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的流動性陷阱
『壹』 什麼是流動性陷阱
流動性陷阱最早由凱恩斯提出,指的是當經濟中的利率水平低到接近於零的程度,此時貨幣的需求彈性將趨向無限大,傳統貨幣政策失效。
具體來說,由於利率極低,人們更願意持有貨幣,中央銀行通過增加貨幣供給量向社會投放的流動性,將轉化為儲蓄從而凝滯於銀行系統內,無法對資金價格造成影響,擴張性貨幣政策刺激經濟投資和消費的目的自然也無法達成。
這是20世紀30年代凱恩斯提出的理論,當一個經濟體陷入「流動性陷阱」的時候,就會出現一邊央行採取擴張性貨幣政策,源源不斷注入流動性,但另一邊,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卻萎靡不振,經濟增長乏力。簡言之,市場上不差錢,但動不起來,經濟因此陷入焦慮和困頓。
首先捅破「流動性陷阱」這層窗戶紙的是一位央行官員。7月17日,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在公開場合稱,現在中國經濟面臨的尷尬局面是「企業有流動資金而不進行投資。可以說,企業陷入了某種形式、某種程度上的『流動性陷阱』。」
(1)股票投資的流動性陷阱擴展閱讀
「流動性陷阱」現象下,市場通常處於蕭條中,經濟體內需求嚴重不足,居民個人自發性投資和消費大幅減少,失業率上升,市場自我調節能力癱瘓。極低的利率水平下,投資者對經濟前景預期較低,市場對未來持悲觀態度,利率失去撬動投資和消費的杠桿能力。
『貳』 何為流動性陷阱
流動性簡單點說就是手裡的閑錢,你可以隨時花掉的錢,放到社會上就是沒被各種項目,投資鎖定的錢,你可以用他來干任何事,一旦這種錢上了規模,就如同洪水一樣,沖到哪兒哪兒經濟發熱,既所謂的熱錢,也可稱為貨幣老虎,由於它不受控制,所以經常被用來進行惡意投資炒作,樓市的高企就是無數的資金流入其中造成的。像以前的什麼「天價~~~」都是流動性作怪,97東南亞金融危機也是國際金融巨鱷調動了大量流動資金沖擊太過金融體系造成的。
所謂「流動性陷阱」,是指當一段時間內即使利率降到很低水平,市場參與者對其變化不敏感,對利率調整不再作出反應,導致貨幣政策失效。這是一種官方論調。通俗點就是政府希望通過投入資金來拯救某個產業或市場,一般情況下大股的資金流入會帶動無數小股資金跟隨,處於流動性陷阱時無論多少現金投入其中,也無法吸引追隨者,就像一美女年紀大了缺少吸引力一樣,你怎麼努力也別想別人關注你。
『叄』 什麼是流動性陷阱你相信「流動性陷阱」的存在嗎
流動性陷阱指當名義利率降低到無可再降低的地步,甚至接近於零時,由於人們對於某種「流動性偏好」的作用,寧願以現金或儲蓄的方式持有財富,而不願意把這些財富以資本的形式作為投資,也不願意把這些財富作為個人享樂的消費資料消費掉。國家任何貨幣供給量的增加,都會以「閑資」的方式被吸收,彷彿掉入了「流動性陷阱」,因而對總體需求、所得及物價均不產生任何影響。
因此,經濟學家將利率已經降到極低水平時,單單依靠調整貨幣政策無法達到刺激經濟的目的,極低的利率和國民總支出水平不會發生變動的狀況稱為「流動性陷阱」。
『肆』 流動性陷阱是什麼》
20世紀90年代在日本和20世紀30年代在美國,利率都達到很低的水平,在20世紀30年代後期,美國利率都大大低於1%,1999年日本短期利率下降到0.1%
一些經濟學家把這種情況稱為流動性陷阱。擴張性貨幣政策通過降低利率和刺激投資支出發生作用。但是如果利率已經下降到幾乎為零,那麼貨幣政策就不再是有效的,名義利率不可能下降到零以下,一個人與其以負的名義利率放貸,還不如持有現金。在這種情況下擴張性財政政策增加貨幣供給,使公眾的流動性提高,但是由於利率不能進一步下降,增加流動性沒有任何影響。總需求 生產就業可能落入低水平的陷阱。 這就是流動性陷阱
『伍』 凱恩斯陷阱(流動性陷阱)問題,高手答
這段話大概是高鴻業教材上的吧。
因為凱恩斯的貨幣需求理論假設人們持有貨幣有三種動機,即交易動機、投機動機和謹慎動機。這些你都應該知道,關鍵是怎麼理解投機動機。
當利率很低時,正如你說的,債券價格很高,人們預計只會下降而不會上漲,因此,這時候所有的錢都持有,有多少都持有,不會購買任何債券。那麼持有的這部分貨幣你說是干什麼用的?除了謹慎動機之外,肯定是用來投機的,不過這個投機不是來買現在的這個高價債券,而是等待其它可投資的項目。所謂的投機需求無限大,就是指持有無窮多的貨幣,以待投機;同樣,當利率很高時,所有的錢都用來買債券,因為持有貨幣不值得,債券投資已經收益很高了,沒有額外的投機需求了。
『陸』 什麼是 流動性陷阱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一般是從利率下調刺激經濟增長的效果來認識流動性陷阱的。按照貨幣—經濟增長(包括負增)原理,一個國家的中央銀行可以通過增加貨幣供應量來改變利率。當貨幣供應量增加時(假定貨幣需求不變),資金的價格即利率就必然會下降,而利率下降可以刺激出口、國內投資和消費,由此帶動整個經濟的增長。如果利率已經降到最低水平,此時中央銀行靠增加貨幣供應量再降低利率,人們也不會增加投資和消費,那麼單靠貨幣政策就達不到刺激經濟的目的,國民總支出水平已不再受利率下調的影響。經濟學家把上述狀況稱為「流動性陷阱」。
根據凱恩斯的理論,人們對貨幣的需求由交易需求和投機需求組成。在流動性陷阱下,人們在低利率水平時仍願意選擇儲蓄,而不願投資和消費。此時,僅靠增加貨幣供應量就無法影響利率。如果當利率為零時,即便中央銀行增加多少貨幣供應量,利率也不能降為負數,由此就必然出現流動性陷阱。另一方面,當利率為零時,貨幣和債券利率都為零時,由於持有貨幣比持有債券更便於交易,人們不願意持有任何債券。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增加多少貨幣數量,也不能把人們手中的貨幣轉換為債券,從而也就無法將債券的利率降低到零利率以下。因此,靠增加貨幣供應量不再能影響利率或收入,貨幣政策就處於對經濟不起作用狀態。
從宏觀上看,一個國家的經濟陷入流動性陷阱主要有三個特點:(1)整個宏觀經濟陷入嚴重的蕭條之中,需求嚴重不足,居民個人自發性投資和消費大為減少,失業情況嚴重,單憑市場的調節顯得力不從心。(2)利率已經達到最低水平,名義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為零或負利率,在極低的利率水平下,投資者對經濟前景預期不佳,消費者對未來持悲觀態度,這使得利率刺激投資和消費的杠桿作用失效。貨幣政策對名義利率的下調已經不能啟動經濟復甦,只能依靠財政政策,通過擴大政府支出、減稅等手段來擺脫經濟的蕭條。(3)貨幣需求利率彈性趨向無限大。
『柒』 流動性陷阱的主要特點是什麼
1、整個宏觀經濟陷入嚴重的蕭條之中,需求嚴重不足,居民個人自發性投資和消費大為減少,失業情況嚴重,單憑市場的調節顯得力不從心。
2、利率已經達到最低水平,名義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為零或負利率,在極低的利率水平下,投資者對經濟前景預期不佳,消費者對未來持悲觀態度,這使得利率刺激投資和消費的杠桿作用失效。
3、貨幣需求利率彈性趨向無限大。
(7)股票投資的流動性陷阱擴展閱讀
1、流動性陷阱的表現流動性陷阱在金融層面的第一個表現就是金融市場的代表性利率不斷下降,並且已經達到一個極低的水平。
就貨幣市場而言,加權平均的拆借利率從今年1月份的2.06%下降到8月份的1.45%。
2、流動性陷阱在金融層面的第二個表現就是全部金融機構的存款以加速度的方式在增長,這推動了廣義貨幣供應量的快速上升。
流動性陷阱在實體經濟中的表現是國內需求開始下滑。在中國GDP的支出構成中,投資和消費佔比一直在95%以上,其中,投資需求佔比、即資本形成率具有典型的順周期特徵,而消費佔比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處於下降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