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年金收益率是多少
❶ 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一般是多少
一般的理財產品均有一個固定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范圍,若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過高,其投資風險也是難以接受的,那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一般是多少?
銀行理財風險r2保本嗎? 2017年12家民營銀行名單
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一般是多少?
銀行理財產品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一般是4%-5%,在考慮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時候應同時考慮到風險,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越高,風險越大;定期存款預期年化利率,3%-6%之間。
銀行理財產品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怎麼計算?
公式表示:
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金額=投資金額×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投資天數/基本天數。
比如,某銀行4月10日開始募集的某款理財產品,起售金額為5萬元,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為投資期限147天,基本天數為365天。若一位投資者購買了5萬元該理財產品,這位投資者的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金額則是:50000××147/365≈1057元。
春節購買理財產品怎麼樣?
行業人士提醒,隨著春節的臨近,一些銀行還會節點理財產品,個別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可以沖到6%,這個階段還會出現一些較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的理財產品,市民可多關注打「游擊戰」。
銀行理財師介紹,一般春節前,銀行會一些節慶優惠活動,如舉辦貴金屬展時引入抽獎,或是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比較高的「春節專享」理財產品,以招攬新客戶,市民若手中有閑錢,還需要多跑多比較,才能即時捕獲到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的「游擊產品」。
❷ 工商銀行企業年金收益率
工商銀行企業年金收益率4.763%
年化收益率是指投資人在期限為一年所獲得的收益。年化收益的演算法為本金乘以年化收益率。投資人的實際收益為本金乘以年化收益率乘以×投資天數/365。
❸ 理財年化收益率怎麼算
理財年化收益率是把理財產品當前的收益率換算成年收益率得出的一種理論性收益率,而並非實際收益率。一般理財年化收益率的參考收益率可以是日收益率、周收益率、月收益率,年化收益率=日收益率*360=周收益率/7*360=月收益率*12。
一、年收益率與年化收益率的區別
年收益率,就是一筆投資一年實際收益的比率。這個比率是固定的、穩定的,不會每天波動,風險低,到期的收益是可以直接計算的。
年化收益率,是投資(貨幣基金常用)在一段時間內(比如7天)的收益,假定一年都是這個水平,折算的年收益率。因為年化收益率是變動的,所以年收益率不一定和年化收益率相同。
二、主流理財方式的收益情況
1.銀行定存,年化收益率1%—3%
2.儲蓄國債,年化收益率3.9%—4.3%
3.貨基,年化收益率3.5%—4.5%
4.保本型銀行理財,年化收益率3%—5%
5.互聯網理財,年化收益率6%—12%
6.債基、定投、股票等,年化收益率是浮動的
三、七天年化率
很多貨幣基金會有一個7日年化收益率,就像余額寶,一打開頁面就能看見7日年化收益率是多少。這個收益率,是根據過去7天的收益來推算全年的收益。七天年化收益就是前7天每天的收益率取一個平均值,再乘以365,得到一年的預估收益率。但是這個數據僅供參考,因為這是「預估」的數據。
七天年化收益一般只用於貨幣基金,而年利率的應用范圍就廣泛了,很多理財產品都是給出年利率,投資者要根據產品的期限計算成真實收益。對比銀行理財、貨幣基金,網貸行業如今也是很多人選擇的家庭理財方式,尤其是在2017年,經過幾年的發展和監管的發力,尤其是存管銀行的出現,大大減少了這類風險。
❹ 銀行理財的收益率是怎麼算的
銀行理財(固定收益理財)=本金*利率*期限,比如投資者購買理財5萬元,理財預期收益率為2.85%,投資期限為一年,那麼可以算出理財收益為:5萬元*2.85%*1=1425元。
凈值型理財收益=(買入時的凈值-贖回時的凈值)*本金,比如買入某理財時的凈值為1,贖回時理財的凈值為1.1,買入5萬元,那麼可以算出理財收益為:(1.1-1)*5萬元=5000元。
拓展資料:
銀行理財的類型:
收益固定型
這類天天理財與傳統的期次型理財產品一樣有固定的收益率,只是可以每個工作日存取,甚至是每個自然日存取。銀行會根據市場情況調整產品收益率,以公告為准。投資者購買這類天天理財可以根據收益率和投資期限計算產品收益。
收益浮動型
這是一種凈值型現金管理類工具,類似於貨幣基金。不同的是,貨幣基金的收益以產品7日年化收益率來體現,而凈值型天天理財的收益直接體現在凈值的增長上。
封閉式凈值型理財
這一類理財產品是在傳統期次型理財產品的基礎上衍變而來,同樣有募集期、有產品期限,區別是收益——業績基準收益率,僅是銀行根據過往業績提供的參考收益率。
開放式凈值型理財
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很可能是日後銀行理財產品的主力軍。這類產品沒有募集期的概念,只能在產品開放日購買。投資購買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是按照當日凈值確認產品份額,收益取決於凈值的增長。
這種類型的理財產品有兩點至關重要:
1、產品到期後本息結轉:部分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到期後,會將投資的本金和收益自動轉入投資者綁定的銀行賬戶;部分開放式凈值型理財產品到期後需要投資人在開放日手動贖回,倘若投資人沒有在開放日贖回理財產品,理財產品會自動轉入下一個投資期,滾動購買。
2、產品購買提示問題:部分銀行系統自動做好設置,當客戶在非開放日購買理財產品時,會提示「未在產品開放期,無法購買」——這可以說得上是很良心的提示了!部分銀行系統沒有此類提示,客戶在非開放日購買理財產品會購買成功,但實際上在下一個開放日確認之前,智能享受活期收益。倘若一個理財產品每月開放一天以便客戶購買,客戶在開放日後一天購買就會損失一個月的收益;如果產品按年開放,那損失真是不可想像。
❺ 銀行理財產品年收益是多少年化收益率怎麼算
【熱點介紹】
銀行理財產品年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是多少:
從統計數據即可看出以上現象:股份制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年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在年初曾高達隨後便一路下滑至11月份的銀行理財產品年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年初時次於股份制商業銀行,5月份之後兩者差距逐漸縮小,在10月甚至出現反超;國有行平均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最低,下降幅度也較其他銀行更加明顯,平均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從1月的下滑至11月的在國有大行和股份制銀行理財產品年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逐步下降之時,部分中小銀行為了攬存,仍不時三個月短期6%左右的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產品。調查發現,這些銀行理財產品年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不少都是將高風險理財產品包裝成保本型產品出售,而且銀行理財產品年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風險評級還可以隨意改動,可謂是「掛羊頭賣狗肉」。
銀行理財產品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怎麼算?
商業銀行理財產品年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扣除投資者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託管費及相關手續費後全部作為管理費留歸本行,沒有真正體現此類產品風險和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由投資者自擔的原則,易引起金融消費糾紛。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年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未按照協議約定使用,地方性銀行發行的一期非保本浮動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型眾贏理財產品,約定投資於某單一資金信託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權項目,但部分資金大部分時間段內實際投資了另外四家信託公司和鄰省一家地方性銀行信託資產等多個非約定的項目。
當前,絕大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年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依然選用方式,即在產品說明書中列明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但如果採用「凈值型」方式標價,則可以直觀顯示標准化資產的公允估值,並能夠通過銀行的資產管理行為而非利差作為收費的基礎。更為重要的是,由於產品風險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情況已經通過凈值波動及時披露給投資者,銀行理財產品年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長期存在的剛性兌付問題也將同時被解決。
❻ 銀行理財產品如何計算年化收益率.
銀行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率是指把當前收益率換算成年化收益率來計算的一種理論收益率,實際獲得的收益計算公式為:本金*投資天數*年化收益率/365天,多用於理財產品收益計算。
單利計算公式為:(∑Ri/7)×365/10000份×100%復利計算公式為:(∑Ri/10000份)×365/7×100%式中,Ri為最近第i(i=1,2
❼ 企業年金收益率是多少
日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的2019年全國企業年金基金業務數據摘要顯示,截至2019年末,全國企業年金積累基金總規模為17985.33億元,投資收益為1258.23億元,加權平均收益率達8.30%。
拓展資料:
企業年金是一種補充性養老金制度,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企業年金是對國家基本養老保險的重要補充,是我國正在完善的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由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三個部分組成)的「第二支柱」。
在實行現代社會保險制度的國家中,企業年金已經成為一種較為普遍實行的企業補充養老金計劃,又稱為「企業退休金計劃」或「職業養老金計劃」,並且成為所在國養老保險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與人員
職工參加企業年金方案的條件:
(一)與本單位訂立勞動合同並試用期滿;
(二)依法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並履行繳費義務。
審批辦法
按照「優化審批服務」方式進行改革,每年更新發布存量情況,實時更新基金管理機構及資格變動情況。
按照國務院關於「放管服」改革和「互聯網+監管」等的工作要求,結合年金市場發展情況,擬新增許可企業時,在網上公開發布受理時間、受理條件、辦理標准、本次增加數量等內容。具體實施辦法如下:
審批層級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許可條件
申請人應當具備《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資格認定暫行辦法》(勞動保障部令第24號,2015年根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於修改部分規章的決定》修訂,2016年根據《國務院關於第二批清理規范192項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的決定》修訂)中明確的受理條件。
申請材料清單
1.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資格認定(國家級):(1)資格申請表。(2)資源配置說明。(3)管理制度和流程。(4)申請人自律承諾書。(5)相關證明材料。(6)業務可行性報告。
材料範式均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官網發布的通告中詳細披露。根據年金市場發展對不同資格機構數量需求不同,每次發布的通告內容會有調整。
2.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資格延續認定(國家級):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需提供資格延續申請報告和申請人自律承諾書。申請報告和自律承諾書的範式均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官網每次發布的通告中詳細披露。
❽ 銀行理財的收益率是怎麼算的
銀行理財(固定收益理財)=本金*利率*期限,比如投資者購買理財5萬元,理財預期收益率為2.85%,投資期限為一年,那麼可以算出理財收益為:5萬元*2.85%*1=1425元。
凈值型理財收益=(買入時的凈值-贖回時的凈值)*本金,比如買入某理財時的凈值為1,贖回時理財的凈值為1.1,買入5萬元,那麼可以算出理財收益為:(1.1-1)*5萬元=5000元。
拓展資料:
「理財」一詞,根據眾銀網數據中心統計最早見諸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末端。隨著國內股票債券市場的擴容,商業銀行、零售業務的日趨豐富和市民總體收入的逐年上升,「理財」概念逐漸走俏。個人理財品種大致可以分為個人資產品種和個人負債品種,共同基金、股票、債券、存款、人壽保險、黃金、網貸等屬於個人資產品種;而個人住房抵押貸款、個人消費信貸則屬於個人負債品種。
什麼是理財
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的范圍很廣,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包含以下涵義:
1、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僅僅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
2、理財是現金流量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因此不管現在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
3、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收入中斷風險)或現金流出(費用遞增風險)。
哪裡能理財
目前國內能夠為客戶提供理財服務的機構主要有銀行、證券公司、投資公司、經濟管理公司等。
1、銀行理財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提供的理財產品分為保本固定收益產品、保本浮動收益產品與非保本浮動收益產品三類。
2、證券公司理財
證券理財一般包括股票、基金、商品期貨、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個人或機構投資者可以按照其不同需求及投資偏好選擇不同理財工具。
3、投資公司理財
投資公司理財一般包括信託基金、黃金投資,玉石,珠寶,鑽石等,需要的起步資金較高,適合高端理財人士。
4、APP理財
目前手機上出現了很多一系列APP理財方式,零起步資金,適合大眾所有人群。
如何理財
目前,到銀行、證券公司理財需開立相應理財賬戶。一般而言,通過銀行開立的理財賬戶可以辦理儲蓄類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基金類產品,大型銀行還可通過銀行系統購買國債。由於銀行網點分布較廣,通過銀行渠道開立的投資理財賬戶可到銀行櫃台辦理。
證券公司開立的理財賬戶可用於股票(包括A股、B股、H股等)、債券(包括國債、企業債、公司債等)、期貨(包括金融期貨如股指期貨、外匯期貨等,商品期貨如黃金期貨、農產品期貨等)等一系列的投資理財工具的投資。證券賬戶的開立可到各證券公司營業部辦理,需要在交易日內辦理。
投資公司的手續比較方便,一般只需要提供自己的身份證和銀行卡復印件。投資公司也會為客戶定製專屬理財計劃。
❾ 銀行理財產品年收益率是多少
隨著科技的發展,用戶可通過網路進行投資操作,也可實時了解產品的預期年化預期收益信息,想要知道詳細數據還需整合計算,就銀行理財產品年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是多少?進行解答,僅供參考。
銀行理財二級風險是什麼意思? 2017年銀行理財產品排行榜
銀行理財再無以往光環,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難尋蹤跡。數據顯示,11月多家銀行理財產品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跌破4%。數據顯示,去年11月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4.23%,2016年11月跌至3.66%,比上月下降0.01個百分點。
其中,保障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類理財產品平均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3.11%,保本浮動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類理財產品平均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3.16%,非保本浮動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類理財產品平均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3.89%。11月銀行理財產品發行9597款。其中,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3%以下1365款,3%-4%之間5570款,5%-6%之間57款,6%以上46款。
從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達標率角度看,保本類產品並沒想像中那麼保險。相反,非保本類理財產品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優勢明顯,而且風險等級大多為R2級別,與保本類理財產品風險等級相差不大,資金投向也與保本類基本相同,較受投資者歡迎。
11月發行50款以上理財產品的銀行,共46家,包括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及城商行,平均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均4.5%以下。從不同類型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看,城商行及股份制銀行產品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相對較高。分析師建議,投資者可選擇購買中小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寶寶類理財產品:
壹錢包活錢寶 平安銀行 499.98億元
掌櫃錢包 興業銀行 430.79億元
民生如意寶(匯添富) 民生銀行 399.38億元
民生如意寶(民生加) 民生銀行 220.31億元
平安盈(南方現) 平安銀行 217.14億元
平安盈(平安大) 平安銀行 205.11億元
中信銀行薪金寶(信誠薪) 中信銀行 146.28億元
招行朝朝盈 招商銀行 123.79億元
添金寶 渤海銀行 101.10億元
工銀薪金寶 工商銀行 52.32億元
興業寶 興業銀行 26.9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