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怎麼讓實際利率轉負
❶ 負利率是怎麼回事
什麼是負利率?准確的講是銀行存款利率低於通貨膨脹率。意思是如果你把錢存在銀行,不但不升值,反而貶值了。當存在負利率的這種情況,叫利率倒掛。負利率醞釀泡沫經濟,負利率正在醞釀一場金融危機,它遠比通貨膨脹可怕,它就像興奮劑,給消費者帶來一時的資產增值快感,但以將來長久的痛苦為代價。 說來說去,就是要你消費,不消費就給你的存款負利率,鼓勵你加杠桿;再不行,就政府替你投資、替你消費,以低利息向你借錢(國債收益率越來越低),幫你投資和消費,至於以後怎麼還錢,加稅是一個方面,但大家意見大,只能靠低利率和貨幣貶值了。大家的錢就這么縮水了。全球大同小異。
❷ 金融學問題
LS可惜了 2問的最後一個問題說錯了雖然日復利可以近似看做連續利率 但是兩者是不一樣的- -
這個是利息力的問題
另外通貨膨脹扣除的實際利率 給的方程不夠准確 是近似
1.某銀行貸款報價利率為年百分比利率(APR),請計算:
(假設報價APR=10%,題目缺少條件)
APR就是所謂的名義利率 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換算關系是:
實際利率=(1+APR/N)^N-1 N是一年復利的次數
(1) 若按年、月和日分別計復利,則年實際利率應為多少?
按年 N=1 實際利率=(1+APR/1)^1-1=APR=10%
按月 N=12 實際利率=(1+APR/12)^12-1=10.4713%
按日 N=365 實際利率=(1+APR/365)^365-1=10.5156%
(2) 若本金總額為1萬元,且計息方式如(1)所述,則半年、1年及2年應支付的利息總額分別應為多少?
舉個例子
如果是按日計息的 APR=10% 那麼相當於年利息是10.5156%
半年的利息為 10000*((1+10.5156%)^(1/2)-1)=512.64
一年的利息為 10000*(1+10.5156%-1)=1051.56
兩年的利息為 10000*((1+10.5156%)^2-1)=2213.698
按月按年計息的就同理了 就是那個實際利率改變了就可以
(3)
2. 設M國某時期的通貨膨脹率為5%,且銀行的存款利率為年百分比利率7%,請計算:
這里題目又有歧義 銀行存款的年百分比7% 這個7%如果是APR的報價 那麼是按月按日還是按什麼計息,我的解答假設7%是實際利率,也就是APR按年計息。若是其他方式 按上述的轉化 轉成實際利率就可以了
(1) 存款的實際利率為多少?
存款的實際利率的精確表達式=(1+為扣除通貨膨脹因素的實際利率)/(1+通膨率)-1
所以此題的標准答案是 (1+7%)/(1+5%)-1=1.9048%
(2) 相當於單利及按月復息的利率各為多少?
在1年來看 年實際利率和單利是一樣的 所以相當於1年的單利 1.9048%
(這個問題問得莫名其妙 單利和復利的相等 要看時長的 比如1年的長度 單利和年實際利率是一樣的 但是2年的話 單利要比復利大才能讓利息給付一樣)
當相於月復利: ((1+1.9048%)^(1/12)-1)*12=1.8884%
(3) 相當於連續利率呢?
這個是利息力的問題(interst force),就是說1年的APR報價 無窮次復利
也就是
實際利率=(1+APR/N)^N-1 N是一年復利的次數
當N趨向於無窮大的情況
這里有一個公式(用積分推導的) ln(1+1.9048%)=1.8869%
也就是說 如果APR=1.8869% 無限復利 那麼年實際利率就是1.9048
❸ 政府工作報告: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
3月5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聽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關於政府工作的報告。
提到2022年工作重點時,要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擴大新增貸款規模,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觀杠桿率基本穩定。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引導資金更多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擴大普惠金融覆蓋面。推動金融機構降低實際貸款利率、減少收費,讓廣大市場主體切身感受到融資便利度提升、綜合融資成本實實在在下降。
另外還提到,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繼續按照穩定大局、統籌協調、分類施策、精準拆彈的基本方針,做好經濟金融領域風險處置工作。壓實地方屬地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加強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設立金融穩定保障基金,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方式化解風險隱患,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❹ 關於金融資產實際利率的問題
是的,
如果是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話,特別是債券的話,我們入成本的時候是按照債券的票面價值確定的。即: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而折價買入的話,我們把多出來的錢(溢價)作為利息來調整,就是在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賬戶中處理。
所以我們要確定一個實際利息(也就是把溢價的那部分也當成利息)
❺ 簡述金融工具的特徵 簡述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區別和聯系 簡述債券交易價格的主要決定因素
金融工具的特徵:金融工程所涉及的金融工具有;;常用的金融工具包括遠期、期貨、期權和互換。按分類而言,金融工具又可分為現貨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在現貨金融工具中,又涉及到四類市場信息:外匯市場、貨幣市場、情舉市場和股票市場。在衍生金融工具中,又直接涉及到諸如遠期比率(含遠期匯價、遠期利率及其協議和綜合遠期外匯協議)。金融期貨(含短期利率期貨、債券期和股指期貨等)、互換和金融期權等信息。
金融工程特點;;及基本類型;..第一類金融信息屬於宏觀經濟與產業信息,因為任何金融市場的活動都離不開宏觀經濟的變化趨勢,離不開產業或行業經濟活動的走勢。所以在這部分內容中必須包含宏觀經濟統計信息、經濟監測與景氣循環信息以及影響經濟活動的各類宏觀經濟政策信息,此外還必須包括產業機構。生產與消費(供給與需求)、產業布局等領域的信息。
第二類金融信息屬於各類金融市場信息,其中包括直接融資市場信息和間接融資市場信息。從信息的具體內容來說,又可以包括貨幣票據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匯市場、貴金屬市場、金融期貨市場和國際金融市場等范疇的信息。
第三類金融信息屬於企業財務信息,特別是各類企業含上市公司的財務報告、財務報表等。
在常用的金融工程應用中,如套期保值、投機、套利和構造組合中,在所有這些應用中,都有三個「離不開」:即離不開金融信息庫。離不開測算模型、離不開風險與決策分析。風險管理的工具和技術是金融工程的核心,金融信息則是金融工程的基礎。所以現代金融工程必須運用現代金融理論,依託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的開發,建立各種靈活有效的控制模型,實現對風險的最佳控制。 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有的區別:
名義利率並不是投資者能夠獲得的真實收益,還與貨幣的購買力有關。如果發生通貨膨脹,投資者所得的貨幣購買力會貶值,因此投資者所獲得的真實收益必須剔出通貨膨脹的影響,這就是實際利率。
實際利率,指物價水平不變,從而貨幣購買力不變條件下的利息率。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存在著下述關系:
1、當計息周期為一年時,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相等,計息周期短於一年時,實際利率大於名義利率。
2、名義利率不能是完全反映資金時間價值,實際利率才真實地反映了資金的時間價值。
3、名義利率越大,周期越短,實際利率與名義利率的差值就越大。
例如,如果銀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為2%,而同期通脹率為3%,則儲戶存入的資金實際購買力在貶值。因此,扣除通脹成分後的實際利率才更具有實際意義。仍以上例,實際利率為2% - 3% =-1%,也就是說,存在銀行里是虧錢的。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及通脹壓力難以消化的長期格局下,很容易出現實際利率為負的情況,即便央行不斷加息,也難以消除。所以,名義利率可能越來越高,但理性的人士仍不會將主要資產以現金方式在銀行儲蓄,只有實際利率也為正時,資金才會從消費和投資逐步迴流到儲蓄。
名義利率和實際利率的聯系:名義利率=實際利率+通貨膨脹率,匯率與三者的聯系要復雜些,詳見利率平價理論。 債券交易價格的主要決定因素:一、待償期債券的待償期愈短,債券的價格就愈接近其終值(兌換價格)M(1+ rN),所以債券的待償期愈長,其價格就愈低。另外,待償期愈長,發債企業所要遭受的各種風險就可能愈大,所以債券的價格也就愈低。二、票面利率債券的票面利率也就是債券的名義利息率,債券的名義利率愈高,到期的收益就愈大,所以債券的售價也就愈高。三、投資者的獲利預期債券投資者的獲利預期(投資收益率R)是跟隨市場利率而發生變化的,若市場利率高調,則投資者的獲利預期R也高漲,債券的價格就下跌;若市場利率調低,則債券的價格就會上漲。這一點表現在債券發行時最為明顯。一般債券印製完畢離發行有一段間隔,若此時市場利率發生變動,即債券的名義利息率就會與市場的實際利息率出現差距,此時要重新調整已印好的票面利息已不可能,而為了使債券的利率和市場的現行利率相一致,就只能就債券溢價或折價發行了。四、企業的資信程度發債者資信程度高的,其債券的風險就小,因而其價格就高;而資信程度低的,其債券價格就低。所以在債券市場上,對於其他條件相同的債券,國債的價格一般要高於金融債券,而金融債券的價格一般又要高於企業債券。五、供求關系債券的市場價格還決定於資金和債券供給間的關系。在經濟發展呈上升趨勢時,企業一般要增加設備投資,所以它一方面因急需資金而拋出債券,另一方面它會從金融機構借款或發行公司債,這樣就會使市場的資金趨緊而債券的供給量增大,從而引起債券價格下跌。而當經濟不景氣時,生產企業對資金的需求將有所下降,金融機構則會因貸款減少而出現資金剩餘,從而增加對債券的投入,引起債券價格的上漲。而當中央銀行、財政部門、外匯管理部門對經濟進行宏觀調控時也往往會引起市場資金供給量的變化,其反映一般是利率、匯率跟隨變化,從而引起債券價格的漲跌。六、物價波動當物價上漲的速度輕快或通貨膨脹率較高時,人們出於保值的考慮,一般會將資金投資於房地產、黃金、外匯等可以保值的領域,從而引起資金供應的不足,導致債券價格的下跌。七、政治因素政治是經濟的集中反映,並反作用於經濟的發展。當人們認為政治形式的變化將會影響到經濟的發展時,比如說在政府換屆時,國家的經濟政策和規劃將會有大的變動,從而促使債券的持有人作出買賣決定。八、投機因素在債券交易中,人們總是想方設法地賺取價差,而一些實力較為雄厚的機構大戶就會利用手中的資金或債券進行技術操作,如拉抬或打壓債券價格從而引起債券價格的變動。
❻ 世界經濟是如何走向負利率的
三年前,巴菲特坦言,負利率把他給整懵了,活了80多年也沒料到有負利率,稱它是個「奇跡」。
如今,負利率大勢所趨,歐洲各國紛紛加入負利率大軍,開啟負利率時代。
目前,世界各國已有超過16萬億美元的負收益率國債。比利時、德國、法國和日本等國的10年期主權債券收益率都已經進入了負值區域。
對此,巴菲特的態度是保守的。他認為,負利率不一定是世界末日,只是希望能活得久一些,有更多的時間了解負利率。
曾經的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倒是樂觀的。他認為,如果財政政策能夠分擔央行穩定經濟的壓力,負利率「完全可以是極為有益的。」
不過,銀行圈、資本圈對負利率普遍悲觀。「負利率是毒葯」、「負利率是量化寬松的延續」、「負利率預示著危機即將到來」,這類言論成為主流。
負利率,是拯救經濟的良葯,還是反映出世界經濟已到了「黔驢技窮」的危險境地?
負利率,無疑是反常識的。
我們先來看看,世界是如何走入負利率時代的?
從1980年代至今,歐美國家的整體利率水平呈現明顯的遞減趨勢。
以美國為例:
1979年,沃爾克擔任美聯儲主席後大幅度提升聯邦基金利率,最高時達20%。這一高度緊縮的政策,其目的是抗擊1970年代持續不斷的高通脹。
1982年,沃爾克暴力抗通脹取得成效,通脹率快速下降,美聯儲逐漸降低聯邦基金利率。這輪寬松政策一直延續到了1987年沃爾克卸任前夕,利率最低降到6%附近。中間1984年拉美債務危機期間採取過緊縮措施,但幅度小、時間短。這輪寬松周期降了14個點左右。
1987年,格林斯潘掌管美聯儲後著手加息。這輪加息力度不算大,最高時未到10%,但引起老布希總統的不滿。當時的利率水平處於較高的階段,這輪緊縮周期加了3個多點。
1990年,老布希總統發動海灣戰爭時,格林斯潘開始降息。老布希政府期間,經濟比較低迷,格林斯潘開啟了大幅度降息潮,利率最低下降到3%多。老布希執政4年,都處於寬松周期,利率共降了6個點左右。
1992年,柯林頓打著「笨蛋,根本問題是經濟」的口號,擊敗了老布希擔任總統。格林斯潘在1994年開啟了新一輪緊縮周期。這輪加息周期時間很短,力度有限,只加了2個多點。
柯林頓8年執政期間,美國經濟向好,就業率提升,政府赤字和通脹可控,利率水平比較穩定,維持在5%左右。
圖:美國十年國債收益率,數據來源:英為財情,智本社
從趨勢圖來看,最近四十年,不論是歐洲、日本,還是美國,利率水平都不斷走低,最終走入負利率似乎是必然趨勢。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個聽硬課、讀硬書、看硬文的硬核學習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benshe0-1),學習更多深度內容。
❼ 名義利率能為負嗎為什麼實際利率能為負嗎為什麼通貨膨脹能為負嗎為什麼
名義利率就是央行公布的利率,不能為負;實際利率是名義利率減去通脹率,現階段實際利率為負。通貨膨脹相反的是通貨緊縮,也就是可以為負
因為當名義利率小於通脹率時實際利率會是負值;簡單的說,實際利率是從表自面的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的數字;
即公式為:1+名義利率=(1+實際利率)*(1+通貨膨脹率),也可以將公式簡化為名義利率- 通脹率(可用CPI增長率來代替)。 一般銀行存款及債券等固定收益產品的利率都是按名義利率支付利。
(7)金融怎麼讓實際利率轉負擴展閱讀:
利率的影響因素:
利率作為資金的價格,決定和影響的因素很多、很復雜,利率水平最終是由各種因素的綜合影響所決定的。首先,利率分別受到產業的平均利潤水平、貨幣的供給與需求狀況、經濟發展的狀況的決定因素的影響,其次,又受到物價水平、利率管制、國際經濟狀況和貨幣政策的影響。
根據馬克思的利率理論,利息是利潤的一部分,是剩餘價值的轉換形態,所以利息首先要受平均利潤的制約。一般來說,平均利潤率是利息的最高限。利率作為資本的價格,與普通商品一樣,貨幣的供求狀況決定和影響其價格的高低。
一國經濟發展的狀況,決定了企業利潤水平的高低和人們收入的多少,決定和影響了儲蓄供給與投資需求,也影響了貨幣的需求和供給。
通貨膨脹情況下利息為什麼會出現負值
名義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資金借貸的機構所公布的未調整通貨膨脹因素的利率。
銀行通常公布的是名義利率,一般都是正值。
實際利率是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後儲戶或投資者得到利息回報的真實利率。
簡單的說,實際利率是從表面的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的數字,即公式為:名義利率-通脹率(可用CPI增長率來代替)。
通貨膨脹發生時,我們說負利率是指,實際利率為負了。也就是名義利率小於通脹率(CPI)了。
❽ 銀行負利率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負利率?
准確的講是銀行存款利率低於通貨膨脹率。意思是如果你把錢存在銀行,不但不升值,反而貶值了。當存在負利率的這種情況,叫利率倒掛。
負利率醞釀泡沫經濟
負利率正在醞釀一場金融危機,它遠比通貨膨脹可怕,它就像興奮劑,給消費者帶來一時的資產增值快感,但以將來長久的痛苦為代價
❾ 金融學《負利率時代》,造成實際利率為負的因素有哪些
你好,造成實際利率為負的因素:
通貨膨脹、cpi高位運行、經濟過熱(市場中現金過多)。。。。。。主要是市場影響
你可能感興趣的相關資訊:
影響實際利率變動的因素.
第一,利潤的平均水平.既然利息是平均利潤的一部分,利潤本身就成為利息的最高界限.因此,利率總在平均利潤率與零之間上下擺動.並且,利率主要是由平均利潤率所調節的.從我國現實出發,這種調節作用可概括為,利率的總水平要適應大多數企業的負擔能力.也就是說,利率的總水平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數企業承受不了;同時,利率總水平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能發揮利率的杠桿作用. 第二,資金的供求狀況.無論是馬克思的利息理論還是西方的經濟學說都不否認資金的供求狀況決定利率的總水平,在我國,利率水平的高低仍然決定於資金的供求.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為金融市場上的商品的"價格"--利率,與其他商品的價格一樣受供求規律的制約,當資金供不應求時,供求雙方的競爭的結果將促使利率上升;相反,當供大於求時,競爭的結果必然導致利率下降. 第三,借貸風險.資金從投放到收回總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在借貸資金運動過程中,由於各種不測因素的出現,可能導致各種風險,如資金不能按期完全收回的違約風險,因物價上漲而使資金貶值的風險,或更有利的投資機會出現後,已貸放出去的資金收不回來時,貸款人承受機會成本損失的風險. 一般而言,風險越大,則利率要求越高.另外,經濟的周期變動造成的風險變化也會影響利率水平,如在危機階段,投資風險突然變大使利率大幅度上升.而在復甦階段,投資風險開始減少,利率開始降低. 第四,國際經濟形勢.就開放經濟而言,國際經濟形勢對利率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國際利率與匯率會影響資金流出入,從而引起國內利率的變動.如果國際利率水平較高,則資金流出,國內資金供給小於需求,迫使國內利率上升;反之,如果國際利率水平較低,則資金流入,國內資金供給大於需求,從而誘使國內利率隨之下降.可見,國內利率有總是朝國際利率靠攏的趨勢.從匯率的角度來看,匯率的變動也會影響利率的變化.例如,當外匯匯率上升,本幣貶值時(如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從$1=¥8.5變化到$1=¥8.7),國內居民對外匯的需求就會下降,從而使本幣相對充裕,國內利率便趨於穩定,並在穩定中下降;反之,當外匯匯率下跌,本幣升值時(如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從$1=¥8.7變化到$1=¥8.3),國內居民對外匯的需求就會增加,本幣供應處於緊張狀態,從而迫使國內市場的利率上揚. 第五,國家經濟政策.由於利率變動對經濟有很大的影響,各國都通過法律、法規、政策的形式,對利率實施不同程度的管理.國家往往根據其經濟政策來干預利率水平,同時又通過調節利率來影響經濟.總之,決定利率及影響利率變動的因素很多很復雜,其中,最終起決定作用的是一國經濟活動的狀況.因此,要分析一國利率現狀及變動,必須結合該國國情,充分考慮到該國的具體情況,區分不同的特點分別對待,不能一概而論. 希望能幫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