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金融服務費怎麼收
1. 買車金融服務費
金融服務費就是貸款的時候收的服務費。根據不同的經銷商,不同的4S店,可能會個別有些區別。一般來說,按照貸款金額的3%到5%來收取,根據車型不同,還有品牌不同。它就是幫助消費者辦理貸款的一些收取資料,還有審批的一些流程使用的一些費用。
收取這個費用是沒有什麼法律依據的,就是辦理的費用,大部分4S店都存在這個問題。這個錢應該是屬於經銷商自己收取的費用。大多數店應該是不能開發票的,一般都是以收據的形式給顧客。
按照規定,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借發放貸款或以其他方式提供融資之機,要求客戶接受不合理中間業務或其他金融服務而收取費用。
根據當前的規定,汽車金融服務費並不合法。
【拓展資料】
2019年4月15日,西安賓士車主維權一事在曝光的談話錄音里女車主提到自己本可以全款購買,但4S店誘導自己使用賓士金融之後,她被迫交納1.5萬金融服務費。
2019年4月16日,西安市市場監管局高新分局成立由副局長牽頭的專案組處理西安賓士車主維權一事,關於車主反映的西安利之星4S店通過個人賬戶收取12575元「金融服務費」,劉林表示,收取金融服務費是違法違規行為。稅務機關已進入現場,對所有收據進行核實。
社會現象:
在4S店購車時,繳納金融服務費確實是普遍現象,一些消費者甚至會因為擔心這些費用而選擇全款買車。
賓士4S店工作人員:金融服務費都有,因為金融服務費,比如您辦齊所有的業務手續、申請的金融貸款、後續的審核,包括抵押登記,這些都是需要人員為您服務的,所以這部分費用肯定會有。
專家分析: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研究員趙佔領分析表示,賓士西安利之星4S店的金融服務費收取存在侵犯消費者自主選擇權、知情權等諸多問題。
汽車行業分析師賈新光直言,金融服務費純屬是4S店巧立名目的亂收費,並不合理。
2. 金融服務費是什麼
法律規定和行業規范中並沒有對「金融服務費」的明確定義,其通常是發放貸款者變相收取高額利息的手段,即在通過宣傳低息吸引客戶的同時為了獲得高收益,在利息之外收取的費用。
買車辦貸款、租房辦貸款、整容辦貸款、上學辦貸款……五花八門的貸款充斥於我們的生活中,由此產生的金融服務費,算得上銷售行業按揭貸款的「潛規則」、變相收取高額利息的手段。
在司法實踐中,金融服務費實質上被看作是一種貸款。消費者要注意的是主體資質問題。依照《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等部門關於規范民間借貸行為維護經濟金融秩序有關事項的通知》的規定,未經有關機關依法批准,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設立從事或者主要從事發放貸款業務的機構或以發放貸款為日常業務活動。可以看出,對於未獲得經營許可資質進行金融放貸的,法律是予以否定性評價的。
(2)成都的金融服務費怎麼收擴展閱讀:
對於金融服務費,司法實踐中通常會參照民間借貸的規定進行處理.
如果貸款加上金融服務費合計超過了法律規定受保護的利率,對於超過部分,法律通常不會予以支持。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30條的規定,出借人與借款人既約定了逾期利率,又約定了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
出借人可以選擇主張逾期利息、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也可以一並主張,但總計超過年利率24%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也就是說,如果借貸雙方在借款合同中既約定利息,又約定了信息服務費,
那麼,該信息服務費不具有合理性,屬於變相提高民間借貸利率的行為。因此,利息與信息服務費合計超過年利率24%的部分不能獲得支持,已經給付的超出部分應視為償還借款本金。
3. 貸款服務費一般是多少
沒有具體標准,需要雙方具體約定。如果是雙方約定好的手續費,並且手續費加上利息不超過年利率24%,那就是合法的。建議去正規銀行貸款。
貸款服務費又稱為金融服務費,指辦理貸款業務時收取的費用。需要注意的是,關於貸款服務費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大家在貸款的時候一定要詢問好各項收費的細節,如果貸款服務費太高,就要慎重選擇了。
而貸款服務費的收費標准視各地情況而定,一般按照成交價格總額的1%-3%收取。最後提醒大家,在貸款的時候如果,發現平台存在著違規收費的情況,大家可以保留憑證,到有關部門進行投訴。
特別提醒一下,如果是房貸如果是提前還清,之後的利息不用交了;如果是部分提前還款,那麼剩餘的貸款利息還會重新計算,但提前還款需要交提前償還部分約1%的違約金(或稱手續費)。提前還房貸的方法有以下兩種:
1、全部提前還清
全部提前還清不難理解,就是借款人將所欠貸款,一次性全額還清。這時,就可以持相關材料,到房管局辦理撤銷抵押手續,您就擁有了房屋的完全產權。
2、部分在還款期未到之前即先行償還貸款
部分在還款期未到之前即先行償還貸款又分為兩種:一是每月還款額不變,縮短還款期限;一是每月還款額減少,還款期限不變。前一種的好處在於可以減少利息,省下一筆錢;後一種的好處在於可以減少月供,緩解還貸壓力。借款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提前還房貸的方式。在提前還房貸,不妨先去貸款行咨詢。
補充一下法律條文:《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第二十六條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第三十條出借人與借款人既約定了逾期利率,又約定了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出借人可以選擇主張逾期利息、違約金或者其他費用,也可以一並主張,但總計超過年利率24%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4. 廠家金融服務費一般都是多少
金融服務費普遍的收費標準是貸款金額的2%左右,但是不同的商家收取的金額多少不同,沒有一個標準的規定,很多都收到了4%左右,從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
社會現象
在4S店購車時,繳納金融服務費確實是普遍現象,一些消費者甚至會因為擔心這些費用而選擇全款買車。
賓士4S店工作人員:金融服務費都有,因為金融服務費,比如您辦齊所有的業務手續、申請的金融貸款、後續的審核,包括抵押登記,這些都是需要人員為您服務的,所以這部分費用肯定會有。
專家分析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中心研究員趙佔領分析表示,賓士西安利之星4S店的金融服務費收取存在侵犯消費者自主選擇權、知情權等諸多問題。
汽車行業分析師賈新光直言,金融服務費純屬是4S店巧立名目的亂收費,並不合理。
5. 金融服務費收取標准
法律分析:每個銀行的標准不一樣。法律規定和行業規范中並沒有對「金融服務費」的明確定義,其通常是發放貸款者變相收取高額利息的手段,即在通過宣傳低息吸引客戶的同時為了獲得高收益,在利息之外收取的費用。
法律依據:《中國銀監會關於整治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規范經營的通知》 二、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嚴格遵守國家價格主管部門和監管機構關於金融服務收費的各項政策規定,對現行收費服務價目進行全面梳理檢查,及時自查自糾,並嚴格遵守以下原則。 (一) 合規收費。服務收費應科學合理,服從統一定價和名錄管理原則。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制定收費價目名錄,同一收費項目必須使用統一收費項目名稱、內容描述、客戶界定等要素,並由法人機構統一制定價格,任何分支機構不得自行制定和調整收費項目名稱等要素。對實行政府指導價的收費項目,嚴格對照相關規定據實收費,並公布收費價目名錄和相關依據;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收費項目,應在每次制定或調整價格前向社會公示,充分征詢消費者意見後納入收費價目名錄並上網公布,嚴格按照公布的收費價目名錄收費。
6. 金融服務費必須交嗎金融服務費可以講價嗎
隨著汽車工業的不斷發展,如今購車的門檻越來越低,而年輕一族成為購車的主力軍,但你在購車時是否遇到過「金融服務費」、「手續費」等說法呢?那麼我們在買車的時候金融服務費必須交嗎?大部分貸款買車都要交
中國消費者協會明確指出汽車銷售金融服務等應明碼標價,杜絕強制交易等違法行為。如果存在強制消費者購買保險、繳納續保押金或續保證金,未告知消費者情況下多收上牌費、金融服務費等違法行為,應當依法嚴厲懲處。
也就是說,只要商家在收取費用之前已經明碼標價,並且已經告知消費者要收取金融服務費,那麼這種做法是可行的,違法的只是那些瞞著消費者偷偷收取費用的商家,而如今大部分經銷商都會要求收取按揭買車用戶的金融服務費。
其實所謂的金融服務費,在汽車業內並沒有官方統一的定義,這筆費用主要與金融服務公司和4s店有關,按照慣例根據汽車品牌不同、車型不同會按照貸款金額的3%-5%的金額來收取。
而金融服務費的出現,其實就是由於車子的優惠力度較大,通過這筆費用來保證車子有較高的利潤,是汽車行業普遍的現象。所以如果消費者強硬不肯繳納金融服務費,那麼4S店也有權利不賣車給你,這樣下來消費者也無可奈何了。
金融服務費可以講價嗎?
可以,但很難把價格講下去。因為4S店賣出一款車的利潤是非常低的,所以商家們通常會在這種「服務費」、「手續費」、「利息費」等獲得盈利,作為商家們掙錢的大頭,自然不願意隨便讓價了。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4s店都希望消費者們使用貸款的方式進行購車的原因。為了讓大家能夠以更實惠的價格買到車,下面來說說買車時沒必要繳納的費用有哪些。
可以不交的費用有:
1、上牌費:一般車管所收的上牌費用為130,加上20元的照片製作費,總共150元,而4s店一般收取上牌費500-1000元,甚至一些高端豪車會收取2000元左右的上牌費,可想而知中間利潤是多大了!
2、出庫費:某些4s店還會收取一定的出庫費,意思是他們把車從車庫調出來都需要收費,還有一些檢測費、裝潢費、提車費等亂七八糟的費用,我們有權不繳納。
寫在最後
如果金融機構收取汽車服務費並沒有開具發票,還會涉嫌到偷稅漏稅等問題,因此,我們在遇到不合理的汽車金融服務費時,堅決說「不」,必要時可以向相關部門投訴:中國銀保監會投訴維權熱線12378;稅務部門熱線電話12366;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1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