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中是否存在不受大影響的股票
1. 股市裡為什麼會有熊市和牛市他們是受什麼影響而轉換的
你好,牛市市場又稱為多頭市場,是指價格長期呈上漲趨勢的證券市場,市場普遍看漲,是持續時間較長的大升市,特徵是大漲小跌。
【舉例】以A股近2007年的牛市為例2005.6.6-2007.10.16,上證指數點位變化998.2-6124.04,股指長期上漲,伴隨著大量股票價格長期上漲,以平安銀行股價為例:股價變化5.05-48.98。
【特徵】牛市市場總體運行趨勢是向上的,特徵是大漲小跌,買入者多於賣出者。
熊市也稱空頭市場,是指價格長期呈下跌趨勢的證券市場,市場普遍看跌,是持續時間較長的大跌市,特徵是小漲大跌。
影響的經濟因素:
①企業盈利狀況。盈利是企業紅利(股息)的來源,企業盈利多,可供分配的紅利多,該企業股票的購買者就會增加,股票價格就看漲,形成牛市;相反,企業盈利少,可供分配的紅利少,該企業股票的購買者就會減少,股票價格就看跌,形成熊市。但是投資者在評估股價時,不是根據現在的企業收益狀況,而是根據企業將來的收益評估。同時由於影響股價的因素很多,有時企業盈利的變動對股價的影響力小於其他因素,都可能出現股價變化與企業現時盈利狀況不一致的情形。②國民經濟狀況。在經濟復甦和繁榮時,工業生產增加,產品暢銷,企業盈利增加,投資者看好企業股票,股票價格就看漲;而在經濟衰退和危機時,產品滯銷,生產減少,企業盈利減少或者無盈利,使股票的吸引力減弱,股票價格就看跌。③利率變動。利率下降,使企業利息負擔減輕,盈利相對增加,股票吸引力提高,股票價格就看漲。利率下降,使貸款成本降低,也刺激股票投資和投機增加,股票價格上漲;反之,利率上升,使企業利率負擔加重,盈利相對減少,則會減少投資者購買企業股票的興趣,造成股票需求下降,價格跌落。由於貸款成本提高,還可能迫使投機者拋售股票,促使股市下跌。④貨幣供應量變動。在信用擴張,貨幣供應量增加,甚至發生通貨膨脹時,由於流入股票市場的資金增多,對股票的需求增加,就可能引起股票上漲。而在信用緊縮,貨幣供應量減少時,由於股票市場的資金可能減少而引起股票行市下跌。政治因素主要包括:①戰爭影響。戰爭可引起與軍需工業有關的企業股票市場價格上漲。同時戰爭破壞交通運輸和民用工業生產,又會造成有關企業股票市場價格的跌落。②政權更迭。政府領導人的更換,對社會公眾心理影響很大。有些人上台,會引起股價上升,有些人下台,會引起股價暴跌。如1963年美國總統J.F.肯尼迪遇刺就曾使股票市場價格暴跌。③其他重大政治事件。例如,1971年美國總統R.M.尼克松宣布H.基辛格將訪問中國後,台灣股市連挫2天,股票指數從148.62點滑落7.16點。技術因素
指股票市場本身產生的影響因素。主要是與投機行為有關的交易量和交易方式的影響:
風險揭示:本信息部分根據網路整理,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2. 熊市中的股票
熊市裡只要業績出色,主力准備充分,經常會逆勢上漲,不過上漲的高度受大環境的限制,稍微高了就回調,主力就在小區域來回做波段賺錢.
3. 中國股票的每一次大跌,熊市是由什麼引起的什麼會對股票有很大的影響,造成股票大漲或大跌
牛熊的轉換是必然的,但是牛市何時結束,熊市何時開始,很難預測,甚至無法預測 股市裡的冒牌專家很多,嘩眾取寵的人物也多。比如空頭司令侯寧 多頭混混葉榮添 前者始終看空,後者拚命唱多,總有蒙對的時候,但錯的時候更多。 經濟因素 管理層的政策 大眾的投資投機心態 和全球一體化後 國外經濟動盪 都對會對股市漲跌 造成很大影響 其實,炒股不是炒大盤,建議好好精選個股,抓住1-2隻牛股,中長線持有,再結合波段操作 回報很可觀的。 預祝股市大發!
4. 在前幾年熊市上漲的股票有哪些
萬科,張裕,茅台。
萬科: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碼:000002),英文名稱為:CHINA VANKE CO., LTD. 縮寫為「VANKE」,成立於1984年5月,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專業住宅開發企業,也是股市裡的代表性地產藍籌股。總部設在廣東深圳,至2009年,已在20多個城市設立分公司。2010年公司完成新開工面積1248萬平方米,實現銷售面積897.7萬平方米,銷售金額1081.6億元。營業收入507.1億元,凈利潤72.8億元。
萬科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4年5月,是目前中國最大的專業住宅開發企業。自創建以來,萬科一貫主張「健康豐盛人生」,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為員工提供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和機會,鼓勵員工和公司共同成長;倡導簡單人際關系,致力於營造能充分發揮員工才乾的工作氛圍。
2001年起,萬科每年委託第三方顧問公司對全體職員進行員工滿意度調查。公司致力於不斷提升產品品質。至08年,萬科共有15個項目獲得「詹天佑大獎優秀住宅小區金獎」,其中天津公司水晶城、廣州公司四季花城、中山公司城市風景項目先後獲得「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大獎」。
2008年,萬科集團上海公司榮獲由中國質量協會頒布的「2008年全國質量獎」,成為房地產行業內首家獲此殊榮的企業。公司努力實踐企業公民行為。萬科從2007年開始每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由公司出資建設的廣州「萬匯樓」項目被廣東省建設廳列為「廣東省企業投資面向低收入群體租賃住房試點項目」,並於08年年中正式實現入住。08年12月31日,由公司全額捐建的四川綿竹遵道鎮學校主教學樓及衛生院綜合樓交付儀式在四川遵道正式舉行,成為震後首批企業捐建的永久性公共建築。在由中國民政部主辦的2008年度中華慈善大會頒獎典禮上,萬科榮獲「中華慈善獎——最具愛心內資企業」稱號。
萬科2010年正式進入商業地產,多地成立商業管理公司,2011年正式宣布三大產品線,近兩年,萬科雖然一直強調以住宅開發為主,但其在商業地產領域卻是動作頻頻。截止目前,萬科已經形成萬科廣場、萬科紅、萬科大廈、萬科2049四大商業產品線,在全國在建、規劃18個購物中心項目,商業面積達150 萬平方米。
萬科2013年在美國市場的舉動主要是:在2月與鐵獅門房地產公司(Tishman Speyer Properties)宣布成立合資公司,萬科持合資公司70%的股權,鐵獅門持股30%。
2013年1季度十大股東。
張裕:1892年 張裕釀酒公司創立,開創了中國工業化生產葡萄酒之先河;1896年 從歐洲大批引進優質葡萄苗木,創建葡萄園。釀造出中國第一批葡萄酒。
2000年 張裕礦泉水公司投產。
張裕增發3200萬股A股,成為國內首家B股增發A股的企業及同行業中唯一同時擁有A、B股的上市公司。利稅突破3億元大關,榮獲「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稱號。
2001年 張裕與法國頂級葡萄酒企業卡斯特集團進行戰略合作,並參股卡斯特集團在廊坊投資的紅城堡酒廠。
張裕在煙台福山區北於家西開始動工興建專業葡萄酒庄園,卡斯特集團參股,酒庄佔2000餘畝,標志著張裕全方位與國際接軌。
2002年 張裕與德國合作生產玻璃瓶裝礦泉水。
2008年7月 張裕「解百納」維權行動大幅開展。
2008年 張裕成功創下了5個中國葡萄酒在歐洲的「首次」:首次進入了3000多家歐洲超市;首次進入了歐洲郵購銷售系統,如擁有100萬個家庭客戶的Hawesko郵購企業;首次進入了歐洲葡萄酒專賣店,包括Karstadt和分布在不同城市的單體專賣店;首次進入了歐洲五星級飯店;首次進入了德國漢莎航空公司的頭等艙。
2008年 張裕股份實現銷售收入34.53億元,凈利潤8.95億元。
2009年9月 2009年9月,張裕正式授權寶維斯特(ballwest)成為「張裕旗下定製產品特別代理商」, 在全國范圍內,主營張裕系列產品的個性化定製業務。此次合作的達成,鞏固了張裕在中國葡萄酒直營及個性化服務領域內的領先地位。
2009年11月 寧夏青銅峽市今年新增種植面積2.4萬畝,將成為張裕在全國的第二大生產基地。
2009年,以張裕為百年核心的「七大國際酒庄聯盟」正式成立。一舉囊括紐西蘭張裕凱利酒庄、法國波爾多拉頌酒庄、法國勃艮第斐拉帝酒庄、義大利西西里張裕先鋒酒庄等四大國際酒庄,以及北京張裕愛斐堡國際酒庄、遼寧張裕黃金冰谷冰酒酒庄、煙台張裕卡斯特酒庄等三大國內合資酒庄。
茅台:解放後,國家十分重視發展和扶持這一名優產品的生產工作,經過三十餘年的建設, 從1953年開始通過香港、澳門轉口銷往國際市場以來, 到1987年,茅台酒的年產量已達1700噸。
茅台酒出口已遍及世界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創外匯1000多萬美元,成為中國出口量最大、所及國家最多、噸酒創匯率最高的傳統白酒類商品。
優勢:茅台酒是中國大麴醬香型酒的鼻祖,深受世人的喜愛,被譽為國酒、禮品酒、外交酒。它具有醬香突出、幽雅細膩、酒體醇厚豐滿、回味悠長、空杯留香持久的特點。其優秀品質和獨特風格是其他白酒無法比擬的。
地域環境:茅台酒因產於黔北赤水河畔的茅台鎮而得名。由於茅台鎮地處河谷,風速小,十分有利於釀造茅台酒微生物的棲息和繁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國有關專家曾用茅台酒工藝及原料、窖泥,乃至工人、技術人員進行異地生產,所出產品均不能達到異曲同工之妙。也充分證明了茅台酒是與產地密不可分的關系和茅台酒不可克隆,為此茅台酒2001年成為中國白酒首個被國家納入原產地域保護產品。
5. 一個只跌不漲的股市有沒有存在的意義
一個只跌不漲的股市肯定無法維持,會失去存在的意義
6. 中國股市,熊市的話,對國家有利么
國家對熊市還是牛市來講沒有什麼辦法,你看國家現在是牛市但是牛的時間太長了給國家的宏觀經濟帶了很大的壓力,資金流通的太多了,造成了通貨膨脹,有一種螞蟻吃大象的感覺,讓國家很難消化這么多的投資,但是熊市的國家經濟就不太景氣了,國家經濟發展的速度慢!所以你看美國的股市就不會向中國的股市大起大落的太快了,畢竟人家的經濟還是很穩定的,即使是經濟萎縮也不會為美國的經濟帶來太大的負擔,而中國就不行!所以要從理論上分析中國的經濟學家都希望中國的經濟以一個穩定的增長為主,平穩的發展經濟穩速增長.
牛市得利的只是有錢人,政府不會得利,普通人更不會,反而要補貼有錢人,,當然,政府是要牛市的,現在企業一片慘淡,股市牛,企業就可以圈錢搞企業,我國政府一貫二吊子,企業圈錢只會投入高回報的產業或者直接拿出國,政府就開閘放水,開動印鈔機,普通人手上的越來越不值錢
7. 熊市裡哪種股票最抗跌
熊市裡,最抗跌的股票當屬於大盤藍籌股,比如中國石油,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華能國際,等等。
8. 為什麼熊市是大多數股票 大跌 他們之間有什麼聯系嗎 熊市裡有不跌的股票嗎
1 是市場氛圍的原因,大部分股民交易會參考大盤。而大盤是部分個股綜合計算出來的。
小部分個股 ---> 大盤 ---> 更多的股票。(影響關系)也就是俗話說的共振。
2 熊市也有不跌的股票。但是你想想,除去300和st,還有千幾個股票。
做對的幾率太低了,起碼也是幾百里挑一。一旦失敗了,可能要冒十多,甚至數十點的風險,值得嗎?
* 有人會說,我3%止損,5%止損。
但是人很奇怪,一次3%,5%沒事,熊市要錯10次8次真的很正常。
錯多了,紅了眼了,有一次會止不了損。導致嚴重虧損的。
(我說這么多廢話,只是希望你明白一個道理,熊市不參與,別把賺來的錢還它。)
9. 中國股市的長期大熊市是什麼原因
特徵之一,政策市。市場唯政策是瞻。十多年來,每次市場重大的拐點及行情產生的背後,都打下了深刻的政策烙印,不管我們承認與否,影響中國股市最突出的因素仍然是政策的走向。我們注意到,無論新股發行速度、紅籌股回歸、股指期貨的推出、貨幣政策出台以及國有股的減持比例、包括新基金發行節奏等都有可能成為政策調控股市的籌碼。當此輪牛市股指不斷攀上新高峰時,估值過高還不是市場最擔心的,恐懼政策的打壓才是投資者頭上的「達摩克里斯劍」,政策走向成了股市最為重要的影響因素,改變了市場固有的運行規律,而大盤的變幻無常也都能從政策調控中找到最終解釋,構成了「中國式牛市」的主要特徵。政策不僅可以產生行情,而且能夠製造拐點,同樣也可以改變股市的運行節奏,加快或放慢行情的演變過程,由此引得不少市場人士熱衷研究「政策底」,「政策底」逐步構成了市場股指運行的「脊樑」。我們認為,在相當長的時間里,股市依然難以擺脫政策的調控陰影。中國股市常常處於一種既害怕政策調控,又離不開政策托底的矛盾心理,成為市場依賴自身調節功能逐步走向成熟的主要障礙。
特徵之二,博弈市。股市是利益重新瓜分的場所。公司經過IPO後,一級市場的募資流入到了上市公司經營活動中來,而二級市場如果不考慮分紅派息,那麼市場利益的重新瓜分僅能看成資本利得帶來的一場「零和游戲」。統計顯示,2006年1400多家上市公司賺取了3892億元的凈利潤,但以0.3%的印花稅計算的話,如果按2000億元平均日交易量考慮,每年將有2880億元收歸國庫,如券商平均傭金按0.2%計算,全年產生1920億元傭金收入,兩項之和共計4800億元,已經超過了上市公司全部凈利潤達1000億元之多,使得二級市場淪為了不折不扣的「零和游戲」。這場游戲的背後隱藏著管理層與市場、禁售股與流通股、機構與散戶之間的多重博弈關系,這里邊既包含政策與市場的較量,也有市場內部的結構性博弈。在這種博弈關系下,散戶戰勝市場的前提是先要戰勝機構,機構戰勝市場先要規避政策風險。「5·30」印花稅的意外出台是此輪股市調整的導火索,從防範市場急劇上漲引發的系統性風險來看,是管理層與市場的一次成功博弈。
特徵之三,全民市。投資渠道狹窄使得股票投資成為居民投資的主要渠道。在社會保障沒有健全的情況下,財富積累成了全民追逐的目標,而多年來居民儲蓄的大幅增長反襯了人們對住房、子女教育、養老等費用不斷增長以及未來通脹的擔憂,資產增值成了人們擺脫貧困、追求資產安全的必然選擇。而股市由於流動性強、投資門檻低、在人們意識中賺錢快成為國內居民致富的首選,上半年市場呈現了儲蓄搬家、股市結構散戶化的特徵,一場轟轟烈烈的全民炒股運動便是在這一背景下產生了。但由於投資者缺乏對股市本質的認知和風險防範意識的建立,上半年市場出現了低價股和垃圾股雞犬升天狀況,隨後在5·30中引發了題材股、績差股的一場暴跌,為投資者追逐短期財富敲響了警鍾。
特徵之四,過渡市。由於上市公司處於非流通股禁售期,市場步入了一個特殊階段,這階段上市公司成為自身市值增長的擁戴者。首先反映在因股權激勵必須做出未來公司盈利或市值增長承諾。其次,大股東由過去的「掏空」轉為「注入」,但由於「優質」資產的「注入」往往是一次性的,盈利持續增長缺乏相應的保障。第三,反映在上市公司既是投資對象又是市場參與者,上市公司熱衷二級市場的股權投資,製造盈利轟動效應,從而有可能偏離原來主業,放大了公司經營風險。第四,大非尋找有利的套現機會進一步透支公司盈利。上市公司有可能製造短期盈利增長、拉高股價,透支未來,製造最佳出逃機會。過渡市加大了研究機構對市場趨勢與公司盈利的預測難度。
特徵之五,震盪市。其一,研究機構推介品種與觀點高度趨同。由於研究的影響力日益擴大,直接影響到市場主流資金流向,也容易成為市場助漲助跌的影響因素。其二,全民參與,散戶機構一哄而上,行情發展與散戶開戶數高度相關。容易誘發市場的盲目跟風。其三,海外資金流入股市暗潮湧動,加劇了市場的動盪。其四,基金交叉持股增加了股市風險。盡管扎營績優股與大盤藍籌股,客觀上可能起到了穩定市場作用,但由於交叉持股現象嚴重,一旦市場出現暴跌,持有人大量贖回,基金仍難以擺脫「囚徒困境」,有可能成為市場崩盤、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其五,上市公司盈利波動加大。由於上市公司盈利不僅受經濟本身影響,也受資產注入的影響,盈利出現大起大落可能性加大,加之在兩稅合並、新會計准則以及股權激勵的背景下,迎來上市公司業績增長的虛假繁榮,相應地,基於盈利分析的基本面研究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從本質上看,「新興加轉軌」的國內證券市場造就了「中國式牛市」的主要特徵,也不斷引發價值估值爭論的升級,加大了基本面研究的難度,放大了市場風險。「中國式牛市」特徵提醒投資者股市是利益重新瓜分的場所,如果上市公司盈利增長難以為繼,市場會淪為「零和游戲」,此外,基本面研究要特別注重政策走向研讀,要充分認識全民參與帶來的市場風險,理性對待過渡階段上市公司盈利的非正常波動,從而防範股市高位震盪運行的風險。
10. 為什麼在熊市中,還有那麼多長得好的股票,難道莊家不怕沒人接盤,出不了貨嗎
這是股票的走勢,和熊市牛市沒什麼太大關系。
舉個例子吧:人的發育大概在15之後開始,到20歲左右結束。也就是說,到了15歲,無論是春天還是冬天,人的個子的生長都比15歲之前長的要快,到了20之後就漸漸的停止生長了。
也就是說該股到了要漲的時候不管牛熊市,都要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