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股權投資增加一倍說明什麼
1. 私募基金的運作模式是什麼
通常市場按投資方式和操作風格將私募股權投資分為三類:
其一、風險投資基金:投資人將風險資本投資於新近成立或快速成長的新興公司,在承擔很大風險的基礎上,為融資人提供長期股權投資和增值服務,培育企業快速成長,數年後再通過上市、兼並或其它股權轉讓方式撤出投資,取得高額投資回報的一種投資方式。風險投資基金通常投資處於種子期、起步期或早期階段,有業務發展或產品開發計劃的公司,這類公司由於業務尚未成型,與一般意義上私募股權投資中財務合夥人角色有所區別,所以很多時候將風險投資和股權投資區別分類。在業界比較有名的風投基金包括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和紅杉資本等。典型案例如網路,IDG以120萬美元投入網路,隨後網路成功登陸納斯達克,IDG獲取了近1億美金的回報。
其二、產業投資基金:即狹義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通常投資處於擴張階段企業的未上市股權,一般不以控股為目標。其尋找的公司需相對成熟,具備一定規模,經營利潤高,業績增長迅速,佔有相當的市場份額,並在本行業內建立起相當的進入屏障。典型投資代表有高盛、摩根、華平等。典型案例如蒙牛、分眾傳媒等。據統計,2007年第一季度中國內地市場VC的投資案例中,早期和發展期企業投資總額分別比擴張期企業低156%和14.92%,加之傳統行業的持續受寵,產業投資基金的資產規模和投資規模都在迅速擴大。而企業在獲得資本的同時也可以利用投資方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廣泛的人脈關系,為企業的發展提供產業只持。
其三、並購投資基金,是投資於擴展期的企業和參與管理層收購,收購基金在國際私人股權投資基金行業中占據著統治地位,占據每年流入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的資金超過一半,相當於風險投資基金所獲資金的一倍以上。
但其在中國卻長期扮演著配角角色。最主要的原因是,無論國企或民企,中國企業普遍不願意讓出控制權。企業控制權的出讓還有賴於突破制度、輿論瓶頸,以及國人的民族情節,這都需要時間。典型案例如凱雷收購徐工案等。
如根據私募股權投資投入企業的階段不同,私募股權投資可分為創業投資、發展資本、並購基金以及PIPE(上市後私募投資)等等,或者分為種子期或早期基金、成長期基金、重組基金等。
而根據私募股權投資的對象不同,私募股權投資又被分為創業投資基金、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只柱產業投資基金和企業重組投資基金等類型。
當然市場中還存在一些獨特的投資基金,比如說天使投資,其最初是指具有一定公益捐款性質的投資行為,後來被運用到風險投資領域。其投資者被稱為天使投資人,主要投資於一般私募基金不願投資的小額項目上,瞄準的一般都是一些小型的種子期或者早期初創項目,一筆投資往往只是幾十萬美元,他們更傾向於參與到企業的成長中去。由於是自己親力親為,其投資速度相對較快,投資成本也較風險投資低得多。
目前一般的私募基金,資金規模多在1-3億美金左右,投資方向也比較專注於投資人熟悉的領域,比如目前熱門的TMT、醫療器械等行業,投資項目一般控制在15個以內,投資的初始金額一般在1000萬美金以上,有時項目極具吸引力時,也會出現500萬美金的小額投資。當然還有一些大規模的私募基金,資金規模數十億美金,他們的部分資金更多的關注於傳統行業和服務行業。
2. 「房企年報」榮安地產:增收沒有增利 近幾年猛加杠桿股票000151拿地
榮安地產近幾年財報表現及運營策略分析:
增收未增利現象:
- 業務支出大幅增長:榮安地產2020年完成業務支出111.78億元,同比增長67.77%。
- 凈利潤下滑:盡管業務支出大幅增長,但凈利潤為17.43億元,同比下滑7.75%。
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
- 毛利率大幅下滑:從2019年的41.61%下滑至2020年的26.59%,主要是因為結轉項目的單位面積成本大幅上升。
- 體外項目收益變差:榮安地產從對外投資的項目中獲取的投資凈收益下降,盡管長期股權投資增加,但收益卻減少。
- 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波動:由2019年的盈利1.06億元轉變為2020年的虧損1.47億元。
加杠桿拿地策略:
- 快速擴張:榮安地產在過去幾年中迅速擴張,特別是在2017年至今的小周期中,權利銷售增速顯著。
- 拿地力度加大:2020年新增土地儲備計容建築面積305.36萬平方米,總價款302.83億元,拿地面積/銷售面積達到229%,杠桿率迅速攀升。
- 資產負債率上升:從2017年的67.88%迅速攀升至2020年的84.46%。
運營現金流狀況:
- 大幅流出:2020年運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大幅流出107.28億元,創歷史新高。
- 成本上升:主營成本大幅增加,相較於2019年增長了近一倍,而營收增長僅為67.77%。
- 長期股權投資增加:長期股權投資近幾年猛增,應收賬款也大幅增加,主要是協作開發項目增多所致。
未來展望:
- 銷售增速預計下滑:榮安地產2021年計劃完成銷售簽約支出約500億元,較2020年僅增長11.58%,增速預計放緩。
- 資金鏈壓力:由於近幾年拿地較多,未來銷售和定價存在不確定性,資金鏈壓力可能進一步加大。
綜上所述,榮安地產在近幾年雖然實現了業務收入的快速增長,但凈利潤卻出現下滑,這主要是由於毛利率下降、體外項目收益變差以及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波動等因素所致。同時,公司採取了加杠桿拿地的策略,導致資產負債率迅速攀升,運營現金流也大幅流出。未來,榮安地產需要關注資金鏈壓力,平衡規模與利潤的增長,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3. 私募基金運作模式是什麼
通常市場按投資方式和操作風格將私募股權投資分為三類:
其一、風險投資基金:投資人將風險資本投資於新近成立或快速成長的新興公司,在承擔很大風險的基礎上,為融資人提供長期股權投資和增值服務,培育企業快速成長,數年後再通過上市、兼並或其它股權轉讓方式撤出投資,取得高額投資回報的一種投資方式。風險投資基金通常投資處於種子期、起步期或早期階段,有業務發展或產品開發計劃的公司,這類公司由於業務尚未成型,與一般意義上私募股權投資中財務合夥人角色有所區別,所以很多時候將風險投資和股權投資區別分類。在業界比較有名的風投基金包括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和紅杉資本等。典型案例如網路,IDG以120萬美元投入網路,隨後網路成功登陸納斯達克,IDG獲取了近1億美金的回報。
其二、產業投資基金:即狹義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通常投資處於擴張階段企業的未上市股權,一般不以控股為目標。其尋找的公司需相對成熟,具備一定規模,經營利潤高,業績增長迅速,佔有相當的市場份額,並在本行業內建立起相當的進入屏障。典型投資代表有高盛、摩根、華平等。典型案例如蒙牛、分眾傳媒等。據統計,2007年第一季度中國內地市場VC的投資案例中,早期和發展期企業投資總額分別比擴張期企業低156%和14.92%,加之傳統行業的持續受寵,產業投資基金的資產規模和投資規模都在迅速擴大。而企業在獲得資本的同時也可以利用投資方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廣泛的人脈關系,為企業的發展提供產業只持。
其三、並購投資基金,是投資於擴展期的企業和參與管理層收購,收購基金在國際私人股權投資基金行業中占據著統治地位,占據每年流入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的資金超過一半,相當於風險投資基金所獲資金的一倍以上。 但其在中國卻長期扮演著配角角色。最主要的原因是,無論國企或民企,中國企業普遍不願意讓出控制權。企業控制權的出讓還有賴於突破制度、輿論瓶頸,以及國人的民族情節,這都需要時間。典型案例如凱雷收購徐工案等。
如根據私募股權投資投入企業的階段不同,私募股權投資可分為創業投資、發展資本、並購基金以及PIPE(上市後私募投資)等等,或者分為種子期或早期基金、成長期基金、重組基金等。
而根據私募股權投資的對象不同,私募股權投資又被分為創業投資基金、基礎設施投資基金、只柱產業投資基金和企業重組投資基金等類型。
當然市場中還存在一些獨特的投資基金,比如說天使投資,其最初是指具有一定公益捐款性質的投資行為,後來被運用到風險投資領域。其投資者被稱為天使投資人,主要投資於一般私募基金不願投資的小額項目上,瞄準的一般都是一些小型的種子期或者早期初創項目,一筆投資往往只是幾十萬美元,他們更傾向於參與到企業的成長中去。由於是自己親力親為,其投資速度相對較快,投資成本也較風險投資低得多。
目前一般的私募基金,資金規模多在1-3億美金左右,投資方向也比較專注於投資人熟悉的領域,比如目前熱門的TMT、醫療器械等行業,投資項目一般控制在15個以內,投資的初始金額一般在1000萬美金以上,有時項目極具吸引力時,也會出現500萬美金的小額投資。當然還有一些大規模的私募基金,資金規模數十億美金,他們的部分資金更多的關注於傳統行業和服務行業。
然而確定投資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根據私募基金內部統計的比例,看100個項目,如果有10個左右進入談判階段,最終成功投資的一般也只有1—3個。
4. 需要一份年報財務分析報告
財務報表分析案例
華能國際(600011)與國電電力(600795)財務報表
分析比較報告
一、研究對象及選取理由
(一)研究對象
本報告選取了能源電力行業兩家上市公司——華能國際(600011)、國電電力(600795)作為研究對象,對這兩家上市公司公布的2001年度—2003年度連續三年的財務報表進行了簡單分析及對比,以期對兩個公司財務狀況及經營狀況得出簡要結論。
(二)行業概況
能源電力行業近兩、三年來非常受人矚目,資產和利潤均持續較長時間大幅增長。2003年、2004年市場表現均非常優秀,特別是2003年,大多數公司的主營業務收入出現了增長,同時經營性現金流量大幅提高,說明整體上看,能源電力類上市公司的效益在2003年有較大程度的提升。2003年能源電力類上市公司平均每股收益為0.37元,高出市場平均水平95%左右。2003年能源電力行業無論在基本面還是市場表現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現。
且未來成長性預期非常良好。電力在我國屬於基礎能源,隨著新一輪經濟高成長階段的到來,電力需求的缺口越來越大,盡管目前電力行業投資規模大幅增加,但是電力供給能力提升速度仍然落後於需求增長速度,電力供求矛盾將進一步加劇,尤其是經濟發達地區的缺電形勢將進一步惡化。由於煤炭的價格大幅上漲,這對那些火力發電的公司來說,勢必影響其盈利能力,但因此電價上漲也將成為一種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電力行業必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表現出良好的成長性。
因此,我們選取了這一重點行業為研究對象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