年整体实现盈利。虽然想法非常好,但三只松鼠发力线下渠道时,将会面临许多强有力的对手。
曾经专注线上的百草味选择了与三只松鼠相似的打法,在2017年宣布品牌转型重返线下。除了不停地开自营以及加盟的门店外,为了加快线下扩张进度,百草味与三只松鼠先后宣布与阿里巴巴零售通达成合作。
区别于三只松鼠和百草味靠线上发家,良品铺子在线上线下业绩占比相对均衡。根据良品铺子2019年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12月良品铺子有超过2300家线下门店。在三只松鼠和百草味都选择新零售的同时,良品铺子自然也没落下。2018年6月起,良品铺子联合天猫上线了“智能导购”系统,这套系统也帮助良品铺子在2018年双11期间获得了503万新增零售会员。
扩张渠道的同时,三只松鼠也在尝试寻找一些新的增长点。三只松鼠在2020年财报中表示:“目前休闲零食行业已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行业内部头部企业正在开辟婴幼儿零辅食、儿童零食、功能食品等细分赛道,而且这些赛道尚处于早期竞争阶段。”在此背景下,三只松鼠旗下的婴童食品品牌小鹿蓝蓝、宠物食品品牌养了个毛孩等新品牌在2020年中应运而生。
1.小鹿蓝蓝
在三只松鼠推出的新品牌中,小鹿蓝蓝定位覆盖6个月至14岁幼儿童的全阶段、全品类的婴童食品品牌。由于产品面对的群体年龄非常小,于是小鹿蓝蓝除了着重突出0香精、0防腐剂、0色素以及0甜味剂等行业共同卖点以外,还设置了专业营养师在线为新手宝妈宝爸们提供专业解答。
三只松鼠进军婴幼儿零辅食领域自然不是无的放矢。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5年-2019年间我国母婴行业市场规模总体呈逐年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长17%。2019年我国母婴行业市场规模为3.6万亿元,同比增长16.13%。根据艾媒咨询的报告,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冲击,婴儿食品行业成为2020年第一季度增长最快品类,同比增长35.2%。
2.养了个毛孩
与小鹿蓝蓝相似,三只松鼠旗下另一品牌“养了个毛孩”选择宠物食品领域也在飞速扩张。根据《2019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全国养宠数量超过9900万只,仅猫狗消费市场规模便突破2000亿元。养宠人群的日益增长也带动了宠物食品市场。据阿里生意参谋数据显示,2020年阿里宠物食品及用品整体销售额为377.39亿元,同比增长17.91%。
借助三只松鼠在各方面的积累,这些新品牌也为三只松鼠带来了一些不错的消息。财报显示,三只松鼠的四个新品牌在2020年中上线后,半年时间营收便达到了7611.17万元,其中小鹿蓝蓝便贡献了5494.93万元营收。不过因为这些新品牌还处于推广期,净亏损也达到了4042.79万元。
三只松鼠加码新业务的时候,作为老对手的百草味和良品铺子自然也没有闲着,甚至比三只松鼠更早一步。
2020年5月,良品铺子发布了子品牌——良品小食仙,定位是3岁以上儿童补充营养的零食产品,一上线便推出了海苔、肉松以及饼干等40多款产品。
百草味紧随其后推出了“安安小朋友系列”,定位与良品铺子相似,也许是因为上线过于仓促,上线初期仅有山楂片和坚果夹心海苔脆等几款产品。
除了百草味和良品铺子,婴童食品领域还有妙可蓝多、徐福记、双汇旗下的“智趣多”、宝宝馋了、米小芽等新老企业,这对于正在寻找新增长点的三只松鼠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虽然新产品看起来做得有声有色的,不过三只松鼠在研发和推广新产品的同时,还在疯狂扩张线下试图平衡营收渠道,无论是研发和推广新产品以及扩张线下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这对于三只松鼠来说也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
2020年7月13日三只松鼠上市满一年后,其公司股东在限售股解禁后连续进行了两轮大额减持,在此之后三只松鼠开始了超过8个月的股价持续下跌,从2020年5月最高的每股91.59元跌到2020年12月底不足每股40元,市值蒸发超过150亿元。在此情况下如何让投资人重拾信心,将会是三只松鼠面临的一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