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股權怎麼辦
A. 自然人股東將股權轉讓企業股東,200萬元股權需上多少稅
摘要 親,目前稅總規定:個人(自然人股東)股權轉讓的相關規定主要集中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股權轉讓所得個人所得稅管理辦法(試行)》(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4年第67號文)。您需要繳納印花稅和個人所得稅。印花稅為轉讓金額的萬分之五。個人所得稅為:轉讓收入減除股權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20%。
B. 我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實收資本200萬,股權轉讓按1000萬交稅,還是按200萬交稅
根據您提供的問題,股權轉讓屬於財產轉讓所得,應該按本次股權轉讓的實際收入額(如本次股權轉讓收入250萬元,此次實際收入額就為250萬元)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計算納稅。
C. 准備開公司,有個人拿20萬做投資,在注冊公司的時候我想把注冊資金填200萬,股份應該怎麼分配呢
現在注冊資金是可以申報的,取消了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應一次足額繳納出資的規定。轉而採取公司股東(發起人)自主約定認繳出資額、出資方式、出資期限等,並記載於公司章程的方式。
所以那人出資20萬要看你出資比例,注冊資金是說明不了任何問題的。
股份分配有下面三個方式:
第一種,絕對控股型
這種模型的典型分配方式是創始人佔三分之二以上,即67%的股權,合夥人佔18%的股權,預留股權15%;該模式適用於創始人投錢最多,能力最強的情況。在股東內部,絕對控股型雖說形式民主,但最後還是老闆拍板,擁有一票決定/否決權。
第二種,相對控股型
這種模型的典型分配方式是創始人佔51%的股權,合夥人加在一起佔34%的股權,員工預留15%的股權。這種模型下,除了少數事情(如增資、解散、更新章程等)需要集體決策,其他絕大部分事情還是老闆一個人就能拍板。
第三種,不控股型
這種模型的典型分配方式是創始人佔34%的股權,合夥人團隊佔51%的股權,激勵股權佔15%。這種模型主要適用於合夥人團隊能力互補,每個人能力都很強,老大隻是有戰略相對優勢的情況,所以基本合夥人的股權就相對平均一些。
具體的還要你們雙方(或多方)去協商,一個公司的成立是跟好多事情息息相關的,確定好股權以後還望找一個專業的機構去評估,形成一個有法律效率的東西。
D. 公司現有300萬資產,又有人加入200萬,現在股權怎麼劃分
那一定不能按照40%算,30%比較合理。
E. 公司注冊資本300萬股東商議後決定只投200萬股權如何分配例如其中一個股東投了15萬他應佔多少股權
應佔7.5%。要按照實際總投資來計算股權,而不是公司注冊資本來計算的。望採納
F. 我是一家公司的股東,出資200萬元,持該公司20%的股權。現我要平價轉讓給我弟弟,請問是否要繳稅
轉讓股權,要交稅。由於大俠說的沒有說清楚200萬是什麼,這里全當現金出資處理。
(轉讓價格-200)*20%
注意轉讓價格,一般稅局會復核,不是你自己說平價就平價的。
依據稅法規定:
1、轉讓企業股權(指企業本身轉讓股權)不征營業稅。
2、以不動產或無形資產入股後,把股權轉讓他人,要征營業稅。
3、股權轉讓溢價部分,轉讓股權所得應當繳納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
G. 我公司持有A公司200萬的長期股權投資,後B公司以50萬收購我公司所持A公司200萬的股權,請問如何做賬
借:銀行存款50
投資收益150
貸:長期股權投資200
1、賣虧了說明該長期股權投資已經發生了資產減值,該資產減值本來是應該在處置時一並結轉的,但是,該長期股權投資沒有具體的明細科目,所以就簡單比照上述處理。
2、虧損的150計入投資收益直接減少了當期的利潤,如果沒有特別要求,只需要在附註上,單獨說明下就可以了。
H. 前期多人投資100萬,打造出了現有資產300萬的公司,現有新人加入200萬入股,這個股權怎麼劃分
新人加入200萬入股後,現在的總股份就變為了500萬股,你原來 的百分之二十股份現在就變成了百分之十二的股份。
I. 股權轉讓200萬要交多少稅
股權轉讓200萬一共要18萬。一個是印花稅,根據股權轉讓合同的金額來交,雙方都是按照萬分之五來交一個是個人所得稅(假設轉讓雙方均是自然人),需要將所轉讓份額的未分配利潤算入轉讓價款裡面,比如轉讓30%的比例,扣除未分配利潤公司股權商定為80萬,股權轉讓價款=60+80=140萬,該比例投資為30萬,那麼個人交的所得稅額=(140-30)*0.2=18萬
股權轉讓
股權轉讓是股東行使股權經常而普遍的方式,中國《公司法》規定股東有權通過法定方式轉讓其全部出資或者部分出資。
股權轉讓協議是當事人以轉讓股權為目的而達成的關於出讓方交付股權並收取價金,受讓方支付價金得到股權的意思表示。股權轉讓是一種物權變動行為,股權轉讓後,股東基於股東地位而對公司所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全部同時移轉於受讓人,受讓人因此成為公司的股東,取得股東權。
根據《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的規定,股權轉讓合同自成立時生效。但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並不等同於股權轉讓生效。股權轉讓合同的生效是指對合同當事人產生法律約束力的問題,股權轉讓的生效是指股權何時發生轉移,即受讓方何時取得股東身份的問題,即需要在工商管理部門進行相應的股東變更之後,該股權轉讓協議的受讓一方才能取得股東身份。
股權轉讓需要交的稅
1、印花稅
股權轉讓要簽股權轉讓合同或協議,而法規規定交易合同是需要貼花繳納印花稅的;
印花稅是對簽訂股權轉讓合同的雙方徵收的,雙方都需要繳印花稅;
印花稅可以按次申報也可以就按時間段匯總後統一申報;
一般個人或個體工商戶都是按次申報,即簽完一份合同後,帶著合同去主管地稅局辦理;
2、增值稅
實務中,最常見的股權轉讓是個人或企業作為持股主體,而轉讓自己持有的未上市企業(公司與合夥企業)的股權都不屬於增值稅徵收范圍。
3、企業所得稅
股權轉讓的稅收中,增值稅針對上市公司,印花稅是小頭,佔大頭的也是大家最關心的是所得稅;
所得稅是針對股權轉讓方的,至於到底是企業所得稅還是個人所得稅就要看轉讓方是企業還是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