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立剛怎麼炒股的
『壹』 為什麼說看股票投資書籍基本沒用,也賺不了錢
2017.11.5到11.09閱讀第一遍。4分,很好的批判性的書籍。技術分析我總結共有五大類:價格走勢,成交量,基於價格的指標,劃線,資金流。作者一針見血的指出了價格走勢中波浪理論的起點不明確問題,還直說艾略特九層浪只是一種構想,實際中三層浪都不曾見過。還有各種技術形態如頭肩型等千人千型,並且只有等走出來才能確認而沒有了事前指導意義。指出了指標類如RSI,實際就是一個擺動函數而只有價格的相對的意義。指出了由兩個隨意波動低連接的點趨勢線缺乏合理性。除了成交量和資金流,作者把技術分析的其他三大類的很多分析只是「經驗總結」當然他的觀點我也基本都認同有理,有些也是我實際思考的的問題。比如說技術分析為什麼是那三個前提的意義?還有作者解說了基本分析,比如基本面的長期影響興趣不會被市場一時消化,而是長期的影響過程,基本面分析不需要知道內在價值,只要知道市場影響因素的供需關系就可以了,供小於求價漲,反之則跌,還有把市場影響因素分類後的預判意義,這讓我開始認識到了基本分析的作用,也是我此後需要深入學習的地方,弄懂怎樣做基本面和題材的分析。
不知不論斷,這是我的作風,確實,著書的國作者如,青木,只鐵,一陽,花榮,唐能通我認為都主要是為了名利出書,唐能通的《短線是銀》雷立剛在他的婚禮上說這是他師傅職業炒手唯一推薦給他的書籍,不過看了下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沒看了。今年前三月本金就做到翻倍了的一位短線高手,她說自己也是學的唐能通的《短線是銀》(2017.10.21到10.23粗略的翻看一遍),對此期望挺大,從淘寶上買了全冊八本,結果大失所望!除了知道空中加油,出水芙蓉一些名詞出自書中,沒有學到一點實用的。
《股市趨勢技術分析》2017.11.10到11.17粗略閱讀一遍,二半星,這本書是技術分析的經典,前面一半也就是整本書中說到的交易方法,書中總結就是四點:結合交易量的反轉和持續形態,趨勢線,支撐面和阻力面,市場背景(也就是大盤和板塊,書中只是偶爾提到並沒有獨到的見解)。朋友說這是他們職業交易公司要求交易員人手必備一本的書籍。這讓我想起了一年多前剛開始讀的第二本股市基礎書籍《期貨市場技術分析》,這本書我還認真的讀了兩邊,記住了那些反轉形態,持續形態,知道了趨勢線,支撐線,阻力線。不過如今有看過四十本以上股市書籍,看過成百上千隻股票的歷史走勢圖,還是無法從歷史圖像中辨認出這些形態,也不會劃這些線。不理解反轉形態和持續形態這些東西會流傳大半個世紀,正如上本書作者何之批判的,這些形態主觀隨意性太強,而且走出來之後才辨認出來也缺乏可操作性。連接趨勢線的兩價格點是隨機性的。而支撐面阻力面書中解釋就是價格的密集成交區,這些東西我感覺在實際操作中也一點都不可靠,價格說突破就突破,最多隻能當做價格變化速度的減緩區。
2017.10.18到10.19粗略閱讀一遍,二星。有愧於經典,東說一句西扯一句,還都是國外的事例,看完後不知道說了些什麼。股市晴雨表指的就是價格平均指數,但本書也沒說多少道氏理論的內容。
大部分寫書的人自己都賺不到錢,甚至不少人寫得書簡直就是浪費紙張浪費時間,但我仍想廣泛的看一看。一是,賺不到錢的人可能也有他自己獨到的分析技巧,對自己認識市場的某一方面提供思路。二是,也許不知道哪些書有用,但至少知道哪些書無益,以免錯過關鍵點導致沒有形成相對完善的交易系統而無法穩定盈利。
2017.11.21到11月23閱讀一遍,二星。作者是名咨詢顧問,《高勝算操盤》書名倒是挺高大上,但這本書是適合初學者看的,主要在第一章:前一兩年只能當做是學習階段,且只能投入小額資金交易輸了就當學費。對於充滿自信把股市看得過於簡單,還有剛入市的股民就投入大量本金交易的人,樹立這樣正確的股市認知還是挺重要的。其餘章節雖然消息解讀,技術分析,量化交易,資金管理都有講到,但只是泛泛而談,不夠深入。
2017.11.24到11.27閱讀一遍,三星半。粗看了前半部分覺得可以打四星以上,但粗略看完後半部分就失望了,介紹了三十來個量基指標,還有一個不可告知的以作者命名的萊博威特指標。因為作者是名分析師,不排除作者故弄玄虛來抬高自己。書中首先指出了量在價先的最高法則,然後說到了量價關系的六種基本關系:1量增價漲(跌),成交量順勢放量,行情趨勢延續的幾率繼續增大。2量增價滯,反趨勢力量正在積聚過程中,原趨勢有可能難以為繼,這種拉鋸狀態通常會連續數個交易日。3量縮價漲(跌),成交量拒絕支持價格趨勢,趨勢反轉有可能發生。4量縮價滯,多空雙方對趨勢的持續都缺乏信心,在行情的趨勢整固階段,這種形態比較常見。5量平價漲(跌),買賣雙方都認可現有趨勢,任何反趨勢的操作都屬落袋為安的收割行為,不一定意味著市場情緒的改變。6買賣雙方都認可現有價格水平時,形態上就會顯示為量平價滯,是無趨勢行情中的常見狀況。還講到了趨勢行情中的整固形態(對稱三角形,旗形,我認為整固中關鍵要量縮,形態辨別太主觀性),橫盤行情中的成交量形態(多頭收集形態,空頭派發形態),和趨勢反轉形態(行情高低點處成交量異常放大,以及量價背離)。這些作者總結的還是不錯。
2017.11.29閱讀,二星。短短二百頁不到的書籍,概括性的介紹了五位傑出作手的交易經歷,策略和理念。第六章再總結了他們身上的共同點。只能當做通俗讀物,真想了解他們的思想,還是要讀他們自己本人的著作。
2017.11.30到12.2閱讀,五星。這本書讀起來的感覺簡單易懂,且道理深刻,不愧為經典之作!去年我已經看過了《股票作手回憶錄》和《股票作手操盤術》兩本書,不過那時候我連在電腦上的股票的走勢圖都沒有看過,還只是看了十來本基礎書籍。自然當時對這兩本句句經典的著作沒有一點共鳴!現在學習了一年半的時間,知道了大盤,板塊,聯動股,技術,量價,賺錢效應,基本面,情緒控制,資金管理等完整的分析要點,而傑西居然在那個年代已經發現了這些規律,這不得不讓我十分敬佩!花了一天的時間來弄清楚他到底是怎麼把行情報價記錄到表格里,進行趨勢判斷後指導操作的。我發現纏師里的三類買賣點可能也是受此啟發!只是傑西不是用背馳,而是通過長時間趨勢運動之後的量價來確認他的關鍵點,並通過行情報價記錄的關鍵價格來指導操作的。完全不記得回憶錄和操盤術里講過這些,把我如今知道的分析系統都有講到,必須要把這兩本書找來重讀啊。
2017.12.3到12.5粗略閱讀,半顆星。書名很吸引人,龍頭股戰法,卻說自己稍微有其他交易方法也不會選擇追漲停這種模式,作者水平可想而知。前言說本書是他投資實踐的思考和總結,全文總體的闡述卻是說教式。就是一本編著的書,且沒有自己獨到的觀點。很明白的一句話經常也要舉事例長篇大論的說明,廢話連篇。作者說了局限性風險,就是從少數的數據總結出的結論,而自己的很多觀點其實就是這樣來說明的,一些觀點也不嚴謹。有點經驗的股民都知道的說這也是自己的發現那也是自己的秘密。總之問題一大堆,也無可讀之處。
上一個月有位老股民跟我說:看書沒用的,不用看了,除非你不做超短。這句話引起了我的反思:認為這句話有一點對,就是炒股和游泳一樣,只待在岸上的人是學不會游泳的。炒股應該是一門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學問,一套機械的系統的經過高手反復實戰的可行的方法,他毫無保留的告訴你,你沒有用此方法操作的經驗,剛開始可能還是賺不到錢。你要用此經過多次的實戰才能逐漸的領會其方法,甚至可能由於你的秉性不足導致很難達到高手的那個水平。為什麼說知道了機械的系統的可行的方法,還是不能照此方法操作剛開始就賺到錢呢?我想是因為用此方法也需要人主觀的判斷:一是,一套可行的方法也需要有可操作的市場背景,而大盤的牛熊,板塊的強弱等都是在不斷演變的。二是,機械的系統方法不是全自動程序化的,也不是具體量化的。而這些都是需要人的主觀判斷和實戰經驗,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的。
她師傅是一線游資,她說簡單的回答我兩句:炒股分兩種,長線和短線,長線看書有技術還是好的,短線所需的精髓書上沒有的,只有市場上有。我的思考:我想不通的是,如果把炒股和下棋來對比的話,下棋確實是要多實戰,復盤,從實中體會到的經驗去提高自己。而這些是用言語難以言說的,但是炒股的話,他沒有這么強的邏輯性呀她所說的短線的精髓,是不是也是一種難以言說的經驗呢?還是是一種別人不知道的方法秘訣朋友的回答:交易系統!都是虧出來的。
這是一位資深的前輩和我的對話:「我:那有什麼好書推薦,或者說怎麼學習呢?前輩:我們都實盤歷練出來的沒看過什麼書,書要能賺錢,那就沒有市場了。
『貳』 3次賣房炒股,1600萬盈利灰飛煙滅,雷立剛現在走的是什麼樣的路
那是小說,千萬不要當真,是作者意淫創作出來的,但是內容真實,把股民心理描寫得入目三分,可謂是惟妙惟肖。其中可以看到股民的弱點和對交易的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借鑒。炒股票只是一種投資或者投機方式。其中肯定是有風險,我們學習各種方法和技巧是為了盡力規避風險。但是風險不可能杜絕。所以我們投入股市的資金必須是我們可以承受的,不至於萬一虧損,妻離子散,家破人亡。還有炒股票只是為了賺錢,給自己一筆可以承受的資金,好好研究,慢慢學習。如果盡力了,還是虧錢,認輸吧,離開股市,生活還是很精彩。
『叄』 雷立剛《萬物枯榮》這書怎麼樣
這本小說還好,故事還算可以。
『肆』 雪球 3次賣房炒股,1600萬盈利灰飛煙滅,雷立剛現在走的是什麼樣的路
賣房炒股不理智
走的極端路
還是要理智
『伍』 雷神防務股票代碼多少
雷科防務002413
主營范圍:冰箱、空調用蒸發器及冷凝器的生產和銷售。
『陸』 高分跪求~天涯社區的大事件
1——「中國BBS社區100強」的評選活動中,天涯社區綜合排名第一,並獲得「最具投資價值第一名」。
7——從1999年3月1日到2006年3月1日,天涯已經走過了七個年頭。
110——天涯社區的全球網站排名由2005年初的近400位已經躥升到110位左右。
600萬——天涯已經擁有600萬注冊用戶,數十個主版,數百個副版,並鍛造出關天茶舍,舞文弄墨,閑閑書話等一系列在海內外影響力甚大的論壇。}
提起「天涯」,很多人都知道指的是「天涯社區」(www.tianya.cn),每天3000萬的訪問量,幾十萬篇新帖文和數百萬的新回復,可見這個社區的人氣。
為什麼天涯讓這么多人喜歡?有人說是因為它的簡潔,不管是管理上還是形式上,幾乎不用看幫助文件就可以上手;有有人說是因為它的人文氣質,是一個可以交流的地方,一些知名機構甚至將天涯評為最高端的人文社區、最具人情味的網網路社區;也有人說它總在製造一個又一個話題,「芙蓉姐姐」、「富貴之爭」、「賣身救母」,讓許多人認識到網路的力量量。關於這個虛擬社區,我們甚至可以說,它已經形成了中文網路中一個獨特的「現象」,我們姑且稱之為「天涯現象」。
今年3月,天涯社區創立7周年。縱觀天涯這7年的發展,我們或許可以發現關於「天涯現象」的一些奧義。
造星夢工廠
重慶西南師大學生陳易怎麼也想不到,自己9月中旬在天涯雜談發表的一篇《賣掉自己救媽媽》的求助帖,會在一個月後演變成為一場驚動國內多家主流媒體的社會事件。蝴蝶翅膀與太平洋風暴的理論,在這起「賣身救母」事件中得以實現。而人們在關注這起事件的同時,也漸漸發覺,網路開始越來越多地成為社會、民生話題的發源地。甚至有人撰文指出,這次轟動全國的網路事件,其實只是天涯社區自導自演的一出鬧劇,純屬自我炒作。有此一論也不出奇,因為長久以來,有太多太多網路明星誕生於天涯,天涯社區造星能力之強,超出所有人的想像。
2001年的天涯有過三次造星運動。第一次是上半年西門大官人的出現,他以長篇連載《你說你哪兒都敏感》成為天涯新星;第二次是原「天涯縱橫」文青兼憤青雷立剛在2001年5月擔任「舞文弄墨」客座版主,依靠大量小說和散文迅速崛起;第三次是下半年心有些亂在舞文貼出其長篇小說《新歡》的頭兩部,這部小說過於故事化,但在當時創造了天涯點擊的奇跡。
2002年,現任舞文弄墨首席斑竹的慕容雪村在天涯社區貼出他的長篇小說處女作《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很快得到網友的追捧,人氣極盛,幾乎所有論壇都轉貼了這部長篇小說,《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很快成為網路文學的經典作品,慕容雪村本人也成為天涯社區一個標志性的人物。《天涯》雜志主編李少君說:「《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作者完全是在一種表達的沖動(這其實是真正的文學創作的原始動力)之下一氣呵成的,開始並無尋求公開發表的慾望,也就沒有遵循什麼標准,所以寫得肆無忌憚,將生存的殘酷,現實的灰暗、人性的丑惡表露無遺,淋漓盡致。」
2004年初,廈門女教師「竹影青瞳」在天涯社區個人博客里的貼裸照事件「弄癱了天涯社區」,單日訪問量達到150萬人次。在天涯社區注冊個人博客的很多是文化界、傳媒界重量級人物,譬如楊振寧與翁帆忘年戀中的女主角翁帆就在天涯社區開有個人博客,而《經濟觀察報》剛剛辭世的25歲才女記者符郁在天涯社區的博客更是讓人在瀏覽其才情飛揚的字句里慨嘆噓唏。
到了2005年,誕生於天涯的草根明星更是不勝枚舉,流氓燕、芙蓉姐姐,這些人走進天涯時,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ID,而從天涯這個平台走出,她們已經成了名動江湖的網路明星。至於圍繞「富貴帖」的討論和「賣身救母」事件,更是把天涯社區本身也塑造成為了一個明星,央視、鳳凰衛視也參與到這些話題的討論之中,成為影響中國傳媒業的事件。
性格決定命運
與其他社區類網站相比,天涯最重要的特質在於她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從2000年起,天涯便將「全球華人網上家園」作為遠景目標。天涯社區CEO邢明認為,只要基於網路交流,只要大家都使用中文,就不該有任何國界的限制。而網路最終是為人服務,對每一個個體來說,最安全最可信賴的歸宿莫過於溫暖愜意的家園。2006年,從微軟到google,越來越多的頂級網站開始推銷他們的網上安家計劃,而天涯提出這一概念,卻比他們早了6年。
天涯從創建開始其自身的定位就是人文情感,其下版塊「關天茶舍」在思想文化界影響極大。中國互聯網路年鑒(2002)上對其有如此描述:「關天茶舍的文章以思想性和學術性見長,由於人氣旺,討論的氛圍也不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來這里的網友不乏國內著名的作家、學者,他們有些匿名參與討論,有些就直接真名現身,這無形之中增強了論壇的影響力。」曾經一段時間,《南方周末》每周推出的「板磚爬行榜」上,關天茶舍更是獨領風騷,每期至少有兩條言論被選入其中,從此奠定了它在中文思想類論壇中的領軍地位。
與傳統媒體互動
據一項調查顯示,31.2%的天涯網友,是在媒體或其他網站看到關於天涯的消息後慕名而來。
2000年4月,當時還默默無聞的天涯社區,與同在海南的國內著名人文思想類雜志《天涯》簽約合作。合作內容一方面是在從未承接過任何商業廣告的《天涯》雜志上刊登為期一年的天涯社區形象廣告,另一方面是雙方在天涯社區內共同開辦以《天涯》雜志相關資源整合的人文思想類論壇「天涯縱橫」。這次合作一舉奠定了天涯社區「以人文思想為核心」的定位,藉助《天涯》雜志在思想學術領域的號召力,向高端人群做了一次天涯社區品牌的成功詮釋,吸引了一大批知名學者、專家的關注。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天涯縱橫、關天茶舍這些思想學術類板塊開始得到《南方周末》等主流媒體的關注,一度「板磚排行榜」上甚至出現過5條帖子里3條來自天涯的盛況,很多南方報業的同仁,也都開始混跡天涯。天涯社區在傳媒圈獲得了良好口碑。
天涯與另外一些文學論壇不同之處在於,這里有一大群並不寫作而喜歡閱讀的人。素來,文人相輕,一個人只要自己從事寫作,他(她)就會很自然地陷入一個不再閱讀其他寫作者文字的怪圈中。很多文學網站,到了2001年,已經出現作者比讀者還多的困境,惟有天涯有一大群好事者和閱讀者,他們的存在是天涯具備「造星功能」的根本原因。天涯社區裡面還有不少知名學者和網路寫手,如:老冷、王怡、陳村、古清生、寧財神、慕容雪村、風吹佩蘭、步非煙等等,不少知名人士都在天涯社區擔任過版主。由於他們的影響力,天涯吸引來了更多的人。
天涯十大名人
慕容雪村
「舞文弄墨」特邀斑竹
2002年《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一文在天涯的「舞文弄墨」貼出之後,風行網路萬千論壇,成為時尚網路一族必讀之文。他也成為「舞文弄墨」中第一個出版小說的人。
王怡
民主憲政主義者
《公共權力:人盡可夫?》等文的發表引起眾多網友跟帖,影響極大,獨立的思想立場令人嘆服。在「關天茶舍」任斑竹時開啟了「王怡時代」。
十年砍柴
法制日報記者李勇的ID。
2004年在關天茶舍發表《閑看水滸》系列,後出書,成為當年的熱門圖書。
寧財神
天涯第一代網友,雜談起家,撰稿人。職業編劇,顛覆傳統武俠觀念的《武林外傳》曾在央視八套熱播。
流氓燕
曾被人評為2005年度中國網路界的五朵金花之一,出名方式也是劍走偏鋒。她在「天涯真我」版發自己的裸照,此舉不僅開網路論壇公開貼裸照之先河,流氓燕同樣也成為公開貼裸照第一人。
老冷
北京大學教師,歷史學博士,「關天茶舍」首任斑竹,將其定位於學術討論,開創了「關天茶舍」的「老冷時代」。
北緯67度3分
江湖人稱「周公子」,05年8月與一位來自上海的「易燁卿」MM關於貴族的爭論引出一場轟轟烈烈的網路大戲。關於此事的激辯,網路媒體和傳統媒體,群體互動,至今餘波不息。
蓮蓬
「蓮蓬鬼話」版首席斑竹,其ID亦成為該版塊的定語。在其打理下,「鬼話」匯集了一大批玄幻、武俠寫手。
陳墨
攝影愛好者,在天涯發表無數人體攝影等作品,曾任「天涯真我」斑竹。芙蓉姐姐、流氓燕事件都與之有關。
李寒秋
民間思想者,「國際觀察」斑竹。其文章脫離日常生活的柴米油鹽,而將目光聚焦在政治斗爭、國際風雲等等重大問題,視野之大,關注之廣,令人為之驚嘆。
「個人媒體時代」即將到來
古人說,功夫在詩外。真正的文壇高手,其實在文壇之外。在記者面前的天涯社區總編輯宋錚,看起來就應該屬於這樣一類的人物。作為幾年內先後兩次擔任天涯社區站長的他,在上世紀90年代末觸網前的工作居然是一位輪胎工程師——盡管如此,在天涯社區的發展歷程中,他卻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而對於這一新型「媒體」,他的理解也與常人不同——
新浪的人氣網易的概念天涯的氣質
記:當初是出於一個什麼樣的目的創建了天涯?在很多人眼裡,天涯其實就是一個網路論壇。但是你們卻稱為「天涯虛擬社區」。為什麼會想到用這個概念?和論壇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宋:1998年,當時還是海南公網總經理的中大中文系87級畢業生邢明,看到和訊的股票論壇人氣非常旺,酷愛炒股的他就萌生了自己也搞一個股票論壇的想法。於是他找到了海南武警邊防站的技術警官王建科(現任天涯社區技術總監,網名卓銳),請他寫一套論壇程序。天涯論壇推出之時,正值四通利方改版為新浪網,由於新浪自身戰略調整,一些原本混跡於四通利方的老網友紛紛出走,其中一部分就來到了天涯。這些人是中文網路第一代精英人群,大都來自社科院、新華社等處,其中包括當時已經靠寫鬼故事成名的網路寫手寧財神。
1998年底,網易率先在國內推出網路社區概念,一向對互聯網非常敏感的邢明立刻意識到這會是一個機會。與傳統BBS最大的不同是,除了有論壇,還有一些在線交流、用戶積分以及一些游戲性質的小程序。1999年3月1日,天涯虛擬社區正式掛牌營業。除了保留原有的三個論壇外,還開辦了情感天地、藝文漫筆(後改名為舞文弄墨)等欄目。
應該會滿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