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基礎有哪些
㈠ 金融學的基礎課程有哪些
1. 金融學
專業課程學習內容:
大一打基礎:四大數學課程、微觀經濟學、宏微觀經濟學;
大二鋪專業:金融學、金融經濟學、現代貨幣理論、國際貿易實務等、計量經濟學、會計學、財務管理;
大三挖深度:財政學、國際金融學、金融市場、商業銀行經營學、投資銀行學、國際貿易、保險學、證券投資學、金融衍生工具、國際貨幣制度概論、證券投資學。
大四做論文
金融屬於服務貿易,國際貿易屬於實物貿易,而金融從本質上而言是為貿易經濟服務的。
2. 金融工程
專業課程學習內容:
大一打基礎:四大數學課程、微觀經濟學、宏微觀經濟學;
大二鋪專業:金融學、金融經濟學、現代貨幣理論、國際貿易實務、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會計學、財務管理、計量經濟學;
大三挖深度:金融工程概論、金融時間序列分析、演算法與數據結構、投資學、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商業銀行經營學、應用隨機過程、金融學、金融經濟學、國際金融學、固定收益證券、衍生金融工具、行為金融學;
大四做論文
3. 保險學
專業課程學習內容
大一打基礎:四大數學課程,微觀經濟學、宏微觀經濟學;
大二鋪專業:金融學、財政學、財務管理、保險學、公司財務、財產保險學、人身保險學、風險管理、國際金融、金融市場、精算學原理、計量經濟學;
大三挖深度:保險精算、保險會計與財務;再保險、壽險精算、非壽險精算、保險企業經營管理、保險基金管理與運行、經濟法、民法、保險法、海商法、國際風險管理與保險;
大四做論文
4. 投資學
專業課程學習內容:
大一打基礎:四大數學課程、微觀經濟學、宏微觀經濟學、;
大二鋪專業:管理學、金融學(貨幣銀行學)、公司理財、中級會計學、投資學、財政學、投資項目評估、證券投資學、投資基金管理、投資銀行概論、房產投資、計量經濟學;
大三挖深度:投資銀行理論與實務、期權與期貨、創業投資、私募股權基金、固定收益證券、國際投資與跨國經營、投資估價、金融建模、個人理財規劃、投資經濟學、項目評估、項目融資、管理運籌學;
大四做論文
5. 金融數學
專業課程學習內容:
大一打基礎:四大數學課程、微觀經濟學、宏微觀經濟學、運籌學;
大二鋪專業:金融學、金融工程學、計量經濟學、數學分析、金融數學、證券投資學、會計學、保險精算;
大三挖深度:金融衍生品定價、隨機過程學,期權與期貨、投資組合理論、投資估價、金融建模、項目評估、項目融資;
大四做論文
6. 信用管理
專業課程學習內容:
大一打基礎:四大數學課程,微觀經濟學、宏微觀經濟學、管理學;
大二鋪專業:經濟法、計量經濟學、國際金融、信用管理學、市場調查與分析、會計學、財務管理;
大三挖深度:國家信用管理體系、信用和市場風險管理、資信評級、企業和個人信用管理、徵信資料庫應用開發、企業與消費者信用管理、信用保險、資信評估、客戶關系管理;
大四做論文
7. 經濟與金融
專業課程學習內容:
大一打基礎:四大數學課程,微觀經濟學、宏微觀經濟學;
大二鋪專業:中級微觀&宏觀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國際經濟學、國際金融、財政學、金融學、投資學、;
大三挖深度:農村金融、金融市場學、金融法、商業銀行經營與管理、公司金融、證券投資分析、期貨交易理論與實務、金融風險管理;
大四做論文
總的來說,金融學專業有什麼課程,是根據所學的細分專業和培養側重方向來確定的。
㈡ 金融學專業基礎知識有哪些呀
會計學、政治經濟學、財政學、統計學、計量經濟學、貨幣銀行學 、國際金融學、金融市場
㈢ 什麼是金融的基礎
黃金等白銀都是金融的基礎。
㈣ 金融的基礎是什麼
我是學金融的,基礎課有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數理統計、經濟統計學、運籌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財務會計、經濟法、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投資學,比較重要的大概就這些吧。
㈤ 學金融需要具備那些基礎知識
從最基礎的銀行業務助手,因為他是一切金融投資衍生品的基礎,有了基礎再去了解股票、債券、基金、期貨、等其他衍生品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你好,希望採納!
㈥ 金融學的基礎是什麼
基礎就是數學,各種模型。
當然分析能力和邏輯能力也很重要。
如果您的問題得到解決,請給予採納,謝謝!
㈦ 金融的基礎知識包括哪些
什麼是金融衍生產品?它包括哪些種類?
衍生產品是英文(Derivatives)的中文意譯。其原意是派生物、衍生物的意思。金融衍生產品通常是指從原生資產(Underlying Asserts)派生出來的金融工具。由於許多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在資產負債表上沒有相應科目,因而也被稱為「資產負債表外交易(簡稱表外交易)」。金融衍生產品的共同特徵是保證金交易,即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證金就可進行全額交易,不需實際上的本金轉移,合約的了結一般也採用現金差價結算的方式進行,只有在滿期日以實物交割方式履約的合約才需要買方交足貸款。因此,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具有杠桿效應。保證金越低,杠桿效應越大,風險也就越大。國際上金融衍生產品種類繁多。活躍的金融創新活動接連不斷地推出新的衍生產品。金融衍生產品主要有以下下種分類方法
(1)根據產品形態。可以分為遠期、期貨、期權和掉期四大類。
遠期合約和期貨合約都是交易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特定時間、以某一特定價格、買賣某一特定數量和質量資產的交易形式。期貨合約是期貨交易所制定的標准化合約,對合約到期日及其買賣的資產的種類、數量、質量作出了統一規定。遠期合約是根據買賣雙方的特殊需求由買賣雙方自行簽訂的合約。因此,期貨交易流動性較高,遠期交易流動性較低。
掉期合約是一種內交易雙方簽訂的在未來某一時期相互交換某種資產的合約。更為准確他說,掉期合約是當事人之間簽討的在未來某一期間內相互交換他們認為具有相等經濟價值的現金流(Cash Flow)的合約。較為常見的是利率掉期合約和貨幣掉期合約。掉期合約中規定的交換貨幣是同種貨幣,則為利率掉期;是異種貨幣,則為貨幣掉期。
期權交易是買賣權利的交易。期權合約規定了在某一特定時間、以某一特定價格買賣某一特定種類、數量、質量原生資產的權利。期權合同有在交易所上市的標准化合同,也有在櫃台交易的非標准化合同。
(2)根據原生資產大致可以分為四類,即股票、利率、匯率和商品。如果再加以細分,股票類中又包括具體的股票和由股票組合形成的股票指數;利率類中又可分為以短期存款利率為代表的短期利率和以長期債券利率為代表的長期利率;貨幣類中包括各種不同幣種之間的比值:商品類中包括各類大宗實物商品。具體見表3—1
表3—1 根據原生資產對金融衍生產品的分類
對象|原生資產| 金融衍生產品
利率|短期存款| 利率期貨、利率遠期、利率期權、利率掉期合約等
|長期債券| 債券期貨、債券期權合約等
股票|股票 | 股票期貨、股票期權合約等
|股票指數| 股票指數期貨、股票指數期權合約等
貨幣|各類現匯| 貨幣遠期、貨幣期、貨幣期權、貨幣掉期合約等
商品|各類實物商品|商品遠期、商品期貨,商品期權、商品掉期合約等
(3)根據交易方法,可分為場內交易和場外文易。
場內交易,又稱交易所交易,指所有的供求方集中在交易所進行競價交易的交易方式。這種交易方式具有交易所向交易參與者收取保證金、同時負責進行清算和承擔履約擔保責任的特點。此外,由於每個投資者都有不同的需求,交易所事先設計出標准化的金融合同,由投資者選擇與自身需求最接近的合同和數量進行交易。所有的交易者集中在一個場所進行交易,這就增加了交易的密度,一般可以形成流動性較高的市場。期貨交易和部分標准化期權合同交易都屬於這種交易方式。
場外交易,又稱櫃台交易,指交易雙方直接成為交易對手的交易方式。這種交易方式有許多形態,可以根據每個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設計出不同內容的產品。同時,為了滿足客戶的具體要求、出售衍生產品的金融機構需要有高超的金融技術和風險管理能力。場外交易不斷產生金融創新。但是,由於每個交易的清算是由交易雙方相互負責進行的,交易參與者僅限於信用程度高的客戶。掉期交易和遠期交易是具有代表性的櫃台交易的衍生產品。
據統計,在金融衍生產品的持倉量中,按交易形態分類,遠期交易的持倉量最大,占整體持倉量的42%,以下依次是掉期(27%)、期貨(18%)和期權(13%)。按交易對象分類,以利率掉期、利率遠期交易等為代表的有關利率的金融衍生產品交易占市場份額最大,為62%,以下依次是貨幣衍生產品(37%)和股票、商品衍生產品(1%),1989年到1995年的6年間,金融衍生產品市場規模擴大了5.7倍。各種交易形態和各種交易對象之間的差距並不大,整體上呈高速擴大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