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融危機後怎麼樣
A. 1927年和1929年經濟危機對日本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1. 在1927年3月,日本首先經歷了金融危機的沖擊。
2. 隨後,隨著1929年全球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爆發,日本經濟受到了嚴重打擊。
3. 由於其經濟高度依賴對外貿易,尤其是與美國的市場聯系緊密,日本的工業和農業生產急劇下降。
4. 大批企業無法承受經濟壓力而破產,導致國內階級矛盾尖銳。
5. 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也日益激化。
6. 右翼法西斯團體開始活躍,並積極與官僚和軍閥結盟,加劇了國內的政治緊張局勢。
B. 20年前,日本金融危機,日元貶值了多少
在1990年代初,日本經歷了經濟泡沫破裂後的深度衰退。20世紀80年代後期,日本經濟泡沫達到頂峰,但隨後在1990年左右開始破滅。進入90年代,日本經濟問題逐漸顯現,股票和房地產市場大幅下跌,市值縮水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國民資產大幅減少。日元匯率在10年內經歷了劇烈的波動,既有大幅貶值也有短期增值,匯率波動不定。
在此期間,日經指數跌破1萬點大關,失業率上升至5.3%,每年都有大量企業倒閉。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的沖擊導致多家知名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破產。這些事件加劇了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擔憂,消費者緊縮開支,企業投資意願降低。
房地產市場受到重創,例如,1997年住宅用地價格比峰值下跌了52%,商業用地下跌了74%。金融機構的貸款變成了壞賬,造成了巨大的財務損失。整體而言,這種普遍的悲觀情緒導致日本個人消費、設備和住宅投資大幅下降,嚴重影響了日本經濟的復甦和發展。
C. 金融危機對日本造成的影響
受出口疲軟和企業開支急劇萎縮等因素影響,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日前正式陷入經濟衰退,這是七年來日本經濟第二次出現衰退。分析人士警告說,未來日本經濟有可能進一步下滑。 日本內閣府本月17日公布的統計速報顯示,扣除物價變動因素,今年第三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較上季度下滑0.1%,按年率計算則下降0.4%。修訂後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季度下降0.9%,按年率計算降幅為3.7%。一般而言,經濟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即為衰退。因此,上述數據表明,目前日本經濟已陷入衰退。 日本上一次經濟衰退發生在2001年。當時受美國技術股泡沫破滅影響,日本經濟在2001年第二季度陷入衰退,直至當年年底。 分析人士認為,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美國和歐盟等日本主要貿易夥伴經濟明顯降溫,導致日本出口疲軟,這是日本經濟陷入新一輪衰退的主要原因。 日本經濟從2002年開始恢復增長,主要靠的是出口拉動。一些研究機構測算,出口對日本經濟增長的貢獻度超過六成。但隨著國際金融危機愈演愈烈,日本主要貿易夥伴美國和歐盟的經濟受到沉重打擊。美國和歐盟減少對日本汽車、電視和機械製品的進口,導致對出口高度依賴的日本經濟萎靡不振。外需減弱使日本企業利潤下降,眾多小企業破產,並造成工人工資下降和失業率上升。 日本財務省20日公布的貿易統計數據顯示,10月份日本貿易出現約639億日元的逆差。當月日本對美國和歐盟的出口分別大幅減少了19%和17.2%,對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出口也下降了4%,這是日本對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出口6年多來首次減少,表明金融危機不僅重創歐美經濟,對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影響也開始顯現。 自去年夏天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日本金融市場與美國和歐洲主要金融市場一樣,也出現持續動盪局面,這也對整體經濟產生了沖擊。截至本月19日,東京股市日經225種股票平均價格指數已較今年年初下跌約44%。股市大跌對企業融資和個人消費開支均有不利影響。 分析人士認為,今年第四季度日本經濟還可能面臨更嚴重的下滑。因為,美國次貸危機在今年9月份升級為全面的金融危機,其影響將在第四季度顯現。此外,歐盟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歐元區經濟也正式進入衰退。這些因素都將對第四季度日本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日本經濟和財政政策大臣與謝野馨17日在記者招待會上承認日本經濟陷入衰退,他還認為在目前世界經濟減速的大背景下未來日本經濟可能會繼續下滑,並暗示2009財年日本經濟可能出現負增長。 新華網東京11月16日電(記者劉贊)日本東京財團研究員關山健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金融危機對日本經濟的影響不容忽視。 盡管日本受金融危機的直接影響與歐美相比較為輕微,但間接影響比較嚴重,其表現主要有兩方面——股市低迷和出口疲軟。 關山健說,金融危機對日本的直接影響體現在:日本地方銀行持有的次貸相關金融商品相對自有資本比例較高,隨著這類金融商品的貶值,地方銀行經營惡化。此外,一些由美國雷曼兄弟公司投資的企業因雷曼公司破產而破產。盡管如此,金融危機對日本經濟的直接影響不是很大。 「但日本受到的間接影響比較嚴重,一是股市低迷,二是出口疲軟,」關山健說。他進一步解釋道,金融危機導致日本股市資金外流,股價暴跌。股價下跌的影響已超出虛擬經濟范疇。 他說:「由於日本的銀行一般都大量持有融資企業的股份,並將其作為自有資本的一部分,因此股價下跌意味著自有資本的減少,很多銀行便收回貸款而且拒絕新的貸款,其結果是,很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從銀行貸不到款,資金周轉困難。此外,歐美國家經濟陷入衰退導致日本對歐美的出口疲軟,日本實體經濟受到打擊。」 關山健說,為應對金融危機,日本政府採取了一系列對策。比如,重新恢復於今年3月失效的金融機能強化法並對其進行修改,使國家可以對自有資本縮水的銀行、特別是在此次金融危機中受影響最為嚴重的地方銀行注資。此外,日本政府還通過增加補充預算、實施綜合經濟對策,以應對經濟下滑。 但關山健指出,近年來日本內需很弱,經濟主要靠出口支撐,估計在出口恢復前日本經濟不會好轉。 關山健同時表示,金融危機對日本經濟的影響也並非全是負面的,危機使日本大企業利用其擁有的雄厚資金以低價收購國外企業成為可能。今年1月至10月,日本企業對國外企業進行的合並、收購及出資總額累計約6.67萬億日元,為去年同期的約3.7倍,創歷史最高紀錄。 希望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