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值型和普通理財產品哪個好
1. 理財凈值型和非凈值買哪個好
對投資者來說,凈值型理財產品為非保本浮動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產品凈值變動決定著投資者預期收益的多少或者虧損。但是可以隨時申購、贖回,流動性較強。
非凈值型理財產品則對立的,這種理財方式的預期收益更直觀一點,有固定預期預期收益率,具有封閉期,到期連本帶息返還賬戶。
至於,凈值型理財和非凈值理財哪個好,其實不同的需求,選擇不同。非凈值型理財產品預期收益更穩定些,如果對流動性要求不大,穩健型投資者來說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具有流動性需求,願意犧牲部分安全性來獲得預期收益增值的,選擇凈值型理財較好。
拓展資料:
銀行理財產品有以下構成要素。
1.發行者
也就是理財產品的賣家,一般就是開發理財產品的金融機構。投資人一般應該注意發行者的研發、投資管理的實力。實力雄厚的金融機構發行的理財產品更加可靠一些。
另外,一些投資渠道是有資格限制的,小的金融機構可能沒有資格參與這些投資,這樣就對發行者造成了投資方向的限制,最終會影響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因此,實力雄厚的機構的信用更加可靠。
2.認購者
也就是銀行理財產品的投資人。有些理財產品並不是面向所有公眾的,而是為有針對性的認購群體推出的。
3.期限
任何理財產品發行之時都會規定一個期限。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大部分期限都比較短,但是也有外資銀行推出了期限為5~6年的理財產品。所以投資人應該明確自己資金的充裕程度以及投資期內可能的流動性需求,以避免由此引起的不便。
當投資長期理財產品時,投資人還需要關注宏觀經濟趨勢,對利率等指標有一個大體的判斷,避免利率等波動造成損失或者資金流動性困難。
4.價格和收益
價格是金融產品的核心要素。籌資者出售金融產品的目的是為了得到相當於產品價格的收入,投資人的投資額正好等於其購入的金融產品的價格。
對理財產品而言,其價格就是相關的認購、管理等費用以及該筆投資的機會成本(可能是利息收益或其他投資收益)。
投資人投資於該產品的目的就是獲得等於或高於該價格的收益。
收益率表示的是該產品給投資人帶來的收入占投資額的百分比。它是在投資管理期結束之後,按照該產品的原定條款計算所得的收益率。
5.風險
在有效的金融市場上,風險和收益永遠是對等的,只有承擔了相應的風險才有可能獲得相應的收益。在實際運行中,金融市場並不是總有效或者說不是時刻有效的。
由於有信息不對稱等因素的存在,市場上就可能存在低風險高收益、高風險低收益的可能。所以投資人應該詳細了解理財產品的風險結構狀況,從而對其做出判斷和評估,看其是否與所得的收益相匹配。
6.流動性
流動性指的是資產的變現能力,它與收益率是一對矛盾,這也就是有些經濟學家將利息定義為「流動性的價格」的原因。
在同等條件下,流動性越好,收益率越低,所以投資人需在二者之間作出權衡。
7.理財產品中嵌套的其他權利
理財產品,尤其是一些結構性理財產品中,常常嵌入了期權等金融衍生品。例如:投資人可提前贖回條款,可提前贖回是一項權利(盡管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銀行的可提前終止的權力則是有利於銀行的條款。
所以,投資人選擇理財產品時應該充分發掘其中的信息,並充分利用這方面的權利。
2. 凈值型理財產品和普通理財產品哪個好詳細對比
自從銀行開始理財凈值化轉型後,凈值型理財產品越來越多,已逐漸成為銀行理財產品的主流。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預期收益,對於投資者來說不免疑惑,凈值型理財產品和普通理財產品哪個好?普通理財產品有預期預期收益率,產品終止時銀行按照約定預期收益率兌付。而凈值型理財產品為開放式、非保本浮動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預期收益,銀行也不承諾固定預期收益,投資者實際獲得的預期收益跟產品凈值有關。
2、流動性
普通的理財產品一般都會有投資期限,在到期前是無法贖回資金的,在存續期內不再接受新的投資。而凈值型理財產品每周或每月都有開放日,申購相比普通理財產品要更為靈活。
3、信息透明度
以往的預期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信息透明度較低,例如投資者購買了一款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為5%的一年期的封閉式理財產品,通常投資者在投資期限內對於產品的預期收益波動情況是無法得知的。產品到期後,投資者可能會獲得5%的預期收益率,但這是否是該產品的真實投資預期收益率不得而知,實際預期收益率有可能比5%更高。凈值型理財產品類似於公募基金,會在每日、每周或者每月等固定日期公布凈值,用戶可以進行凈值查詢,使投資者更清晰了解產品資產變化情況和風險狀態。
雖然凈值型理財產品不承諾固定預期收益,但銀行發行的凈值型理財產品大多還屬於低風險等級,投資者可根據個人情況進行選擇。以上關於凈值型理財產品和普通理財產品哪個好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溫馨提示,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3. 凈值型理財產品和普通理財有什麼區別
所謂「凈值型理財產品」,是相對於傳統的,以封閉型為主的銀行理財產品交易形式。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以預期收益率的形式告知並付給投資者,類似於開放式基金,用戶在開放期內可以進行申購、贖回等操作。
凈值型理財產品與普通爭持產品主要有三個區別:
1. 從流動性上看,一般的理財產品都會有投資期限,在產品沒有到期時,無法贖回資金;而凈值型理財產品在封閉式理財的基礎上加入了流動性,每周或每月都有開放日,申購贖回相對更靈活。
2. 類似於公募基金,凈值型產品會定期披露收益,比銀行傳統的理財產品更加信息透明。
3. 凈值型理財產品掛鉤不同的市場,特別是一些高風險的市場;市場行情比較好時,收益會比普通的理財產品要高,但行情不好時,它也可能虧損。
凈值型理財產品是開放式、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的理財產品,它沒有預期收益,沒有投資期限。產品每周或者每月開放,用戶在開放期內可隨時申購、贖回。因此,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只與產品的凈值有關。
舉個例子:假如用戶投資1000元購買了一份凈值類理財產品,購買時產品的凈值為1,那麼,到了下一個開放日,產品的凈值變為了1.1,則用戶的收益為1000*1.1-1000=100元,即賺了100元;產品的凈值如果為0.9,則用戶的收益為1000*0.9-1000=-100元,即虧了100元。因此,用戶就需要在每次公布產品凈值的時候實時關注,做好相關操作。
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凈值型理財產品。凈值型理財產品與開放式基金類似,為開放式、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沒有投資期限。產品每周或者每月開放,用戶在開放期內可以進行申購贖回等操作。
未知價法是指投資者在當日交易時間買賣凈值型理財時,並不知道當日交易的確切價格,因為當日的凈值是在下一個凈值公布日發布數據的。因此,申購贖回時,要參考上一交易日的凈值。
凈值型的理財產品剛成立時通常都是從1開始計數的,假設一款理財已經成立270天,最新的凈值是1.05,那麼,其年化收益率=(當前凈值-初始凈值)/初始凈值/已成立天數×365天=(1.05-1)/1/270×365=6.759%。
有些凈值型的理財產品是有申購費和贖回費的,投資者在計算收益的時候,還需要將申購費和贖回費刨除。
比如上述那款理財有0.5%的贖回費,那麼它的實際年化收益率=6.759%-0.5%=6.259%。
凈值型產品類似於開放式基金,是通過凈值來計算收益的,很多人都會有種錯覺,以為用凈值來計數的產品風險就很高。事實上,一些用凈值來計數的理財產品還是很穩健的,而且收益也不錯,比如招行的 「天添金」、工銀財富全權資產委託系列增強配置年金型理財產品等。
4. 凈值理財和非凈值理財買哪個好
凈值形理財和非凈值形理財各有自己的優缺點,投資者應該根據其投資偏好選擇,凈值型產品是按照份額發行並定期或不定期披露單位份額凈值的理財產品,比較適合有一定的風險承擔能力、追求更高收益的人群。
非凈值產品,一般是指保本型理財或預期收益型理財,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說是已經固定了收益的理財產品,風險性較低,比較適合穩健型的投資者。
拓展資料
一、什麼是凈值型理財產品?
所謂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指產品發行時未明確預期收益率,產品收益以凈值的形式展示,投資者根據產品的實際運作情況,享受浮動收益的理財產品。
可以分為封閉式凈值型和開放式凈值型產品
封閉式凈值型產品是指產品期限固定,定期披露凈值,投資者只能在產品到期時贖回;
開放式理財產品是指產品在存續期內定期開放,投資者可在開放期申購或贖回。
二、凈值型理財跟以往理財產品的區別
凈值型理財產品在投資,運作模式上跟以往理財產品基本相似,不同的是凈值型理財產品沒有收益率,當產品到期時,需要根據產品實際市場投資報價來計算產品收益率,如果是開放式的,則是根據開放時間的市場報價進行估價計算。
凈值型理財產品為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收益,銀行也不承諾固定收益,投資者的收益跟產品凈值相關。凈值型產品能更為准確、真實的反應資產的價值,投資者根據產品實際運作情況,享受收益或者承擔虧損。
三、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投資什麼的?
凈值型理財產品投資的東西很多,幾乎包括所有類型的資產,主要是標准化資產,常見的包括現金、債券、商品、股票、期權期貨等投資標的,隨著市場的發展和政策的變化,產品可投資的范圍也會越來越擴大。
五、凈值型產品的收益率怎麼計算?
1、凈值型產品按照「金額申購、份額贖回」原則來計算收益:
公式:申購份數=申購金額/對應確認日公布的單位凈值
贖回金額=贖回份數x對應確認日公布的單位凈值
5. 理財的凈值型和普通理財之間有區別嗎
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與完善,現在大家對於理財這一件事情也變得越來越重視了,而在理財的時候發現有凈值型理財和普通理財,那麼它們之間到底會有哪些區別呢?相信這一個問題,對於很多現場理財的朋友來說也是特別感興趣。
無論是什麼樣的投資,在資金市場上面都會有著一定的風險,而凈值型產品的風險相對來講會更大一些普通的理財產品的風險相對來講會更小一些,而不同的風險所代表的收益也會有著很大的區別,所以大家在進行投資的時候是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來做出合適的選擇。
像現在有了以上的了解之後,大家在進行投資的時候就知道應該如何進行選擇,也知道什麼樣的情況才是最為適合自己的,一般來說在資金相對來講比較充裕的情況下,那麼承擔的風險也會大一些,但是如果資金並不是特別充裕的話,一定要更加小心謹慎,防止出現血本無歸的情況。
6. 理財凈值型和非凈值買哪個好
當你理財時,凈值型和非凈值我推薦買非凈值型理財產品,因為非凈值型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相對更穩定些。
拓展資料:
凈值型理財產品和非凈值型理財產品的區別還是比較大的。一方面資金的流動性不同,凈值型理財產品在封閉式的基礎上加入了流動性,每周每月都有開放日,申購贖回相對比較靈活;非凈值型理財是有投資期限的,產品沒有到期前是無法申請贖回的。另一方面,凈值型理財是屬於不保本不保息的,存在虧損的可能;而非凈值型理財是由固定的預期收益率的,到期是連本帶息返還的。
綜合以上內容來看,凈值型理財產品和非凈值型理財產品是各有優勢的,一方面凈值型理財資金的流動性好,但是投資者需要犧牲部分的安全性;而非凈值型理財則是可以保本保息,但是資金流動性不好,在急需資金時無法兌現。凈值型理財產品為非保本浮動預期收益型理財產品,沒有預期預期收益,銀行也不承諾固定預期收益,產品凈值變動決定著投資者預期收益的多少或者虧損。非凈值型理財產品與凈值是對立的,就是指根據市場行情得出的固定預期收益。
凈值型理財產品和非凈值型理財產品區別:
1、流動性不同,非凈值理財產品都會有投資期限,在產品沒有到期時,無法贖回資金;而凈值型理財產品在封閉式理財的基礎上加入了流動性,每周或每月都有開放日,申購贖回相對更靈活。
2、信息披露透明度不同,與開放型基金相同,凈值型產品會定期披露預期收益,比非理財產品相比信息更加透明。
3、凈值型理財產品掛鉤不同的市場,尤其對偏高風險的市場,市場上行時,預期收益會比非凈值理財產品要高,但行情不好時,它有虧損的可能性。4、由於凈值型理財產品主要用於高風險投資,因此所獲得的收益會更高一些;非凈值型理財產品主要進行一些穩健性的投資,收益要比前者低一些。
7. 理財凈值型和非凈值買哪個好
非凈值型理財產品。
凈值型理財產品的風險性比非凈值型理財產品的風險性高,因為凈值型理財產品掛鉤不同的市場,尤其對偏高風險的市場,而非凈值型理財產品則是不變的,產品發行時會規定一個預期或固定收益率,所以凈值型理財產品的風險性比非凈值型理財產品的風險性高。
【拓展資料】
目前,非凈值型理財產品和凈值型理財產品有以下幾個區別:
1.非凈值型理財產品都會有投資期限,在產品沒有到期時,無法贖回資金。凈值型理財產品在封閉式理財的基礎上加入了流動性,每周或每月都有開放日,申購贖回相對更靈活;
2.市場上行時,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會比非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收益要高,但行情不好時,它有虧損的可能性;
3.凈值型的理財產品看重投資者個人判斷能力,非凈值型的理財產品適合穩妥的投資者。
凈值一般是有總資產減去負債資產得到凈值。舉個例子:買一輛汽車市值是40萬,但是有借款5萬,那麼這里的凈值就是45萬。
非凈值:與凈值是對立的,就是指根據市場行情得出的固定收益。
凈值型理財產品:開放的、非保本的、收益與產品凈值相關的理財產品;沒有投資期限、沒有預期收益;有一定的開放期限,用戶再次期間可以購買和贖回。
理財凈值是根據投資標的得出來的,投資者一般沒辦法計算,投資者可以根據理財凈值算出收益情況,理財收益=(買入時的凈值-贖回時的凈值)本金-手續費。
比如買入某理財時的凈值為1.12,贖回時理財的凈值為1.2,買入5萬元,在不計算手續費的情況下,投資理財的收益為:(1.2-1.12)*5萬元=4000元,不計算手續費。
8. 理財凈值型與非凈值型哪個好
各有各的好。凈值形理財和非凈值形理財各有自己的優缺點,投資者應該根據其投資偏好選擇,凈值型產品是按照份額發行並定期或不定期披露單位份額凈值的理財產品,比較適合有一定的風險承擔能力、追求更高收益的人群。
非凈值產品,一般是指保本型理財或預期收益型理財,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說是已經固定了收益的理財產品,風險性較低,比較適合穩健型的投資者。
拓展資料
凈值型理財和非凈值型理財的區別:
1、收益區別
在產品投資收益上,凈值型理財產品相較非凈值來說要高出許多,因為大多數凈值型產品都是通過市場交易來進行凈值的增減,而資金的注入很容易改變產品的固有價格,比如一隻股票買的人多了,累積凈值則會逐步上升,股價也會持續提高;而非凈值型則以投資一些穩定型的理財產品為主,收益上會相對較弱。
2、期限區別
在產品投資期限上,凈值型理財雖然也有固定期限的產品,但是期間也能進行申購或贖回的操作,所以凈值型的產品其實在操作上非常靈活,期限屬於較短的區間;而非凈值型由於產品結構大多為固收,產品期限最短也是需要一個月,而且期間不能進行操作。
3、風險區別
在產品投資風險上,凈值型大多數都為具有風險的理財產品,這一類產品通過市場交易所得出的凈值結果來計算價格,所以很容易出現市場風險;而非凈值型產品的市場風險比較小,但是產品會具備一定的流動性風險。
凈值型理財產品,指的是銀行發行的、以凈值作為資產價格標記的理財產品。投資者買入理財產品時,需要按照買入時的凈值計價,獲得一定的理財份額。在贖回時,投資者要以屆時的理財產品凈值作為依據,進行贖回,獲得對應的本金與投資收益。
凈值型理財產品分為封閉式凈值型和開放式凈值型產品。
封閉式凈值型產品是指產品期限固定,定期披露凈值,投資者只能在產品到期時贖回。
開放式凈值型產品是指產品在存續期內定期開放,投資者可在開放期申購或贖回。
9. 凈值型和收益型理財產品哪個好
1、從收益計算方式來看
收益型理財產品有預期收益率,對於投資者來說較為直觀,可通過預測來了解可能獲得的預期收益。計算公式為:到期收益=本金*理財天數*年化收益率/365天。
凈值型理財產品不設預期收益率,以單位凈值標示價值,收益和產品凈值有關系。為了方便投資者理解,有些凈值型理財產品也會提供一個預估年化收益率。計算公式為:到期收益=贖回日凈值*贖回份額*(1-贖回費)。
2、從流動性來看
收益型理財產品會有投資期限,一般最短為為一個月,在產品沒有到期前無法贖回資金。
凈值型理財產品的流動性相對更靈活一些,會約定一個最短持有期,期滿後有固定的開放日,方便投資者進行申購和贖回。
3、從信息透明度來看
凈值型理財產品類似公募基金,其信息相對更加透明化,需定期發布該產品的當前凈值,公開投資的盈虧情況,投資者也可以根據當前凈值來計算逾期年化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