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金融理財 » 捷信金融的總公司在哪個城市

捷信金融的總公司在哪個城市

發布時間: 2022-12-07 18:28:17

㈠ 捷信公司分布在哪裡

您好,目前捷信在安徽,福建,廣東,河南,河北,湖南,湖北,江蘇,江西,山東,四川,天津,浙江,重慶等地都有開展業務,具體信息可直接聯系捷信了解。

㈡ 捷信公司是哪個國家的公司

一家平均年化借款利率達31.3%的荷蘭「放貸」公司,於7月15日下午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中國是其開展業務的主陣地,截至2019年一季度,來自中國用戶的貸款貢獻比例超過六成。

這家公司名為捷信集團,注冊地在荷蘭,由捷克人皮特·凱爾納於1997年在捷克創立,主要在包括中國、東南亞以及中東歐在內的9個國家提供銷售點貸款(在線下銷售門店提供貸款服務)、現金貸以及循環貸款等產品。它於2007年進入中國,2010年成立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是中國首批獲得消費金融牌照的四家消費金融公司之一,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的外商獨資持牌機構。


左為皮特·凱爾納,捷信集團創始人和大股東;右為依西·施梅茲,捷信集團CEO

9年間,捷信在中國積累了5030萬名客戶,國內的市場佔有率達到28%。2018年,捷信業務收入達39.52億歐元,凈利潤為4.98億歐元。在中國的總貸款為124.47億歐元,摺合人民幣960.68億元;經營收入達25.4億歐元,摺合人民幣196億元。

高收入、高利潤的背後,是高達上萬起投訴的「黑歷史」。

盡管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是一家持牌機構,但捷信的貸款利息居高不下,通過收取利息、手續費、傭金等,其貸款利率一度超過36%。聚投訴平台顯示,截至目前其投訴量累計高達10328起,被投訴的主要問題是高利息、暴力催收等,甚至有人將其稱為「典型高利貸」。在其招股書中,也明確稱「過往,我們曾對貸款產品收取超過36%限制的利率」。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近年來捷信的不良貸款率也逐年上升。招股書顯示,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其不良貸款率依次為6.1% 、6.9%、8.4%,而同樣持牌的銀行等金融機構的不良貸款率一般不超過2%。

未來,伴隨著越來越強的法律監管,怎樣解決高利率帶來的高壞賬,是捷信需要面對的問題。

1、高收入:放貸1500億收入305億

捷信招股書顯示,其消費金融產品主要包括:銷售點貸款、現金貸款及循環貸款。現金貸款是捷信最大的業務,2016年底該業務占貸款總額的比例為50.9%,截至2019年3月31日,上升至70.5%;其次是銷售點貸款,截至2019年3月31日佔總額的比例為24.1%。

在經營業績方面,2018年捷信客戶貸款總額為196.7億歐元,摺合人民幣1509億元。其中,現金貸款和售點貸款各佔比69%和25.5%。其經營收入高達39.52億歐元,摺合人民幣約為305億元,比上年增長27%;凈利潤為4.98億歐元,比上年增長81%。2019年一季度,其經營收入為10.23億歐元,凈利潤為1.54億歐元。


捷信提到,經營收入及利潤增長主要由於公司經營所處各國家的未償還貸款余額(尤其是現金貸款)增加;而經營業績影響最大的項目是凈利息收入。招股書中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捷信凈利息收入在2019年一季度、2018年、2017年、2016年占年度經營收入比例分別是88.0%、81.4%、77.4%及76.6%。

從2016年至今,中國是捷信開展業務的主陣地。與其他地域相比,貸款貢獻比例一直處於首位(超過50%)且連年走高,截至2019年一季度該佔比已上升至63.9%。

2007年,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成立,2010年成為中國首批獲得消費金融牌照的四家消費金融公司之一。

2009年8月13日,原銀監會正式發布了啟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審批工作,捷信當初與中銀消費金融等藉此時機獲得首批頒發的消費金融試點牌照。彼時,捷信中國公司所在地天津濱海新區的管委會主任何樹山曾表示,捷信消費金融公司的建立,標志著濱海新區金融改革試點取得又一重大成果,使天津成為繼北京、上海和成都之後的第四座消費金融公司試點城市。

截至目前,國內已有27家機構拿到消費金融牌照,其中24家已經開始營業,捷信是到目前為止唯一的外商獨資持牌機構。在這些已開業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20家有銀行背景,其中城商行背景的有15家,國有大行控股的2家,股份制商業銀行背景的2家,台資銀行背景的1家。

網貸之家研究院院長張葉霞稱,盡管捷信屬於外資機構,但根據現有規定,外資不是消費金融牌照頒發的門檻,而且目前也沒有明確不對外資機構頒發消費金融牌照,實際上,後來成立的消費金融公司也有一些有外資股東。

捷信在中國以線下渠道模式而聞名,在華有超過23.9萬個銷售點,覆蓋逾300個城市,雇員人數約5.8萬人。截至2019年3月末,捷信在中國有5030萬名客戶,未償還貸款134億歐元。主要集中於銷售點貸款及現金貸款(包括消費貸款),並開始推出循環貸款。

目前其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為28%,在24家中國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銷售點貸款未歸還余額排名第一。這也意味著其在新增貸款業務方面頗具優勢。

招股書顯示,2018年其在中國的總貸款為124.47億歐元,摺合人民幣960.68億;經營收入達25.4億歐元,摺合人民幣196億元;收入凈額為1.79億歐元,摺合人民幣13.82億元。

此前監管對現金貸業務整頓,對捷信在中國區的業務也產生了影響。捷信表示,在中國的總貸款及經營收入於2016-2018年增長,收入凈額於2017年下跌,2018年上半年產生虧損,是因實施多項法律及法規後市場發展所帶來的影響以及為應對市場擾動所採取的審慎措施所致。

2、高利率:年化利率超30%,僅手續費年入64億

捷信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銀行及金融機構貸款、客戶存款、債券及資產支持證券,以及聯合貸款安排、資產出售及經紀等輕資本融資模式。從2016年12月31日至2019年3月31日,捷信有借款或承諾信用額度的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數量由35家增加到140多家。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這樣的資金來源成本較高。

較高的資金成本,必然抬升其貸款利息。根據招股書信息,過往,其曾對貸款產品收取超過36%限制的利率。但在中國監管文件之後,其下調有關利息低於36%。自2018年5月30日起,捷信已將其所有產品類型的年化實際利率(包括可選服務費)調整至符合36%上限范圍。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其平均年化實際利率下降至31.3%。

這意味著,盡管捷信作為一家持牌正規消費金融機構,但其貸款利率仍然高於現行法律保護的范疇。按照規定,年利率小於24%的借貸屬於國家司法保護范疇。年利率超過36%的借貸利息,超出部分無效。

實際上,除了利息之外,其收入構成中還包括手續費及傭金收入。招股書中稱,手續費及傭金收入主要產生自客戶隨發放貸款一同購買的客戶保障計劃及其他服務等附加產品所專區的傭金,以及較小程度上產生自預期貸款的滯納金。

張葉霞稱,這是行業比較常見的收費方式,目前行業絕大部分的貸款類公司收入來源基本可分為利息收入、服務費以及逾期罰金等。在這種收費情況下,名義借款利率確實不能真實反映實際綜合借款利率,需要借款人自行計算。

在2018年其39.52億歐元的經營收入中,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就達到8.36億歐元,摺合人民幣64.5億元。在這其中,客戶保障費用收入佔大頭,超過5.5億歐元。


而根據捷信用戶的說法,這些客戶保障費用在放款時以「砍頭息」的方式被扣除,這也是其被用戶詬病的地方之一。

3、高投訴:投訴上萬起,中國貸款不良率達9.7%

2017年,捷信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依西·施梅茲在接受采訪時稱,捷信集團70%的客戶都是從未向銀行貸款的首次借款人,捷信中國客戶的平均單筆貸款額度為2500元左右,線上申請的平均額度為1500元左右。而對於之前合作過、信用記錄良好的客戶,通過交叉銷售,平均額度可達到1.2-1.4萬元。

伴隨著業務的擴張,捷信面臨的投訴也不少。

聚投訴平台顯示,截至目前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的投訴量累計高達10328起,問題集中在高利息、暴力催收等,甚至有人稱其為「變相高利貸」。



高利率必然伴隨著高壞賬,捷信也不例外。根據捷信的招股書,其在中國境內的不良貸款率從2016年的4.3%上升至2018年時達到9.7%。


張葉霞表示,根據此前捷信消費金融公司披露的2018年年報來看,其2018年末不良貸款率為3.98%,與其招股書披露的不良貸款率有差異,可能是因為統計口徑的問題。

「持牌系消費金融公司中公布2018年末不良貸款率的公司較少,僅有中銀消費金融公司和捷信消費金融公司兩家公布相關數據,與中銀消費金融公司(3.15%)相比,捷信消費金融的不良貸款率處於略高的水平。」她稱。

實際上,這一不良率遠高於同期商業銀行的水平。就在今年7月初,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在發布會上稱,當前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穩定在2%左右。兩相比較,凸顯捷信的「用高利率覆蓋高風險」的策略。

招股書中也對該壞賬的變化做出解釋。捷信表示,這些壞賬增加主要由於2017年第二季度及第三季度產生的現金貸款賬齡的增長,該等貸款受市場發展導致貸款批次風險增加所影響。此外,還有2018年組合增長速度下跌。

張葉霞認為,相較於其他的消費金融公司,盡管捷信一直在布局線上業務,但其線下業務相對較強,尤其是線下現金貸業務,其擁有諸多裝修、3C等領域的場景。這部分不良率相對較高,捷信所准備的風險計提(即不良貸款覆蓋率)也相對較多。

捷信不良貸款率上升也不僅僅是在中國市場。招股書顯示,其2016年至2018年總體不良貸款比率分別為6.1%、6.9%、 8.4%,2019年一季度不良貸款率為7.8%。

盡管如此,國內消費金融市場的蛋糕已是有目共睹。根據測算,中國消費金融貸款的未償還結余總額預期由2018年12月31日的12550億歐元增加至2023年12月31日的29550億歐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9%;預期消費金融貸款滲透率於同期由11%增至17%。

但在日趨嚴格的國內金融市場上,捷信的「用高利率覆蓋高風險」還能支撐多久?這是其要面臨的一大問題。

㈢ 捷信總公司銀行在哪裡

您好,總部在深圳,捷信不是銀行,是消費金融。

㈣ 請問捷信消費金融的兩大運營中心在哪裡

繼武漢運營中心投入運營後,2014年7月,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正式啟用在國內最大的運營中心——長沙運營中心。捷信長沙和武漢兩大運營中心共計可容納超過8,000名高素質的專業客服人員,日均服務量可突破750,000次。隨著業務的發展,捷信將考慮在其他城市增加服務能力。

㈤ 捷信是什麼公司

捷信是一家提供金融服務的公司,提供消費貸款服務。

捷信集團是PPF集團的全資子公司,是中東歐以及亞洲領先的消費金融提供商之一。在中東歐(CEE),俄羅斯,獨聯體國家(CIS)和亞洲各地服務於消費者,在許多國家運行銀行存儲業務。

(5)捷信金融的總公司在哪個城市擴展閱讀

一、母公司

PPF集團是中東歐地區最大的國際投資集團。集團管理資產超過100億歐元(截至2009年6月3日)。PPF集團業務涵蓋金融服務(銀行,保險和消費金融),私募股權投資,以及不動產投資等領域。PPF集團積極尋求在中東歐,俄羅斯,獨立體,以及遠東地區,發展中市場的投資機會。企業所有權和PPF集團結構位於荷蘭:總部設在阿姆斯特丹,戰略上決策:PPF集團NV,是PPF集團的主要控股公司。

二、捷信中國

為拓展中國市場,PPF集團於2004年在北京設立代表處,2007年在中國深圳市福田中心區CBD設立了捷信中國總部,從2007年12月起,我們正式啟動在中國廣州/佛山消費信貸業務,並於2008年分別開啟了在深圳、成都、天津等地的消費金融服務,員工人數超過1000人。

2010年2月21日,PPF集團正式獲中國銀監會批准,在天津籌備設立消費金融公司。獲得監管批准後,PPF集團將依據中國2009年8月份頒布的消費金融公司管理條例,在中國啟動建立第一個外商獨資的消費金融公司。新的天津消費金融公司將命名為「捷信消費金融(中國)有限公司」,由PPF集團投入3億人民幣的注冊資本獨資建立。

㈥ 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屬於哪個區

他是個外企 中國區總部在深圳福田, 一般大的城市都有捷信分期付款。

㈦ 捷信中國是哪個公司的

捷信中國是國內領先的消費金融供應商,是中東歐地區最大的國際金融投資集團PPF旗下的全資子公司。總部設立於深圳的捷信中國。

㈧ 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的郵址是

捷信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地址是:天津市泰達開發區第一大街79號泰達MSD-C1區26-27層。金融公司(financial company)(也稱財務公司)在西方國家是一類極其重要的金融機構。其資金的籌集主要靠在貨幣市場上發行商業票據、在資本市場上發行股票、債券;也從銀行借款,但比重很小。

拓展:

1、匯集的資金是用於貸放給購買耐用消費品、修繕房屋的消費者及小企業。金融公司分為銷售金融公司、消費者金融公司及工商金融公司三類。一些金融公司由其母公司組建,目的是幫助推銷自己的產品。比如,福特汽車公司組建的福特汽車信貸公司是向購買福特汽車的消費者提供消費信貸。

2、西方國家經營投資和提供長期資金的一種信用機構。它通過接受和收購企業發行的股票、債券等方式來融通長期資金,同時自己也發行證券進行資金調度,以此支持私人企業的發展。金融公司與一般長期投資公司具有不同的職能。前者主要是滿足工商企業對長期資金的需求,後者主要是把小額分散的貨幣資金集中起來進行證券投資。

熱點內容
美金不多如何理財 發布:2025-08-05 20:47:27 瀏覽:644
直接買1萬基金三年後有多少 發布:2025-08-05 20:45:48 瀏覽:982
理財產品什麼叫富利型 發布:2025-08-05 20:43:53 瀏覽:817
公開發行債券轉換對股票的影響 發布:2025-08-05 20:42:55 瀏覽:285
股市不好基金現在一直虧怎麼辦 發布:2025-08-05 20:24:09 瀏覽:754
20萬買什麼理財產品好 發布:2025-08-05 20:10:01 瀏覽:132
專職炒股生活怎麼樣 發布:2025-08-05 20:03:35 瀏覽:888
證券股市如何轉賬戶 發布:2025-08-05 20:03:33 瀏覽:129
炒股如何不挨刀 發布:2025-08-05 19:52:01 瀏覽:552
基金金鑫股票是負數怎麼買 發布:2025-08-05 19:29:30 瀏覽: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