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天才現狀如何
1. 金融業發展現狀是怎樣的
經過多年的培育和發展,全市金融體系建設逐步完善,金融業規模不斷壯大。2008年,金融業實現增加值14.2億元,金融機構貸款比例有所增加,已形成金融產業集聚發展的市場需求基礎、金融要素基礎和配套要素基礎。
1、金融組織體系初步形成。金融市場主體數量初具規模。
2、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3、企業融資渠道逐步拓寬。
2. 紐約華人金融從業者的現狀是怎樣的
對於有的華人金融從業者的現狀,其實他們的現狀,現在不是很好,嗯,紐約現在的金融街的狀況也不是很好對他們的工作還是比較難的,生活1:較潔具。
3. 現在的中國金融怎麼沒出現過大家的天才人物控制中國金融啊造福中國人民
金融,通訊,石油等都被央企壟斷,郭嘉就沒放開過金融領域的開放競爭,和談出天才呢,余額寶,虛擬信用卡,條碼支付,這些利民的業務被一會四大行利益集團封殺,更別說趙福人民
4. 陽光之下中柯瀅作為一個金融天才為什麼回去當老師
《陽光之下》女主柯瀅為何會選擇當一名老師在劇中沒有過多介紹,柯瀅雖然說是個金融天才,但是柯瀅卻是一個比較安於現狀的人,生活中柯瀅其實並不是很願意動腦子,因為愛情和事業一直以來都很順利,柯瀅也算是沉浸在幸福中成長的人,當老師相對來說是比較輕松的,所以柯瀅才會選擇當老師,事實上柯瀅的智商非常高,也是一個很有智慧的女性,所以在面對申世傑的威脅才能步步為營,不得不說柯瀅這個人設確實很討人喜歡。
因為柯瀅是一個比較懶的人
還有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柯瀅的性格原因,柯瀅雖然說腦子很好使,但是因為從小就享受了比較好的生活環境,所以柯瀅是一個比較懶得動腦筋的人,老師這份職業對於柯瀅來說剛剛好,愛情事業都很滿足的柯瀅自然對自己的工作沒有過分的要求,當老師似乎是最好的選擇。
5. 金融是什麼真的有金融天才玩轉經濟
我看到上面兩個評論就彷彿聞到了一股火葯味。關於天才我有自己的理解。
天才分為兩種,天分之才和效率之才。
人一出生,其語言敏感度數字敏感度聲音敏感度以及感知敏感度就有所不同。其前三個均可後天培養,長時間熏陶可以提高敏感度從而優化記憶渠道分析渠道,簡單點來說,就是這個人學這些快,玩這些思路通達。這和人的思維內在表現有關系。
感知敏感度就是建模能力,對於一切外在刺激的建模,目前沒有手段培養。
效率之才可以後天公式化培養,及其優化的邏輯,多層次並進,碰撞推理的特徵全都可以歸結為推演能力。是一個人應對事物的解決反應快慢表現。
一個經濟天才,除了對數字敏感,還要對新事物敏感對多元的世界以及人民感情敏感,也就是建模能力極高。然後還要有足夠好的邏輯 分析以及推理能力。所以經濟天才並不一定能完全後天培養成功。
6. 中國的金融創新現狀如何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金融業也過得了極為迅速的發展。在這種大環境下,各大金融機構都面臨著極大的挑戰。而言想應對挑戰,就需要加強金融創新。金融創新是在實體經濟發展過程中對於金融產品,制度,工具等方面的創新,可以有效提升整個金融市場的效率。基於此,本篇論文就針對我國金融創新當前的現狀進行分金融業在當前已經成為重要的領域之一,其可以有效推動我國國民經濟快速發展。金融創新可以為金融市場帶來更多的投資和融資渠道,使整個市場的資本結構發生更大的巢湖路,同時也打破了我國傳統金融的格局,使混業經營和經濟國際化獲得進一步發展。不過在我國金融創新的過程中,因為相關法律法規並不夠完善,監管機制也不夠成熟,所以我國金融創新發展還有待提升。
目前而言,我國金融發展現狀如下:一是金融業務的多元化。我國當前金融業務涉及到多個領域。和之前相對單子的銀行業務相比較而言,如今的金融業可以滿足更多人對於金融的需求。並且在其發展過程中,所涉及的各個行業也都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可以說,多元化的業務發展可以成為我國金融創新的導向,滿足民眾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進而有效促進我國金融創新的發展。二是金融創新的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在我國社會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科學技術和互聯網也在不斷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信息技術和微電子技術都逐步應用在金融創新方面,為其發展保駕護航。隨著各項技術的不斷提升。我國金融信息化創新形式也逐步變得多樣化,整體金融創新質量獲得有效提升,其速度也逐步加快。三是我國金融監管制度也在逐步完善中。金融行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監管,所以金融監管制度也是隨著金融剛我的不斷發展而逐步變化的,其從一開始的一刀切監管方式逐步轉變為當前的創新型金融監管制度。監管制度的創新和完善也給我國金融業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發展條件。也為金融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另外,金融監管制度的創新也是為了順應當前時代的發展,和市場發展相比配,進而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我國金融創新中存在的問題
(1)金融創新主動性不夠
盡管我國當前金融業在不斷創新,但實際上大多數企業和機構目前所開展的各項金融創新活動並不是主動進行的,其在創新方面存在一定的跟風現象,沒有將自身情況出發,更沒有將自身當前所擁有的優勢發揮出來。僅僅是跟隨大流來制定一些創新策略,甚至有的企業在制定策略時都是照搬照抄,沒有獨特性。
(2)金融創新人才缺乏
人才在當前企業發展中,地位非常重要。在金融創新發展中亦是如此。金融創新的發展離不開專業化人才。進行金融創新,首先就需要儲備具有深厚專業知識和技術理論的金融人才,將系統工程,書記分析和計算機應用等技術綜合起來,才能夠正常開展金融創新工作。盡管我國目前不斷加大對金融人才的培養,但其速度依然跟不上市場的發展速度,進而阻礙了金融創新的進一步發展。
(3)金融市場秩序不規范
就目前而言,我國金融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金融機構的數量在不斷增加,各個機構的質量也各不相同,良莠不齊。在這種情況下,有不少違法分子會藉助市場監管的漏洞來過得利益,進而使整個行業的風氣變得極為不佳。這樣的行為對整個金融市場的秩序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也進一步增強市場風險,為金融監管帶來更大的難度。惡劣的外部環境自然也給金融創新的發展帶來了一定的阻礙。析研究,指出其存在的問題並對其未來的發展趨勢予以展望,希望能夠為今後類似研究打下良好基礎。
7. 我是金融天才 中國哪裡需要我舞台在哪
好好乾吧孩子,以後去接手我們國家的經濟財務大臣,讓我們國家的經濟更上一層樓。
近一點的講,你可以去做證券、期貨分析師之類的試試,做的好月薪很高的,而且還能接觸到社會各界的高層人士,能幫你積累一定的人脈。但是如果你是個大學生,我建議你,不要懷著一種懷才不遇的感覺,還是要腳踏實地的從底層做起的好,因為底層是最鍛煉人的,也是最能積累實戰經驗的。畢竟一個人再聰明,他的知識及經驗也是很有限的,需要閱歷的不斷積累。所以,不管你的學歷、知識、還是能力有多強,若是一開始進入某個行業,還是心不要太高的好,踏踏實實從基礎開始。
另祝你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成就自己的價值
8. 金融行業的現狀
1、金融行業分為銀行、證券、保險三大塊。估計你說的是證券這一塊。
2、證券行業,主要是券商、基金公司、信託公司。籠統的說,這三種本質上確實一樣:券商要拉客戶來自己這開戶,因為客戶的股票交易要付手續費,這是券商的主要利潤來源之一;基金公司要拉客戶來買自己的基金,然後收客戶的賬戶管理費;信託公司要拉客戶來買自己的信託合同,一樣收費。
3、所以乍一看,套路都一樣:找客戶,尤其是大客戶,是最重要的。至於流動性大,就很好理解了:客戶就那麼多,大家各顯神通,找不到客戶就出局。尤其是現在,股市債市慘淡,基金公司根本賣不動,更要瘋狂找客戶了。不像前幾年,都是客戶跑過來搶著買。
其實,這樣的職位屬於比較初級的,誰都能做,沒有保障,找到客戶就是大爺,沒有客戶你就走人。真正高價值的,是公司里的基金經理、分析師一類的。找來了客戶,拿來了錢,真正管理這些錢的是基金經理,他來負責讓資金增值。
嗯,說"初級"其實是不準確的,應該說「門檻低,要求高」。我一個好朋友是做基金銷售的,全國前三學校的金融專業碩士畢業,每年賣幾個億甚至幾十個億的基金,是他們公司的第一銷售。今年一樣不好過,大家都賣不動。
金融行業的現狀,有點像80年代的中國經濟:基本是計劃經濟,價格管制和行政壟斷是主流,市場效率低下,活躍著各種官倒、走私,大發橫財,而百姓生活艱苦。
人民銀行和四大商業銀行代表著計劃經濟、價格管制和行政壟斷,各大證券、基金公司扮演的是官倒和走私者的角色,各種被套的散戶就是艱苦的百姓。
未來,是想鄧一樣堅持搞市場化,還是繼續裹足不前最終崩盤,誰也不知道。改革的分界點在哪兒,也不知道。學者官員商人散戶吵成一片,誰知道未來會怎樣?
9. 中國金融業的現狀如何
從中國目前的情況看,國有銀行、 國有企業已經積累了一定的金融風險因素。 但三資企業及股份制企業健康發展的基本因素未變; 外資也保持較穩定的增長,投資項目也越來越大, 而且大多是長期投資,外商不會輕易放棄。因此推斷, 中國在三五年內不會出現類似東亞其它國家那樣的金融危機。但是, 真正的危險是在三五年之後, 當韓國以及東南亞國家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美國的壓力, 對他們的經濟及金融體制進行全面開放,徹底改革, 建立起與國際完全接軌的先進體系以後, 將會對中國形成巨大的競爭壓力。如在二戰之後, 美國接管日本及德國,輸入美國的經濟體制, 使日本和德國的經濟較快地發展起來, 而將在同一起跑線上的中國漸漸拋在後面。 因此,中國必須抓住各國在金融風暴後進入調整期的有利時機, 盡快改革金融和外匯管理體制,改善銀行服務, 進一步提高出口競爭力,吸引外資紮根中國, 使中國的經濟保持實際高質量的調整增長。因為要真正避免危機, 就必須保證基本經濟因素的健康。 中國要維持一種實際高質量的高速增長, 就必須打破過去的傳統發展模式,即:發展經濟—銀行增加貸款— 國有企業—擴大生產—增加就業—實現經濟增長。中國大陸的經濟, 已經形成兩個不同的部分,一個是國有銀行與國有企業部分; 另一個則為三資企業、股份制企業部分。 後者在近五六年內得益於先進制度與優惠的政策,發展相當迅速。 由於外資進入中國後,在中國最先進的地區引進最先進的技術、 管理,建立了基本上與世界經濟相接軌的企業。 三資企業與一些股份制企業成為中國最健康、最有活力的部分, 是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增長的源泉。 現在中國正進入一個關鍵時刻。 隨著一些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的完成,中國投資環境的「硬體」 部分逐漸完善起來,中國現在吸引外資的外部條件越來越好。 到目前為止,中國還是勞動力最便宜、土地(用於發展製造業基地) 最多、市場巨大和最有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目的地。現在是「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東風是什麼,就是中國的政策。 政策成功不成功,有效沒效,不在於降低勞動力成本、土地成本, 也不是看中國有沒有市場, 而主要是看能不能降低外國投資者在中國投資的「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和實物成本不一樣。實物成本,如勞動力的成本、 土地的成本、資本的成本, 都是可以根據一個國家的供給和需求決定的。但「交易成本」 卻是一個人為造成的成本,可以很高,也可以很低, 但是不可能避免,做生意時,可能不容易看到而不去考慮, 但最終成功與否,它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中國,交易成本很高, 主要體現在政府、會計、法律、銀行業和資本市場的服務方面, 整個都跟不上。政府部門有重重人為的障礙要打通, 銀行和律師根本不能適應面向國際市場經濟的需要, 這些都增加了中國市場的「交易成本」。 外國投資者很想來中國投資,但他們都感到來中國投資不容易, 故爾採取了一種觀望的態度。中國市場高額的「交易成本」 主要存在於金融服務中。 中國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金融業的問題。因此, 建議中國在現階段採取一種有限制、有控制的金融開放政策, 包括向外國銀行開放貸款業務,允許三資企業運用美元進行交易等。 一方面可以使外國投資者看到中國有決心開放金融業, 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防止金融開放風險。
10. 金融天才索羅斯的事情
1990年英國加人歐洲匯率機制(ERM)時,索羅斯就在等待。在他看來,英國犯了一個錯誤,因為ERM要求成員國的貨幣必須盯住德國馬克。索羅斯認為,當時英國的經濟並不強勁,加人ERM,就等於把自己和西歐最強的經濟體― 統一後的德國聯結在了一起,英國將為此付出代價。
在歐洲匯率機制從近乎均衡到不均衡的過程中,市場參與者的認識存在一個缺陷:預期歐洲各種貨幣會在持續進行的程序中統一成單一貨幣,因此認定匯率波動會比過去縮小,每個人因而爭相購買較弱勢貨幣的高收益債券,這使歐洲匯率機制變得比以前更僵化,必須面對激烈變革,而不是漸進的調整。英國政府直到最後一分鍾,還向大眾保證歐洲匯率機制穩如磐石,但索羅斯絕不相信。
當索羅斯准備面對制度的變革而下手,別人卻在既有制度下行動。大家都預期漸進的改變,他卻看出巨大的差異逐漸形成,洞察到重大的不均衡。結果證明索羅斯是對的,英鎊真的崩潰了。
《 華爾街日報》 發表德國聯邦銀行總裁史勒辛格的講話,大意為:只有通過貨幣貶值,才能消除歐洲匯率機制的不穩定。索羅斯由此判斷德國可能採取放棄維護英鎊的立場。不久,在一個重要會議上史勒辛格指出:如果投資人認為歐洲貨幣單位是由一攬子固定貨幣組成,那就錯了。並特別提到義大利里拉不是非常健全的貨幣。索羅斯問他,是否喜歡歐洲貨幣單位變成一種貨幣?史勒辛格表示喜歡這種概念,但不喜歡這種貨幣的名稱。如果這種貨幣叫馬克,他一定會喜歡。
索羅斯對此心領神會,立刻放空義大利里拉,里拉在很短時間內就被迫退出了歐洲匯率機制。而索羅斯從放空里拉得到的利潤,使他有充足的本錢在英鎊上冒險。下一個該輪到的是英鎊。英鎊岌岌可危,受到的壓力越來越大:先是丹麥公民投票否決了馬斯特里赫特條約,接著在法國公民投票前,歐洲國家舉行極為緊張的談判。索羅斯相信歐洲匯率體制的分裂已迫在眉睫,一旦該體制發生危機,歐洲各國貨幣間的匯率將重新大幅度調整,歐洲利率會大幅下調,股市則將下跌。
1992 年9 月,索羅斯對英鎊的狙擊成為國際金融投機領域的傳奇。
索羅斯做出決定賣空英鎊,問題不是要不要建倉,而是要建多大的倉位。素羅斯在1988年已經把基金會的大部分工作交給了年輕有為的斯坦利? 杜肯米勒管理。杜肯米勒針對英國財政的漏洞,想建一個30 億到40 億美元的放空英鎊的倉位,索羅斯的建議是將整個倉位建在l00億美元左右。這是「量子基金」全部資本的一倍半,這意味著索羅斯要借30 億美元來一場大賭博。索羅斯拿出了10 億美元作抵押,又借來了3O 億美元,建立了100 億美元的放空英鎊倉位。利用量子基金的資產,索羅斯借了50億英鎊,按1 : 2 , 79 的匯率,將英鎊全部換成馬克。然後開始在賣空英鎊、股市和債市的買賣上同時行動。量子基金賣空英鎊的金額高達70 億美元,買進馬克價值印億美元,同時買人較少量的法朗。因為一國的貨幣貶值後股票價格總會上升;貨幣升值後股價會下跌,而利率下跌則對證券有利,所以量子基金又買了5 億美元的英國股票,同時放空德國、法國的股票,並買進德國、法國的債券。
9 月15日下午,索羅斯坐在曼哈頓中區一棟俯瞰中央公園的摩天大樓的33 層辦公室里,他在一周之內調動了100 億美元,賭英鎊下跳。他的專用辦公室外是員工辦公室,那裡貼著一幅用計算機打出來的條幅:「我生而貧窮,但不會窮死。」索羅斯來到辦公室只為了感受一下這場金融史上最大的一次賭博的氣氛。隨後,他回到他在紐約第五大街的寓所,吃了一頓簡單的晚飯之後就上床休息。
果然,英鎊開始重新下跌。英格蘭銀行已買進加億英鎊,但收盤價為1 英鑄:2 . 7782 馬克,僅比2.7780的底限高出0.002 馬克。
當天晚上,拉繚特向德國聯邦銀行官員懇求德國降低利率,遭到拒絕。拉蒙特連忙召集英格蘭銀行官員部署,計劃第二天大舉干預市場,如果還不奏效便只能提高利率了。但就在拉蒙特會議的幾個小時前,德國聯邦銀行總裁史勒辛格已接受了訪問,表示希望里拉和英鎊貶值,但准備保衛法國法朗。1992 年9 月16 日上午,拉蒙特在首相批准下,正式宣布將利率從10%提高到12 % ,以捍衛英鎊。但英鎊仍未出現一些漲勢。市場認為英國提高利率是恐慌之舉。事件達到高潮。英格蘭銀行從788 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抽出269 億美元買進英鎊,結果徒勞,匯價依然沒得到支持。英鎊被拋售,就像決堤的洪水。
1992 年9 月16 日下午,英國宣布再次提高利率,從12 %提高到15 % ,達到二年前英國加人歐洲匯率機制時的利率水平。索羅斯認為,英國的絕望行為表明其立場無法維持,因而受到鼓勵,更大膽地繼續放空英鎊。結局非常簡單:利率在上午和下午兩次提高,到傍晚,英鎊被迫退出歐洲匯率機制。當天紐約外匯市場收盤價,英鎊兌馬克為1 : 2 . 703 ,下降2 . 7 % ,遠低於歐洲匯率體制的下限。次日,英國利率降回10 %。義大利緊隨英國退出歐洲匯率機制。次日,英鎊收盤價比上一天低了16 %。貨幣貶值的不只英鎊,西班牙貨幣貶值20 % ,義大利里拉貶值22 %。
9 月16 日,英國金融界將之稱為「黑色星期三」,財務大臣拉蒙特在一夭內兩次宣布提高利率。整個市場賣出英鎊的投機行為擊敗了英格蘭銀行,索羅斯是其中一股較大的力t 。但對索羅斯來說,那個星期三是陽光明媚的。美國東部時間早上7 點,杜肯米勒打電話叫醒了睡夢中的索羅斯:「喬治,你剛賺了9 . 58 億美元。」後來表明,索羅斯在那個「黑色星期三」開始發生的種種事情中賺得將近加億美元,其中10 億來自英鎊,另有10 億來自放空義大利里拉和東京股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