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和控制權怎麼解決
❶ 所有權和控制權分離後如何進行有效控制
所有權和控制權分離後,如何進行有效的控制當所有權跟控制權分離之後的話,必須要有個監管部門進行雙方為的控制。
兩權分離理論即公司所有權與控制權分離理論,它隨著股份公司產生而產生,代表人物是貝利、米恩斯和錢德勒等。公司股東與經理人員的各有所有權和控制權。
兩權分離的問題在於國家與企業怎樣分權才合理。對於不同部門、不同企業在不同時期這種關系並不是固定的。在兩權分離的改革實踐中,出現了由於企業中缺乏國有利益的代表,而使得企業行為短期化,只顧當前,不顧長遠利益的現象。
(1)股權和控制權怎麼解決擴展閱讀
所有人在其所有物上為他人設定地役權、抵押權等權利,雖然佔有、使用、收益甚至處分權都能與所有人發生全部或者部分的分離,但只要沒有發生使所有權消滅的法律事實(如轉讓、所有物滅失),所有人仍然保持著對於其財產的支配權,所有權並不消滅。
當所有物上設定的其他權利消滅,所有權的負擔除去的時候,所有權仍然恢復其圓滿的狀態,即分離出去的權能仍然復歸於所有權人,這稱為所有權的彈力性。
所有權具有永久性,這是指所有權的存在不能預定其存續期間。例如,當事人不能約定所有權只有5年期限,過此期限則所有權消滅。當事人對所有權存續期間的約定是無效的。
❷ 公司股權極度分散情況下,如何保證公司控制權
公司控制權最直接的保障形式,就是用實打實的股權比例保障。但如果遇到股權分散的情況,要始終確保創始人的控制權,還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配合實現。
控制權
第一種方式,是表決權差異化安排。表決權差異化安排在融資平台設在境外的跨境架構的公司適用非常廣泛,但在目前的國內法律框架下,適用空間相對有限。
第二種方式,是一致行動協議或者表決權委託。
第三種方式,是通過董事會實現控制。
第四種方式,是對特定股東群體進行平台化管理。
除了上述主動保障控制權的方式外,還有一種方式屬於被控保障,即創始人的一票否決權。
如果創始人的股權比例已經被稀釋到了無法直接控制公司,並且表決權差異化安排、一致行動協議、表決權委託、控制董事會、對特定股東群體平台化管理等因各種原因無法落實,則創始人可嘗試爭取採用類似投資人的一票否決權安排,來確保自己至少在重大事項上能夠實現被動控制。
❸ 股權分的比較散,但是現在想要集中公司的控制權怎麼辦啊
股權分的比較散,但是現在想要集中公司的控制權可以回購或定向增發。
❹ 分享股權和保持企業控制權如何平衡
有很多種方法,大致如下:
1、分股權的分紅權,自己保留決策權。
2、設計合夥企業,合夥企業是主體公司股權,合夥企業自己做普通合夥人,就可以達到控制。
3、把股份分出去,但在公司擁有三分之二或者二分之一以上股權,擁有股東會控制效果。
4、把股份分出去,在公司章程中說明自己的權利,達到章程式控制制效果。
5、把股份分出去,在董事會設立擁有多數席位,達到董事會控制效果。
還有很多,就不列了。
❺ 公司有四位股東,股權比較分散,現在大股東想把控制權抓在手裡,應該怎樣辦呢
股權說起來情況就很復雜了,但是有幾個百分比指標是最重要的,很多書面的條款大家都理解起來很困難,我就用口語化地說明來說一下,希望能幫助到你。
股份佔比67%,叫絕對控股,換句話說,你可以不用召開董事會做任何決策。
股份佔比51%,叫相對控股,這個相對控制是相對於第二大股東的,如果第二大股東的股份少於34%,他沒有一票否決權,重大決策還是你說了算。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幾個股東共同提出一票否決,如果佔比超過34%,也是可以的。
股份佔比10%,可提出質詢/調查/起訴/清算/解散公司,這也是算是大股東了,不過這種情況會非常少見。
1%,代位訴訟權1%,亦稱派生訴訟權,可以間接的調查和起訴權(提起監事會或董事會調查),這個更少見,一般1%的股份,就是領領分紅什麼的了。
合夥公司,在中國,一般來說,自然人,也就是自己持有股份,最好在51%以上,如果實在不行,也要控制在34%以上,如果沒有在34%以上,基本就很難形成控制權了。
但是也有另外一種操作方法,就是用公司章程來約定高管在董事會之外對公司的管理權力,但是這個是比較間接的。不控制董事會,實際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因為董事會可以罷免高管。
❻ 如何解決合夥人對股權比例不滿,收入不滿,控制權不滿
第一就是我們要盡可能的提前規劃。如果創始人從創業之初就能夠對公司接下來的發展所需要的融資有一個整體上的規劃的話,也能整體上對公司的股權分配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規劃。如果在急於用錢的情況下倉促地去融資可能會導致融資條件不佳,比如過低的估值、釋放更多的股權,從而失去更多的公司股份,例如1號店因為資金的原因引入平安投資,一下子給了平安80%的股份,導致在非常早期的時候創始人就失去了對公司的控制權,所以如果提前對融資有一個規劃的話就可以盡量避免。現在有很多的平台,魚龍混雜,參差不齊的,如果沒有各種官方的專業的保證那肯定是有問題的,現在這種平台又多,一個不小心或者不注意是很容易上當的,不像騰訊眾創空間有保證,響應國家政策。在選擇這些平台時要擦亮自己的眼睛,免得被不良商家抓住機會,到時候就得不償失了。
第二是避免對賭。這里的對賭是指兩個方面,一是業績對賭,所謂業績對賭指投資方投資我們公司的時候先按一定的估值投資進來佔一定的股權比例,譬如佔20%的股權,同時投資方會與我們做一個對賭的安排,比如要求某一個財年我們的收入、利潤或者用戶數量應該達到一個指標,如果沒有達到的話創始人就要按照對賭的規定出讓股權給投資人,這樣就會大大減少創始人的股權及對公司的控制權,同時增加投資人對公司的股權。所以如果輸掉對賭的話,就會過早地讓創始人失去對公司50%以上的股權,從而喪失對公司的控制權。
這里我們有一個建議,如果說真的避免不了對賭的話,也要對股權的調整設置一個上限,換句話說,對賭輸了,股權怎麼調也不能讓我的股權低於一定程度,譬如50%。如果有了這個約定,即使我們輸掉了對賭,在股權調整上面,也不至於喪失過多股權和對公司的控制權。
但是公司發展需要不斷的融資,創始人的股份很難一直控制在50%以上。大多數公司在後續的融資上,創始人的股權低於50%,其實也是一個正常的情況。
❼ 通過股權投資取得公司控制權的三大方式
通過股權投資取得公司控制權要能夠直接控制公司股東會。股權比例等於表決權比例的情況下,股權比例2/3以上股東對公司具有絕對控制。股權比例1/2以上的情況下,股東對公司相對控制,但對公司的形式變更、注冊資本增減、經營范圍變更章程修改、分立合並解散等公司法規定需要2/3以上表決權才能通過的公司重大事項,需要聯合其他股東,股權比例超過2/3以上才能實現股東意圖。股權比例1/3以上的情況下,股東對公司是安全控制,擁有一票否決權。及對於公司法或公司章程規定需要股東會1/2以上表決權的公司重要事項,若大股東想達到意圖,同樣需要聯合其他股東聯合其他股東。
股權比例與表決權比例不相等,此情形在有限責任公司被公司法所允許。而股份有限公司司法要求同股同權,同股同利。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採取以下7種方式對公司實現控制:1、通過章程特別約定通過章程約定實現對公司的控制。2、簽訂一致行動人協議。3、某項重大事務或某些重大事務共進退類似簽訂一致行動人協議。4、被授權委託代理全部或部分事務其他股東放棄表決/投票權,將其表決/投票權授權於有關股東。5、同股不同權或AB股方式例如,擁有1%的股權,可擁有34%甚至更高的表決權;例如AB股,AB股其實就是同股不同權。將股權分為A股和B股兩個層次,對外部投資者發行的B股只有1票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