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合夥人股權分配怎麼算
『壹』 合夥創業,股權到底怎麼分
合夥人股權比例的分配需要考慮多個因素,首先便是出資。如果所有合夥人都是同意按比例出資,且各方資源優勢基本相當,那麼可以按出資比例分配股權。但在某些情況下,只有部分合夥人出資,這些合夥人應當獲得比未出資合夥人更多的股權。
項目的CEO通常會獲得相對多的股權。這是因為CEO是合夥事業的靈魂,對公司負有更多的責任。只有CEO擁有相對多數的股權,才能更好地推動創業項目的決策和執行。
在分配股權時,還需要綜合評估每個合夥人的優勢。例如,有的項目啟動時不需要太多資金,而是依賴某位合夥人的專利;有的項目需要創意,產品僅是技術實現;有的項目,產品並不具有絕對的市場優勢,推廣更重要;有的項目,可能某個合夥人不需要怎麼出錢出力,但只要他成為合夥人,以後融資、導入項目所需資源、IPO就比較容易。
在初創階段,每位合夥人的作用可能會有所不同,因此股權安排應充分考慮不同階段每個合夥人的作用,以充分調動每位合夥人的積極性。同時,股權分配必須要有明顯的梯次,不能是均等的比例。例如,三個合夥人的股權比例可以設定為5:3:2。
股權分配可以採用量化的方式,折算出大致的股權比例。具體方法由於篇幅限制,本文不作詳細說明,如有具體需求,可另行交流。
舉個例子,A、B、C合夥做項目,A為CEO,B為CTO,C為COO,股權比例為50%:30%:20%。約定所持有的股權,分四年成熟,每年成熟25%。如果在四年期間,任一合夥人退出,未成熟的股權將由其他合夥人回購。
項目啟動後滿一年,作為COO的C選擇退出。那麼,C成熟的股權為20%×1/4=5%,剩餘15%股權屬於未成熟的股權。因此,C離職後,仍可以持有5%的股權,未成熟的股權將由A、B合夥人按股權比例回購。
在股權回購方面,重要的一點是關於回購價格的確定。必須在創業合夥協議中明確約定,不能等到發生回購情形時再協商回購價格。常見的回購價格確定方式包括預先設定的股權價格和按利潤預估PE倍數等。
實踐中,股權成熟模式也有多種,例如按項目進展進度(如產品測試、正式推出、迭代、推廣、總用戶數和日活用戶數等階段)分期成熟,或者按融資階段分期成熟,還有按項目運營業績遞增情況分期成熟。
『貳』 如何分配合夥做生意的股權
合夥做生意的股權一般按照出資比例來分配。以下是一些關於如何分配合夥做生意股權的具體建議:
按照出資比例分配:
- 最直接且常見的方式是按照各合夥人的出資比例來分配股權。這種方式能夠確保每位合夥人的投資得到相應的回報,並且便於計算和管理。
考慮貢獻與技能:
- 除了出資比例外,還可以考慮合夥人在業務中的實際貢獻和技能。例如,如果某位合夥人在市場營銷方面有著出色的能力,可以適當增加其股權比例以反映其對公司價值的貢獻。
制定股權分配協議:
- 合夥人之間應制定一份詳細的股權分配協議,明確每位合夥人的股權比例、權利與義務。這有助於避免未來可能出現的糾紛,並確保合夥關系的穩定。
靈活調整股權結構:
- 隨著公司的發展,股權結構可能需要進行調整。例如,引入新的投資者、合夥人退出或內部股權轉讓等情況都可能影響股權結構。因此,在制定股權分配方案時,應考慮到未來的靈活性和可調整性。
遵守法律法規:
- 在進行股權分配時,應確保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特別是《公司法》中關於股權轉讓的規定。例如,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時,必須經全體股東過半數同意,並遵循相應的程序和規定。
綜上所述,合夥做生意的股權分配應綜合考慮出資比例、貢獻與技能、制定股權分配協議、靈活調整股權結構以及遵守法律法規等因素。通過合理的股權分配方案,可以確保合夥人之間的利益平衡和公司的穩定發展。
『叄』 合夥開公司股份怎麼分配!
合夥開公司,股權一般按照出資人所認繳的出資額分配。股東應當按期足額繳納公司章程中規定的各自所認繳的出資額。股東以貨幣出資的,應當將貨幣出資足額存入有限責任公司在銀行開設的賬戶。
一、通常合夥的股權分配是按照出資比例,將100%的股權分割,出資一樣的話就是均等分,不一樣就是誰出的多,誰占的股份多。如果其中有技術入股或者專利入股的,需要將其技術折算成資金,再重新分配,比如說三個人合夥,出資一樣,那麼每個人是佔33.3%的股份,如果其中一個人是技術入股,那麼可以採取幾種方案,比如說出資還是一樣的,但會將這個人的技術折成股份,比如說他就變成了40%,另外兩個人30%。
還有一種方案是這個技術的人直接將技術按照價值摺合成現金,相當於他少出一部分資金,然後另外兩個人多出一些資金等等,分配的形式以大家協商為准,這個由於具體的情況不同,所以不能千篇一律。
二、商定好初步的股權分配之後,還要確定好增資、退出等等的股權變更協定,比如說將來生意好了,另外兩個合夥人想要買這個技術股東的股份,怎麼定價,將來生意不好了,有人想退出,股權折價等等,這些都是最好從一開始就寫在紙面上,以免日後的麻煩。
所有這些都商定好之後,一定要白紙黑字的寫在合同上,所有股東簽字確認,有幾個股東就有幾份,全部都簽好字並且設立好賬戶以及到賬的最後期限,因為如果資金不到賬,後續的事情就沒有辦法進行下去了。
如果條件允許,更為穩妥的方法是去公證處將幾方的合同進行公證,這樣避免了將來如果出現合作不愉快,因為合同問題引起的爭執。
拓展資料:
股份一般有三層含義:股份是股份有限公司資本的構成成分;股份代表了股份有限公司股東的權利與義務;股份可以通過股票價格的形式表現其價值。其代表對公司的部分擁有權,分為普通股、優先股、未完全兌付的股權,具有金額性、平等性、不可分性和可轉讓性四個特點。
『肆』 假如注冊公司100萬三個合夥人,分別20、30、50萬分別占股份比例多少是怎麼計算的
公司100萬元有三個合夥人 甲為20萬元,乙為30萬元,丙為50萬元 ∴甲占股份比例 = 20 ÷ 100 × 100% = 0.2 = 20% 乙占股份比例 = 30 ÷ 100 × 100% = 0.3 = 30% 丙占股份比例 = 50 ÷ 100 × 100% = 0.5 = 50% 答:20、30、50萬分別占股份比例為20%,30%,50% 。
一、有關股權法律依據
《公司法》第34條,股東按照實際出資比例分取紅利,公司新增資本時,股東有權優按照實交繳的出資比例認繳出資。但是,全體股東約定不按照出資比例分配紅利,或者不按照出資比例優先任繳出資的除外。
《公司法》第42條,股東會議由股東按照出資比例行使表決權,但是公司章程另有規定的除外。
原則上股權的份額就是股東的出資比例,公司在進行工商登記時一般也是按照這個比例來計算,股東也按相應的出資比例享有權利,但有些權利只要通過全體股東一致同意,可以作為股權投入。
二、股權結構的設計
合夥企業在股權結構的設計時,可參考以下幾點:67%擁有公司的絕對控制權,51%擁有公司的相對控制權,34%擁有公司的一票否決權。
企業在實際的股權結構設計過程中,除了資金之外,還可以以技術,知識產權,實物,土地(辦公場所)等作為投資。但是,現金之外的其他形式的投資,需要經過,全體合夥人協商並認定其股權比例。
隨著風險投資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人才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創始人的智慧,才幹,品德,格局等等,出現了「人才股」和「資金股」,創始人出創業方案,出智慧,出人力,投少資,佔大股,參與公司運營; 投資人投大資,佔小股,不參與公司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