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期貨股權 » 萬科為什麼沒改股權

萬科為什麼沒改股權

發布時間: 2022-06-16 22:28:51

㈠ 萬科股權之爭為什麼內亂不影響股價

「萬寶之爭」升級為「三國殺」
由於「門口野蠻人」寶能的「插足」,市值超過2700億元的萬科A從去年12月停牌至今已有半年之久。但就在原定復牌的截止時間6月18日來臨之際,這場萬科「話語權」的爭斗因為可能出現的股權佔比變化而又起波瀾。
據6月18日萬科發布的公告顯示,前一天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於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方案的議案》,萬科擬以發行股份的形式購買深圳地鐵持有的深圳地鐵前海國際100%股權,初步交易價格為456.13億元,全部交易以對價交易發行股份方式支付。
增發完成後,深地鐵將獲得萬科20.65%的股權,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華潤、寶能系(深圳鉅盛華、前海人壽)的股份同時將被稀釋。因涉及事後審核,萬科A自6月20日開始起繼續停牌,待取得深交所審核結果後另行通知復牌。
熟料這一結果卻引起了原第一大股東華潤的質疑。除了傳出華潤的三名董事在6月17日的萬科董事會上對增發預案投了反對票,華潤也在6月18日在官方微信上發文稱:不認同以增發股票收購資產的方式符合萬科公司和全體股東的利益。並直指萬科發公告前未通報全體董事是否已獲得獨立法律意見,也未將公告內容提交全體董事,此舉嚴重損害了董事圈裡和董事會尊嚴。如果萬科不重新審視重組預案存在的問題,在未來的董事會或股東大會上提出相同方案進行表決,華潤將會繼續投反對票。
有市場人士指出,作為萬科多年來的第一大股東,華潤一直被視為是萬科管理層的支持者。直到「萬寶之爭」的初期,萬科也曾向華潤求助增持。但此次對增發重組預案的質疑,則使得原本的「萬寶之爭」演變和升級為「三國相殺」的局面。
最終「坐下來談」的可能性較大
值得關注的是,「萬寶之爭」的原主角之一——寶能系,早在今年春節前與華潤會晤後,就逐漸低調。此次「華萬之爭」被爆出後,有媒體報道稱,國資委原則上同意華潤收購寶能名下萬科股份,這一說法已被華潤否認。
不過在復旦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副秘書長夏強看來,萬科股權之爭的演進並不是所謂建立在「話語權」分配上的爭執,「資本方不可能簡單的因為一己私利而爭斗不休。」他說,該事件其實反映出產業資本對優質資產控股權的爭奪。至於華潤為何現在提出質疑,除時間節點的考慮,可能還有對引入深地鐵方式的眾多探討。
按照程序,萬科收購預案已創提交深交所審核,一般來說,深交所需要1到2個月的審核時間,期間有可能要修改預案,並提交董事會二次審議,然後再召開股東大會審議。另外在「野蠻人」寶能的「攪局」之後,目前萬科的股權結構已不再鬆散,除寶能、華潤和安邦三大股東外,排名靠前的股東也大多為機構,股權集中度已經較高。市場人士由此認為,包括寶能在內其他股東的發聲將會是一個關鍵空間因素。
「萬科股權之爭一波三折,最終解決估計還得『坐下來談』。」華安證券投顧屈放分析,目前幾方都不能說佔有決定性優勢,所以股票也需要在談判達成一致,取得相對平衡、滿意的結果下復牌,「畢竟萬科議案沒有迅速通過的話,股價大跌也是相關方不願看到的。」
事件本身可寫進並購「教科書」
在引發市場關注的同時,這次事件也成為財經圈內鬧騰熱門。
「從萬科關聯獨董可以看出獨董制度的缺憾。」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獨立董事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認為,萬科關聯獨董公開坦言迴避表決,說明被監管者、投資人寄予厚望的中國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制度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缺陷。即「獨董不獨」和「獨董不懂」,難怪中小股東批評獨立董事是花瓶。劉紀鵬對華商報記者說,無論是萬科購並重組的復雜性、綜合性還是各股東間對控制權爭奪的關注度,這次事件持續時間長,市場關注度高,「這個案例都可以寫入資本市場購並歷史的教科書。」在各方談判的基礎上,最終結果還是股東代表大會說了算。

㈡ 王石當年為什麼要放棄萬科股權

1984年,33歲的王石在深圳創辦了萬科的前身——「現代科教儀器展銷中心」,經營辦公設備,視頻器材的進口銷售業務。1988年,通過股份化改組,公司更名為「深圳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並正式進入房地產產業。
到1991年底,萬科的業務已經包括進出口、零售、房地產、投資、飲料、影視、廣告、印刷、電氣工程等各大類,用王石的話來說就是「除了黃賭毒、軍火不做以外,基本萬科都涉及到了」。
1994年開始,萬科放棄多元化業務,退出與住宅無關的產業。同時,減少房地產產品品種,從多品種經營向住宅集中。
多年來專注於住宅的開發,讓萬科在該領域無人匹敵,在多年後成為全球最大的住宅開發企業。就連萬達也避其鋒芒,轉而在商業地產中樹立霸主地位。到去年底,萬科管理住宅社區843個,管理面積約2.1億平方米。
萬科的成功不僅在於做的早,專業,很重要的一點是,建立起了成功的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和優秀的團隊,這也是其核心競爭力所在。
現代企業制度是產權分化的產物。為了適應生產的社會化發展和規模較大的現代產業的發展,分散的私人資本可以利用股份制這種形式,對權能完整的私人所有權實行所有權與經營權分化。
1988年進行股份制改革時,原計劃王石可以獲得4100萬股本中的40%,但他在最後一刻放棄了。王石解釋過放棄的原因:一是他自信做一名職業經理人,仍然有能力管理好萬科;二是在上世紀80年代,突然變得有錢是件危險的事情。
「1995 年開始評選大陸富豪100 名,排第一的不時更換名字,但我從來不在100 名的名單里。其中原因是:1988 年萬科股份化改造,4100 萬資產做股份,40% 歸個人,60% 歸政府,明確資產的當天我放棄了自己個人擁有的股權,一直到今天我在萬科擁有極少的股份。
「之所以放棄資產,第一,我覺得這是我自信心的表示,我選擇了做一名職業經理人,不用通過股權控制這個公司,我仍然有能力管理好它;第二,在中國社會尤其在80 年代,突然很有錢,是很危險的,中國傳統文化來講,不患寡,患不均,大家都可以窮,但是不能突然你很有錢。在這個社會的這樣一個文化,大家認同上呢,就是不管你合法非法,你非常有錢就不認同了。在名和利上只能選一個。我的本事不大,我只能選一頭,我就選擇了名。」
有分析認為,在當時,「投機倒把」、「長途返運」、「僱工剝削」等罪名還沒有正式取消。如果王石敢拿40%的股份,可能隨時會被舉報,被判刑。
這一選擇的確也成就了萬科,在一個更為分散和均衡的股權結構下,職業經理人幫助萬科穩步發展成中國最大的房地產企業。
「1988年萬科進行股份制改造時,創始人團隊放棄了唾手可得的股權,是為了避免公司成為少數創始成員乾綱獨斷的僵化組織。正因為如此,萬科建立了中國企業當中可能是最平等的文化、最簡單的人際關系和最有效的糾錯機制,吸引著一批批優秀的理想主義者加入萬科。」

㈢ 萬科股權之爭的原因是什麼

易居中國執行總裁丁祖昱表示,這次寶能和萬科的控制權之爭,讓我們重新認識了萬科的職業經理人文化,也讓我們更清晰地明白,今天無論誰都已經無法改變萬科的運營機制。如果沒有職業經理人文化,那萬科就不再叫萬科了。騰訊眾創空間,創業服務平台。嚴躍進表示,此次萬科股權爭奪戰無論結果如何,對於資本市場、企業來說,都是可以寫入商學院教材的案例。其啟示有三點:第一是傳統地產資本和險資等機構資本會有更大的碰撞,後續險資可能比傳統地產資本更有優勢,這對公司治理結構的改善是一個挑戰。第二是目前地產企業對於企業的股權保護是非常乏力的,地產企業若是處於上市狀態,股權保衛的難度會加大。第三企業若自身不變革,那麼外部環境和力量就會對企業自身的經營形成特大的沖擊力。

㈣ 王石為什麼當初不要萬科股權

資本的博弈,政治和金錢的交易,企業未來規劃與發展理念的分歧,萬科集團股東和董事會內部的分裂,ZF幕後要參上一腳,加上王石已經到年歲,等等交織在一起,導致王石受到的內外壓力空前,有些不堪承受。

㈤ 000002萬科的配股問題

萬科的07年度分配方案已獲股東大會通過,還沒有正式實施,因為它正在審批中,應該很快就會出股權登記日通告的了,我也是萬科股東,大家耐心等等.

㈥ 萬科最新股權結構變化圖,分析萬科現在什麼情況

萬科股權之爭的劇情可謂跌宕起伏,一次又一次震驚整個財經圈,期間各種劇情的峰迴路轉更是讓「吃瓜」群眾跌破眼球。萬科A自昨日復牌以來,已經連續2個跌停。昨日被631萬手大單牢牢封死在跌停板上。而今天再次一字跌停,被700萬收賣單死死壓在跌停板上。「700多萬手大單,心都在滴血啊!」面對萬科A的復牌,盡管早有預期,但持股小散仍然難以接受怨聲載道。
至少2個板,是本人預料之中的。萬科A首個跌停,市值蒸發近300億,除了持股小散心碎了一地之外,寶能也不好過。
昨晚,萬科內斗又現新劇情:萬科最大的自然人股東劉元生站出來打破僵局,力挺王石為首的管理層。劉元生向證監會等7部門發舉報信,質疑華潤寶能的關系,懷疑華潤寶能就是一夥的。對此,而華潤方面認為劉元生舉報涉嫌造謠中傷,將採取法律行動。此外,華潤方面在萬科A復牌當天還再度向公司管理層發難,真是錯綜復雜。
在萬科復牌這場大戲中,最引人矚目無疑是萬科將會有幾個跌停,而動用高杠桿比率在二級市場買入大量萬科股票的寶能繫到底會不會因此爆倉,則是焦點之最。
按照此前萬科披露的數據,寶能的持倉成本應該在15.3元—15.5元左右,而據萬科相關人士透露,「算上寶能的融資成本等因素,其持股成本應該在17元左右」。
這意味著如果萬科出現連續3個跌停(3個跌停後萬科A股價為17.8元/股),那麼寶能將會面臨資金上的壓力。寶能在萬科停牌的幾個月時間里,應該是准備充足的資金。不排除在連續幾個跌停後,寶能繼續低位增持萬科A的可能。萬科的股價應該也不至於出現4個跌停的情況,H股的大漲其實已經給出了不少信號,其爆倉的可能性不大,寶能要自救,寶能有可能趁股價跌下來再加倉,估計明天撬開板了。
今日是復盤第二天,今天趨勢一直到尾盤,600多萬手封單吃掉了100多萬手,尾盤剩下了500萬手多一個零頭!
無論如何,倘若明天萬科跌停板打開,那麼對於持有萬科的基金而言,其贖回壓力是最大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拚命跑,大家別沖進去當接盤俠!若是不開板,大盤大概率繼續維持強勢,開板的話,建議逢高減倉。騰訊眾創空間,一個去創業的平台。

㈦ 君萬之爭時 萬科為什麼沒有改股權結構

股權結構是公司治理結騰訊構的基礎,公司治理結構則是股權結構的具體運行形式。不同的股權結構決定了不同的企眾創業組織結構,從而決定了不同的企業治理結構空間,最終決定了企業的行為和績效。

㈧ 反思萬科股權大戰 王石該負什麼責任

64歲的王石再度捲入漩渦。

有人嘲笑他登山、留學、談戀愛,不幹正事, 所以導致萬科落入他人之手。有人批評他太傲慢,炮製「出身論」,道德綁架姚振華。還有人捕風捉影渲染他和郁亮的關系,演繹成太上皇和太子的宮斗劇,引發輿論狂歡。也有人苦口婆心,建議他趕緊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萬 科A18.75-0.07-0.37%
離開萬科,讓年輕人放手施展才華。

這次萬科股權大戰,變成了對王石個人的輿論討伐。他的一言一行,都被過度演繹和解讀,輿論上王石並非他本人,而是演繹者眼中的王石。演繹者是什麼水平和格調,王石就是什麼水平和格調。他們的演繹集中在王石的個人生活上,大部分說法流於娛樂化。

雖然王石登山、留學、談戀愛,「不務正業」,但萬科在郁亮的帶領下從100億做到2000億,這恰恰證明了王石的成功。離開他,萬科一樣做得好。1998年他辭去總經理只擔任董事長,從此逐漸遠離萬科的日常管理,其目的就是要萬科擺脫對他的依賴。他對東方式的權威充滿警惕,希望萬科能找到好的機制和制度,而不是依賴某一個人的聰明才智。現在,他的願望已經達成,任何人離開,對萬科都不會造成影響。

選擇郁亮做接班人,也證明了王石有眼光。郁亮無疑是個優秀的接班人,萬科的業績可以證明。雖然和王石風格不一樣,郁亮也極具領導者魅力,他讓萬科這一老牌公司更加年輕、有活力。12月22日,王石在為郁亮慶生,在合影照片上寫上了「風雨見彩虹」,其實是對郁亮的肯定。

但萬科如今被野蠻人強攻的被動狀態,王石必須負主要的責任。那麼他到底錯在了哪裡?

「萬科的管理層非常優秀,應該有資本代言人與價值創造者兩個角色。但是萬科管理層一直沒有資本代言人的角色,他們一直專注於價值創造,創造股東價值、客戶價值、社會價值。」清華房地產總裁商會會長金波說,經過這一次野蠻人事件,萬科管理層在角色上應該會加速調整。

萬科管理層缺乏資本代言人的角色,根源在於王石。1991年萬科在深交所上市,是深交所第二家上市公司,代碼00002。萬科早期是紅帽子公司(掛靠在國有或集體單位,本質上是民營企業),上市要改制,但改制就要涉及到王石及管理團隊的股權問題。

「我想過了,在中國名利雙收很危險,要名就不要利,要利就不要名。我的選擇是舍利取名。」王石在《道路與夢想》中寫道。作為萬科的創始人,他放棄了萬科的股權。從此,他就背上了「愛名不愛利」的標簽,這個標簽如此清高又如此沉重,以至於兩次讓萬科付出了代價。

萬科股權極為分散,而創始人王石沒有股權,導致萬科隨時都可能成為別人插手的無主之地。1994年著名的「君萬之爭」就是第一次野蠻人入侵事件,在關鍵時刻萬科抓住了國泰君安證券做「老鼠倉」的關鍵證據,導致野蠻人落荒而逃,萬科僥幸獲勝。但20年後,野蠻人再度卷土重來。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在20年的時間里,王石沒有早做安排,比如控制權?潘石屹把這個問題拋給了馮侖,馮侖在微博上回答:許多朋友都提過許多建議,但王石不採納,他堅持他的「三觀」。

自從被貼上「愛名不愛利」的標簽之後,王石很難再把自己的角色從職業經理人調整為老闆,他被自己的名聲綁架了。在長達20年的時間里,萬科管理層並非完全沒有機會重新在股權上謀劃一些動作,從而徹底地掌控公司。2004年萬科發行過債轉股,萬科管理層完全有機會參與,成為萬科的股東。像這樣的機會不止一次,但萬科管理層都沒有參與。障礙可能來自王石,如馮侖所言,他堅持自己的「三觀」。

在2014年萬科事業合夥人制度推出之前,萬科一直在鼓吹職業經理人制度。在早期,萬科職業經理人制度在管理規范化、職業化上引領潮流,成為標桿,這是王石一直很驕傲的事情。在2012年的一次采訪中,萬科董秘譚華傑向我表示,萬科把匯豐銀行作為學習的標桿,因為匯豐和萬科一樣股權分散,是被職業經理人控制的公司,但是基業長青。所以2013年郁亮第一次提出萬科「事業合夥人制度」時,我十分困惑,萬科管理層怎麼要變老闆了?最困惑的是,王石居然也同意了,他不是不愛錢的嗎?

如果野蠻人沒有出現,王石也許還不會改變路線,從職業經理人轉化成股東。「野蠻人」的出現並非是今年,而是三年前的2012年,野蠻人已經成群結隊而來。

「2012年萬科股價很低,這個時候郁總已經開始防範野蠻人了。以前萬科股價比較高,而且盤子大,所以野蠻人進攻有難度。這一次是把萬科逼得不得不做改變了。」萬科的一位內部人士說。

根據《公司法》、資本市場監管制度,萬科根本無法炮製對抗野蠻人的「毒丸」,管理層持股成為極少數可行的路徑。如果管理層不持股,那就是單純的打工仔,對要掌控公司的新股東說三道四顯得很蒼白。管理層持股可以增加野蠻人進入萬科的成本,萬科的管理層說話也更加理直氣壯。

2012年底,郁亮帶領萬科管理層頻頻拜會互聯網公司,並且為萬科的管理層持股找到了更好的理由:互聯網重構世界,萬科在互聯網時代要跟上潮流,要平台化發展,重視個人創造。於是就有了一箭雙雕的事業合夥人制度——既能應對對野蠻人,也能成為萬科在互聯網時代進行機制改革的抓手。但合夥人制度在萬科內部醞釀了一年多的時間,最後才達成共識。

2014年初,萬科正式推行事業合夥人制度,成為萬科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變革。這項制度要求萬科一定級別的管理層都要參與員工持股計劃,並且對項目實行跟投制。這就使萬科的管理層從項目到公司,都與萬科綁定,使得管理層對萬科實際控制增強。但事業合夥人制度才做了兩年,盈安合夥持有萬科4%的股權,野蠻人已經長驅直入。這項制度屬被動防禦型,不具備直接的攻擊性,對抗野蠻人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12月23日,安邦對萬科管理層的聲援,暫時消除了讓寶能上位、掌控公司董事會的可能。但萬科股權上的缺陷仍然存在,即便這次能順利過關,未來照樣存在潛在風險。在很長的時間里,股權的問題將是萬科最重要的一道難題,考驗王石和郁亮的智慧。騰訊眾創空間,一個去創業的平台。

㈨ 萬科歷年股權變化 是什麼害了王石

太自信。回過頭來看王石當年放棄股權的舉動,並不是虛情假意,更不是杞人憂天。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怪胎。中國企業家紛紛重視掌握股權、表決權的清晰安排,大多發生在2000年後,尤其互聯網經濟崛起之後。
而與萬科同時代經過國企改制的企業至今很多仍然是一筆爛賬,創業者身陷囹圄的所在多有。
此次王石的悲劇,除了歷史進程原因,當然也有個人因素。
從寶能敲門開始,王石表現得過於自信,過於直率,太不老謀深算,率性而為。過早暴露了決絕的態度,又不能有效的合縱連橫,最終大股東關系搞得很差。不斷刺激大股東的,很多就是自己乾綱獨斷甚至可能說是暴走的行為。
用評論員魏英傑的話說,「作為公司創始人,王石所做的一切都可以理解;但作為職業經理人,這可能已經越過邊界,走得太遠了。」騰訊眾創空間,一個去創業的平台。現王石不是萬科的大股東,只是股東大會任命他為董事長。

熱點內容
馬上消費金融app是什麼時候出來的 發布:2025-05-15 21:37:22 瀏覽:289
股票退市之後沒有賣出怎麼辦 發布:2025-05-15 21:24:10 瀏覽:644
期貨廢品鋁合金價格多少 發布:2025-05-15 21:14:13 瀏覽:228
世界結算貨幣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5 21:07:45 瀏覽:970
西安飲食股票歷史價格 發布:2025-05-15 21:06:15 瀏覽:931
5千元怎麼理財 發布:2025-05-15 20:49:19 瀏覽:641
貨幣平均工資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5-15 20:48:01 瀏覽:35
退市股票恢復重新上市有哪些 發布:2025-05-15 20:43:03 瀏覽:55
1元強制退市股票 發布:2025-05-15 20:35:36 瀏覽:916
期貨波段漲多少個點才翻10倍 發布:2025-05-15 20:34:32 瀏覽: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