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產品太多了該怎麼選
① 如何從繁多的銀行理財產品中選擇正確的產品
伴隨著近年來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投資理財已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需要,眾多內容豐富、風險各異的金融理財產品迅速誕生。投資人面對紛繁復雜的本外幣產品如何選擇又成了頭痛的問題。
當我們走入銀行時,各式各樣的理財產品瞬間映入眼簾,而有些理財產品的說明比較煩瑣又不易理解,那麼投資者怎樣在種類繁多的銀行理財產品中挑選出適合自己的產品呢?從投資標的上看,銀行理財產品主要分為債券類理財產品、信貸類理財產品、結構性理財產品、資產管理類理財產品、其他類理財產品。
債券類理財產品
如果拼預期年化收益,債券類理財產品與其他種類的銀行理財產品相比是很難競爭的,但債券類理財產品有其獨特的優勢。
一是安全性好。債券類理財產品投資的主要對象是短期國債、金融債、央行票據以及協議存款等期限短、風險小的金融工具,因此很適合投資風格較保守的投資者。
二是較好的流動性。大多數債券類銀行理財產品都是短期產品,所投資對象的期限也都較短,短期內有閑置資金的投資者可以將其作為資金的臨時「避風港」。
三是能獲得比定期儲蓄更高的預期年化收益。從投資組合的角度考慮,債券類理財產品也是資產配置的重要組成部分。
信貸類理財產品
一般來講,信貸類理財產品的歷史預期年化收益水平比債券和貨幣市場類理財產品更勝一籌。信貸類理財產品指的是銀信合作的理財產品,可分為存量貸款類理財產品和新發貸款類理財產品。
存量貸款類理財產品的運作原理是銀行將其持有的短期信貸資產(也就是貸款),通過信託公司的平台轉化為理財產品再向投資者發售。
而新發貸款類理財產品是由信託公司通過銀行理財產品募集資金向借款人發放新發貸款。
購買信貸類理財產品實質上就等於將資金借給了企業,對此,投資者首先需要明確三個問題:錢的去處及用途、還款來源以及是否有保障機制來控制違約風險。除此之外,投資者應盡量挑選公開產品信息的銀行,仔細閱讀產品說明。同時,盡量選擇信用級別高的貸款項目,注意是否有信用增級手段,比如是否有擔保。另外,如果有較強的加息預期,不妨選擇期限較短的產品。
結構性理財產品
結構性理財產品是一種組合產品,即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將幾種不同的基本產品,比如股票、預期年化利率、匯率、股指與期權等衍生產品,相互結合而成的綜合產品。它可使投資者在結構性理財產品到期保本的同時,有機會獲得比傳統存款更高的預期年化收益率。
在眾多的銀行理財產品中,結構性理財產品之所以受到很大的關注,是因為它比其他理財產品預期年化收益高。結構性理財產品為投資者提供了多樣化的投資組合,從而有效地降低了投資的整體風險,同時又使投資者有機會獲取比傳統定期存款更高的預期年化收益率。
由於產品結構復雜,在選擇時投資者需要注意四點:一是明確掛鉤的資產類別,了解其風險性;二是認清產品結構,清楚產品的預期年化收益情況;三是明確產品的投資期限及投資幣種的匯率;四是若同時掛鉤幾個金融工具,則要關注其之間的相關性。
資產管理類理財產品
資產管理類理財產品是指銀行把募集的資金先放到一個資產池裡,然後根據市場情況的變化,對池中的資金進行靈活運作,以實現所委託資金投資效益最大化。此類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可以比較靈活,比如投資債券、票據、股票、指數、信託等。
合規的資產管理類產品多以類基金的形式存在,可以申購和贖回。具有代表性的是開放式現金管理理財產品。其最大特點是流動性極佳,僅次於可以隨時提現的活期存款,採用T+0的申購和贖回模式,資金於贖回申請當日到賬,這就給了投資者更多的選擇權,避免了在市場發生變化時資金流動性不強而帶來的不便。雖然並非所有的開放式現金管理理財產品都承諾保本,但此類產品的風險極小,一般都會長期維持一個固定預期年化收益。
QDII理財產品
我國投資海外的渠道並不多,國內比較流行的全球投資方式是QDII基金,即合格的境內機構投資者,它可以實現代客境外理財業務,投資者將人民幣或美元直接交給銀行、基金公司,讓它們代為投資到國外的資本市場上去。QDII為個人投資者提供了一條實現全球范圍內資產配置、分散風險、追求經濟輪動投資回報的渠道,但高預期年化收益與高風險並存。
銀行QDII產品與基金QDII產品有較大區別。首先認購門檻不同,基金系是1000元,為5萬元;其次,QDII直接投資股票的資金不能超過整個資金的50%,而基金系則無此限制;從投資安全穩健的角度看,QDII產品好於基金系,而預期年化收益率則可能不如基金系;此外,銀行QDII產品大都周期較短,比較適合短期內資金閑置而長期有資金用途的投資者。
相對於投資於A股市場的基金和各家銀行各種打新股、信託投資類理財產品,QDII基金產品的風險相對較大。在投資QDII產品時,要格外注意三點:一是了解該QDII產品投資的目標市場;二是盡量挑選境外投資水平較高的管理人;三是測評產品風險如何。
另類理財產品
所謂的另類理財產品,就是區別於以傳統投資對象為標的的銀行理財產品,比如掛鉤藝術品、普洱茶、紅酒、貴金屬等投資對象的理財產品。另類產品的標的物的判斷和產生主要依賴於銀行對市場的判斷和對投資熱點的把握。其實絕大多數的銀行另類理財產品的設計並無創新,有的從本質上說就是一款銀信合作的信貸類理財產品,有的是銀銀合作的結構性理財產品。
另類理財產品在國內剛剛興起,運作並不十分成熟,投資者在投資之前應該對所投資的領域有趨勢性判斷。此外,如果是掛鉤大宗商品類的產品,投資者要注意商品市場是比較敏感的,因此這類產品的投資期限不宜過長。另類理財產品的流動性一般較差,多屬於固定期限投資,不能提前贖回,因此投資者應選擇長期不會動用的資金進行投資。
② 手裡有點閑錢想買理財,但是理財產品太多了不知道如何選擇怎麼辦
先確定投資目標。
想謀求高收益,就得承擔高風險,
可以選擇股票型基金。
如果小富即安,比銀行定期存款利息高點就行,可以考慮債券基金,風險低,收益穩定。
要保本理財,可以買點債券基金或貨幣基金。
③ 現在各種投資理財產品很多,該如何選擇
如何理財的問題是大家一直都在提的,你能從市場上找到的理財方式和理財產品過於繁雜,今天我們就簡單點,把我覺得最好的理財方式和理財產品分享給大家!
當前有一門很好的基金課程,推薦大家看看,大神們專注基金投資多年,年化收益可達15%:僅限50人!點擊參加《基金訓練營》,跟投高收益基金!
下面進入正題
1. 股票——高回報型理財產品
券商那裡開個戶,本金也不用准備太多,就可以投身股市了。股票本身的刺激性就很大,如果投入資金超出總資產的20%那就不太好了,炒股的風險太高了,所以理財新手不太建議接觸,系統學習下來很浪費時間跟精力的,不懂行情又很容易被坑。
2. 基金——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兼備的理財產品
基金的資金是直接放在銀行託管的,很有安全感。基金投資有專人管理,操作方便,又比較穩定,成為了很多人心目中優於股市的選擇。基金10元起賣,價格非常親民,投資種類也不會集中在一個品種上面,風險很低。基金贖回的流程方便,流動性也很強,所以投資基金不用擔心錢被套牢。
由於很多人挑選的基金太菜了,所以收益不高,對於想獲得長遠收益的人來說,跟投投資大神是個不錯的選擇:限時福利!點擊參加《基金訓練營》,高收益基金已流出。速度跟投收益可達15%!
3. 國債——門檻低,安全性高,流動性較差的理財產品
國債的優點有很多,首先它只要100元就能買;安全性高,發行主體是國家;年收益大約在4%。不過,國債提現支取要支付0.1%的手續費。所以,國債作為長期投資,一般不建議提前兌取。
總之,理財最優秀的產品還是基金,普通人理財在投資過程中普遍存在不專業、沒時間、錢不夠三個弊端。而投到一隻給力的基金,完美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就找到了。想要獲得一款高質量基金,就來參加基金訓練營:點擊參加《基金訓練營》,基金投資能躺贏!
以上是我對《現在各種投資理財產品很多,該如何選擇?》的回答,望採納~
點擊文中鏈接了解理財訓練營,讓你在理財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④ 如何選擇金融理財產品
如何選擇合適的理財產品:
1、了解自己。
個人投資者在購買理財產品前要首先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和收益、流動性的需求等。一般來講,財務實
力雄厚、有較高的風險偏好並且風險承受能力較強的個人客戶可以購買風險較高的理財產品,同時可以追求較高理財收益;而財務實力
較弱、風險偏好弱(甚至厭惡風險)並且風險承受能力較差的客戶比較適合於購買低風險產品。
投資者要綜合權衡自己的風險偏好、風險承受能力和流動性需求,確定合理的預期收益率水平、產品風險水平和投資期限。
2、了解產品。
完成「了解自己」的步驟後,投資者需要了解理財產品的特性。市場規律表明,投資品的預期收益一般與風險成正比,也與期限成
正比。即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高風險的產品一般會提供較高預期收益,低風險產品提供的預期收益往往較低;同時,在其他條件
相同的情況下,期限長的產品提供的預期收益要高於期限短的產品,以彌補投資者的流動性損失。
仔細閱讀理財產品說明書是了解產品最直接、最准確的途徑之一。一般來說閱讀說明書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關鍵點:關注產品是否
具有保本條款;關注產品的投資品類型;關注產品的流動性安排;關注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關注產品面臨的各種風險;關注產品的投資
起點金額。
3、精準匹配自身的理財需求和合適的理財產品。
在做好「了解自己」和「了解產品」兩個步驟後,投資者最後需要做的就是精確匹配自身的理財需求和合適的理財產品。投資者購
買產品前,可向銀行的客戶經理詳細詢問產品的相關特性,並接受銀行提供的風險承受能力測評,根據測評結果更好地了解自身的風險
承受能力,並選擇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
⑤ 你們是如何選擇好金融產品
了解你自己
在購買金融投資品之前,要做好風險等級測評,通過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對自己的風險認知能力、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偏好進行評估。
做好家庭規劃
預估家庭總的收入來源,制訂生活、教育、購房、旅遊等計劃,合理分配資金、投資期限,以防急需時已投資資金無法提取。
了解產品信息
根據監管規定,資產管理產品的募集信息、資金投向、杠桿水平、收益分配、託管安排、投資賬戶信息和主要投資風險等內容,都會通過官方渠道進行披露,投資者可以通過網點或官方網站獲取相關信息。通過產品分析比較,有助於做出適合自己的投資選擇。
投資品風險等級
與自身相匹配
投資者在做出投資選擇時,根據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和風險偏好,針對金融機構銷售的不同風險等級的產品,選擇相應風險等級進行投資,避免投資超過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
⑥ 支付寶中也有很多的投資理財產品,應該如何選擇呢
支付寶上有一個理財產品,可以分成三大類別:短期理財、穩健精選和儲蓄。
各種危險級別都有,而且很好的管理,不過關鍵在於,馬先生的理財並不在這里。
不少金融小白直接跑到了支付寶,或許正是因為馬雲的名氣太大了。但他們並不知道,支付寶只是做了一個代理而已。
這些商品,沒有一個是他自己製造和管理的,都是從各個下游供應商那裡買來的。如果有什麼問題,你就去和廠家談吧。
就算你是出於對支付寶的信任,也要自己掏腰包。
支付寶的金融工具,肯定是要精挑細選的,比金融軟體要可靠得多,但在購買的時候,還是要謹慎一些。
我們購買金融商品,首先要有一種金融觀念。
而如何培養金融知識,要麼是在戰斗中積累,要麼是看書。第一種就是親自動手,否則會有很大的風險。第二種是讓你不要踏入陷阱的經歷,讓你不要踏入陷阱。比如《富爸爸,窮爸爸》。他正在構建自己的金融體系。
此外,對於初學者來說,只要有足夠的耐心,可以嘗試投資於一隻股指。將儲蓄作為基本資本,將先前儲蓄作為附屬基金。不過,你必須要有一筆錢,至少要有三個月的薪水才行。靠著時間,才能賺到錢。
⑦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銀行理財產品
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銀行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已經成為不少家庭投資理財組合中的必有元素。如何選擇合適的銀行理財產品,成為了很多想要買銀行理財產品想知道的問題,接下來為你支招,教您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銀行理財產品。
絕招一:買銀行理財產品首先就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投資目標,選對產品,對號入座。
買銀行理財產品首先就要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投資目標,選對產品,對號入座。按通行標准來分,銀行理財產品一般可分為:保證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型、保本浮動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型、非保本浮動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型三類。投資者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時一定要弄清楚產品類型。任何銀行理財產品都需要關注產品本金和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兩項。典型的保本浮動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型產品如廣發銀行的「歡欣股舞」產品,廣發銀行「薪滿益足」就屬於非保本浮動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型產品。
絕招二:精選質地 達成投資目標
理本浮動預期年化預期收益型產品,銀行理財產品需要看產品的設計及投向。如果你希望理財產品保本,盡可能的追求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那你不妨考慮銀行結構化理財產品。結構化理財產品又稱掛鉤型理財產品,其本金用於傳統債券投資,而產品最終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與相關市場或產品的表現掛鉤。像2012年廣發銀行一款結構化理財產品「歡欣股舞」,當時的產品設計是掛鉤港股,結果隨著港股的上漲,該產品多期達到了8%的最高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
絕招三:合理組合 資產巧增值
理財產品要進行資產配置,現在很多人除了銀行存款,都持有股票、保險、基金、國債等金融產品。銀行理財產品作為一類金融產品,要有一個科學的投資比例。你可以到銀行做一個全面的資產配置方案。再根據建議來確定不同銀行理財產品的持有比例。銀行理財經理會定期跟蹤你的資產狀況,給你最合適的理財建議。
絕招四:持續關注 全面把握投資動態
銀行理財產品尤其是結構化理財產品,投資者有必要繼續關注產品掛鉤標的情況,由於市場波動,產品有可能會出現提前觸發達到最高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或跌破觸發點獲得最低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甚至極端情況下有可能出現零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等各種情況。
購買銀行理財產品小貼士
1、如何分辨銀行自營與代銷理財產品?
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不一定風險都高,都不靠譜。但是如果你只相信銀行的信譽,那麼,分辨是否銀行代銷就很重要。比較直接的辦法是觀察理財產品銷售協議書,如果是銀行自身發行的理財產品,協議是只有銀行印章的,但如果是銀行代銷產品,那麼會有銀行與產品發行或承銷公司簽訂的代銷協議,以及產品投資方等的相關印章。另外,你可以記住理財產品的名稱和代碼,直接打銀行客服詢問。而如果銷售協議上沒有銀行公章,則有可能是銀行員工私售的第三方產品,要高度警惕。
2、如何辨別理財產品風險程度?
一般來說,理財產品投資方向直接決定該產品的風險和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預期年化預期收益越高風險也就越大,比如投資於股票的產品風險會高於投資與債券或票據的產品。所以在閱讀產品說明書時一定要仔細注意產品的投資方向。
3、提防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陷阱
選購理財產品切勿只盯著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看,並非每一款理財產品都能達到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部分結構性產品還可能造成虧損。根據對2602款結構性理財產品分別公布的預期和到期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統計,未實現最高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的有367款。
4、如何看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
(1) 期限。注意包括認購期、到期日、資金到帳日等關鍵日期;
(2) 投資方向。根據投資方向辨別風險;
(3) 風險類型。銀行自身給出的理財產品風險級別;
(4) 預期年化預期收益。注意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非實際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短期產品的歷史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也非實際期限內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率,關注產品說明書中關於理財產品提前終止或者提前贖回時候預期年化預期收益的計算方式,不懂可要求銀行工作人員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