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买入转债的收益怎么计算
A. 可转债转股计算方法
一、转股前可以先计算转股的利润,若是转股后收益没有直接在二级市场上卖出高,则可以不转股,直接在二级市场上出售。计算转股的价值通常只用到以下两个公式:
(1)面值/转股价=转股数量 (转换为股票的数量必须是整数,非整数余下的部分以现金兑付)注意,面值都是统一的100元,而不是可转债的现价。
(2)转股数量*正股价值=转换后的股票价值。例如:某可转债的价值为150元,转股价为8元,正股价值为10元,则可转换的股票数量为100/8=12股,余下0.5股以现金兑付即0.5*8=4元,转换后的股票的价值为12*10=120元,是明显低于150元的,也就没有转股的必要了。
二、可转债转换成股票的价格等于当前可转换债券面值/转换比例,转换比例是指一定面额可转换债券可转换成普通股票的股数。有的券商支持网上转股,在证券交易页面,委托卖出,输入转股代码,再输入要转股的数量即可。有的券商要求柜台转股,带上身份证和股东卡,到开户地柜台填表申请转股即可。
三、可转换债券是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债券。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则可以继续持有债券,但是也可以将债券转换成股票,那么可转债转股怎么操作呢?可转债转换成股票的价格等于当前可转换债券面值/转换比例,转换比例是指一定面额可转换债券可转换成普通股票的股数。有的券商支持网上转股,在证券交易页面,委托卖出,输入转股代码,再输入要转股的数量即可。有的券商要求柜台转股,带上身份证和股东卡,到开户地柜台填表申请转股即可。
B. 什么是可转换债券如何计算可转债收益
可转换债券简称可转债,是一种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债券到股票的转换的投资形式。
可转债的实现环节
公司发行可转债,然后和债券持有人约定好了一个规则,约定了一个叫做转股价的东西,上市公司以很低的预期年化利率(每年~向债券持有人借款,但是给予的补偿是附送一张认购期权(中国股市叫做认购权证)——可以用约定的价格在转股期内买入公司的股票,一般是5年左右。
公司发行可转债的目的就是想让债主以最快的速度变成公司的股东,这样它找你的借的本金连带利息都不用还了。上市公司比你还急,它可是借了钱就不想还的啊。当然,站在投资者的角度看,债券每年那么少的预期年化预期收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然也是希望公司的股票能够尽快的相对转股价上涨了30%。所以,可转债是股票市场上唯一上市公司和投资者保持了高度统一战线的投资品种。
可转债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计算
公司向投资者借了一百块钱,每年付利息五毛到两块,貌似比余额宝预期年化预期收益还低。但是,可转债妙就妙在这个可以转换成公司的股票。那么在什么情况可以转换成公司的股票呢?合约规定,超过转股价的130%。比方说吧,公司现在发现了可转债,然后设定的转股价一般是公司股票近30日收盘价的一个均值。那么公司和投资者约定了,在未来的五年内,当公司的股票价格超过了转股价的130%的时候,投资者可以转换成公司的股票。
可转债发行的规则是一张,一张100元,最少买入10张。也就是玩一下可转债最少要1000元。
举个简单的例子:公司股价5元,发行了可转债,约定了转股价也是5元。你买入了10张,也就是1000元。然后,之后的五年中,随着股市的牛熊交替,股价上下波动,一旦出现了公司的股票价格突破了相对转股价上涨了30%),投资者就可以轻松的转换成公司的股票,然后在市场上卖出。轻松的锁定了300元预期年化预期收益(1000元上浮30%)。
市场上的可转债票面的价值会随着公司的股价上下波动,比方说公司股价现在下跌成了4元,那么对应的可转债也就不值100元了,可能只有八十几块钱了。也有可能公司的股价异常波动,变成了10元,那么这个时候可转债有大概率的可能已经值200元了。你轻松的把可转债卖出,也可以拿到超额100%的回报。
C. 可转债的纯债价值,是怎么计算的呢
众所周知,债券的价值是用每期的现金流量除以相应的贴现率来加起来的。每一期的现金流都是债券的利息,但是最后一期的现金流需要小心,这里经常有坑,可转债最后一期往往给予利率补偿,如面值的10%,即110元,关键是这110的一些可转换债券包括最后一期利息,而有些则没有。
例如末期可转债:本次发行的可转债到期后5个交易日内,发行人按债券面值110%的价格,含最后一期赎回未转股的可转债,同样,不同的可转换债券应具有不同的到期期限,这里各位小伙伴需要注意的是,有时成熟期大概为3.72年左右,所以,在这个时候,我们是应该选择3年还是4年的收入率呢? 如果我们按照理论上去看待的话,可以直接使用插值的方法去计算。
以上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有不同看法的小伙伴可以在下方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