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货币资产交换怎么做财务处理
Ⅰ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常见会计处理
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收取固定或可确定金额的货币资金的权利(比如应收账款、应收股利、应收票据、应收利息、应收补贴款、其他应收款);货币性资产外的其他资产就是非货币性资产,主要包括股权投资、预付账款、存货(在途物资、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生产成本)、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固定资产、工程物资、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满足几方面条件,一是企业双方交换的资产均属于非货币性资产,比如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之间的交换;二是交换中若涉及货币性资产的补价,那么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应低于25%;三是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交换出资产为存货,按视同销售处理。按照公允价值确认销售收入,同时结转销售成本,相当于按照公允价值确认的收入和按账面价值结转的成本之间的差额,也即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和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在利润表中作为营业利润的构成部分予以列示。
换出企业会计分录如下:
借:换入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货币资金(涉及补价,或在贷方)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换出资产若为固定资产,先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换出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产处置损益。会计处理一般如下: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贷:固定资产(原值)
银行存款(涉及清理税费)
借:换入资产
资产处置损益(也可能在贷方)
货币性资产(涉及补价,也可能在贷方)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固定资产清理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换出资产为无形资产,其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计入资产处置损益,具体会计处理如下:
借:换入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货币性资产(涉及补价,也可能在贷方)
累计摊销
贷:无形资产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资产处置损益(也可能在借方)
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换出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异计入投资收益,一般会计分录如下:
借:换入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货币性资产(涉及补价,也可能在贷方)
贷:长期股权投资
投资收益(也可能在借方)
不具有商业实质或交换涉及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无论是否支付补价,均不确认损益。
Ⅱ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要分两种情况:
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会计处理:
1)不涉及补价的:
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涉及补价的:
支付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收到补价方,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例:同样是上例的条件,如果不具备商业实质,甲公司做如下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 43.81
无形资产 186.19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30
贷:长期股权投资 250
银行存款10
(2)非货币资产交换怎么做财务处理扩展阅读:
如何选择公允价值计量还是账面价值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了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两种计量基础和交换所产生损益的确认原则: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二)不具有商业实质或交换涉及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按照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Ⅲ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会计处理是怎样的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界定:
企业之间的交易是否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交易的资产是否以非货币性资产为主;二是货币性资产的比重。
非货币性资产是相对于货币性资产而言的,具体包括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等,最基本的特征是在将来为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不固定的或不可确定的。
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中有时会涉及到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原因在于企业双方交换的非货币性资产价值不对等,一方就会支付相应的货币性资产作为补价。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二、以公允价值计量: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首先要判断交易是否具备商业实质。所谓的商业实质,就是换出资产与换入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或其现值两者之间的差额较大,即企业能够在交换活动中得到收益。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比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更加可靠。换入的资产视同销售处理,换出的资产视同购进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