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後可投資股票是否犯戒
⑴ 受戒後犯戒,是罪加一等嗎
是。
⑵ 犯戒了,懺悔後,還需要重新受戒嗎
受戒管用的話,都沒有犯戒了。
我感覺受戒是為下次犯戒找借口:犯戒-懺悔-受戒-犯戒
⑶ 受戒和不受戒有什麼不同嗎受戒和不受戒犯五戒是不是都有果報
阿彌陀佛
五戒你受不受,違反了都有報應,受戒後多一個破戒的報應,但受戒不受戒的好處多太多,這里不列舉。你能做到一條就早日受一條,不要因為一條或幾條做不到,就一條也不受。
問:受三皈五戒而不能持戒,會有什麼因果?
凈空法師答:
因果是加一重罪,破戒的罪。殺生本來就有罪,沒有受戒只有殺生的罪,沒有破戒的罪。受了不殺生的戒,你就兩重罪,你殺生有罪,破戒又有罪。所以殺盜淫妄都有罪,這是性罪,不受戒也有罪。只有酒,酒沒有,酒不受戒沒有罪,受戒的時候只有破戒的罪,所以酒是遮戒,不是性罪。酒是預防,怕你犯前面殺盜淫妄,所以它是預防的,它本身沒有罪,這個要懂得。所以戒律有兩種,一個是本身有罪,一個本身沒有罪,那是預防的,這要懂得。
⑷ 五戒是佛弟子基本的戒,但有些人受戒之後,明明知道不可以做的事,卻因受不了誘惑而犯戒,該怎麼辦
犯戒是因為業障重,現世人心的污染無以復加,持五戒也不易,可先持一戒,二戒,徐徐持之,待功夫得力,再五戒全持!
⑸ 受戒人犯戒和不受戒人犯戒有什麼區別。 謝謝回復。
沒有受戒的人,除了自背因果,沒有破戒的罪。因為破戒是地獄罪。但是不受戒的罪過也不輕哪!要是能守戒的人,其功德利益是不可思議的!再說佛法不是死的教條,不是自私自利,是活活潑潑的。戒相也不要執著,所謂「罪從心起將心懺,心意滅時罪亦消」阿彌陀佛!
⑹ 二、受戒後再犯戒其罪更重,不受戒不是罪較輕嗎【轉】
(出自諾那華藏精舍編輯室著《初機學佛必備基本知見》) 二、受戒後再犯戒其罪更重,不受戒不是罪較輕嗎? 受戒與否,與罪業的輕重無關。不過未受戒者,只有造業一項過犯;受戒者犯戒,則有造業與犯戒兩項過犯。 然而,受戒之後,就納受了戒體,雖然犯戒,仍有懺悔還凈的方法,戒體依然清凈,而罪業亦得以因懺悔而減輕。縱使罪業深重,而墮入惡道,但以戒法之力故,受報輕微,猶能於惡道中教化該道的罪生。侍業報受盡,因戒體不失故,乘戒法功德,即得人生、值遇佛法,故能速證菩提。此為受戒而犯戒者之殊勝處。 若未受戒者,縱造善業,命終生天受樂,報盡還墮。因無戒體故,乃隨業流轉,欲得人身,不知要經多少千萬億劫?縱得人生,亦難值佛法,何況修持?更遑論成就!是故長淪六趣,永無出期。善業之報尚且如此,何況造惡業者?此為未受戒而未犯戒之低劣處。 故知受戒與否,罪業雖是同等,而受報輕重,則是受戒者輕而未受戒者重。至於解脫生死、成就佛果,受戒與否更是關鍵。是故經雲:『有犯名菩薩,無犯名外道。』因有受戒故有戒可犯,雖犯而戒體不失,故是菩薩;因無受戒故無戒可犯,雖無犯卻仍無戒體,故是外道。
⑺ 請問師傅們,受了兩次居士戒,而第一次受戒犯戒後又受了一次,可是又犯戒了。第一次犯戒後,夢里聽到佛說
首先,不知道您說的居士戒是五戒還是菩薩戒呢?如果是五戒,那是可以多次納受的,但只要戒體不破,依然如故。
其次,犯戒是不會失去戒體的,只要懺悔清凈就可以了。唯有最嚴重的破戒,才會失去戒體,比如故意殺人等。
再次,如果只是犯戒後再受戒,那是「增戒」,戒體是依然的,主要還是看您的懺悔力。
最後,男的一生只能受七次戒,這個可能是以訛傳訛,從男的一生可以出家七次這一戒律而來。
說實話,我遇到過像師兄您這樣的同修,對佛教很虔誠,犯戒之後,就覺得自己失去了戒體,因為悔恨自己或是為了求心安,就再受戒。這個行為本身沒有什麼不對,隨緣參加受戒法會,結緣受戒,是可以的。
但對於清凈戒體來說,犯戒之後,懺悔清凈才是最關鍵的。犯戒之後懺悔清凈,就好比一件衣服臟了,我們將之洗干凈;犯戒之後趕忙去重新受戒,就好比想要把有污點的衣服扔掉,然後換件新的。。。
我們佛弟子在人世一生,不可能不犯戒,如何好好地持戒,學戒、持戒,犯戒之後的懺悔,這些都是很重要的。
祝吉祥如意
南無葯師琉璃光如來
⑻ 自己在佛前求受五戒,後犯戒(自己求受戒的時候不太清楚受戒的儀軌和犯戒的後果)怎麼辦不通懺悔了么
佛前自己受戒 就是正式的 犯錯時知與不知 來判定罪的輕重 真誠心懺悔才能夠消除 後不再犯 才能除凈 若不是真心 即便懺悔 罪也無法消 和尚廟里德皈依證與受戒不算真受 發真心佛前受戒 才是正式
⑼ 受戒後犯戒應如何懺悔
阿彌陀佛!
做過的事情,其實無論如何懺悔意義都不大了。
菩薩畏因,凡夫畏果。想要逃避因果,本身就是不信因果的表現,何必徒增煩惱?
【後不再造真懺悔】,不二過就是最好的懺悔!
做人坦坦盪盪多快樂!
⑽ 佛教授五戒後,能給家裡人買三凈肉嗎幫他們做,自己不吃,是犯戒嗎
慈心不在廟也無妨,惡心在佛旁也無用。