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家庭如何保險理財
1. 什麼是中產家庭中產家庭應該如何進行理財呢
「中產家庭應該如何進行理財?」,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意識到了理財的重要性,以家庭為單位進行理財是越來越多人的選擇。依據家庭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理財選擇,那麼中產家庭怎樣進行理財比較好呢?
2、 進取型投資
這部分的投資有一定的風險,操作性比較高。如果家庭資產超過了百萬元,可以選擇投資信託產品,年化收益可達8%至10%,此外還可以投資基金和股票。基金可以做指數基金的定投,或者選擇消費、醫療以及新能源等當下的熱門板塊,長期持有的話,年化收益可以達到15%的。但是短期的波動可能會造成本金的虧損,因此在進行投資時一定要注意風險。這部分的投資佔比在資產的10%-20%之間,可依據自身的情況進行調整。
3、 現金預留
剩餘的資金可以留作日常的生活經費以及其他項目的投資資金,留下了資金的運轉空間,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風險規避作用。
總結而言,中產家庭的風險抵禦性比較強,可以在穩健理財之外選擇收益高的中高風險投資。
2. 中產家庭要怎麼投資理財
家庭理財總逃不過一個詞,那就是「資產配置」。資產配置就是進行一個有計劃的資金分配給各個資產的過程,只有做好合理的資金安排,才能在突如其來的風險面前保住家庭財務的穩定,不影響正常生活,又能夠不斷地讓錢生錢。本篇我將以此為主題來解答家庭如何理財。
在文章開頭,我向大家推薦一門可以幫助我們增加收入的理財課程,課時七天,學完就能感受到理財能力的進步:限時福利!點擊加入理財訓練營,實現收入三倍增長。
在家庭理財方面比較合理的支出比例如下:
40%的收入用於財富的保值增值,可用來投資房子、股票、基金等等
30%的收入用於維持家庭日常開銷,保障家人的生活;
20%存銀行,以備不時需要,也可以投一些貨幣基金增加收益。
10%的收入可用於保險的規劃,轉移一些人生風險。
一個家庭,可以通過構建投資、消費、儲蓄、保險這四個「賬戶」,來構建一個進攻和防守兼備的家庭財務體系,我們分別來講講:
一、投資增值的賬戶,用來追求收益。
這個賬戶的關鍵就是可以賺也可以虧。很多家庭買股票第一年佔比30%,結果賺了很多錢,第二年就用90%的錢去買股票了,可如果中間遇到什麼需要急用錢的事情,就會導致家庭資產的各種問題了,這樣肯定是不對的。
我們可以採用50:50的簡單配置法則。
也就是把投資的錢平均分成兩半,其中一半投資於股票市場買入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一半投資風險較低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比如貨幣基金、債券、債券基金等)。挑選基金是門技術活,不想被割韭菜就得自身實力過硬,一套完善的基金訓練課程就可以幫到你:今日僅限50個名額,點擊報名《基金訓練營》,帶你輕松穩健掘金!
二、日常開銷賬戶
不妨配置1~2張信用卡用於日常消費,幾乎所以的日常消費可以覆蓋。這個賬戶,任何人都要擁有,但是最容易發生佔比過高的問題。普遍的情況是因為這個賬戶花銷過多,所以沒有錢准備其他賬戶。
三、儲蓄賬戶,即保本的錢
這個賬戶的關鍵是專屬:不可以隨便使用。過日子肯定要存養老金和教育金的,但時常會被買車或裝修等原因用掉。
重在積累,需要為長遠的財務目標,每年或每月有固定的錢進入這個賬戶。
這個賬戶比較適合用基金定投的管理方式來實現。
四、保命賬戶,用來實現風險的管理和轉移
簡單來說,就是買保險,根據「雙十」定律,保費占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就可以了。
每個人不是一開始就都有四個賬戶,要通過我們對理財知識的學習,然後一點一點去完善。理財之行需要引路人,一套完善的理財課程能讓你少走彎路:點擊了解《理財訓練營》,7天開啟致富之路。
以上是我對《中產家庭要怎麼投資理財》的回答,望採納~
點擊文中鏈接了解理財訓練營,讓你在理財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3. 一個中產家庭該如何進行財富管理
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而另外一方面這又可以是一個很小的題目,因為這和涉及到的資金量有關。中產是一個美國概念,就美國來說,現在中產已經少了很多。或者說,現在所謂的三口之家6萬-15萬美元收入范圍的家庭,除了正好夠開支外,沒有更多的余錢。在中國來說不也是這樣嗎。就美國高盛給中國不同收入階層的畫像來看,中國除了140萬高收入人群之外,只有1.46億勞動力人口收入在1.1733萬美元,也就是8萬人民幣,他們是所謂的城市白領。我保證有30萬個人會來駁斥美國高盛的這個調查數據。但是就絕大多數城市中高收入工薪階層來說,他們面對的是各種賬單:住房按揭, 汽車 按揭,信用消費分期付款,,,,,,這個群體也正好是消費最旺盛的。
對於這樣的情況,中產理財那就是如何算計消費的問題。而這點又恰好是家庭矛盾的主要來源。當然也有一類中產他們消費不那麼旺盛,他們是中老年中產,他們面對的是子女的成家立業。
所以,對中產家庭來說,正確的消費觀恐怕是最大的理財。中產和財富這個詞是有巨大的距離的。對絕大多數中產來說,面對5%左右的實際通脹水平,要跑贏通脹就不容易了。花時間精力去理財,那還真不如想著多賺點來得實際。不要妄想說手裡有2百萬,世界就是我們的了。沒那事。今天的200萬,遠不如80年代的1萬元。只要不縮水就是了。那種試圖獲得8%或者10%收益,跑贏通脹的,都已經有案例在了,他們竟然連本金都丟了。
什麼樣的家庭才能稱為中產家庭?這個劃分實際上是基於馬斯洛需求理論層次而來,也就是已經在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上得到滿足。且中等層次的「 社會 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較好的滿足,但是還在追求高層次的「自我需求」道路上的家庭。
簡而言之,這個層次家庭的具體特點就是:有房有車,有穩定工作,有保險,有存款,收入水平在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中間序列。中產和財富,兩者之間其實沒有等號,在這個層級的家庭,需要在充分考慮家庭風險保障的基礎上才能進行更進一步的財富管理,從另外一個角度而言,只有堵住了家庭財富流失的漏洞(風險保障)才能夠積累財富,進而 實現家庭財富的傳承。
家庭財富積累的初期,需要重點考慮可能存在的損失性風險:包括因疾病發生的治療費用、家庭收入終端、康復醫療費用、名下財產意外損毀及施救費用等。
在家庭財富使用的中期,需要重點考慮存在的支出性風險:包括因子女深造而造成的額外費用支出、保持退休的生活品質、家庭階段性大額開支等。
在考慮到家庭財富傳承的時候,需要重點考慮的是所有性風險:包括因債務糾紛導致的財產損失,資產定向傳承、稅收風險、婚姻破裂導致的財產分配糾紛等。
充分考慮好了這些,再去考慮財富的合理增值,保持家庭財富的持續性正向上升曲線,跑贏通脹,實現家庭財富自由。
首先需要看你的年齡
30-40之間,屬於家庭固定,財富增長期,有持續增長空間,也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可以投資一定比例高風險高收益的投資,股票和債券佔比可以在60%之間,股票30%-40%,債券20%-30%之間,銀行存款投資比例可以在30%,因為無論什麼風險都是屬於固定收益,黃金比例10%,黃金作為避險工具,在發生系統性風險時,可有效規避風險。
40-55之間,屬於穩健期,股票比例可以在20%左右,債券比例30%,存款40%,黃金10%,投資一定比例債券和股票,可以享受經濟增長帶來的紅利,黃金可以規避風險。
55-65之間,屬於保守期,需要考慮以後養老有保障,盡量做一些風險較低的投資。股票10%,債券20%,銀行存款60%,黃金10%,財富可以穩健增長,同時可以有效規避風險。
啥叫中產家庭,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同時,又會因為媒體宣揚的財務自由而焦慮,但又更容易因為失業、大病、投資被騙而返貧。
中產家庭的資產配置核心是「穩「,其次才是求進。求穩主要是儲蓄積累和風險防範,求進是抓住機遇博取超額收益。
先求穩:
1. 家庭保障,保險先配齊,重疾/意外/壽險是標配。
2. 家庭備用金,至少滿足6個月無收入情況下的家庭支出,一年更好。這部分余額寶或其他低風險活期或短期品種即可。
3. 應對未來的准備,子女教育准備,養老准備。這個看個人具體情況,粗略算一下要用多少,平攤到每月要存多少就清楚了。這部分投資以長期限、穩健類型為主,比方銀行固收理財、基金定投等。
再求進:
1. 追求超額收益的投資,比如股票、基金、房產、比特幣等。這部分就是冒著風險搏個高收益,主要看個人眼光。
2. 創業或其他生意投資,只有身份從消費者轉變為生產者,才能在 社會 分工中創造更大的價值,從而得到更大的收益。相匹配的,風險也是很大。這部分看個人眼光、能力、機緣。
最後,世界上真正靠財富積累到財務自由的是絕對少數,真正適合大眾的財務自由是心態上的平和。人生沒有終極意義,意義就在於過程,切莫被焦慮所困擾、被物慾所吞噬。只要持續做有價值有積累的事,工作也好,創業也好,大多都會有個好結果。
50%的債券,25%基金,10%保險,15%股票。
錢最近要用嗎?指數基金是要3年以上不用的錢,比如10萬,分成20份,每月投一份。如果半年以內要用的,放貨幣基金,余額寶之類的,隨取方便。半年以上的放債基,嘉實超短債,年化收益5——6%
保險配醫療險,重疾和意外配家庭經濟支柱,因為保費比較貴。
除此之外,還可投資股票和可轉債。
中產家庭怎麼進行財富管理?這是所有中產最關心的問題。由於在中國隨著改革開放幾十年的發展,中國中產階級已經逐漸成為主力,目前的中超階級很大一部分都是從底層走出來的,他們的財富來之不易,都是經過自己艱苦奮斗才來的,所以中產如何進行財富管理就顯得格外重要!
個人認為財富管理分兩個方面,儲蓄和投資。
儲蓄是首要的,儲蓄是應對生活開支,以及一些不可控情況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最穩定的手段,對於很多不懂的理財的人來說,儲蓄是最值得信賴的手段,只有手裡有足夠的現金,你的生活才會更有底氣。同時,儲蓄還是投資的基礎,只有儲蓄達到一定基數,才能拿出來一部分用來投資。
再說說投資,當我們經過我們不斷積累,儲蓄存款達到一定量的時候,很顯然,如果繼續放在銀行,一方面,利率跑不贏通脹,另一方面,我們的安全感似乎也不是那麼高,有句話說得好,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從底層爬到中產付出多少艱辛只有我們自己知道,中產階級如果不擴大自己的收入來源,隨時有可能被擠下底層,那麼怎麼擴大自己的收入來源?一方面,可以在不影響自己生活的前提下,投資一些小生意,生意穩定後,也會給自己帶來可觀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學習一些理財知識,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買入一些金融產品,如股票,基金,不斷穩定復利,最後,如果家裡有空閑房子,可以出租賺取被動收入。
最後說一下,其實中超管理財富就是在儲蓄基礎上,不斷增加被動收入的過程!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中產階級肯定是豐衣足食了。至於怎麼管理手中的財富這個問題,按照一般的慣例無非是投資和理財兩種管理方法。不過我的觀點還是理財比較穩妥。因為中產階級的財力並不是很雄厚,抵抗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差,如果投資的話風險太大 ,一旦投資失敗將會把家庭拖入困境。所以把手裡的資金進行理財要安全些。可以把50%的資金投到余額寶裡面,把20%的資金購買成銀行理財產品。30%的資金用來購買保險,包括養老保險、大病保險、子女教育儲蓄,子女婚嫁金保險等。這樣自己的財富可能增值慢一點,但相對投資要保險的多啊!居安思危,防範於未然才是明智之舉啊!
中產階級的定義:中產階級(或中產階層),是指人們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滿足,且中等層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較好滿足,但不到追求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的階級(或階層);由於家庭是 社會 的細胞,且大部分人的財富是以家庭為單元擁有的,所以中產階級主要由「中產家庭」組成。
中產階級,大多從事腦力勞動,或技術基礎的體力勞動,主要靠工資及薪金謀生,一般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能力及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有一定的閑暇,追求生活質量,對其勞動、工作對象一般也擁有一定的管理權和支配權。
中產階級首先滿足了基本的物質生活,年齡基本是上有老下有下,在職場都是技術骨幹或中流砥柱,所以,工作的變化和身體 健康 都會影響家庭正常生活。財富的保值和增值,以及 健康 身體非常重要,不要因家庭成員意外事故而返貧。
個人認為,銀行存款不用多百分之二十,少量預備不時之需。銀行理財和基金佔百分四十~五十,大病和養老保險百分之十,其他投資或學習培訓百分之二十。
作為中標階層,閑錢肯定是充裕的,按照家庭資產,合理安排比例進行固定資產投資,穩健型理財產品投資和少部分激進型理財產品投資,三種理財項目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建議是5-3-2比例進行資產配置。固定資產包括房地產,商鋪,等。穩健型理財包括基金定投,信託基金等,激進型可以包括股票,期貨等高風險高收益類投資品種。
在經濟發達地區,買房、買房、還是買房;在不發達地區,去發達地區買房、買房、還得買房。
4. 中產家庭如何理財
做為中產家庭,我覺得一定要配置部分基金產品,基金有開放式和封閉式兩種,開放式基金可以直接在基金公司網站(需開通網銀)或通過各個銀行購買。封閉式基金必須開通股票帳戶,象買賣股票一樣購買。
開放式基金有貨幣型、債券型、保本型和股票型幾種。貨幣型基金無申購贖回費,收益相當於半年到一年期存款,可以隨時贖回,不會虧本。債券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比較低,收益一般大於貨幣型,但也有虧損的風險,虧損不會很大。股票型基金申購和贖回費最高,基金資產是股票,股市下跌時基金就有虧損的風險,但如果股市上漲,就有收益。通過長期投資,股票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18%~20%左右,債券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是7%~10%。
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具有類似長期儲蓄的特點,能積少成多,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整體風險。它有自動逢低加碼,逢高減碼的功能,無論市場價格如何變化總能獲得一個比較低的平均成本, 因此定期定額投資可抹平基金凈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場的波動性。只要選擇的基金有整體增長,投資人就會獲得一個相對平均的收益,不必再為入市的擇時問題而苦惱。
基金本來就是追求長期收益的上選。如果是定投的方式,還可以抹平短期波動引起的收益損失,既然是追求長線收益,可選擇目標收益最高的品種,指數基金。指數基金本來就優選了標的,具有樣板代表意義的大盤藍籌股和行業優質股,由於具有一定的樣板數,就避免了個股風險。並且避免了經濟周期對單個行業的影響。由於是長期定投,用時間消化了高收益品種必然的高風險特徵。
建議選擇優質基金公司的產品。如華夏,易方達,南方等,建議指數選用滬深300和小盤指數。可通過證券公司,開個基金賬戶,讓專業投資經理為你服務,有些指數基金品種通過證券公司免手續費,更降低你的投資成本。
錢不多, 不需要分散定投,用時間復利為你賺錢,集中在一兩只基金就可以了。基金定投要選後端收費模式,分紅方式選紅利再投資就可以了.
5. 中產家庭有100萬要怎麼理財
家庭理財總逃不過一個詞,那就是「資產配置」。資產配置就是對資金在各個資產之間進行安排的一個過程,只有做好合理的資金安排,才能在突如其來的風險面前保住家庭財務的穩定,不影響正常生活,又能夠不斷地讓錢生錢。本篇我將以此為主題來解答家庭如何理財。
開始前向大家推薦一門對增加收入很有用的理財課程,共七天時間,學完就會感受到理財能力進步極快:限時福利!點擊加入理財訓練營,實現收入三倍增長。
對於家庭理財,每個家庭的安排都各不相同,比較合理的支出比例是:
40%的收入可以購買房子、股票和基金等一類用來保值或增值的資產
30%的收入用於支撐家庭的日常開支,保障基本的生活;
20%存在銀行,防止突如其來的風險,可以投一些貨幣基金用來獲取收益。
10%的收入可以用於購買保險,保障一些可能會出現的人生風險。
一個家庭,可以通過構建投資、消費、儲蓄、保險這四個「賬戶」,來構建一個進攻和防守兼備的家庭財務體系,我們分別來講講:
一、投資增值的賬戶,用來追求收益。
對於這個賬戶來說,重點在於能賺得起也能虧得起。很多家庭買股票第一年佔比30%,結果賺了很多錢,第二年就用90%的錢去買股票了,可如果中間遇到什麼需要急用錢的事情,就會導致家庭資產的各種問題了,這樣肯定是不對的。
我們可以採用50:50的簡單配置法則。
就是把投資的錢對半分,其中一部分用於投資股票市場買入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一半投資風險較低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比如貨幣基金、債券、債券基金等)。挑選基金是門技術活,不想被割韭菜就得自身實力過硬,一套完善的基金訓練課程就可以幫到你:今日僅限50個名額,點擊報名《基金訓練營》,帶你輕松穩健掘金!
二、日常開銷賬戶
可以配置1~2張信用卡用於日常消費,日常消費基本上可以被覆蓋。這個賬戶,任何人都要擁有,但是最容易發生佔比過高的問題。因為這個賬戶花銷過多是很普遍的情況,所以准備其他賬戶就缺乏資金了。
三、儲蓄賬戶,即保本的錢
這個賬戶的重點是要專屬的:不能夠隨便使用。不少家庭都會存一部分養老金和教育金,但經常會因為要買車或裝修等因素花掉了。
重在積累,需要為長遠的財務目標,每年或每月有固定的錢進入這個賬戶。
這個賬戶很適合採用基金定投的方式來實現。
四、保命賬戶,用來實現風險的管理和轉移
簡單來說,就是買保險,根據「雙十」定律,保費占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就可以了。
每個人不是一開始就都有四個賬戶,要通過我們對理財知識的學習,然後一點一點去完善。理財之行需要引路人,一套完善的理財課程能讓你少走彎路:點擊了解《理財訓練營》,7天開啟致富之路。
以上是我對《中產家庭有100萬要怎麼理財》的回答,望採納~
點擊文中鏈接了解理財訓練營,讓你在理財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6. 中產家庭,如何理財穩步增值
估計很多有了寶寶的家庭,生活穩定,有自己的房產,車子,可投資資金在50萬-200萬區間,這類家庭應該如何理財,這類家庭我定位為中產家庭。今天就和各位媽媽,爸爸們聊一聊中產家庭,如何理財。??
同高凈值家庭相比,這類家庭暫時倒不太用操心如何移民,移民去哪,也不用太發愁萬一某天開征遺產稅,你如何提前規避。
資產配置是你必須要認真對待的一件事,這類家庭很可能面臨的失誤就是,被某一客戶經理誘導,將大部分資金投入單一的一款理財產品;或者過於激進,在股市上做的投資過多,又或者過於保守,資金全存銀行做儲蓄。
當然,每個家庭的情況也會有所差異,每個家庭的風險偏好不同、投資能力不同、家庭結構也不同——譬如有的家庭只有丈夫一人在工作,有的家庭有兩個甚至更多的孩子,或者其它不同等等。
不太可能針對每個家庭做出理財規劃,在這里只能說說一些共性的、穩健的配置方案。
1、注重固定收益類投資
固定收益投資包括銀行定期存款、各類債券、債券類基金等。目前很多銀行理財產品和信託產品都可算作固定收益類理財產品。
一般來說,這類產品的收益不高但比較穩定,風險也比較低。建議總體配置比例在30%-50%區間,並隨著年齡增大逐漸增大比例。
目前大部分銀行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率都在5%甚至更高,而風險並不高,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銀行理財會是十分重要的投資方式。另外,不妨考慮部分保本型結構性理財產品,這類產品在市場下跌時可以保證本金或部分本金的安全,在市場上漲的過程獲得較為理想的收益。
而從配置債券基金的目的出發,投資者選擇債基最應該關注債券基金的純債投資能力。對債券基金的要求並非一味取得高收益,而是要求穩定的適當收益及低風險,應該關注長期排名穩定在中上水平,同時波動性較小的債券型基金。
信託產品算是高收益低風險的一種理財產品,雖然現階段還屬於高收益低風險,但由於門檻很高,周期較長,如果你只有200萬以下的資產,並不建議考慮。否則你差不多把所有的資產都放到這一個籃子里了。
2、不可忽視的保險
在資產配置中保險很重要。對於保險,一一媽媽建議,理財的保險產品,最好在購買了健康保險後在考慮,保險不是投資,保障功能是第一位的,最基本的重疾和意外保險對於資產配置極為重要。尤其是家庭重要成員的重疾和意外保險。
假如你的家庭收入來源主要集中在某人身上,那麼一定要給他買一份重疾和意外保險。萬一發生意外,家庭的經濟狀況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可能會給家庭財務造成巨大的困難和損失。(說到理財類保險,我估計我要被支付寶推出的「元宵理財」打臉了,因為這個產品很有可能是萬能險,但我覺得它是一款收益率很有吸引力的萬能險…)
此外,對於孩子教育金的准備,有不少教育類保險注重為子女在大學期間(18至22歲)或22歲之後提供學費和(或)創業金的補充。我更傾向於選擇債券類基金、債券,甚至是定存來儲蓄此類資金。不過如果強制存不下來,保險教育金的作用就是強制儲蓄。
3、高風險高收益投資
在做好基礎性理財配置後,你還需要考慮做一些高風險高收益的成長型投資,這部分的配置比例建議在30%左右,包括股市、偏股型基金等。
股市的風險較高,但可能帶來的回報也是讓人很有想像空間的。如果你沒有時間每天盯盤,那麼建議你選擇一兩只長期看好的股票。你可以結合自己熟悉的領域來挑選股票,譬如,你是一名IT技術男,那麼你可以選擇一些科技概念的股票;比如你一是一名醫生,那你完全可以考慮醫葯或者生物概念領域的股票。
你也可以買一隻偏股型基金做定投,尤其在股市長期低迷之後,此類基金後續上漲的空間將會很大。
4、不妨嘗試新的理財品種
當下涌現了很多新的理財品種,P2P網貸便是其中之一。雖然很多成熟的投資者對此都不屑一顧,認為其中的風險太高,而且這個行業也尚未規范起來。但其實不妨拿出10%以下的資產來試水。當然,做這項投資你需要做很多的考察工作。譬如,要選擇靠譜的大型的平台,不要選擇收益率過高的項目。
目前P2P網貸行業的正常平均年化收益率在7-10%,遠高於其他類型的理財產品,但如果收益率高於20%,則一定要謹慎考慮。
一一媽媽微信公眾號:一一媽媽說理財 oneonemamilife
金融狗,兩個熊孩子的媽媽,和寶寶一塊萌翻生活,理財理生活,微信等你和我分享你的心情理財故事
堅持原創的一一媽媽,金牛座,金融狗,若你喜歡我的文字,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和微博,公眾號轉載請通過私信聯系作者本人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